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编辑500天抗癌记,中医贯穿治疗康复全程!肿瘤肿瘤治疗放疗朱良春

从2019年12月发现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到2021年6月8日肿瘤切除术一周年,经历了两次手术和八次化疗,成功实现了保肛并顺利控便,其中的“千辛万苦””和逐渐走向康复的喜乐,是健康人难以体会到的。2021年7月10日的普通肠镜检查,让术后一周年的系列回访检查,圆满画上了一个第一阶段战斗顺利的符号。

肠镜检查无息肉!白血球5.49,CEA2.7,CA91112.5,肝功正常…所有数据都达标合意,真是太高兴啦!能够有国内顶级西医外科专家和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给我治疗,真比冬日里晒到暖阳还幸运万分。实在忍不住破例买了条鲈鱼回家,小蒸了八分之一片庆祝了一下。

有国内顶级三甲—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的知名专家肖毅教授,操作机器人为我做肿瘤切除手术,副主任医师陆君阳做回纳手术;有国内顶级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主任黄金昶,给我进行中医诊治,博士后姜欣、博士张巧丽医生做针灸治疗,我真真是患者中妥妥的幸运儿呢!术后一年,静心回想,越发觉得当初的选择是多么正确。真是要感恩呢!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以后每年的6月8日都会成为我的另一生日,其意义不亚于原本的生日。因为去除肿瘤,能成功保肛,是我人生中一件特别特别大的事件,值得纪念。

从2019年12月到2021年7月,前后500余天抗癌第一阶段的经历,令人难忘,让我更加成熟,更让我领略到中医药的神奇与博大精深,领略到生命的幸运与可贵!

-01-

确诊后,是只找西医手术,还是只找中医求带瘤生存,或是既找西医手术,然后让中医贯穿前期治疗和后续康复?我果断选择第三。然后,选择找哪个医院的哪个医生来治疗,要从多项选择中确定并治疗后,才看出来当初是否做了最明智的选择。

作为肿瘤治疗的前半场,西医手术无疑是最主要内容,是所有治疗的“前锋”,绝对和主力阵容。不能因为我喜欢中医文化,就去否定或拒绝西医治疗,这点是不容置疑的。中西医各自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绝招。

而令我欣慰的是,一直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面有丰富经验的黄金昶主任,并不反对我做手术和进行化疗。而对术前三次化疗和术后五次化疗的中医无缝隙配合,使中医成为妥妥“后卫”、让所有血检指标正常,有足够的免疫力保障化疗的顺利进行,而且大大减少了化疗带来的副作用。保肛不仅包括保留它的外形,更重要的是保留它的正常排便功能。化疗结束后一个月进行了回纳手术,之后的中医控便治疗、调整体内环境和根除癌细胞生存土壤使中医成为肿瘤治疗后半场的“前锋”和绝对主力阵容,保证了我在康复的路上顺利前行。术后仅仅是心惊肉跳地等待每次复查结果,而不去做中医调理,实乃下策。

说实在的,在此之前,除了遇到关系非常近的朋友,一般还真不愿意提起从确诊后到治疗的那段艰难岁月。

2019年12月20日是个周五,下午5点左右,我收到一个令人崩溃的消息,加急做出的无痛肠镜检查的病理结果出来了—“直肠中分化腺癌”。原本心里期望和能承受的只是发现息肉并切除。而基本确诊的直肠癌给我迎头一击,意外真是比明天先到了。下个周一是我原定返回纽约工作的日子。来不及像别人一样没完没了地大哭,首先我要决定未来怎么办?经过几小时考虑,决定只能是回去向领导递交申请,提前结束驻外任期,收拾行李返京。

所以从确诊后的第一周开始。从那时到至今,中医中药就一直陪伴守护着我,让我顺利度过术前术后的日子。除了大便带血,其他一切正常。没有遇到这个阶段不少患者会碰到的腹痛、肠梗阻等情况。

虽然有中医大夫认为西医的放化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只要不影响吃、睡、大便顺畅,用中药调理,患者带瘤生存也是个选择。但我想,肿瘤和很多事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很多机会,比如手术时机,一旦失去,往往会陷入很大麻烦。最重要的是没有可以再选择的回头路。况且带“小包包”和没有“小包包”的人看世界的色彩肯定是不同的。

-02-

2020年1月份春节前提前结束驻外任期回京,武汉疫情开始紧张,北京也进入了疫情严防时段。节后很多北京三甲医院都派出大批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在京的医院运行也是疫情节奏,很难挂上专家号。对于肿瘤治疗,我一直认为,中医有中医的作用,西医有西医的作用,相互不可替代。而在托朋友多方寻找我能信任的外科手术大夫时,找合适的、真正有本事的中医肿瘤专家也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在我的思维里,中医应当是贯穿治疗始终的事,而不只是像一些患者那样,手术放化疗等一切西医治疗完成后,再由中医调理。

图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微创肿瘤科黄金昶主任。(资料照片)

不约而同的是,在美国工作时认识的全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魏女士也向我推荐了了黄主任。她母亲因肺癌晚期不能采取其他治疗方法,找黄主任开中药,当时已服药8个多月,情况一直稳定(现在已经服药两年多了),状态不错。而90年代认识两位老人,都是肺癌中晚期,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结果都是只撑了半年左右。

