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体检往往是一个套餐“走天下”,20岁小伙和50岁大爷用的都是一个体检套餐。
其实体检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和家族病史等,全面考虑来选择。
各个年龄段的体检项目选择,有哪些不同?
20-30岁年龄段:传染病是重点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时晓鑫2014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由于年轻人活动范围广,患传染病的几率相对较大①。比如乙肝、肺结核、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这个年龄段进入育龄期,也要留意生殖系统疾病。
建议:
1.注重肝功能、血常规及胸部X光检查。
2.已婚或有性接触的女性,每1~2年可进行一次宫颈、盆腔和乳腺检查。
30-40岁年龄段:三高是重点
1.每半年检查一下血压、血糖和血脂,肥胖人群则每3个月检查一次。
2.女性继续保持妇科检查、乳腺检查项目。
3.男性35岁以后每1~2年增加PSA前列腺检查。
40-50岁年龄段:心血管、肿瘤是重点
1.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等检查不可少。
2.肺部CT不可少,可筛查肺癌。
5.有肿瘤家族史、三代以内亲属有发生肿瘤的人,需提早体检。下表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请咨询医生:
50岁以上:骨密度、血管是重点
50岁开始,人体机能衰退,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高发。如果出现浑身疼痛,容易骨折等症状,就该考虑是骨质疏松了。另外,还要警惕胃肠道疾病、动脉粥样硬化。②
1.开始筛查骨密度。
2.警惕萎缩性胃炎、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疾病癌变,这个年纪胃肠镜检查不能少。
4.老年人是白内障等眼科疾病的高发人群,做好眼睛检查。
体检之前记得这9件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陈建华在其医院公号刊文介绍,体检之前要做好9件事,很多人不知道这些,体检等于白做。
体检当天早晨需空腹。
体检前3-5天,饮食请避免高脂肪、高蛋白及饮酒,保证良好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确保体检结果的准确性。
体检前一天晚上8点之后不要再进餐(可饮水)。
糖尿病患者可与医务人员沟通,请尽早采血,避免低血糖。
参加CT/DR线检查,请勿穿着带有金属饰物或配件的衣服,孕妇及备孕者勿做CT/DR检查。
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膀胱、前列腺等脏器时,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水1000毫升左右,检查前2-4小时内不要小便。
女士注意,体检不宜化妆、穿连衣裙、连裤袜等,月经期间不宜妇检、尿检、粪检。妇检前24-48小时避免性生活、盆浴、阴道冲洗及阴道用药。
抽血后请按压穿刺点3-5分钟,直至不出血。测量血压及心电图检查要求安静状态下进行。为了保证尿液检查的准确性,请务必采集中间段清洁尿液。
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慢性病者,晨起应照常服药,可饮白开水50-100毫升,一是给体检医师评价降压效果提供依据,二是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但糖尿病患者降糖药需携带至医院,用餐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