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武汉市"十大魅力教师"评选50强选手走进武汉市启新学校、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青山区"四点半学校"、武汉市盲校等特殊教育阵地,在送出自己的特色教学技能的同时,他们也从这些特殊孩子及特殊同行中,感受了不一样的舍与得。
■武汉市启新学校
(小标)老师为学生"塑心"学生启示老师珍惜亲情
高高的院墙,厚厚的铁门,偌大的校园里只有5名学生,最大的16岁,最小的14岁。假如有人在成长的"岔路口"牵他们一程,假如没有走那段弯路,他们会像墙外的阳光少年一样意气风发,用激情书写青春的梦想。然而……假如是苍白的,这些年轻的心早已豁开了一道口:谁会在乎一无是处的我?16日,第三届武汉市"十大魅力教师"评选50强的5位选手来到武汉市启新学校,帮这些少年"塑心"。
上午9点,原本清冷的活动室出现少有的热闹:常青第一学校的刘佳老师架起了电火锅,市艺术学校的邹晶老师摆弄着一堆花花绿绿的绸布,市二十九中的王淼淼老师忙着调试电脑,市二十七中的沈莹老师捧着一叠幼儿识图卡笑得很神秘,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科学教师朱映晖把土豆、叉子、牙签、鱼线等摆了一桌子。
"今天就是来跟大家玩的。"朱映晖边说边按住一颗土豆,在1/3之处切下,用半截牙签插在土豆中央,再将两把钢叉分别插在土豆"两肋","瞧,土豆也会金鸡独立啊。"16岁的小前(化名)嘴角滑过"不过如此"的笑容,三两下就原样照做。
"啊,你动作很快嘛,有智慧!"朱映晖拍了拍小前的肩膀,"有没有信心接受下一轮挑战:土豆走钢丝?"朱映晖摸出一圈鱼线,请人到楼上牵着,让土豆顺着鱼线"走"下来。"这怎么可能?"学生们纷纷质疑。
在朱映晖的鼓励下,14岁的小强(化名)站了出来,认真调试角度和力度后,土豆成功滑下,现场掌声一片,"一切皆有可能,细节决定成败。"小强很是兴奋,鼓励其他同学也去试一试。
"来,孩子们,猪肉韭菜饺子,想吃的自个儿动手包。"刘佳一声吆喝把大家都吸引了过来。包着包着,小前眼圈红了,"以前过年过节时,爸妈总是包饺子给我吃,真的很想回家吃爸妈包的饺子。"
"饺子象征圆满,虽然有褶子,好比人生道路上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用心调拌,就能拥有美味人生。"刘佳一边包饺子,一边诠释饺子的意义。
饺子煮好后,几个孩子却不见了,原来是给进校后陪他们同吃同住的老师们送饺子去了。
吃完饺子,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沈莹的趣味题又开始了:"你希望自己是哪种动物?""狮子!""老虎!"5名少年脱口而出,但抽到手的识图卡不是乌龟、蚂蚁就是驴子、蛇。
"它们身上有哪些优点?"沈莹要求每人说出抽到动物的5个优点。"蛇速度快,敢于挑战体型大的生物,营养价值高,蛇胆可入药,蛇皮还可以做成艺术品。"16岁的冲冲(化名)是个思维敏捷的重庆伢,一下就悟到了沈莹的用意,"老师是想告诉我们看问题、看人都不能从单一角度去看,是好是坏就看你如何选择。"
随后,在邹晶的带领下,学生变成了服装设计师,而擅长做手工的王淼淼又带着大家制作面具……
当沈莹提议让大家分别手绘出代表自己的"优点树"时,原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5个孩子眼神跃动。
"魅力教师们的温情教育、智慧教育打动了他们。"启新学校党总支书记方木林说,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问题家庭,他们不缺聪明的头脑,缺的是关爱。