2020年2月18日,第一次到北中医三院找黄主任求诊。因为疫情严重,诊室内外患者人数并不多。黄主任除了告诉助手给我针灸的穴位,还在病历本上写了很多注意事项。如果说少鱼少肉,不吃生冷是过去已经被中医专家告诫的外,少吃甜(蛋糕、红薯、蜂蜜、水果等)倒是第一次听说。

3月10日开始服用黄主任开的汤药。成分包括蜈蚣和壁虎等通络化瘀“猛虫”。此后大便一直通畅,没有“羊屎蛋”、便秘和肠梗阻等进展期肠癌患者经常会遇到的状况。去年12月,当我在隆福医院接受协和医院陆君阳副主任医师给我做的回纳手术时,就碰到一位40多岁女患者,本来好不容易等医生定下来2021年1月下旬做手术,可她却在12月初发生了严重的肠梗阻,只能提前先做造口手术,然后1月份再做直肠肿瘤切除术。不得不受了两茬罪。现在才明白,有了中医中药的默默保护,我已经幸运地避开了很多坑。

3月中旬,在协和医院做的核磁、增强CT和肠道检查结果出来了,和上次做肠镜时幻想着只是肠道息肉的美好愿望一样,这次的结果也差于心理预期—T3bN2a(IIIB期),这意味着不仅不是早期,而是美其名曰的进展期,肠周还有淋巴结,而且病变离肛门上缘5-6厘米。这意味着除了想着如何顺利手术,还得想着保肛这一重要手术底线。

按照规范的西医治疗标准,我应该术前做放疗和化疗。说实话,在此之前,我不仅不能接受放疗,对化疗也是听起来就害怕。但害怕是没有用的,该面对的必须面对。听从了黄主任建议,3月20日开始在北中医三院进行了中西医联合化疗了三次。每次住院3天,在静脉点滴奥沙利铂后,后马上进行火针围刺,帮助药物减毒增效。然后每周进行火针治疗两次,并一直服用中药汤剂。

我没有按照西医的建议进行放疗,是因为北中医三院针灸微创肿瘤科近年来接收的一些患者,他们因放疗不当造成了放疗性肠炎,或直肠肛门周围红肿得厉害,即便用中医方法治疗也很费力。患者痛苦万分。还有患者因放疗损伤肠道,最后无法回纳的令人叹息的无法逆转的严重后果,所以黄主任和姜大夫都强烈反对我做放疗。我就从善如流了。回头来看,这是应该是我当初做出的最明智的选择之一!

-03-

按照我的病情,术前放化疗是标准的西医治疗程序。八次化疗,虽然分术前术后,但西医大夫告诉我,能全部顺利做完的患者并不多。其实到现在,每次回想起来那些经历,都会觉得后怕,胃里会像在化疗中一样,觉得里面发冷不舒服,恶心。

反过来想想,虽然化疗的副作用基本都遇到了,但每一种都会得到黄主任的对应妙招来化解。现在回首化疗往事,看看网上其他患者的化疗经历,越发感觉自己的选择不仅是有点聪明,简直可以上升为智慧火花。这大概就是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的优势,每一项肿瘤患者西医检查或西医描述的症状,他都能有找出简单而具体的中医应对方法、或针、或灸,或中药,直达穴位,快速缓解症状。

一.呕吐:头三次是在北中医三院住院化疗的。注射奥沙利铂前,除了注射防吐药剂,大夫给开了防吐贴。自费,但还比较管用。加上口服药卡培他滨,头两次化疗每次也就吐一两次。

第三次化疗头几天才早晚吐了几次。回想起来,就是手头止吐贴没有了,又没去买,所以才有了喷射式的呕吐。化疗一般是各种反应都是累积式增多。后来每次化疗前就会提前把止吐贴准备好,至少在精神层面给了一个良好的暗示。后来每次化疗前几天会吐两三次,喷射式呕吐再也不见了。每次住院化疗后,大夫还给开活血的药泡手脚,减少奥沙利铂对手脚等周围神经的损害。所以呕吐这关就这样度过。当然,现在说起来很容易,但回想那漫漫的化疗恶心期,还是不禁要叹口气,迈过八次化疗这道坎真是不容易。

二.升白:白细胞是身体的免疫防线,起着为身体抵御外侵,扫除内患的重要作用。而白细胞降低绝大却是绝大部分多次化疗患者都会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神奇的是黄主任率先发现的可以使白血球升高的艾灸三大要穴。因为化疗后白血球会降低,而造成免疫力下降,阻断化疗。大多患者在数次化疗后,每次做化疗前都要打一两针会感到骨头疼的升白针,让指标提升到达标位置。这往往只会造成白细胞的“虚假繁荣“,提前促进白细胞数目增加,而从长远来看对增强免疫力不仅没好处,有时还会有潜在的副作用。

