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也在增高。如今,有不少人对胃肠道疾病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没有任何症状就是没事儿。其实,早期消化道肿瘤常无明显的症状,而这种“无症状”表现恰是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一大特点。
那么,如何早点发现胃肠道疾病呢?胃肠镜检查是最好的选择。然而,问题又来了。有人说,过了40岁,就得把胃肠镜筛查安排上了。这种说法对吗?
胃肠镜筛查有必要吗?
胃肠镜检查是最有效的胃肠道疾病筛查手段和重要的诊疗手段。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尽早筛查并及时治疗胃肠道肿瘤,是降低人群胃癌、结直肠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胃肠道肿瘤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胃肠道肿瘤高危人群进行胃肠镜筛查,不仅能早期发现、诊断疾病,还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目前,我国的胃癌筛查早诊早治指南将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自40岁修订为45岁。普通人群的结肠镜筛查起始年龄则为40岁。
在一些欧美国家以及我国部分经济发达的省份,胃肠镜检查已被纳入50岁以上人群的常规体检项目。不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同时还处于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综合考虑成本效益比,可适当延后筛查的起始年龄可能更为合理。
胃肠镜检查安全不安全?
有些人觉得胃肠镜检查不太安全。其实,任何一项医疗操作都存在并发症发生风险,胃肠镜检查也不例外。
重要提示:大家不能因为没有症状而忽视胃肠镜检查。尤其是胃癌和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到达了一定年龄后,要尽早接受胃肠镜检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