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喂药,一直是令家长头痛的问题,爸爸妈妈们常为此事伤透脑筋,甚至一筹莫展。通常是家长使出浑身解数,孩子哭得声嘶力竭,可药还是没喂进去,其实,让孩子乖乖吃药,也有一些小技巧。
喂药前准备:
给孩子喂药前,我们先准备一些适合孩子喂药工具。
比如药匙、药物滴管或针筒型喂药器等,清洗消毒;准备一杯温开水和一些宝宝爱吃的饼干或糖果等零食;准备好给宝宝吃的药,检查药物的质量,仔细查看药名,核对用药量。
3个月以内的宝宝:
对于刚出生三个月内的小宝宝,可用滴管吸取药液,将管口放在小宝宝口中,每一次以小剂量慢慢滴入。等宝宝下咽后,再继续喂药。
也可以把药倒进奶瓶里,让小宝宝自己吮吸,或将药放入小勺内喂服。如果发生呛咳,应立即停止喂药,清除口腔内尚未吞服的药物,抱起宝宝轻轻拍后背,以免药液呛入气管。由于新生儿味觉尚未发育成熟,因此用这种方法一般能将药顺利喂下。
1~3岁的宝宝:
1岁到3岁大的孩子对药物有了一定的认知,一旦感知到要吃药,就开始哭闹挣扎,拒不张口。这时父母应停止喂药,等孩子情绪稳定时再进行尝试。将小孩抱在怀里,呈半仰卧状,将药液放在小勺内,左手扶着小孩头部,右手持药勺,小勺从口角送入口内,并将药液倒入舌下,此时轻压舌尖使小儿产生吞咽动作,注意不要太心急,宝宝的吞咽速度很慢,加上可能会有哭闹、不情愿,这时候的推送一定要慢,否则宝宝可能会因为吞咽不及时吐出药物,或者引起呛咳。
对于特别不合作的孩子,可以由一个家长将孩子抱在怀里,并固定手足,另一个家长一手的拇指和食指轻捏住小儿双颊,使其张口做自然的吞咽动作,另一手迅速地将盛有药液小勺由口角放入孩子口内,等药液吞下后再放开颊部。在喂药时,把药倒在他舌头的后半部,因为味蕾都在舌的前半部,这样他就不会感到药味太强,切记不要捏鼻子强行灌药。
再大一点的孩子开始懂事了,父母们可以耐心地和小孩交流,讲明吃药的道理,鼓励小孩主动吃药,并适当给予小小的奖励,这样让孩子从心理上消除对药物的恐惧,由被动变主动,不再害怕吃药。相信宝宝会在你的引导下选择乖乖吃药的。
小芙有话要说:
大分子成分,不入血,更安全,适合孕妇、儿童、老人等各种特殊人群~
感冒初期使用,能最大程度抑制病毒增殖,中期使用也能减少其他药物的用药量,缩短感冒病程,后期使用可以防止其他呼吸道病毒的二次感染发生率。
当然,小芙还是推荐大家在流感季节每天喷一喷,有效预防病毒感染,减少致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