我用黄主任介绍的中脘、关元、气海等三个升白要穴进行艾灸,白血球从头到尾都能保持在达标线上不少。后来又从一直用的盒灸改成明火灸,火力大增,效果更佳。化疗八次,不仅没打一针升白针,从化疗开始到结束的18次验血,都高于3.5的化疗标准。术前白血球在6.2左右。在所做的18次血常规检查中(因为情况一直稳定,比一般化疗者每个化疗周期少做一次血检)其中66.6%高于5.05,33.3%在4.56%这个平均数,最低一次4.26,(当时没有明火灸),协和的白血球正常标准是3.5。还有三次在6.19-6.33间。光是这一条就超牛了。姜大夫介绍说,科里有住院病人很快要化疗,但白细胞数量不够,明火灸这几个穴位四小时,第二天就达标了。

因为从来没用升白针,所以对它带来的痛苦没有体会。不过看到今日头条不少肿瘤患者的短视频提到打长效升白针的痛苦,有的只是后背疼,有的是全身骨节疼。一位患者说打针的头两天每天吃两片止痛片都不管用。听肿瘤科大夫说,有的患者即便打吗啡也不能止痛。而这只是明面上的副作用。所以靠明火灸升白的化疗肿瘤患者是非常幸运的。北中医三院针肿科特地研制了升白用的升白艾条。还有针对治疗化疗手脚麻、腹水等有针对性的艾条,深受患者的欢迎。白血球指标的正常更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三.肝功:肝功指标升高也是很多患者在化疗四五次后都会遇到的状况。如果肝功指标太高,是无法继续化疗的,因此也是个重要的问题。当化疗到第五次时,肝功有两项治疗高于标准。虽然只高不到20%,但对于肝功几十年都正常的人来说,已经有点慌了。还因为化疗日期是提前约好的,如果因故推迟,就会对治疗不利,而且也不是提前几天就能约上。

其实西医已经开了两种类固醇保肝药,但喜欢尝试的我还是希望先通过中医来试试能否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张大夫、姜大夫按黄氏治疗方法,两次肝俞、脾俞等穴位刺络拔罐,再在已经开好的中药里加上五味子和茵陈等两味中药,一周后的肝功检查就完全减低到合格的指标,顺利进入下一期化疗。同被黄家军称为“雕虫小技”降低肝功疗法大获成功。不止是我,经常在诊室里碰到的好几个患者在肝功指标遇到问题时都用此法获得显著疗效。据针肿科一位大夫介绍,最近几个月,在北中医三院针灸微创肿瘤科住院化疗患者中,最明显的疗效是一次刺络拔罐就把一个患者的转氨酶从200多降到100多。

四.疲乏症:肿瘤患者即便不做化疗,十有七八也会出现疲乏的情况。清楚地记得第一到协和医院做核磁检查时,看到一位60多岁肠癌患者来复查。经历过多次放化疗的患者,在等待检查时像个蔫茄子一样中气下陷,一副饱经摧残的模样。我到第六次化疗时,化疗后早上起来吃完饭,还觉得累,又继续迷迷糊糊的回笼,身体很不舒服。黄家军的妙招十分简单--两包同仁堂感冒清热冲剂,第二天就恢复正常了。多简单!但能找出这个方法就不那么简单了。而且感冒清热冲剂是大家手边都会备的家常药。

有次在协和医院日间化疗时,医生看血检报告是否合格时,我坐在医生面前,她一直往我背后的门外看,问我“患者呢?”顿时心花怒放,难道我就这么像健康人?要知道此前已经做了五次化疗了。当然有人反映我面色有点比过去黑了点,那是因为口服化疗药卡培他滨有强大的吸光功能,我开始还以为不带太阳帽能多晒晒太阳补钙呢。尽管是要做术后第三次,也就是总数第六次化疗,但还是保持比较良好的状态。这可是协和医院大夫认定的!有顶尖三甲医院为中医院大夫的治疗做严格而最标准的检查,那真是极好的。

五.手足皲裂和麻木:手足皲裂和麻木是化疗后期常常会遇到的问题。第7次化疗后就遇到了右手大拇指和左脚跟深裂口,裂口边指纹也很粗糙。之前还发生过双脚脚趾出现水泡。那是因为化疗的毒性导致的脾胃虚弱、肺气不足、气血生化不及、四肢末端失于濡养。属于手足综合征的3级,比较严重。因为只在头两次化疗时用了泡手泡脚药,后来觉得没发生什么就停止了。后来当化疗毒素累积后,就真出问题了。

还好还好,黄主任只开了一副百合、玄参在内的六味中药泡洗小方就轻松解决了我的大问题。每次我提到这些对我们化疗患者很重要的治疗效果,常给我针灸的姜大夫就照例会说是“雕虫小技”!意思是针肿大夫的本事可不止这一点点。过去好好的不觉得哪个指头有多重要。占五个手指中40%功能的大拇指裂口,事情不大,影响不小。大拇指一裂口,才觉得怎么那么多日常动作需要它。有裂口一按手机等动作就钻心疼。

