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海冰减少与东亚极冷事件的幕后“黑手”丨大气悟理

北极海冰减少与东亚极冷事件的幕后“黑手”丨大气悟理

北极海冰持续减少,背后“黑手”究竟是谁?

北极作为地球的顶点之一,人类为探知这个地区的真相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探测手段也从原始的雪橇探险,发展为飞机测绘、潜艇、破冰船、无人设备的使用等等。自1979年以来,卫星成为持续监测北极冰变化的可靠工具。不断进步的观测技术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数据,也让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减少的事实清晰无比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北极的变暖速度约为全球变暖速度的两倍。北极海冰急剧下降,成为了气候变化的关键指标和“放大器”,气候变暖加速了海冰融化,同时总体冰减少造成反射的太阳光减少,进一步导致气候变暖。

北极地区长期极为寒冷的气候特点使该地区存在着终年不化的厚厚冰层,称为多年期海冰,它们用多变的形状和低调的色彩展示着自己独特的美。还有一些北极海冰则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每年8-9月,北极冰盖就会融化到科学家所说的“最小值”,随着冬季来临海温降低,北冰洋及其周围海域覆盖的海冰覆盖范围就会扩大,到次年3~4月海冰范围达到最大。这些海冰会随着海温高低出现年循环过程,影响着北极周围的生态系统以及北极航线的安全。

(图片来自网络)

近几十年来,北极地区海冰覆盖面积大幅下降,对依赖于冰川生活的动植物和土著人群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冰川的消逝还可以通过改变中纬度地区气候和天气模式,海洋环流进而影响到更加遥远的地区。导致北极变暖和海冰融化的各种潜在物理机制以及相对重要性仍然存在很多争议,这是因为我们的地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整体,各个圈层之间可以相互影响,比如时时刻刻在海洋上空奔腾不息但又“隐身”的大气环流,就是造成冬季北极海冰面积减少幕后“黑手”其中之一。

“牵一发动全身”的天气系统

冬季北极地区海冰减少主要有两个关键区域:一个是北美高纬度地区(巴芬湾、哈德逊海峡及拉布拉多海);一个是巴伦支海-喀拉海附近。其中巴伦支海-喀拉海是欧亚大陆寒潮发源地之一,是影响欧亚大陆冬季冷空气活动的关键海区。近年来,北半球中纬地区极端强寒潮事件频发,不少学者认为是巴伦支海-喀拉海的海冰迅速减少引发大气环流的调整影响到中纬度地区。

北半球的西风带里,大气运动并不是直直的一条线,而是呈波浪起伏式。向北凸起的波峰称为高压脊,向南凹陷的波谷区就是低压槽,脊的西面(术语“槽前脊后”)一般吹西南风输送暖湿气流,脊的东面(术语“槽后脊前”)一般吹东北风带来干冷空气。

阻塞高压是北半球中高纬重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它的建立和崩溃常常伴随着一次大范围甚至半球范围的环流形式的剧烈转变。大气物理研究所罗德海团队从事了一系列针对冬季乌拉尔阻塞高压与北极海冰相互关系的研究,他们的结果表明,在北极增温的背景下,欧亚中高纬度地区的经向温度梯度和西风减小,从而导致经向位涡(PV)梯度减少,在这种环流背景下,乌拉尔阻塞会表现出准定常(不移动)的特征,同时其持续性也会变长。盘踞在乌拉尔山和新地岛上空移动缓慢的阻塞高压通过向下的长波辐射造成持久的海冰减少,最近二十年巴伦支-喀拉海海冰剧烈减少可能与准定常型乌拉尔阻塞的维持有关。同时,乌拉尔阻塞环流西侧与上游北大西洋海平面气压场配合,有利于将低纬度地区暖湿水汽输送到北极,造成巴伦支海-喀拉海地区的海冰持续减少;乌拉尔阻塞环流东侧则将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持续向欧亚中纬度地区输送,使得该地区极端冷事件的发生频率显著增加。

