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试验目的是筛选敏感抗生素以达到有效的抗菌治疗,从而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动物痛苦。目前宠物临床诊疗中,经验性选择药物还是比较常见的,一旦机体产生耐药后,再考虑药敏实验有可能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
由此可见,面对微生物感染,进行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试验对于临床诊疗是多么重要的。所以,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试验的解读。
目前,拓瑞实验室可进行细菌常规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酵母样真菌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皮肤病原真菌检测,这三类常见微生物检测手段。
▼本文主要阐述细菌培养与药敏的报告解读:
细菌常规培养(属于有氧培养),是针对各种常见病原菌的一种检测方法。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可能致病的病原菌。通过划线分离培养(图1)、增菌培养、可疑菌落纯培养并运用选择培养基的选择性(图2),以此方法培养出可疑病原菌。
进一步通过革兰氏染色将细菌分为两类: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通过镜下形态观察,确定是否为革兰阳性球菌或革兰阴性杆菌(图3)。
下一步,会通过初步的触酶试验,将革兰阳性球菌分为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通过氧化酶和O/F发酵试验将革兰阴性杆菌分为肠杆菌属和非发酵菌属。最后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中进行最终的生化鉴定(图4)。
▲图3革兰阳性链球菌
▲图4可报告菌部分节选
细菌鉴定结果确定后,将会进行针对该菌种的药物选择以及药敏试验。实验室参照美国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最新标准进行药敏试验。根据不同病原菌、病原菌所在部位和给药途径,以及药代动力学选择有代表性的药物做药敏试验。将药敏试验分为首选药、次选药和尿路感染药物。
首选药是针对不同病原菌的最佳选择,次选药是患宠对首选药不敏感或患宠对该药过敏或禁忌使用的情况下选用,尿路感染只限于尿路感染时选用。
而当我们需要进行对报告进行解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细菌自动分析仪的药敏组合是固定的。(所以我们需要进行菌种鉴定,因为每种菌所对应的药物选择是不同的)
.某些细菌对某类药物存在天然耐药,则不需要做药物敏感试验。(如肠球菌对头孢天然耐药,再次印证对于不同菌的抗生素选择很重要,如果盲目的去做药物敏感试验,有时结果可能并不能反映真正的情况)
.试验的药物代表的是一类药物,而不是只代表该种药物。(如图5中,青霉素与苯唑西林可以预测大部分β-内酰胺类药物,并检测是否存在多重耐药)
.因为是体外药敏试验,有些药物体外敏感,可能临床治疗无效
.同一菌株可能出现亚种,导致连续药敏试验不同。(所以非相同标本的药敏试验进行实验室间对比并无意义)
图5实验室检出的一株MRS阴性的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报告
当我们了解了以上几点后
再一起看看实验室与临床沟通时常见的问题
挑7个常见问题给大家解答一下
划
重
点
Q1:为什么我们想用的药物在药敏试验中没有做?
A1:1)可能为天然耐药;2)可能是药物敏感性被其他药物所预报。
A2:报告的药物种类由细菌种类决定,如铜绿假单胞菌报告的药物种类多,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报告的药物种类少。(再次强调菌种鉴定的重要性)~
A3: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1)通过耐药机制和标志性药物可以预报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2)并不是所有药都可以做药敏试验,需要药物在体内稳定,并具有操作标准和解释标准才可。
A4:培养阳性≠感染,可能为污染菌或定植菌,任何结果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评价。感染部位的清创、引流、换药有时要比药物治疗更加重要……
A5:体外药敏试验只能预测体内治疗效果,可以理解为耐药=治疗无效。
敏感≠治疗有效。其原因可能为:1)可能不是真正的致病菌,(污染菌或定植菌);2)细菌本身产生诱导耐药机制或生物被膜;3)感染部位与药代动力学因素;4)细菌的MIC,给药的剂量和给药方式因素;5)药敏试验中有些药物单独使用无效,需要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6)药物剂型及生物利用度因素。
A6:1)涂片镜检为所有可检见的细菌。而培养的目的在于检出致病菌;2)一些苛养菌需在特殊环境下才可生长。
A7:1)实验室目前开展的为常规微生物培养,是有氧培养,如果为厌氧菌感染则培养阴性;2)可能细菌被大量中性粒细胞吞噬。
以上就是我们微生物科室经常遇到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对于微生物培养与药敏试验,我们依旧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了解的东西。
微生物实验室在与临床医师共同学习的同时,更需要加强沟通,从而为对抗微生物感染,避免抗生素滥用,制定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好的条件。临床医师更要提高对药敏试验重要性的认识,依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切实提高对感染症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