黄主任的泡脚方子后来被姜大夫用于其他几个出现类似化疗症状的患者,结果也都很好用。而且连脚干脚臭都捎带治了。

六.感冒:耳尖放血、拔罐等疗法袪火袪热,是一种良好的感冒防止方法。我因为嗓子一干,一觉得上火,耳尖不放血就往往发展成感冒。因为肿瘤患者化疗等治疗周期长,中间感冒不仅不利于健康,造成免疫力下降,还会影响治疗周期。感冒期间,免疫力有可能大大下降。北京一年多来都在抗疫。如果感冒发烧,各大医院的门都进不去,更别说每周三次的治疗和季度例行检查了。而一年多不感冒,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不太容易做到的。

对于健康人来说,除了陪亲人看病治疗,疫情期间是尽量不到医院的。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去医院就像上班打卡,加上注射用的PICC管护理每周一次,针灸每周两次,每周三次横跨京城去北中医三院。连同去协和的系列检查检测,最多一次的记录是一周7天里,到协和医院和北中医三院8次。2020年的月历上记满了预约和治疗记录。所以预防感冒发烧对于化疗中的患者尤为重要。

在治疗期间时常遇到口干嗓子冒火,每到觉得快发展到感冒,就会请大夫给耳尖放血。每次去扎针治疗前,定会准备一大杯水,治疗后饮用,效果很好。在中医院治疗,最重要的是把人的健康做整体治疗,治未病也是长项。哪里不舒服或出状况,能得到针灸大夫的及时调整。这也是患者们经常要到针肿治疗的原因之一。

七.脱发:掉头发是很多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恐惧化疗的原因之一。据我观察,周围的妇科肿瘤患者化疗中一般都戴着假发或帽子。像我们肠道肿瘤患者化疗时一般也会掉一些头发,我想不会超过10分之一。化疗时,梳头时时经常掉头发的,地上也常有一些掉落的发丝。原来梳马尾的发圈,原来两圈正合适,化疗时,系两圈就会滑落下来。

因为吃的药还得控制新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和术前未来得及理会的肺结节,以及胃里的一堆迷你息肉,所以通络祛瘀、润肺强脾胃成为主要任务,所以服药对调整人的整个状态和气色都很重要。现在的我说话底气比较足,碰到好友一连串说一小时我的治疗经历趣闻都不觉气短。

八.保肛:5月底,在北中医三院进行的中西医联合化疗三个疗程结束后,在协和医院进行了多项检查和评估。虽然肿瘤大小变化不甚明显,但附近的淋巴结减小了不少,针刺联合化疗阻挡了它们的进展。从中医角度讲,大便一直每天保持十分通畅和规律,不仅大便带血大大减少,而且经常有超规格的“大粑粑”出现,避免了肠道肿瘤病人经常会出现的肚子痛和肠梗阻,这对患者来说,就是积极因素。而且中药的扶正效果也帮助改善了体内环境。

由于只采用了化疗,没有采用放疗,没有打升白针,这样比单纯西医治疗副作用要明显少很多。更为可喜的是,6月3日,经协和医院专家评估,可以进行保肛手术,入院治疗。

6月8日接受了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肖毅教授用达芬奇机器人操作进行的微创根治手术。机器人手术部分是完全自费的,嗯,着实花了一些钱。好处是,只在腹部打五个洞,伤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看网上资料说,机器人手臂灵活,可540度旋转,在狭小有限的空间,操作自如。

同时借助机器人10倍放大和3D的立体视野,不仅精准切除肿瘤、清扫淋巴结,妥善保护低位直肠括约肌。听说手术中的观察清晰度也比普通手术高不少倍,对于肿瘤切除和清扫淋巴结大有益处。按当时医生的话说,“用机器人手术,像坐飞机头等舱,享受排队优先服务。而且机器人手术的有些好处,只有我们医生才知道,别人不知道。”

自费近五万块钱,不是个小数。要是排队等肖主任手术也不是不可以的。经了解,肖教授用机器人操作手术当时有两年多了,技术非常成熟。小包包在肚子里,夜长梦多,再说还不知道排队要等多久。所以就决定马上排短队做机器人手术。现在一年多过去了,要做机器人手术,排队听说也比过去长多了。

四个多小时手术顺利。真是要好好夸夸协和医院专家的医术,超赞!术后恢复得比同日做同类手术的患者快得多。麻醉师水平也很高。因为手术顺利,康复顺利,患者很难感到麻醉师是如何工作的。当你在其他医院再次进行全麻手术后,术后的反应会让你有鲜明的对比。就连做核磁共振、增强CT、肠镜、血检、B超等检查项目的大夫和药房、病历打印处的所有医务人员、以及护士的护理和造口师的半年精心维护…一切都可给个大大的赞。要是同步放化疗,手术要等到放化疗结束后2个月才考虑手术。听说有些患者放疗后便血、总要排便。还有患者因为放疗过度,肠子烂了,无法回纳。一想到这些就不寒而栗。我从开始化疗到手术切除,不到三个月给我解决了一大块心病,肿瘤切掉了,做了一个临时造口,保肛成功了!

