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每年都体检,却还是得了晚期癌症,难道体检做不到早期发现癌症吗
先来看一个案例:
2010年10月蔡先生到某体检机构进行全身健康体检,几天后,体检报告出来了,各项检查都未见异常,其中还有体检机构推荐的抽血送标本到某基因公司做全套癌症基因检测。可2011年5月,蔡先生因为身体有些不舒服,到医院就诊检查,这检查可不得了,他被诊断为肺癌IV期(骨转移、肝转移),这可是晚期肺癌!
这一系列的疑问,我想普通老百姓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来和大家解读一下。
首先必须明确,健康体检不等于防癌体检(肿瘤筛查)!
老百姓所说的体检一般是指“健康体检”,所谓的“健康体检”,指的是一般性的健康检查,了解受检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和脏器功能,比如学校的入学体检或很多单位的就业体检或者常规的健康体检,这些检查当然也有用,但针对性不强。人们放大了健康体检的作用,导致期望值过高。老百姓误把常规的“健康体检”当作“防癌体检”,误认为体检是万能的。
常规体检VS防癌体检
而防癌体检(肿瘤筛查)的检查项目则要根据当事人的年龄、是否有高危因素等,来有针对性安排检查,所谓的肿瘤标志物并不是常规检查项目,仅在某些情况下会选用,比如筛查肝癌会用AFP,但更多的是通过其他检查,比如乳腺钼靶检查和彩超,肝脏彩超,肺部低剂量CT,宫颈刮片和HPV检测,胃镜,肠镜,等。
很显然,两者的检查项目尽管有交叉重叠之处,但侧重点明显不同,仅就检查项目来看,就知道,一般的健康体检是不可能替代防癌体检的。反过来呢,防癌体检能不能替代常规的健康体检呢或者说做了防癌体检还需要做常规体检吗
一般的健康体检当然也是需要的。健康体检还是很有必要的,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心、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等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比如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等,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恰当的干预处理或随访复查。
更重要的是,防癌体检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经综合评估后,有针对性地开出检查项目,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所有的人做一样的检查。不同的人,患癌风险不一样,有的容易得某种癌症,有的则相对风险较低。有的筛查主要针对高危人群,有的则针对所有达到某个年龄段的人群。哪些人要做筛查,要做哪些检查,需要医生综合来判断,这正体现了防癌体检的专业性、针对性。
肿瘤专家提醒
据有效数据显示,我国肿瘤的发病率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长,平均每分钟有6.4人患癌,而治疗恶性肿瘤最好的办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防癌重点,癌症高发人群更要做好防癌筛查。
20-60岁年龄段防癌重点
20+岁
注意黑色素瘤
20岁起,就可以开始观察某些危险信号,以便发现肿瘤。
这一阶段,你应注意以下风险:
男性:黑色素瘤(发病率每年递增)、睾丸癌(20—39岁最常见肿瘤)、高胆固醇(心脏病主要风险因素)
女性:黑色素瘤(25—29岁最常见肿瘤)、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最常见原因)、高胆固醇乳腺癌(有家庭史的年轻女性风险增加)
建议检查:
男性:睾丸检查(每年)、皮肤检查(每年)、胆固醇检查、肝功能检查
女性:盆腔及宫颈检查(每年)、宫颈涂片检查(25岁后每年)、皮肤检查(每年)、胆固醇检查、测量血压、肝功能检查
30+岁
女性警惕宫颈癌
男性:睾丸癌(占30—40岁男性肿瘤的15%)、结直肠癌(占30—40岁肿瘤的10%)
女性:宫颈癌(30—40岁最常见肿瘤)、乳腺癌
男性:血压检查(经常)、睾丸检查(每年)、皮肤检查、血糖检查(可三年一次)、胆固醇检查(可五年一次)
女性:血压检查(经常)、盆腔和宫颈检查(每年)、乳腺检查(每年)、血糖检查(可三年一次)
40+岁
从40岁开始,衰老的表现明显增加,很多癌症风险也增加了。
男性:结直肠癌(占40岁以上男性肿瘤的40%)、生殖系统肿瘤(40岁以上前列腺风险增加,睾丸癌风险继续增加)
女性:乳腺癌
男性:结肠癌筛查(每年)、前列腺检查(排尿异常者每年一次)、皮肤检查(每年)
女性:乳腺检查(每年)、钼靶检查、卵巢检查(绝经有家族史者每三年一次)
此外,无论男女,为预防肝硬化、肝癌或黄疸的发生。建议每年做1次肝功能检查,如果你经常大量饮酒,检查的频率应该更高。
50+岁
女性卵巢癌高发
男性:前列腺癌(50岁以上高发,发生率达1/38)、结肠癌脑卒中(55岁以上风险每10年增加1倍)