准定常乌拉尔阻塞对北极增温\欧亚变冷的物理过程示意图

一个尚未解开的谜团

三极地区(北极、南极、青藏高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北极冰层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多古老而厚的冰层在消失,即使在某些短暂的冷空气作用下水域重新结冰,但是新的冰层更薄、更脆弱,当温度稍微回升便会导致新的“大开口”。变薄的海冰降低了海冰系统的稳定性,更具有流动性,随着移动速度加快,冰层更容易进入更加温暖的海洋,然后融化。而这发生在千万里之外的事情并非与我们毫无关系,海冰范围快速消退与亚洲极端寒潮事件如何关联?是否会造成其他极端天气出现?这一切都还属于未知。

参考文献:

1.BinheLuo,DehaiLuo*,LixinWu,LinhaoZhongandIanSimmonds.AtmosphericcirculationpatternswhichpromotewinterArcticseaicedecline.Environ.Res.Lett.12(2017)054017

2.Chen,X.,D.Luo*,S.B.Feldstein,andS.Lee,2018:ImpactofWinterUralBlockingonArcticSeaIce:Short-TimeVariability.J.Climate,31,2267–2282.

3.YaoYao,DehaiLuo*,AiguoDai,andIanSimmonds,2017:IncreasedQuasiStationarityandPersistenceofWinterUralBlockingandEurasianExtremeColdEventsinResponsetoArcticWarming.PartI:InsightsfromObservationalAnalyses.J.Climate,30(10),3549-3568.

4.DehaiLuo*,YaoYao,AiguoDai,IanSimmondsandLinhaoZhong,2017:IncreasedQuasiStationarityandPersistenceofWinterUralBlockingandEurasianExtremeColdEventsinResponsetoArcticWarming.PartII:ATheoreticalExplanation.J.Climate,30(10),3569-3587.

5.DehaiLuo*,X.Chen,J.Overland,I.Simmonds,Wu,Y.andP.Zhang,2019:WeakenedpotentialvorticitybarrierlinkedtorecentwinterArcticseaicelossandmidlatitudecoldextremes.J.Climate,32,4235-4261.