术后一个月,又开始了中西医联合化疗,并继续服用中药,底气有了,信心更足了,要开始新的努力了。

在中医配合下又做了五次化疗,恢复了一个月后,在协和医院的医疗联合体—隆福医院,由当时肿瘤根治术主管医生助理、协和医院副主任医师陆君阳给我进行了还纳手术。手术不到1个半小时,很顺利。在头次手术后,大夫都在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催大家赶紧下地,说总不下床容易造成肠粘连。当然,这对于一个身插三个引流管,起床都要靠护工帮助的术后病人来说,肯定要受些苦痛。

这在刚手术完时,下地走动的好处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不知到底有啥用。好在常是“乖孩子”,医生说什么就照办。等到回纳术前系列检查,才被医生告知,如果上次术后不及时运活动,不仅有可能造成下肢血管栓塞,还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肠粘连,就有可能失去回纳机会,有的人因此把临时造口变成了永久造口。在中医的帮助下,即便术后经历了五次化疗,身体状况也符合手术条件。没有三高,对肿瘤患者来说,是多么好的手术基础条件。

这家新晋的三甲医院过去也没听说过。医联体这个创新医疗改革真好。不然协和的床位这么少,要等回纳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会有床位。而且协和外科副主任医师的手术机会大大增加,隆福医院年轻医师的复杂手术参与机会也猛增。在隆福医院外科病房,患者基本都是协和医院的副主任医师来进行手术。

而且隆福医院有深厚的中医背景,很多患者术后还能享受到中医的康复治疗。我回纳术后就服用了有消炎解毒收敛止血功效的裸花紫珠颗粒。伤口愈合很顺利,拆线时没有任何化脓发炎等其他同类手术患者容易出现的情况。所以要大赞一下医联体这个在不断发展的新事物。隆福医院因为是有中医特色的新三甲医院,对一些手术前患者给与耳豆助眠食疗,给另一些痔疮患者给与中药盆浴治疗。

在隆福医院,病房主管大夫是李鑫新,他协助陆大夫给我做回纳手术。他非常认真负责,耐心回答我一个又一个问题。手术后教我如何绑腹带,还给我拔除了8个多月的输液用PICC管。按照惯例,哪个医院安装的,哪个医院负责拔除。他和其他隆福医院年轻大夫一样,受益于医联体,手术量的大大增加,让他们这些年轻大夫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肿瘤根治术后,觉得身上没有小包包的感觉真好。在隆福医院,当回纳术后去掉戴了半年的造口袋和9个月的化疗注射用PICC管后,感觉没有体内体外悬挂物的人生真是美妙,觉得从此获得了新生。

九.控便:后半场的“前锋”—中医出征啦!控便和继续调整体内环境,治理多处结节囊肿、协调各脏腑的正常功能成为主要内容。我理解,这就像一间屋子里有了害虫。消灭害虫后,还得清扫房间,改变害虫可以生长的环境。所以后半场也很重要,事关患者的长治久安。

直肠肿瘤患者关心的不仅仅是保肛保器官,更重要还有保持肛门的功能,恢复控便。由于术前一直进行火针治疗,所以体会到的好处比术后再针灸的患者多多了。首先,术前买的纸尿裤出院后一次没有用过。过去总听人说,低位直肠肿瘤患者回纳术后要受多少罪,要受多少苦。结果一切还好。虽然回纳术后的第一个月后半期每天大便次数也是15次左右,但没出一个月就敢去离家来回30多分钟的购物广场了。术后一个月开始火针治疗并服药后,治疗不到一月大便就控制到四五次。而且可以来回三、四个小时逛大商场。

从秋天的红叶到春天的樱花,从带着造口袋到一身轻,每次来回三四个小时的公园行让我在工作38年后,第一次真正体验到北京最美的秋天和北京春天最美的样子,去公园的次数多过前10年在京去公园次数之和。在治疗取得一个个阶段性胜利后,更感觉到北京的大美和生活的美好。术后一年的检查结果都达标合意。治疗还在继续。因为还有术前就发现的肺结节、一堆胃息肉以及几个月前发现的形状可疑的甲状腺结节,以及防止肠息肉的治疗。即便如此,内心仍然充满阶段性胜利的喜悦。不放过争取到的小确幸,乐观前行,朝着不断康复的方向。

看看黄主任快手视频里介绍的控便成功案例,那位女士治疗前真是“苦大仇深”,每天大便15到30次,术后好几个月都没法出门,每晚靠在厕所墙壁睡觉,感觉厕所要比儿子亲。幸好黄家军用针灸和汤药让她免受了很多痛苦,成功控便。估计回纳手术后无法控便的患者还不少。据说,甚至还有患者要求重新做造口,因为无法控便实在是个无法忍受的事情。

黄主任每周在北中医三院两个出诊上午的号在京医通上是要靠抢的,一般50个号,不到1分钟就变零了。每次他出诊,诊室门口周围里挤满了拿着拉杆箱来求医的外地患者。有看抖音快手视频的,更有口口相传的患者介绍。

-04-

作为一个术后患者,为了今后的健康安好,调整自以为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件重要的事。自己患病前,对于严格管住嘴、迈开腿,不吃鱼不吃肉的人是十分尊敬的,因为觉得自己顶多十天半个月可以做到,再往长了,肯定要当逃兵。