☆受教感悟:等到失去方知"情"可贵
"他们不仅聪明,还有情有义。"几位"魅力教师"纷纷说,从学生中受教了。沈莹说,当看到这些孩子自发地为老师送饺子时,被深深触动了,"正因为拥有太多,一些身边的亲人往往被忽略了,正因为失去过,才能懂得'情'字的珍贵。"
■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
老师带去快乐和趣味学生让老师体味真诚
16日上午,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魅力教师"50强的11位老师分为三组,通过精心编排的"陶艺变变变"、"动物联欢会"、"向春天出发"三大主题活动,给198名智障孩子带去一份清新。
系上围裙,贴上写有自己名字的彩色卡片,兴奋地拍打着桌上摆着的泥巴……这是崇仁路小学袁俊华老师、蔡甸索河中心小学田密老师、蔡甸高庙中学朱林芬老师、吴家山第四中学蒋郑老师为五至七年级学生准备的"陶艺变变变"。
"青蛙说话,呱呱呱。""小狗说话,汪汪汪。"田密老师带着学生边喊边助"乐"。学生们手持摇铃、铃鼓等,目不转睛地盯着讲台前的"陶艺魔术师"--袁俊华,每重复3次口号,一个写意动物造型便呈现眼前,现场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七年级的华华今天表现特别好,课堂上不急躁,起初只是用手摸摸泥巴,后来自己用泥巴捏出了人的写意笑脸。"袁俊华说,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华华有重度自闭症、唐氏综合症,所以对他格外留意。"虽然话不多,但他时不时露出微笑,从他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他渴望与人交流,其实有些智障的孩子心里什么都清楚。"
学校四楼的教室同样被欢声笑语环绕。"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地走过来。"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武昌实验小学曾莉、江汉区滑坡路小学王飞云、三道街小学汪贤荣、蔡甸区桐湖学校谢建华等"魅力老师"教学生们跳踏浪舞。手持向日葵手花,双脚跟节奏舞动,手脚配合的四个动作循环反复,孩子们兴致勃勃,都主动站起来跟着跳,笑容无比灿烂。
另一个教室的"动物联欢会"也毫不逊色。化着简单的彩妆,头上带着各种纸制动物头饰的小"动物们",玩起了"找朋友"的小游戏,将头饰和胸牌上对应的动物"找出来"。冬冬特别活跃,主动要求跟着新洲区阳逻街第二小学的刘畅红老师学螃蟹走。别看冬冬动作有些迟缓,但还是像模像样的,尤其是那股认真劲令人为之动容。
☆受教感悟:最畅通的交流是真诚
"这是第一次到教育发展的特殊窗口,接触智力障碍的学生。如果不是这次参评魅力教师,我可能很难到这里来,感受特教老师的辛苦、了解智障学生的困难。"王飞云说,来到这里后,大家一致决定:尊重每个孩子的自尊心,不搞任何形式的比赛。
田密说,感觉这里的学生表达感情很直白,"唐宝宝鼓乐队"的小舟舟给大家表演完后,走到曾莉面前帮她整理衣角,这个小细节让她红了眼圈。"小舟舟还亲昵地叫曾莉老师'章子怡'姐姐,特别天真无邪。"田密说,大家从这些孩子身上发现,人与人之间最畅通的交流是真诚。
"虽然是智障孩子,但是他们的真诚、朴实打动了我。"蔡甸区汉阳一中杨萌和新洲城关高级中学江丽萍说着说着,泪水溢出眼眶,"离别的时候,孩子们都恋恋不舍,深情拥抱加上一个深深的吻,还不忘叮嘱,'姐姐,六一回来看我。'"
