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政治哲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满顿.政治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18:46-47.
[2]郭强.以哲学思想引领高中政治体验式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12:5-8.
[3]陈维.浅谈高中政治复习中如何突破哲学重难点[J].群文天地,2012,09:196.
关键词:学习兴趣;求知欲望;理论视野;理论思维
哲学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习的过程中确有许多困难。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出经典作家、其他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名言、哲学故事、典型观点和哲学思想对它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理论观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可以使他们感受到哲学思维的境界。
一、哲人故事导入新课,先声夺人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链接哲学家的故事,导入新课,就会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习动机,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从而为新课讲解定下基调。
在教学“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一框时,教师可首先讲述战国著名哲学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哲学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公孙龙“白马非马”论为什么是错误的诡辩论?白马与马到底是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引用哲学家的经典名句,强化信度
经典哲学名言是人类认识上的宝贵财富,其思想是非常深刻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使用教材所提供的哲学名言,强化教学的可信度。
例如,在学习量变与质变的原理时,可引用荀子的名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让学生明白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哲学课本上每一章节及课后思考与练习题中,都大量的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思、列宁、等古今中外哲学家的名言。用好这些教学资源,可使枯燥的理论富有趣味,乏味的东西变得生动,也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三、介绍哲学家的基本思想,启发思维
中学哲学课教学过程就是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常识水平,把深刻的哲学道理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常识”。而哲学则是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丰富的哲学思想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因而它的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刚刚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说,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感受哲学的思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把课本内容适当加以扩张,结合课本内容介绍一些哲学家的思想,就可以把晦涩的内容形象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在亲近哲学家的过程中感悟哲学家的思想,理解基本哲学概念。
四、列举哲学家的典型观点,泾渭分明
比较是贯用的教学手法之一,比较方法运用得当,能启迪学生思维,开拓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使新课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哲学教学中,会遇到许多相似的概念、不同的哲学观点和派别,教师可以在简单明了的对比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强化对唯物主义的理解。
如在教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时,可以列举下列两组不同哲学家的观点:
第一组:唯物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王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第二组: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观点:
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王守仁:“心外无物。”
④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通过以上两组不同代表人物及哲学观点的比较,就可以轻松地总结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据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将哲学划分为两大基本派别。
五、讲叙哲学家的趣味故事,引趣激思
心理学研究材料表明:爱听故事的高中生占85%以上,这可看出中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教师可以将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向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来创造教学佳境。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近”哲学家的思想,便会激发他们学习哲学的理论兴趣,拓宽他们的理论视野,撞击他们的理论思维。那时,学生就会发现哲学家其实就在我们的课堂中。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渗血症,诊治体会,渗透压
高渗血症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是患者病情发展,身体各个重要内脏器官出现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1]。脑卒中患者出现高渗血症后有较高的死亡率,临床治疗预后效果较差[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2011年1月~2013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合并高渗血症30例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58.3±9.0)岁。入选标准:所有脑卒中合并高渗血症患者均知情且同意配合本研究随访调研工作,诊断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排除标准:排除在患病前同时合并高渗血症患者。
1.2方法对患者的干预治疗根据病情特点进行:①对于存在水肿现象患者可以给予患者甘露醇和/或甘油果糖利尿,对于存在严重的脑水肿患者可加用速尿。②对于体液失衡者可以通过口服或者鼻饲方式为患者及时补充体液:补充体液量根据患者的生理需要量和损伤体液量进行计算,在2d之内补充完毕。③对患者饮食要求摄入食盐量小于3g/d或者禁盐。④注意维持患者体内血糖水平:当患者血糖检测值结果超过11mmol/L时需要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给药量依病情而定,防止过量给药引起低血糖。
1.3观察指标①通过抽血查血钠、钾、糖计算渗透压情况,②抽血化验其血钾、血钠和血糖水平,③根据GCS评分方法和APACHEII评分方法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平均值资料表示方法为均值加减标准差: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配对资料治疗前后的数据比较方法选择t检验,对脑卒中合并高渗血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2结果
30例患者中血浆渗透压在310mmol/L?郯325mmoL/L范围内共17例,其中采取1种干预治疗方法的有7例(41.2%),2种方法以上的有10例(58.8%);血浆渗透压在325mmol/L?郯330mmoL/L范围内共13例,其中采取1种干预治疗方法的有3例(23.1%),2种方法以上的有10例(76.9%),见表1。
对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单因素分析内容包括年龄条件、脑卒中类型、病灶位置、上消化道出现并发症、感染并发症、血浆渗透压和APACHEII评分结果,结果表明血浆渗透压、脑卒中部位和APACHEII评分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由本研究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来看:脑卒中合并高渗血症患者住院病死率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血浆高渗透压,笔者分析主要原因是患者在血浆高渗状态下,细胞会出现脱水皱缩现象,进而引起相应的功能障碍,严重的会使脑皮质与颅骨之间的桥静脉受到牵引,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3,4]。另外,患者体内的高渗透压状态也会导致血液稠度增大和粘度增高,引起脑组织受损程度增大和脑组织损伤加重。进行相应的降压干预后,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笔者总结比较关键的降低渗透压的干预措施有以下几种:①及时补足患者缺失的体液,这不仅能纠正患者的高渗透压状态,还能缓解血液粘稠状态;②防止血糖的异常增大,脑卒中合并高渗血症患者经常出现血糖异常性增大的现象,这会导致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增大,加重患者脑缺血现象;③调整甘露醇的治疗剂量,合理配合利尿剂的使用能有效缓解脑水肿的情况[5]。
总之,对脑卒中合并高渗血症患者的干预措施最常用的是补液,其次是合理使用利尿药和控制血糖,应用较少的干预措施为控制钠盐摄取量,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选择一种或多种干预方法具有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1]张红梅,方向华,刘宏军等.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伴糖尿病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对脑卒中复发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121-4123.
