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河南分网8月8日消息(任继强通讯员雷华)说起体检,很多人都会年年体检,很多单位也会组织大家每年体检。不过,很多人体检完都没有发现问题,但却突然有一天查出癌症......
大家不禁纳闷,为何年年体检正常还患癌?那么,“体检不能防癌,还有必要做吗?”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请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崔庆安主任对此进行了答疑,让大家对“体检”有进一步认知为什么年年体检正常,还是会得癌症?
健康体检≠防癌体检
首先要清楚,大部分人所参加的体检,如公司一年一度安排的健康体检,属于常规体检。
常规体检可以帮助了解身体基本情况,发现慢性病或慢性病早期,及时干预身体异常的指标,防止不良后果发生。
但常规体检一般不含癌症筛查项目,且体检设备往往难以发现早期肿瘤,检测率低。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年年体检,却依旧没法发现癌症的原因。
做什么体检才能及时发现癌症?
常规体检无法准确查出癌的蛛丝马迹,很多人肯定很好奇该怎么做才能及时发现癌症。
答案就是——防癌体检。
比如对于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宫颈癌等高发癌症,我国已具备较成熟的防癌体检技术。
那么,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要进行防癌体检?
年龄大于40岁:
根据2017年北京健康管理协会组织专家撰写的《防癌体检规范专家共识》,如果年龄大于40岁,就可以进入防癌体检的范畴。但有两项除外,乳腺癌在我国有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上就是高危人群了;而女性超过21岁就要提防宫颈癌。
特定癌症的高危人群:
长期有消化道疼痛或不适、以及家族中有食道癌、胃癌家人的人则往往是食道癌或胃癌的高危人群......癌症高危人群都需定期做防癌检查。
做一次防癌体检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
做一次防癌体检没有测出肿瘤,只是反映目前的身体状况,并不代表以后不得癌。
不同类型的肿瘤,隔多久筛查一次也有讲究,需根据自身情况做个性化选择。
如乙肝患者建议每半年做一次防肝癌检查;21-29岁的女性,推荐每3年做一次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或TCT检查);
而有癌前病变症状的人则应更频繁,三个月查一次。具体以专业医生建议为准。
防癌,没有症状,也应体检,筛查出癌症大多是因为以下几种情况
感到有症状、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出来;
因为其他病症去医院检查,结果附带查出来有某种癌症;
常规体检,查出有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癌症;
有针对性癌症检查,像常规体检一样定期进行,检出异常。
癌症如果能早期发现,治愈率就大大增加。因此在没有症状时,主动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是非常有意义的。
新郑市公立医院健康管理服务中心据不同年龄、职业、症状等因素提供个性化套餐咨询服务,为每个体检人员出具个性化体检套餐。
2019年7月23日下午四时许,新郑市新华路派出所社区民警丁慧君、辅警赵婧在辖区内一商店门口看到两名男童在哭泣,当时他们身旁并未见有家长陪同,奇怪的是年龄稍大一点的男童上前紧紧拽着民警丁慧君的衣角,吵着哭着要找妈妈,民警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2019年5月31日上午,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新郑市龙湖镇沙窝李完全小学迎来了河南省永丰集团暨郑州市华南城联合捐赠爱心活动。
近日,新郑市扶贫办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介绍2018年扶贫成果。据介绍,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3481户12940人,已脱贫3443户12840人,剩余贫困人口38户100人,其中2018年实现113户312人脱贫。
从新郑公立人民医院消息,说起体检,很多人都会年年体检,很多单位也会组织大家每年体检。不过,很多人体检完都没有发现问题,但却突然有一天查出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