■武汉市盲校
老师带学生感受世界学生教老师学会感恩
也许这是5位"魅力教师"最忐忑的一堂课:尽管他们"身经百战",但为盲童上课还是第一次。2月13日,5人特地提前到学校"踩"点。他们在每层楼溜达一圈后发现,这里是分组式的小班教学课堂,每个班的桌子按三个小组摆放设计,学生分组围坐,老师在各组中穿梭教学;学生用的都是A4大小的盲文教材,在他们看来像天书。平日信手拈来的一系列教学技巧瞬间都失效了,于是他们向学校提出了一个要求:送教那天想先学一节盲文。"我们知道一节课不可能让我们掌握盲文,但至少我们能了解这些特教老师与孩子是如何沟通的。"马房山中学语文老师游昕说。
上午第一节课,5名老师搬着凳子出现在了武汉市盲校一年级的课堂。这节课是由该校老师宋静芳上的,她教班上16个孩子先读韵母,再根据不同声调的字来造句,讲到"愿"字时,班上一位孩子组词"愿望"。宋静芳顺势问:"你的愿望是什么?""我的愿望是有一天我的眼睛能治好!"5位"魅力教师"都红了眼眶。
课堂上,天一街小学语文教师屠卉给三年级的孩子准备的道具是谜语:"春雨、顽强、发芽、阳光",孩子们一下就猜出是种子。"那么种子有什么特性呢?"有孩子抢答:"坚强!"屠卉接过话:"你们就像小种子一样,也要坚强地成长!"
课间休息时,北湖小学数学教师宋俊在天井旁碰到了一个孩子在看天。"你知道天是什么颜色吗?"孩子毫不犹豫:"蓝色的!""你见到过蓝蓝的天吗?"孩子声音瞬间低沉:"没有……"
"这让我觉得,推翻原有教案是正确的。"宋俊说,之前为孩子们挑好了趣味数学题,准备搞抽签竞答,但送教前一天决定舍弃这些,重新买来12个教学道具包,里面是圆柱体、正方体、圆锥体等立体图形,"不该是由我告诉他们什么是圆柱、圆锥,要让他们自己感受,而不是生硬记住。"
送教课结束了,"魅力教师"与孩子们的缘分却刚开始:上音乐课的武昌区教工幼儿园胡慧老师准备了鼓、鼓槌、磁带、娃娃,下课了还被学生们团团围住,舍不得她走;蒋国琴更是跟按摩二班的9名孩子约定好,以后每个月都来看他们……
■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
老师带给学生快乐"第一次"学生让老师明白快乐很简单
这是本次送教活动最强大的一支队伍,共有15位"魅力教师"50强选手参加:体育馆小学张琦老师、神龙小学黄水中老师、江夏第一初级中学李锐老师、鲁巷中学何勇老师、江夏机关幼儿园陈薇薇老师、江夏明熙小学何彩莲老师、外校小学部万振华老师、黄陂实验中学梁学蕾老师、市西藏中学王婧老师、市旅游学校马丹老师、前川街第一小学何叶老师、武汉小学魏晓伟老师、黄陂王家河中学袁建波老师、汉南第一中学熊艳老师、黄陂特殊教育学校方海霞老师。
制汽水、叠飞机、做魔方、画沙画、学苏绣、穿藏袍……16日,15名"魅力教师"施展各自的绝活,给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200名学生带去了许多快乐的"第一次"。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小白兔。"孩子们用手语表达着。"这个长长尾巴的呢?"海豚、鲸鱼、狮子、猪……一幅幅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出自陈薇薇一双灵巧的手,画这些小动物不用纸不用颜料,而是沙。为让孩子们体会沙画的乐趣,陈薇薇放弃了去领结婚证的日子。"去领证,孩子们就看不到沙画了。"陈薇薇说,当天本来是她未来婆婆选的黄道吉日,准备和男友去民政局领结婚证的,她还是决定改期。