从确诊的2019年12月20日开始,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女儿、江苏南通中医院院长、肿瘤、风湿病治疗专家朱婉华,就嘱咐我停止大鱼大肉。从此,我就开始了至今的基本全素生活。

图为江苏南通良春中医医院院长朱婉华在研读中医典籍。(资料照片)

而2020年2月第一次到黄金昶主任那里看病,医嘱就写着忌口凉甜(红薯、蜂蜜、水果、酸奶等),虽然没写不鱼不肉,但其实在他的科室里对绝大部分患者基本上就是不成文的规矩。只要他但凡号脉摸出患者吃了油腻的东西,必是严厉追问。一般的过程是患者随即小声狡辩或抵赖,黄主任从眼镜上方看着患者问“真没吃?”然后患者会不好意思地笑笑,然后用越来越小的声音为自己辩护,“没吃多少”。

黄主任及黄家军对绝大部分患者的禁食条例的“洗脑”工程显然是成功的,以至于看到熟悉的患者在朋友圈晒大鱼大肉,就会警告,声称要到黄主任那里打小报告。而看到如果有大夫过年过节晒的家宴里有大鱼大肉,患者们就会留言:不厚道,太不厚道啦!而且患者如我,每当要吃点哪怕是一只鸡爪或一片鱼,还要给自己找十足充分的理由,比如随访检查抽了四管血等等。你可以到每天的门诊看看,这些长期吃素食的人目光多像温顺的牛、羊和兔子,云淡风轻、慈祥而和蔼。

黄主任对患者的不断提醒和恨铁不成钢的“训斥”也使绝大部分患者对吃这些不提倡吃的东东有“负罪感”。况且,不论是黄主任还是姜大夫,对脉象都摸得很准,不管是多吃了甜、咸、冷、腻都能摸出来,堪当精密的探测器。由于每周扎针两次,偶尔“偷吃“一二片鱼,或是吃了涉嫌甜的东西,姜大夫都能在一二天后的例行针灸前号脉中,准确地“探“出来。平常每隔21天去黄主任那里改方开药。

从2020年2月开始,可以说是没有吃一个水果。后来连生西红柿都戒了。好友从外地快递给我一箱生吃非常好吃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原以为开水烫三次,吃点西红柿没事,做西红柿鸡蛋太可惜了。结果有一次在化疗后第四天就忍不住吃了两个生西红柿。结果黄主任号脉给摸出来,还说要训我的主管大夫,怎么能放任患者在化疗期间吃生东西,结果都堵在那里,造成脾胃不运化。

其实,每次从黄主任那里回来,就是开始反思的过程。他说我吃甜了的,就会想到底吃了什么看起来不甜,含糖量又比较高的食品。在甜食方面,我已经放弃了曾十分喜欢的糖炒栗子、山楂卷,就是化疗时多喝了点肠营养粉;说我吃太咸了,我就放弃了爱吃的酱豆腐、榨菜和北京辣丝;说我吃油腻了,一想也没吃肉呀,原来是早餐和晚餐的芝麻酱吃太多了。而且觉得啥好吃的也不让吃,干脆吃点干果,结果一天连吃个核桃、一大把炒花生显然是超标了,当然也被黄主任“抓了现行”。

看中医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和不断修行的过程。然后就想知道,除了白菜豆腐、土豆、胡萝卜、豆腐食品和每天两个鸡蛋,到底还能吃些啥?说来也奇怪。没有大鱼大肉,好像也没营养缺乏,一年半不吃水果,手指上也没长倒刺。除了有时有点馋之外,一切都还好。就是看到同事提着在食堂买几个酱肘子,心里惦记了好一阵子。

这次患病才明白,自认为超级中医迷,看过点中医普及书籍的我,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是十分片面和浅显。比如大部分人会觉得每天一个红薯有利于“排毒”,健康无比,殊不知对于像我这样脾胃虚弱的人,天天吃会积累很多湿气,然后往往演变成瘀堵。其他甜食也是如此。好多过去认为都是对自己好的食物,比如三蒸三晾的用来补血红枣、蜂蜜、话梅糖和“生加甜“的各种水果,这些日常食物原来都是体内产生湿毒的帮凶,而过去每种都是认为对自己好的东西。这不仅是甲之美食,乙之砒霜。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些看起来近乎完美的“健康食品”在我肠胃虚弱,工作无比紧张,会时不常造成脾暂停运化,而停留在我的薄弱环节,成为湿和毒。

通常一个人病了才去了解这种病,等遇到肿瘤才知一二,那付出的不仅是一、二次手术和七八次化疗的代价。这种对患者心理打击通常是痛彻心扉而难以磨灭的。

不敢说绝对百分之百执行了黄主任的禁食清单,起码比绝大部分患者执行得好些。只是在偶尔清蒸一小片河鱼(一条鱼分八段),吃一只鸡爪。手术后前期喝了鸡汤,用家人送的牛肉几小块炖了土豆胡萝卜(不吃肉)。后来自己没买任何红肉。

一年来经历了不少的考验,比如朋友请客吃日料,看着大家吃以往最爱吃的生鱼片,而默默地吃碗清汤面;比如家人在天津给父亲过90大寿(回纳术后第四个月乘私家车去的),面对大大的皇后蟹、刚出锅的大虾以及美味的河豚鱼,都一一谢绝,只吃点白菜豆腐和面食。还有朋友来看我时,会选择海底捞,他们吃他们的肉肉,我吃我的青菜。各取所需,互相理解。

我本以为,不吃水果不吃肉会造成维生素缺乏,蛋白质不足。结果术后一年的血检项目中,可以显示营养程度的肌酐是达标的。再说,每天煮的药里有三个蜈蚣、15只蝎子,谁能说蛋白质不够呢?

