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生理指标数不胜数,高考体检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全面描述一个考生的健康状况,而是考量考生的健康状况是否能支撑其完成大学若干年的学习生活。当然由于大学是一个群体性场所,不对他人造成潜在危害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一些患有诸如传染性疾病、精神性疾病等的考生往往会被高校拒之门外。总的来说,高考体检对于考生进入高校并完成学业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情。
2018年河南高考体检项目有哪些?
内科:测血压、心肺听诊、肝脾触诊、询问病史;
外科:身高、体重、有无重大手术史、脊柱四肢关节功能检查;
眼科: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矫正度数三个参数;
色觉:色盲、色弱、单色能辩;
五官科:耳鼻喉、口腔(听力、嗅觉、口吃);
胸透:肺结核、纵隔疾病;
生化检查(抽血):谷丙转氨酶(alt)检验。
2018河南高考体检是裸检吗?
高考体检不需要脱光,裸检只有在军检中才会发生,常规高考体检是不会要求裸检的。
高考体检项目包括:眼科——视力、色觉;耳鼻喉科——听力、嗅觉、咽喉;口腔科——牙齿、唇腭、口吃;外科——身高、体重、脊柱四肢关节功能检查以及血液常规分析。
需要脱衣服的项目是脊柱四肢关节功能检查,即看你有身体能不能正常活动,四肢有没有缺陷,因为有的专业对身体有一定要求,如医学类、军事类。这个检查只需要脱掉厚外套,检查人员会让做一些动作如下蹲、弯手等,能让他们看到四肢灵活运动就行,不用脱光。
高考体检不合格怎么办
高考体检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一,要认真研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是考生选报高校和专业时,对他们身体情况检查要求的一个依据。
第二,要认真参加体检,清楚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有情况譬如视力差限报一些专业,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即使因为有严重疾病,如肺结核、肝炎或其他严重疾病等,可能不适宜选报有关的学校和专业,面对这些问题,考生也应该平静对待,积极治疗,等到明年再考。
拿到高考体检结果的注意事项
这里就要提醒考生,第一拿到我们的体检结果、体检报告之后,一定要认真地从头到尾地看一下,特别是看最后的体检结论,可以拿手机比如说拍下来存个档,看看结论,然后回去对照上文说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去对应地把这个条款找出来,去看看自己哪些专业能报,哪些专业不能报。
体检结果是否影响高考录取
高考体检项目较多,但其结果反应在录取上——除了各指标正常可以按照自己的成绩、兴趣等实际情况填报意外——只有三个层面的结果。
首先,学校不予录取。由于一些极端的身体情况如严重心脏病、严重的血液病、严重精神性疾病等,无法保证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或者传染性极强,如结核病(已稳定、治愈、不复发的情况除外)等,会给周围人员带来严重影响的,学校有权不予录取。通常情况下,此种类型较为少见,因为患病者大多本就无法顺利完成高中学习也不会参加高考。
其次,专业不予录取。此类情况集中于视力要求,色觉异常(包括色弱和色盲)以及视力低下是主要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在高考后做手术矫正视力,以期在军校体检中能顺利过关,却忽略了前期的高招体检。试想两份体检结果不一,军校又该如何处理考生呢?请家长和考生慎之又慎。
最后,专业不宜就读。相比较“不予录取”而言“不宜就读”显然要温和许多,可就是这种温和最具有欺骗性。“不宜”当然指的是考生有较大的无法胜任专业要求的潜在风险,可以理解为顺利完成学业“不容乐观”。这种“不宜”还表现在,同等条件下考生不会作为优先考虑,强行填报这类专业,录取可能性毫无疑问会大大降低。
当然,如果避开以上的情况,那即便身体条件不佳,一样可以去理想的大学就读。2017年甘肃定西考生魏祥,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属于典型的身体残疾。但他最终以648分全省第86名的好成绩在国家专项计划批次中被清华大学的理科实验班(数理)专业录取。一个童话般的结局将“人生实苦,但请你相信”照进了现实。
倘若魏祥当时填报的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恐怕就很难录取,最好的结果只能是被调剂到其他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