"一张纸能怎么玩?"在五年级班上,黄水中几分钟内用一张纸就折成了好玩的魔方,袁建波则秀起了各种书体的毛笔字--有理走遍天下;在初二(1)班,梁学蕾从家里带来碟子、红酒,现场表演小品,演示吃西餐礼仪,王婧则给现场学生每人穿上一套藏袍,献哈达、喝酥油茶,演示藏历新年如何礼拜;在初三(4)班,方海霞、何叶分别以《学会宽容》、《学会感恩》上了一堂主题班会,唯一不需要现场翻译的方海霞还亲手教孩子们如何做苏绣,熊艳则将同学们手中的矿泉水瞬间变为"汽水",生活化学让在座的学生兴奋不已;李锐的英语课上,根本不用现场翻译,全部用手语表达,现场学生及聋校老师都惊叹不已。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40岁的何勇则把孩子们从教室引向了操场,这位"模型大王"想让孩子们见识一下,自己做的纸飞机能飞多高。
一层楼、两层、三层……五年级班长夏维兴奋得手舞足蹈,他从没想到用纸折成的飞机没动力也能飞这么高。"不是没有动力,动力来自橡皮筋。"何勇顺势介绍,用橡皮筋的弹力带动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实现起飞,缠绕300圈可以飞5层楼高,假如用更好的橡皮筋至少可以缠上500圈,能飞到10层楼高。一张纸、加上一个螺旋桨和一根橡皮筋,价值不超过20元,"很适合学生玩,尤其是聋哑孩子,让他们能和正常孩子一样放飞自己的梦想。"
■青山区"四点半学校"
老师教学生趣味学习学生的自信感动老师
16日,"魅力教师"50强选手一行6人来到青山区红钢城街2街坊的"四点半学校",给这里的50多个孩子上课。
刚一开课,现场就是一段欢快的海滩音乐,本来安静的孩子们一下子就活跃起来,跟着汉阳西大街小学丁菲老师和市四十九中学唐健梅老师跳起了舞蹈。
一曲跳罢,来自中华路小学的美术教师段小龙上场了,他身材壮硕,一身运动装,看上去更像体育老师。听说他要教拼盘,十几个小孩簇拥着他来到配备着厨具的"厨房教室"里,迅速抢占有利位置等着看好戏。刚戴上报纸叠成的厨师帽,孩子们就被逗乐了,"段老师的脑袋太大了,厨师帽罩不住嘛。"
"好啦好啦,不要笑了,看我今天给你们变一个魔术拼盘!"段小龙用洪亮的声音"压倒"了十几个孩子的笑闹,进入正题。介绍食材时,一个男生突然大声喊:"不对,这不是红薯,应该是苕。"惹得所有人都大笑起来。比起做拼盘来,吃当然容易得多。"大厨"一声"OK",孩子们争相抢吃,二年级学生童畅一边吧唧嘴巴,一边说:"从来没上过这么好玩的课,胡萝卜能变成五角星,上完课还能把作业吃了。"
"你们看,锅里的水开了。水是液态的,冒出来的白气应该是液态还是气态?"作为"大厨"的搭档,市十一中的物理教师朱丽琨除了照看拿着餐刀的小孩,还见缝插针地运用物理知识为每一步"注释"。无论是锅里的水开了,还是手中的鸡蛋磕在碗边破了,甚至为什么菜刀能切开胡萝卜,她都能出其不意地揪出一个问题,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知识上,风头堪比"大厨"。
"这些孩子都还小,不能苛求他们纯粹去学知识,只能启发他们对一些现象背后的物理知识产生好奇。"朱丽琨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这才不是我的'嗯嗯'呢,我的'嗯嗯'没有这么大!""我的'嗯嗯'是白色的,所以这不是我的'嗯嗯'!"听到这些充满童稚的话语,在场的人都笑翻了。来自武昌实验寄宿小学的宋晨芳和钢城十一小的叶静正在跟十几个孩子模仿小动物来破案。
故事其实很简单:一只狗在小鼹鼠头上拉便便,小鼹鼠四处寻找罪魁祸首,最后终于找到"真凶"。但孩子们兴趣十足,轮流扮演鸽子、蚊子等角色,相互比着劲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