谈到营养品,黄主任一般是不提倡的。所以平常服用较多的是西洋参。早上做豆粥时放几片。高丽参力道很大,就我的体质来说,偶尔喝一小包口服液没问题,连着两天喝,就有可能嘴里起血泡。还买了些东北林下参,冬天偶尔炖一小只。其他产品,比如灵芝孢子粉什么的,朋友送就服用,不专门去买。

其实,吃什么只是物质层面的事情。保证顺利康复和今后的健康,晚上的睡眠与之一样重要,更重要的是保持情绪的平稳愉悦。我想,每一个刚得知自己确诊癌症的人都无一例外会有从恐惧、绝望到放下、接受、然后学着面对这些心理过程。那么,谁可以当心灵摆渡人,谁的话可以安慰你焦虑无着的心呢?大夫的话对于那些像漂在大水里的患者,常常可以像扔来一个救生圈。曾经历过癌症和化疗的家人和朋友,也是鼓励你一步又一步熬过手术和化疗的艰难每一步的人。虽然不能指望感同身受,但有过类似经历的人,说的话比泛泛的鼓励要有用的多。

如果有“红尘相伴、法喜永存”的朋友,可以随时轻松聊天,那就更好了。漫步公园,听听音乐,会让你心情放松,沉浸在大自然或其他美好事物里。当然,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按照正确轨道上的努力依然是是重中之重。

-05-

患病后,维度高的朋友第一个问题通常是:“你是怎么发现的?”。黄主任告诉我,像我们这样肠道发生问题的人通常都是胆小的人,而肝有问题的人则是脾气大的人。因工作需要小心谨慎,不能出差错。2019年是我工作非常繁忙的一年,工作压力很大,周末上一个班常是10小时连续工作,午饭都吃不下,晚上下班觉得气虚,很累。又逢脚踝扭伤,虽很快用艾灸复原,但也有至少三个月没锻炼。五月份出差很辛苦,回来后一个多月工作需要加班熬夜,所以大概7、8月份就开始大便带血。因为从未便秘,也没有腹痛,所以想当然就觉得可能是痔疮。因为在国外工作“缺医少药”,只是去中药店买了马应龙。用了几盒还是不太见效。所以就想回京休假时候做个肠镜查查。因为回京休假要“排队“,没明确病情就不好要求提前休假。按部就班在2019年11月回京休假。找朋友安排了无痛肠胃镜。结果还真查出了问题。

隐隐有不好的感觉是因为父亲在76岁时曾患II期直肠癌,北医三院做的手术。术后三期化疗,吃了一年多中药。现在马上90大寿了还能自己骑带斗的三轮自行车去附近超市采购,提10斤的大米不在话下。过去以为70多岁生的病都是自身的原因,对后代没影响。殊不知,一级亲属患肿瘤,是非常重要的高危因素之一。当然这是内因。一个鸡蛋,在寒冷的天气里也是孵不出小鸡的。除了工作紧张,有焦虑情绪,总觉得太累外,当时的锻炼也不够。患病之前大半年还真吃过不止一两次羊肉、蛤蜊、大虾以及传说中的著名红肠。这些食品的作用应该就像在燃烧的房子上加了一大捆柴。

我们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缺乏的不仅是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理财,更缺乏的是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比如无家族史的人,45岁后最好要做一次肠胃镜,有家族史的人更要提前至少10年。有句话说得好,50岁后没有肠胃镜的检查就是耍流氓。虽有点过,可事实如此。如果你觉得没事做这些麻烦,那你做过大便潜血检查吗?做过CEA、CA199血检了吗?认真做普通体检中的肛门检查了吗?有调查显示,在每年100万个新的大肠癌患者中,70%是直肠癌。而在直肠癌中,又有大概60%-70%是低位直肠癌。

有同事父亲得了II期直肠癌后,马上让30岁左右女儿去做肠镜检查,结果每年都查出有息肉,然后切除。看到家族史这几个字,不得不慎重。

大家口口相传的肿瘤治疗方法一般是手术、化疗、放疗、然后有些会找中医吃一阵子药。其实中医在肿瘤治疗中一直都应是球赛中的上场队员。当然,患者能遇到哪个大夫,肯定不是偶然的。做出何种选择,要看维度的高低。