[2]王久忠,王立江,韩光良等.平稳控制血压在老年高血压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0):3747-3749.
[3]刘芳,韩莹,刚婷婷等.重症卒中患者高渗血症的护理监测进展[C].//2007年全国急危重病护理(昆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21-23.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注意其侧重点,做到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统一)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1)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注意其侧重点在“决定”上)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原理):
A.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它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注:作为分析大问题时不常用)
[关键词]烟酰胺;高磷血症;尿毒症;血液透析
[Keywords]Nicotinamide;Hyperphosphatemia;Uremia;Hemodialysis
1.1一般资料
1.2纳入标准
研究对象必须符合以下标准:①18岁1.78mmol/L;⑥无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正常;⑦受试期间不用影响血磷吸收的药物,如复合酮酸制剂、活性炭类药物;⑧入组患者均知情同意。
1.3治疗方法
规律血液透析,每周2~3次,使用Fesenius4008B血液透析机型,金宝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液(天津市海诺德工贸有限公司),普通肝素钠0.3~0.5mg/kg抗凝,每次4h,血流量220~26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保证优质蛋白饮食,限制高钠高钾高磷饮食摄入,纠正贫血,稳定血压、血糖。
1.4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治疗前均检测患者的血清磷、血清钙、钙磷乘积、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mmunoreactiveparathyroidhormone,iPTH)。期间口服烟酰胺治疗剂量为600mg/d,分3次口服,每月检测患者的血清磷、血清钙、钙磷乘积、iPTH,观察患者皮肤瘙痒、低血压、高钙血症、心血管事件情况发生。比较治疗后1、3、6个月的疗效,疗效标准以血磷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1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3个月,尿毒症患者血磷检测达标7例,达标率为35%(7/20);治疗后6个月患者血磷检测达标15例,达标率为75%(15/2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个月血磷、钙磷乘积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个月钙磷乘积、iPTH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不良反应
在治疗期间出现皮肤瘙痒1例,低血压2例。
临床上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高磷血症的药物有三类:①含铝的磷结合剂,以硫酸铝、氢氧化铝为代表,长期服用,易形成铝中毒及铝性骨病,不宜长期服用;②含钙的磷结合剂为多见,代表药有碳酸钙、醋酸钙,易促进高钙血症、转移性钙化的发生;③非铝非钙型磷结合剂,代表药有碳酸镧、司维拉姆,因价格昂贵,大部分患者难以坚持服用[9-11]。
【关键词】辛伐他汀;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
TheeffectivenessofsimvastatintreatmentofhyperlipidemiainnonalcoholicfattyliverSUZhilong.ChangGangstreetHaizhuquDistrict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Guangzhou510260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ivenessofsimvastatintreatmentofhyperlipidemiainnonalcoholicfattyliver.MethodsThe24casesofhyperlipidemiainnonalcoholicfattyliverweredividedintotwogroups.The12casesweretobelowfatdietgroup,exercise.Treatmentgroup,12casesinthecontrolgroupbasedontheuseofsimvastatinfor12weeks.Treatmentandaftertreatmentweremeasuredcholesterol(TC)﹑triglyceride(TG),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liverfunction.ResultsSimvastatinreducetriglycerides,cholesterol,LDLcholesterol.ConclusionSimvastatininnonalcoholicfattyliverreducetriglycerides,cholesterol,LDLcholesterol,butshouldpayattentiontosimvastatinonliverdamage
【Keywords】Nonalcoholicfattyliver;Simvastatin;Hyperlipidemia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据统计,B超检出率达10%,以中老年人为多。非酒精性脂肪肝常合并高脂血症。我们用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高脂血症,观测其疗效。
地高辛是临床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用药,其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差很小,因其主要经肾脏排泄,慢性肾衰竭患者更易发生中毒。我科自2000~2006年间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成功抢救了10例地高辛中毒的尿毒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治疗方法
确诊后立即停用地高辛,利尿导泻、抗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血液净化治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1]。
1.3血药浓度监测
每次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中地高辛的浓度。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
净化次数:6例应用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1次,3例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2次,1例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3次。
透析后临床症状经第1次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后10例患者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4例有黄绿视,失眠、忧郁患者症状消失,2例室性早搏消失,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消失,6例窦性心动过缓消失。2例有腹痛症状消失。经第2次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后,剩余1例室性早搏消失,剩余1例有黄绿视,失眠、忧郁患者症状消失,剩余1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无明显变化,该患者经过第3次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后,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消失。
血药浓度:两次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治疗前后地高辛血药浓度变化见表1。
[参考文献]
[1]张本立,梅长林.透析手册[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240-242.
