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它们不会说话,但会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忽视了狗狗的一些微妙动作,这些动作其实是它们在向我们传递“不舒服”的信号。
一、频繁舔舐自己
狗狗舔舐自己的身体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了,它们通过这种方式来清洁毛发和皮肤。但是,如果你发现狗狗频繁地舔舐某个部位,特别是爪子或身体某处,那就要提高警惕了。这可能是狗狗身上或爪子有伤、皮肤病引起瘙痒,或者是爪子真菌感染。铲屎官可以仔细观察狗狗舔舐的部位,检查是否有红肿、皮屑或伤口,并及时带狗狗去看兽医,以免病情加重。
二、甩脑袋、挠耳朵
当你看到狗狗频繁地甩脑袋、挠耳朵时,很可能是它的耳朵出了问题。特别是那些耳朵下垂的狗狗,更容易因为耳螨或细菌感染而导致耳朵不适。靠近狗狗的耳朵,你可能会闻到一股恶臭味,这是耳朵内部发炎或感染的症状。
此时,铲屎官需要为狗狗清洁耳朵,可以使用专门的宠物洗耳液,轻轻滴入狗狗的耳朵内,然后按摩耳根,让狗狗自己甩出耳内的污垢和水分。如果情况严重,还需要及时就医。
三、在地上打滚、蹭后背
狗狗如果经常在地上打滚、蹭后背,那很可能是背上瘙痒了。铲屎官可以仔细检查狗狗的背部和尾部,查看是否有寄生虫、红肿或皮屑。狗狗感染皮肤病或寄生虫时,会感到非常不适,因此会通过打滚、蹭后背等方式来缓解瘙痒。如果发现有皮肤问题,需要及时为狗狗驱虫、治疗皮肤病,并保持狗狗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干燥。
四、发抖
狗狗发抖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冷、害怕、紧张或疼痛。但是,如果狗狗在温暖的室内或无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仍然频繁发抖,那就需要引起注意了。这可能是因为狗狗缺钙或患有其他疾病。对于缺钙的狗狗,铲屎官可以适当为其补充钙质,如喂食钙片或钙粉。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狗狗的精神状态和食欲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五、发出不一样的叫声
狗狗的叫声是它们表达情感和需求的重要方式。当狗狗发出与平常不同的叫声时,铲屎官要特别注意狗狗的神态和体态。如果狗狗表现出痛苦、不安或焦虑的情绪,那很可能是身体不舒服了。此时,宠主们需要耐心观察狗狗的情况,及时为其提供帮助或就医。
六、拉粑粑很用力
狗狗的粑粑是它们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如果狗狗拉粑粑时经常很用力、很久才拉出来,或者粑粑的形状、颜色、气味有异常,那很可能是便秘或肠道问题了。铲屎官要注意观察狗狗的饮食和排便情况,为狗狗提供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如果狗狗便秘严重,还可以为其喂食益生菌或选择一款含益生菌和丰富膳食纤维、营养均衡的狗粮来改善,
七、用头撞墙
八、行走异常或跛行
狗狗的步态是它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指示。如果狗狗行走时出现异常或跛行,那很可能是骨折、关节问题或肌肉拉伤等引起的。铲屎官要仔细观察狗狗的步态和体态,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还要注意为狗狗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过度运动和受伤。
九、厌食或食欲减退
狗狗基本都是吃货,看到美食都会口水直流。但是,如果铲屎官发现狗狗突然食欲下降、吃得很少甚至不吃东西时,那就要提高警惕了。这可能是狗狗胃肠道问题、牙齿问题或消化不良等引起的。铲屎官可以观察狗狗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