关键词:海绵窦综合征;磁共振影像;诊断;
海绵窦(CavernousSinus,CS)是一个成对的静脉窦,解剖位置在蝶窦上方垂体的两侧,从眶裂延伸至岩枕管,其中脑神经从海绵窦边缘穿行。海绵状窦综合征(CavernousSinusSyndrome,CSS)是指海绵窦区域病变后,引起一对以上的脑神经III、IV、V和VI缺陷所表现的异常症候群,因海绵窦靠近多对脑神经和垂体,通常伴随有单一或多种症状如失明,面神经反射异常,共济失调,疼痛,无力,嗜睡,上睑下垂,眼肿胀,多饮,癫痫,面肌萎缩,吞咽困难,头倾斜等。神经体征包括眼肌麻痹,瞳孔光反应减弱/消失,瞳孔散失,角膜感觉减弱/消失,眼睛的交感神经也通过CS区域,因此,霍纳氏综合征可能伴有与海绵窦综合征一致的其他临床症状。
本病例系列的目的是确定海绵状窦综合征犬和猫的常见主诉、临床表现、诊断和结果。给临床医生诊断该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病例
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中接到的3例由于脑神经异常症状就诊的病例,通过磁共振影像检查确诊海绵窦区域病变的病例,其中有2例犬,1例猫。病例也配合进行了全血计数、生化分析、尿液分析、胸片、腹部超声、脑脊液分析等辅助诊断。
1.2主要仪器设备
uMR5601.5T磁共振扫描仪、柔性线圈(大、小)(联影医疗);麻醉机(MATRX);血细胞分析仪(爱德士ProCyteDx);生化分析仪爱德士(CatalystDxTM);内分泌及快速检测试剂分析仪(爱德士SNAPshotDx);动物电解质与血气分析仪(雅培EC8+)。
2.结果
2.1病例基本信息及临床检查
病例1:11岁雌性雪纳瑞,体重8Kg,已绝育,主诉三个月前开始出现多饮多尿的情况,最近一周出现明显的虚弱嗜睡,行走共济失调的情况,双侧瞳孔大小不一致,上眼睑下垂。神经学检查可见双侧瞳孔对光反射减弱。
病例2:8岁雄性混血犬,体重6.2Kg,未去势,两天前突发癫痫,持续发作10分钟后恢复,之后精神沉郁,出现走路碰到障碍的情况,发现右侧瞳孔散大。神经学检查发现恐吓反射消失,右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瞳孔对光反射减弱。
病例3:13岁雄性田园猫,体重5.3Kg,已去势,半年前因为有多饮多尿情况疑似糖尿病一直未曾检查用药,最近发现眼睛瞳孔大小不对称,走路不稳,便秘就诊。神经学检查双侧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左侧面神经麻痹,舌面有溃疡。
2.2实验室检查结果
2.2.1病例1
中性粒细胞数目轻微升高12.39K/μL(正常值范围3.62-12.3);
生化检查结果碱性磷酸酶升高273U/L(正常范围23-212);
血清总甲状腺素(TT4)6nmol/L(正常值13-51);
送检T4:0.63μg/dl、TSH:0.71ng/ml、Anti-Tg:64.1U/ml,提示甲状腺机能减退;
脑脊液(CSF)检测未见明显异常。
2.2.2病例2
血液学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CSF未见明显异常。
2.2.3病例3
实验室检查见表1-1,1-2。
白细胞18.24K/μL、中性粒细胞13.41K/μL、单核细胞结果1.33K/μL高于正常值,生化检测提示高血糖,CSF可见轻微的单核细胞增多。
表1-1.病例3血细胞检测报告
表1-2病例3生化检测
表1-1、1-2:实验室检查提示炎性病变及血糖升高。
2.3磁共振扫描结果
使用1.5T磁共振仪对三个病例均进行了扫描。
病例1的磁共振检查结果如图1,在T1序列下海绵窦区域等信号病灶,在T2下高信号提示病变周围伴随细胞毒性水肿在FLAIR序列下无法被抑制,病灶在T1增强序列下呈现高信号。
图1.病例1磁共振检查图像。(A).Gd-T1WI横断面;(B).Gd-T1WI冠状面,在T1造影增强下颅底垂体部位出现局灶性病灶(箭头),病灶侵占了整个海绵窦,侵占了丘脑及部分大脑颞叶。
病例2的磁共振检查结果如图2,病灶在T1序列下呈现等偏高信号,T2序列下呈现等信号,造影增强下呈现高信号。DWI序列、SWI序列均未见异常信号。
图2.病例2磁共振检查图像。(A).T2WI矢状面;(B).Gd-T1WI横断面,在T2下海绵窦区域呈现等信号的病灶,在T1增强序列呈现高信号。
病例3的磁共振检查结果如图3,病灶在T1序列下呈等信号、T2序列下均呈现低信号,造影增强下呈现高信号。
图3.病例3磁共振检查图像。(A).Gd-T1WI横断面;(B).Gd-T1WI冠状面,在T1造影增强下颅底垂体部位出现局灶性病灶(箭头),病灶增大侵占了整个海绵窦。
2.4诊断分析
三个动物均表现了一定程度的精神沉郁,出现了指示海绵窦综合征的神经症状包括瞳孔对光反射出现异常,双侧瞳孔大小不对称,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散瞳症状,其中有两个动物出现了共济失调的表现,一个动物出现癫痫的症状,其中有两例动物表现了出了多饮多尿的症状,一例有表现便秘的症状。实验室检查,有两例动物在血细胞计数结果上表现出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多的情况,其中一例在脑脊液检查中也出现了免疫细胞增多的情况,有一例动物实验室检查提示甲状腺机能减退,有一例动物提示血糖升高,有一例动物血液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在磁共振影像学检查中,三例动物均表现了在海绵窦区域的团块占位性病变,并在造影增强中显示高信号,提示了肿瘤性的病变引起。
3.讨论
在目前的研究中,病例以相同的频率出现在眼科和神经内科诊断中,所以所有的临床医生应该知道该综合征及其常见的临床表现。这两个专业的临床医生应该始终进行完整的神经眼科检查,包括眼动评估和角膜不等差的角膜感觉,并把CSS列入鉴别诊断列表。综上所述,犬猫海绵状窦综合征通常是海绵状窦内肿瘤过程的结果,通过对该综合征的认识,并对任何散瞳症患者进行全面的眼科和神经系统检查,病例可能在疾病进展中更早被发现,预后也可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