[2]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97,1013.
[关键词]强化胰岛素;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临床研究
应激性高血糖(SHG)是在各种危重症患者(如高热、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大手术、创伤等)处于应激状态,使糖代谢出现紊乱的病理表现。SHG使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促进机体炎症反应使感染率增加,损害器官功能,使心、脑、肾组织缺血,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目前,通过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控制SHG并改善机体能量及物质代谢,可降低感染发生率、病死率等并发症。现截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10月100例高血糖危重症患者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重症监护室(ICU)2010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强化治疗组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0~85岁;常规治疗组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16~78岁;当患者入住ICU24h慢性健康状况与急性生理学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平均为(17.9±2.6)分;入住时的血糖水平为(16.49±4.26)mmol/L。其原发病为重症肺炎、重症感染、脑血管意外、急性肾功能不全、COPD、急性中毒、外科术后、心肺复苏术后等,所有病例均排除糖尿病。对两组患者间一般情况行数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强化治疗组:当患者入住ICU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值,当血糖值>6.1mmol/L时,开始使用微量泵静脉泵入胰岛素1~2U/h,血糖≤6mmol/L时停止胰岛素的泵入,且24h内将血糖维持在4.4~6.1mmol/L。常规治疗组:给予即常规胰岛素治疗,当血糖>11.7mmol/L时,使用微量泵静脉泵入胰岛素1~2U/h,每小时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高低调整胰岛素的速度,使血糖维持在10.0~11.1mmol/L。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将血糖水平维持在不同外,抗感染、营养支持、调节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改善多器官功能、控制原发病及并发症等治疗措施均相同。待病情好转后酌情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或停止用量。
1.3评价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研究涉及数字录入SPSS13.0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应激高血糖的危害主要原因是以负调节激素过度释放和细胞因子的大量分泌及胰岛素抵抗,导致机体水、电解质的紊乱及酸碱性失衡,引发患者酸中毒及昏迷等各种并发症;损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引起免疫力低下而发生感染或使炎症加重等反应;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导致微血管收缩、血液淤滞,引起器官功能受损和组织缺氧,加重应激性高血糖,加重心、脑等重要器官缺血,从而导致器官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3]。应激性高血糖的水平对病情发展及预后、病死率有严重影响,危重症患者血糖的变化能够体现出应激反应的强弱,血糖持续升高与危重症病情呈正比[4]。试验证明,对于危重症患者使用胰岛素将患者24h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6.1mmol/L),可降低其并发症及病死率,是安全、可行的。
强化胰岛素治疗将危重患者血糖控制在4.4~6.1mmol/L水平,可降低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抑制炎症反应,可快速降低血糖,促进合成代谢,可降低拮抗危重患者机体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迅速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加快伤口愈合,减缓碳水化合物代谢,直接改善预后[5]。
[1]贾程之,徐良德,王娟,等.强化胰岛素治疗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19(2):71-72.
[2]卢丹.危重症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时的血糖监测[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2):2431-2432.
[3]赵秉清,祝振忠,王征,等.强化胰岛素治疗对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30(17):47.
[4]张彦敏,王力,刘冬云,等.对急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6):535-536.
[5]庞双艳,李军文.ICU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农垦医学,2011,33(4):361-363.
[6]谭建新,关永东,陈军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观察[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9,14(2):115-116.
