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6.09.30
由于肝脏功能多样,所以肝功能检查方法很多。与[1]有关蛋白质检查有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血清浊度和絮状试验及甲胎蛋白检查等;与肝病有关的血清酶类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等;与生物转化及排泄有关的试验有磺溴酞钠滞留试验等;与胆色素代谢有关的试验,如胆红素定量及尿三胆试验等,结合病史和症状选择一组或其中几项检查,有助于肝功能的诊断及评价。
提到肝功能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转氨酶,甚至有人认为转氨酶就是肝功能,其实肝功能的种类很多,反映肝功能的试验已达700余种,新的试验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建立,主要包括四大类。
②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检测肝脏对某些内源性(胆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药物等)高摄取物排泄清除能力,临床的检测胆红素定量的常用,总胆红素大于17.1μmd/L为黄疸病例,如果胆红素进行性上升并伴ALT下降,叫做酶胆分离,提示病情加重,有转为重症肝炎的可能。
特点
1.谷丙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的周边和胆管细胞,当肝细胞或胆管有急性炎症时,大量渗漏到血液中,所以急性肝胆炎症血清谷丙酶的水平最高;
2.谷草酶只有1/5存在于肝细胞浆中,约有4/5在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内管理氧化和能量的细胞器,你可把它想像是一个车间)。线粒体损伤时谷草酶明显升高,反映肝细胞病变的程度,所以肝硬化时,谷草酶会超过谷丙酶。许多器官组织都有谷草酶,如心肌、心脏、肾脏、胰腺、骨骼肌等,所以谷草酶升高不一定是肝病;
4.转肽酶是胆汁淤滞最灵敏的血清酶,在胆管和胆囊炎症损伤时转肽酶升高超过转氨酶。[3]
近期有关部门新增五项肝功能检查最新项目,具体如下:
1、甘胆酸(CG):当肝细胞受损或胆汁淤滞时,血液中CG含量就明显增高,反映肝细胞的损害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LT等更敏感,能早期发现轻度肝损害,对区别慢性肝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帮助。
2、铁蛋白(SF):在肝内合成并储存,肝细胞炎症反应可使SF合成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可使SF释入血中,SF上升程度与肝细胞受损轻重呈平行关系,但在严重底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可明显降低。
3、前白蛋白(PA):对早期发现重症肝炎及慢性肝损害有一定意义。病愈重值愈低。
4、转铁蛋白(TF):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转铁。急性肝炎时TF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则可低。其他多种感染时TF降低,而缺铁性贫血和妊娠末期TF升高。
5、总胆汁酸(TBA):是肝排泄的主要有机阴离子,其代谢情况主要受肝脏控制,当肝功能损害时,其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因此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
通常所说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转氨酶、蛋白、胆红素、甲胎蛋白等,但是通常所说的肝功五项指的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1、谷丙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细胞质中。正常值是0~40,偏高时说明肝脏损伤。
2、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正常值是0~40,偏高时说明肝脏受损,可能是由肝脏疾病引起,也有可能是由酗酒、服药、过度劳累等原因引起。
3、总胆红素(TBil):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正常值是1,7~17,1umol/l,偏高时易发生黄疸症状。
4、间接胆红素(IBil):在肝脏中由间接胆红素转变,从胆管排出。正常值是1,7~13,7umol/l,偏高时说明肝脏病变或胆道受阻。
5、直接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是红细胞死亡或破坏时,有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液中。正常值是1,7~7umol/l,偏高时说明肝脏病变或红细胞遭破坏。
肝功五项中任何一项出现异常都说明肛功能异常[2],此时患者应做进一步检查,查出肝功异常的原因,并对症治疗。
肝脏是人体物质代谢的中心器官,其功能的好坏严重影响到血液及尿液中的成分。换句话说,如果肝脏的生理功能发生损害,血液或尿液就会发生变化。因此,经过检查便能判断肝脏功能的好坏,这就叫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指标很多,了解肝功能正常值范围才能判断肝脏是否健康。
关于肝功能正常值范围,比较常用的肝功能正常值范围及临床意义如下:
一、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TP正常值范围为60-80克/L,A为40-55克/L,G为20-30克/L,A/G为1.5-2.5:1。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偏低而球蛋白偏高,使A/G比例倒置。
二、总胆固醇(Ch)及胆固醇酯(cbE):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性黄疸时Ch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均可下降。
四、谷草转氨酶(AST):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s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
五、血清总胆红质和直接胆红质(Bc):肝病时出现黄疸,TB和Bc均可不同程度升高,正常值TB为2-20umol/L,Bc小于3.4umol/L,如Bc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