女性:结肠癌(女性第二大致死癌症)、卵巢癌心脏病(50岁以上女性第一死因)
男性:前列腺检查(每三年一次)、结肠癌筛检(每三年一次)
女性:结肠癌筛查(每五年一次)、卵巢检查(每三年一次)、盆腔检查(每年一次)、宫颈检查(每年一次)、乳腺检查(每年一次)
60+岁
男性:前列腺癌(发生率1/15)、结肠癌、脑卒中
女性:结直肠癌
男性:前列腺检查(每年一次)、肠癌筛查(每三年一次)
女性:乳腺(每年一次)、宫颈检查(每年一次)、结肠癌筛查(每三年一次)
消炎、杀菌、缩阴、排毒、除异味、修复。
用于细菌性结膜炎、麦粒肿及细菌性眼睑炎。
祛痰止咳。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咯痰。
用于细菌性结膜炎、麦粒肿及细菌性眼睑炎。也用于治疗沙眼。
用于沙眼、结膜炎、眼睑缘炎及眼外部感染。
用于沙眼、结膜炎、睑缘炎及眼外部感染。
温阳补肾。主治用于肾气亏虚,阳气不足所致的阳萎、早泄、遗精或弱精症。
1.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2.敏感细菌引起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4.沙眼衣原体及非多种耐药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和宫颈炎5.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
用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和寻常痤疮。
用于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及眼外部感染。用于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及眼外部感染。
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绿脓杆菌所致的眼部感染性疾病。
用于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敏感的眼部疾患及外眼部细菌感染。眼用激素用于眼睑、球结膜、角膜、眼球前膜及确诊的传染性结膜炎等炎症性疾病,可以减轻水肿和炎症。同时也适用于慢性葡萄膜炎,化学性、放射性、灼伤性及异物穿透性角膜损伤及白内障等眼科手术后的炎症。眼用抗生素用于治疗、预防可能的外眼部细菌感染。
1.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反应的眼科炎性病变及眼部表面的细菌感染或有感染危险的情况;2.眼用激素用于眼睑、球结膜、角膜、眼球前段组织及一些可按受激素潜在危险性的感染性结膜炎等炎性疾病,可以减轻水肿和炎症反应。它们也适用于慢性前葡萄膜炎、化学性、放射性、灼伤性及异物穿透性角膜损伤;3.有抗感染成分的复方制剂可以应用于发生眼表感染危险大的部位和预计有大量细菌存在于眼部的潜在危险时;本品中特有的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骨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症见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1.由皮肤真菌如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疣状毛癣菌、继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引起的皮肤、毛发真菌感染。2.本品仅用于治疗大面积、严重的皮肤癣菌感染(体癣、股癣、足癣、头癣)和念珠菌(如白色假丝酵母)引起的皮肤酵母菌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严重性和范围考虑口服给药的必要性。3.皮肤癣菌(丝状真菌)感染引起的甲癣。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和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症以及药物依赖者戒断后的情绪障碍。
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对于伴有或不伴焦虑症的患者均有效。
心绞痛发作的预防性治疗,眩晕和耳鸣的辅助性对症治疗。
本品适用于由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厌氧菌等敏感菌株所致的下述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在治疗骨和关节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脓胸、肺脓肿、骨髓炎、败血症等疾病时,可根据情况单用或与其他抗菌药联合应用。
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头痛、偏头痛、牙痛、痛经,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