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做一次体检?专家:青壮年每年一次或两年一次
“定期体检是一种保障健康状态的有效手段。”海南新建康美兆体检中心副院长刘洋表示,人体中的一些慢性疾病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而健康体检可以发现人体健康的隐患,提醒患者对自身健康指标的管控,有利于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有一些慢性疾病,早期是没有,就是说没有任何征兆的,然后通过体检,检查出一些指标有异常,通过生活的管理,加上饮食的干预,把患者的指标转为正常。”
“有的人认为健康体检次数越多越好,最好是半年到一年查一次;但也有些人认为,如果没有问题,三到四年做一次就足够了。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刘洋表示,对于健康体检的患者,正常情况下,青壮年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或者两年进行一次就可以,在中年的时候属于是过渡阶段,这时候可以每年进行一次或者两次体检。
体检项目套餐如何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体检套餐的选择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刘洋说,普通的健康体检能够覆盖一般人群的体质检查和疾病筛查;有一些专项检查主要针对某些特定疾病或高危人群,并不是必要的。普通的健康体检一般包括个人信息及健康基本情况、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医疗仪器检查四个部分。体检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套餐,不必盲目追求体检项目的“高大全”。
“常规检查是最基础也是最必要的。”刘洋表示,常规的体检项目包括一般检查、内科检查、外科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等,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加设其他检查项目。
刘洋强调,定期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疾病,有利于疾病的防治。
指标异常别害怕平衡心态很重要
关于体检报告和指标判断的方法,刘洋也进行了相应的解释:“体检结果报告含有很多项目,比如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偏低说明身体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皮肤感染等,白细胞偏高说明身体可能有炎症。红细胞偏低说明贫血,偏高会使血液粘度增大,引起血流不畅。”
那么指标没有超出正常值,那就算是正常的吗?对此,刘洋强调,指标未超出正常值,不代表绝对正常。目前,大部分体检指标的设定是根据疾病标准而非健康标准来定,换句话说,体检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状况达到60分的及格标准,却不能说明身体是健康的。
“但是指标数据不在正常值内,也不代表一定有病。”刘洋说,对体检报告中的阳性结果过度焦虑完全没有必要,要拿往期体检结果作对比,若是某些指标突然升高,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复查,再作疾病分析。
据了解,体检的许多指标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动态水平上,体检测到的是一个瞬间的数值,不能作为诊断的完全依据。广义来讲是一个提示性指标,并不是所谓“金标准”的诊断指标。
体检中的五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1.重要器官才需要检查吗?
刘洋表示,检查者应仔细检查身体的各个器官,比如普通尿检似乎是一个小检查,但它对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x光和ct对人体有害吗?
据了解,X射线对生物细胞是存在杀伤力的。一旦过度暴露于X射线,生理功能将受影响,引起染色体异常,导致癌症的发生。“正确的辐射量不影响人体的健康,因为医务人员所使用的剂量肯定在安全范围内。”刘洋说,偶尔做胸部X光检查和胃镜检查或血管造影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同理,只要不是孕妇,一般人做ct的频率在一年两次之内都属于正常范围,对人体不会有太大影响。
3.早餐后抽血不影响体检结果?
“太影响了!”刘洋强调,对于常规体检项目,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和血糖都必须禁食。
刘洋提醒,人在禁食时处于相对基本的代谢状态,反映人体血液中的真实状况。进食后,咀嚼消化,然后消化吸收到血液中,最后通过血液输送到各种组织器官。如果抽血前进食,食物中的一些成分会进入血液,可能导致血液中某成分浓度升高,从而影响结果准确性。
4.体检十年结果也不会变?
“体检还是要按时去,不然会降低体检的准确性。”刘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