六、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与值为30-90u/L。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因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如成骨肉瘤、转移性骨瘤)均可使ALP上升。
七、谷氨酰转移酶(r-GT):健康人血清中r-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r-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以及肝硬化、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导致r谷氨酰转肽酶偏高。
肝病患者在进行抽血检查前一天最好禁酒类,这是因为肝功检查多项内容测定值与饮食有一定关系,如饮酒易使某些血清酶值升高,进食油腻食物后可以使血脂增高等。因此,肝病患者在做检查时一定要注意空腹,以保证能做出科学的诊断结果。
肝功检验前一天晚上最好不要吃太油腻、太辛辣的食物,此类食物可使血脂试验明显增加,因此需在抽血前10小时禁止食用含脂肪类多的食物为佳。
肝功检验前若患有感冒,最好在感冒治愈后7天再做检查,因为感冒可能影响肝功检测结果。
检验前宜进食一些清淡的食物;最好不要吃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叶黄素的食物,因为可能会使血清呈黄色,影响黄疸指数测定结果。
检验前最好不饮酒;禁服某些药物,因为服用药物可能会影响肝功检验的准确性。
肝功检验是衡量肝脏是否有肝细胞坏死或炎症存在的重要检查,感染了乙肝一定不可忽视定时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需要空腹的,最好不要吃任何东西。因为正常人体内含有一定量的γ,β球蛋白,与化学试剂结合后会产生沉淀。白蛋白和球蛋白会防止沉淀的产生。一般的肝炎病人白蛋白偏少,球蛋白偏高。(临床上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升高作为检查是否为肝炎的标准。)正常人吃饭后,血中的成分就会改变,化验时也会产生沉淀。特别是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产生的沉淀更多。因此说,化验肝功能要保证空腹。
3、根据病情选择某几项肝功能试验并定期复查作动态观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是否有效。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转时,GPT由增高恢复到正常;如GPT长期波动或持续升高,则提示肝炎有转慢趋势等。某些肝脏功能试验有肝外疾病时,检查结果也可见异常,如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导致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可有血清胆固醇减低。而某些药物、外伤等,均可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因此在选择肝脏功能试验及分析结果时应结合临床具体分析。
1、消化功能异常,致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腹泄或便秘等症状。
2、肝细胞损害,致血清转氨酶等酶类增高,而胆碱脂酶降低,可致乏力、易倦、思睡等;
3、胆色素代谢异常,可致黄疸,主要症状变现为为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
4、凝血因子合成异常,可致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出血倾向;
5、维生素类代谢异常,各种维生素的缺乏可致皮肤粗糙、夜盲、唇舌炎症、浮肿、皮肤出血、骨质疏松等。
肝功能不好的症状还有口干,大便或干或溏,小便黄,或有低烧,头昏耳鸣,面色萎黄无华等。
如果是肝硬化,除有肝炎的临床表现之外,还有腹水,周身水肿,尿少,肝掌,蜘蛛痣,严重者还可能大出血。
肝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一:饮酒过多
肝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二:熬夜过劳
工作繁忙,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疲劳过度,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影响肝脏细胞的营养滋润,抵抗力下降,致使已受损的肝细胞难于修复并加剧恶化。
肝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三:环境污染
肝功能受损的原因之四:感染寄生虫
肝功能受损的原因之五:胆道疾病
肝功能检查项目通常包括: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以及总胆红素的检查。肝功能检查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及早地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是否患有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肝胆系统疾病等。
肝功能检查费用一般都在六十元左右。肝功能检查能够了解自身的肝脏健康状况,及早发现病情,遏制其发展恶化。另外对于肝功能的检查时十分必要的,因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担负着多样的生理功能。当各种疾病引起肝细胞损害时,可引起肝细胞内各种物质代谢的异常,导致血液中与肝脏有关的代谢产物和酸含量改变。临床上检查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临床上分析肝功能检查结果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肝功能检查正常,不等于细胞没有受损,反之当肝功能检查异常时,必然反映肝脏有广泛的病变。
2、临床上应同时做几项肝功能检查,因目前还没有哪一项试验能反映肝功能的全貌,在某些肝功能受损害时,对其敏感的某个肝功能检查首先表现出异常,而其他肝功能试验可能正常。
3、在判定肝功能试验结果时,要注意排除肝外疾病或其他因素。某些肝功能试验并非肝脏检查所特有,如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在心脏和骨骼肌病变时,亦可以发生变化。
肝功能检查应每隔半年复查一次。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稳定期,每隔一个半月到三个月复查一次,活动期每半个月到一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