[7]陶国弟.强化胰岛素治疗脓毒血症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8):39-4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12.018
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院使用脂必泰联合依折麦布与单用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相比较,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80例心内科门诊高脂血症患者,男34例,女46例,平均年龄57±14岁;合并冠心病(CHD)55例、糖尿病(DM)23例、同时合并CHD和DM者18例。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
方法:A组同时口服依折麦布10mg,1次/日;脂必泰胶囊0.24g,2次/日。B组单服普伐他汀20mg,每晚1次。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肝功酶学、肌酸激酶、血脂变化及达标比例。根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血脂达标定义为低危TC
统计方法: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血脂参数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T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均有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或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
治疗前后肝功酶学和肌酶变化:与普伐他汀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对肝酶和肌酶的影响较小,两者间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讨论
1LarosaJC,GrundySM,watersDD,etal.IntensiveLipidLoweringwithAtorvastatininPatientswithstablecoronarydisease[J].NEngJMed,2005,352(14):1425-1435.
2ClarenbachJJ,ReberM,LutjohannD.eta1.Thelipid-loweringeffectofezetimibeinpurevegetarians[J].JLipidRes,2006,47(12):2820-2840.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0.
4NealRC,JonesplementarytherapytotargetLDLcholesterol:theroleoftheezetimibe/simvastatincombination[J].VascHealthRiskManag,2006,2(1):31-38.
【关键词】颅脑创伤;脑出血;CRRT;预后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8月因颅脑创伤(n=36)以及脑出血(n=17)继发严重高钠血症而行CRRT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实用内科学第11版,血液实验室检查提示血钠浓度大于145mmol/L者为高钠血症。两组患者除脑部疾患外,均无合并颅外器官、脏器疾病。其中颅脑损伤组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18~62岁,平均(39.2±3.8)岁;均为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初始GCS评分3~5分15例,6~8分21例;CRRT干预前血钠浓度为161.2~173.2mmol/L,平均(164.3±6.8)mmol/L。脑出血者组患者男9例,女8例;年龄39~65岁,平均(45.3±5.3)岁;丘脑出血10例,基底节出血7例,合并破入脑室者13例;入院GCS评分3~5分7例,6~8分10例;CRRT干预前血钠浓度160.8~171.4mmol/L,平均(163.3±8.1)mmol/L。
两组患者经CRRT治疗后血钠浓度均控制于正常范围,颅脑损伤组136.3~141.1mmol/L,平均(135.3±1.2)mmol/L;脑出血组134.38~143.6mmol/L,平均(135.7±1.1)mmol/L。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初始GCS评分及CRRT治疗前后血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5,P=0.721,P>0.05;字2=0.002,P=0.963,P>0.05;Mann-WhitneyU=304.500,P=0.973,P>0.05;治疗前t=0.335,治疗前P=0.634,P>0.05;治疗后t=0.513,治疗后P=0.754,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明确高钠血症后均给予限制钠盐摄入,停用高渗脱水剂并静脉应用5%葡萄糖静脉滴注,必要时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留置胃管,予注入温开水处理,经上述处理血钠浓度下降不理想者均床边性CRRT替代治疗,本组患者均为顽固性高钠血症患者,均予实施CRRT治疗。
1.2.2预后评估方法采用GOS预后评分标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或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随访3个月中,颅脑创伤组患者中GOS评分5分2例,4分6例,3分7例,2分例7,1分14例,脑出血组患者中GOS评分5分1例,4分例4,3分7例,2分4例,1分1例。两组GO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U=204.500,P=0.046,P
3.1高钠血症与脑损害
3.2CRRT与脑损害
CRRT作为一种新技术已较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基于其具有较好解决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问题的优势,多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有研究指出,CRRT在颅脑损伤后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可起到改善心功能、促进肾功能恢复、清除炎性细胞因子、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提高生存率等的作用[5]。李建萌等[6]则对传统保守以及CRRT治疗颅脑损伤术后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应用CRRT治疗对患者血钠的控制具有更明显的效果.而有研究则显示,CRRT治疗可于72h内稳步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钠浓度由治疗前的(176.7±12.5)mmol/L降至(140.0±9.5)mmol/L,进一步显示了该疗法在脑损害继发高钠血症患者血钠控制中的强大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颅脑创伤及脑出血继发严重高钠血症患者,CRRT可较好地将血钠浓度控制在正常范围,但在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随访比较后,笔者发现,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要优于颅脑损伤患者,似乎提示CRRT在脑出血继发严重高钠血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笔者猜测该结果可能与高钠血症对不同机制作用下的脑损害的差异性影响有关,至于其潜在机制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1]张冀军,程尉新,张春民,等.ICU内高钠血症病因及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12):750-752.
[2]姜丹,定正超.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高钠血症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1,17(5):353.
[3]周志宇.颅脑疾患继发的高钠血症及其治疗进展[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2005,24(5):8262-8264.
[4]张延平.颅脑损伤的现代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94.
[5]易峰,叶中景,徐月明,等.CRRT在颅脑损伤后急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6,5(2):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