THE END
1.牵一发而动全身意思出处释义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出处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示例 人气14033次 相关百度“牵一发而动全身”谷歌“牵一发而动全身” 牵一发而动全身成语接龙:牵一发而动全身 →身临其境→ 找不到合适的成语...https://chengyu.t086.com/cy7/7569.html
2.牵一发而动全身意思成语解释牵一发而动全身: 发音: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释义: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出处: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示例: 查字义:牵一发而动全身 复制网址 其他成语:谦谦君子气涌如山https://bajiu.cn/chengyu/?id=17894
3.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思,用牵一发而动全身造句,典故,出处,成语接龙...牵一发而动全身 (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意思: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出处: 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诗:“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造句: 成语接龙: 生不逢辰生不逢时深闭固拒深不可测身败名裂身不由己...http://www.zhujiangroad.com/tool/chengyu/daquan/%C7%A3%D2%BB%B7%A2%B6%F8%B6%AF%C8%AB%C9%ED.htm
4.动一发而牵全身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发而动全身什么意思牵一发而动全身出处,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什么意思,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读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思解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近义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反义词,动一发而牵全身,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发而动全身什么意思https://m.gushici.com/cy_46161
5.心猿意马,姆总牵一发动全身心猿意马,姆总牵一发动全身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姆巴佩的问题还没搞定,内马尔又开始折腾了。本周一,包括《队报》《天空体育》在内的多家欧洲媒体同时披露,巴西人已经正式向巴黎圣日耳曼递交转会申请,希望能在今夏离队。 本版撰稿 特约记者 谢勤德 今夏有关内马尔的转会传闻不少,但之前都没有走到正式提交转会...http://paper.xinmin.cn/html/dfsports/2023-08-09/A08/47593.html
6.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思成语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例子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五回:“虽有商榷之处,却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英文翻译a slight more in one part may affect the situation as a whole 产生年代近代 常用程度常用...https://www.diyifanwen.com/chengyu/chengyu-q/234837873.htm
1.成語詞典/牽一髮而動全身補充資訊 參看站外新版《一把刀成語詞典》附帶真人國語讀音、成語接龍等功能,請查看該成語:牽一髮而動全身 單字解釋:牵、一、发、而、动、全、身(鏈接到《一把刀中文字典》) 關于“成語詞典/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https://tw.m.18dao.net/%E6%88%90%E8%AA%9E%E8%A9%9E%E5%85%B8/%E7%89%BD%E4%B8%80%E9%AB%AE%E8%80%8C%E5%8B%95%E5%85%A8%E8%BA%AB
2.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思和用法示例出处清 龚自珍《上大学士书》:“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不得不引申触类及之也。” 笔画顺序 用法示例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感情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中性词,需注意。 近义牵一发动全身 ...https://chengyu.yr35.com/idiom/11654.html
3.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思牵一发而动全身成语接龙解释: 牵:拉。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语法: 作宾语、分句;指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大动。 典故出处: 清·龚自珍《上大学士书》:“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不得不引申触类及之也。" 成语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五回:“虽有商榷之处,却也是~的问题。" ...https://chengyu.xuenb.com/id-23392.html
4.动一发而牵全身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牵是什么意思5、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成语解释 【繁体写法】:牵一发而动全身 【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什么意思】:比喻动...https://edu.iask.sina.com.cn/jy/31WEvw178d3.html
5.动一发而牵全身(关于动一发而牵全身的基本详情介绍)摘要:大家好我是小蝌蚪,动一发而牵全身,关于动一发而牵全身的基本详情介绍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牵一发而动全身,汉语成语,拼音是qiānyīfàérdòngquánshēn。 2、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3、出自《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触》。 4、作宾语、分句;含褒义。 本文关于动一发而...https://baike.baijiantest.com/1687112666977533952
6.牵一发而动全身《文学遗产》1999年05期牵一发而动全身 吴战垒 开通知网号 《北宋文人和党争》,沈松勤著。286千字。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责任编辑:张秀平北宋党争肇端于仁宗景钻、庆历年间,盛行于神宗熙宁以后,而迄于北宋灭亡,长达半个多世纪。它围绕政治革新的不同政见之争,而牵动了朝政兴革、朝臣进败,并波及文化学术、诗文创作等不同层 (共...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WXYC199905017.htm
7.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中心稿)因此,千百年来,庖丁成了经验者的化身,庖丁解牛则成了人们寻找规律的依据。有人找到了熟能生巧的做事之道,有人找到了遵循规律的成功之道,也有人找到了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而笔者找到的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学习之道──牵一发而动全身。 牛有牛的结构,文章也有文章的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析出文章的结构比解...https://teacher.ruiwen.com/news/24563.htm
8.一举一动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的四字成语是什么4、动一发而牵全身的成语 5、深受影响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是什么成语的意思是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 举足轻重 [jǔ zú qīng zhòng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jǔ zú qīng zhòng ]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https://www.oilube.cn/91698.html
9.牵一发动全身汽车制动原理解释制动的整个过程涉及到比较多的能量转换,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当驾驶者踩下刹车踏板,制动踏板向下的行程中会推动制动总泵工作,总泵中的制动液会被输送到各个分泵中,在盘式制动中,分泵也就是刹车卡钳中的活塞,当活塞被推动后,会与刹车碟产生强烈的摩擦力,继而产生一股制动力,使汽车减速或者停下。制动力与制动性能...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6752731476141277709
10.《河神2》为何不再引人入胜?难道只是因为换了男主吗?(河神)剧评氛围营造的相当成功,是《河神》系列用心潜制的结果,这一点堪称业界良心。说是楷模,也不为过。因此,基于这点,还是推荐大家去看一看的。河神2剧照唯一男主更换,是弊也是利每部系列作品,在开篇获得市场好评后,都会争取做出下一部作品,这是对市场、片方等多方面都利好的事情。而在后续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观众最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469041/
11.新疆历史上分裂与反分裂战争,喀什为什么是关键点?牵一发足以动全身综上时跨近两千年中在新疆发生的分裂与反分裂较量的著名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其形式不同,然其成也喀什、其败也喀什的特点却惊人地相似。曾问吾在《中国经营西域史》一书中道破天机: 我国无帕米尔,则无疏勒(今喀什);无疏勒,则无新疆;牵一发足以动全身,足见其地关系边防之重大。http://www.wyzxwk.com/e/mp/content.php?classid=18&id=442037
12.文汇报②丨种好“立法试验田”,让改革更具穿透力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牵一发动全身”关键点 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意味着将有限的立法资源用在刀刃上。 “切口小、聚焦解决现实问题,这是数十年地方立法的成功经验,也符合全国人大对地方立法的要求。”在沈国明看来,地方立法不应追求体系化,也不能满足于将相关政策法条化,而应当注重可操作性。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2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