肝功能检查是抽血化验检查,跟来不来月经没有什么关系,月经期做肝功能检查并不影响检查结果,因而月经期可以做肝功能检查。但是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肝功能检查前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一、检查肝功为空腹血:空腹血是指清晨未进餐前,距前一餐的12-14小时的静脉血。查肝功能要在早上空腹去医院抽血,检查前一天晚上8点后不要进食,禁早餐,以免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
二、在查肝功前,注意休息,保证睡眠,不作剧烈运动,检查前,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喝酒。
三、尽量不服药物尤其避免服用有损坏肝脏的药物,不吃保健品营养品,以免因药物影响结果。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在做肝功能检查前3~5天停药,若病情需要,则不必强行停药,需在检查时向医生讲明。
四、尽量避免在静脉输液期间或在用药4小时内做肝功能检查。
看完上述内容,想必大家对于月经期可以做肝功能检查吗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认识。此外,专家另外提醒,检查肝功能的朋友必须要明白的是,肝功能检查并不是万能的,有一定局限性,比如肝功能检查的敏感程度有一定限度,而且肝脏代偿储备能力很强,因此肝功能检查正常不一定没有肝病,另外,肝功能检查中的有些指标缺乏特异性,所以肝功能异常也不一定就是肝病。
胆红素总量(简称STB)正常情况:脐血<34μmol/L0~1天<103μmol/L3~5天<205μmol/L其后<34μmol/L成人:1.7~17.1μmol/L
胆红素总量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疾病,新生儿黄疸等。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中毒性肝炎等。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直接胆红素(简称SDB)正常情况:0~3.4μmol/L
临床意义同上
间接胆红素(简称SIB)正常情况:1.7~13.7μmol/L
总蛋白(简称TP)正常情况:60~80g/L
增加:高渗性失水,多发性骨髓瘤,阿狄森病,某些急慢性感染所致高球蛋白血症等。减少:慢性肝病,肝硬变,慢性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腹泻,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等。
白蛋白(简称Alb)正常情况:40~55g/L
增加: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减低:肝病,肾病,营养不良等。
球蛋白(简称G)正常情况:20~29g/L
增高:失水,结核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麻风,SLE,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变,骨髓瘤,淋巴瘤等。减少:皮质醇增多症,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出生后至3岁,球蛋白呈生理性降低。
增高:急慢性肝病,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衰,肺梗塞,流脑,SLE等。儿童,寒冷,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溶血反应亦可升高。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AST,GOT)正常情况:改良穆氏法<667nmol.s-1/LReitman法3~30U
增加:一般心肌梗塞(发病后6h明显升高,48h达高峰,3~5天后恢复正常),各种肝病、心肌炎、胸膜炎、肾炎、肺炎等亦可轻度升高。GOT有两种同工酶,存在于胞浆内的称s-GOT,存在于线粒体内的称为m-GOT。GOT同工酶测定有助于瞭解组织损伤程度,心肌、肝、肾病变时。s-GOT升高;组织损伤时m-GOT才能在血清中测得。心肌梗塞时,m-GOT先于s-GOT而升高。
1、轻度: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具体如下:
谷丙或谷草转氨酶40~120国际单位/升,血清胆红素17.1~34.2μml/L,白蛋白大于等于35g/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大于1.4,电泳γ球蛋白小于等于21%,凝血酶原活动度大于70%,胆碱酯酶大于5400单位/升。
2、中度:谷丙或谷草转氨酶120~200国际单位/升,血清胆红素34.2~85.5μml/L,白蛋白大于等于35g/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1.0~1.3,电泳γ球蛋白小于等于22%~26%,凝血酶原活动度大于60%~70%,胆碱酯酶大于4500~5400单位/升。
3、重度:谷丙或谷草转氨酶大于200国际单位/升,血清胆红素85.5μml/L,白蛋白小于32g/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小于1.0,电泳γ球蛋白大于等于26%,凝血酶原活动度大于40~60%,胆碱酯酶小于4500单位/升。
是的,怀孕后胎儿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担心肝功的大幅度上升而不利于母子。在怀孕前就有肝功异常的情况,那孕后更有可能进一步上升,更不利于孕期的安全。但是,有一种情况,不在用药时期,但肝功一直稍微异常,这时又不得不怀孕的话,也可考虑怀孕,但要更加注意肝功能的情况,及早发现及早降酶保胎。
目前,临床上常规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多不能全面地、准确地反映肝脏的代偿能力,一般难以作出准确的性能评估。所以,评价肝脏功能应具体问题具本分析,要全面地、历史地、重点地、动态地评价肝脏功能。
1、全面地看:肝脏是一个功能非常复杂的代谢器官,目前还没有哪一项试验能反映肝功能全貌。在肝功能的某些方面受损时,对其敏感的某个肝功能检查首先表现出异常,而其他肝功能试验可能正常。因此,临床上应同时做几项肝功能检查,而且除了这些肝功能检查外,还应该检查其他一些项目,如血常规、乙肝五项、乙型肝炎病毒DNA、腹部B超、CT或磁共振检查。要特别注意的是食管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同样必不可少。必要时还应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腹水检查等。
2、历史地看:详细询问病史对评价肝功能试验有较大帮助,有些可提供极有价值的线索。现病史中的消化道出血史、感染史均能反映其肝脏功能,近期有严重感染病史,其肝功能会明显下降,甚至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
3、动态地看:要动态地观察其肝功能的变化,是逐渐好转,还是在走下坡路,是一直稳定,还是反复波动,不能只凭一次的肝功能结果就妄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