不管在北中医三院的针灸微创肿瘤科,还是平时和好友交谈,都能碰到,家族里一级亲属患肿瘤,其他成员也中枪的。有同事母亲快90岁患肺癌,结果60多岁女儿不久后也发现有肺癌,而且两年后就复发,靶向治疗和化疗都作用不大。另有50多岁的姐姐患乳腺癌,40多岁妹妹随后也发现同类问题。所以基因这种内在的遗传力量有事会很强大。遇到合适的外因更会起到巨大的化学反应。还有两个舅舅和母亲都是肠癌,自己和姐姐也发现肠肿瘤的。横向和纵向的一级亲属们都要注意呢。而且家族第一个发现肿瘤的年龄真是没上限,真让人大跌眼镜。过去总以为五十岁以前父母得的病才会对子女有影响呢。

当然,这些只是内因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对自身的运化系统到底有没有问题,有多少问题并不了解。所以只是人云亦云地吃认为对自己好的“健康食品”—比如,每天一个蒸红薯、每天几个三蒸三晾的大枣,一天一勺蜂蜜。还比如,认为食堂伙食不足以抵挡强工作的压力,自己买些牛羊肉、鱼虾和蛤蜊来犒劳自己。其实对于我这种脾胃运化很差(后来胃镜很多小息肉)而不自知的人来说,这些日复一日的浓甜食和每周的“伙食改善”,都转化成为体内湿毒的有力帮手,再加上工作强度大,压力大,造成了脾胃肺等功能的弱运化,所以等于自己害自己。

在协和医院住院治疗时,基本外科三病房里结肠肿瘤患者明显比直肠肿瘤患者多,想必是很多低位直肠肿瘤患者还没有具备保肛条件,而在门诊外候诊时,大部分遇到的是低位直肠肿瘤患者。一问,常常是距离肛门只有1、2厘米。如果说,直肠肿瘤患者因为大便带血而去医院检查确诊,结肠肿瘤患者很多是因为几个月内暴瘦20-30斤,血色素很低,有时会晕倒,上下检查一遍才会发现结肠出了问题。

在协和病房里,每当遇到结肠肿瘤患者,我都会衷心地向他们道喜,因为他们不必像直肠肿瘤患者那样做临时造口,不必挂至少半年的小粪袋,不必再全麻一次做回纳手术把肠子接回来。在病房,看到不止一个年轻或中年的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失去保肛机会,只能做永久造口,背一辈子小粪袋。当然,在生命健康面前,其他都是小事。

比如体检,这几年才有单位把50岁后员工的X光胸片检查改为胸部CT平扫,使一些肺结节患者显现出来。而单位的体检从来不会包括胃肠镜。美国的标准是建议45岁以上人群都要做肠胃镜检查,我国是50岁。但知道的人恐怕不少,即便知道了,很多人也嫌麻烦,不去做。其实1000多元的检查就有可能挡住很多未来的恶性发展。比如我的肿瘤切除机器人手术,公费50000万左右,我自己付费49,000多元,加上回纳手术公费2万多,自费6000多。去年一年光手术费就10多万元,加上每次住院化疗的一万多元,或日间化疗的9000多元,八次化疗费也得小10万元。还不包括每月近5000元的中药费。比起治疗费,和患者以后受的罪,检查费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工作38年,前37年,除了住院生孩子,真没怎么报销过。从未做过CT、核磁,当然也没做过肠镜。当然,谢绝放疗也给单位省了大几万元。这些还不包括不便宜的艾条费和6个月的进口造口袋级配套用品。单位出大头,个人在治疗和配套方面花钱也如流水,还不包括受的那些罪,和经常受到的惊吓。谁来做肿瘤防治的科普知识呢,老百姓从什么渠道获得这些知识呢,是个大问题。

和各种肿瘤患者交谈,问起他们的个性,基本都是性格要强,里里外外百事一肩挑,都是只考虑别人,不考虑自己,不会耍赖撒娇的人。原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专家冯唐的名言是,要想不得癌,就得“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这三条,在得病前,至少前后两条没有做到。记得曾请教过广安门中医院的肿瘤科专家林洪生,接触过的肿瘤病人有什么特点,她只说了一个字“轴”。其实这就是我患病之前工作的状态。人可以很随和,但工作要求必须有认真再认真的强迫症。不生气还包含不能工作神经紧张、压力大,而不只是单纯的生气。

-06-

选择中医治疗贯穿始终,选择可能是一下子就定了,但没有之前十几二十年对中医的逐渐了解、认识,没有身边的中医大夫帮我解决一个又一个冒出来的问题,这个决定是断然做不出来的。西医在国内是很强大的,因为诸如手术切除肿瘤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无需多言。而中医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上,很多情况下不太容易向西医手术一样,立马见分明。它的好经常是细水长流,或是外人不容易一下子察觉的。

我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对任何事物都是倾听、观察、验证。即便有人再口吐莲花、名头再大,没有验证事实,是不会相信的。中医就是这点好,再会吹,不会号脉看病,没有疗效,一切都是零。对中医的信任,就是建立在我和周围朋友的不断体验和卓越疗效上。

对中医的兴趣应当是始于1993年。因为马上要外派埃及工作。语言不便,私人医院听说也很贵,而且那里人高马大,用药量和我这种体量小的人也不匹配。于是买了一本台湾吕教授的实用刮痧书和一个牛角刮痧板随身带上。讲真,刮痧板还真发挥了作用,多次治疗了同事的感冒发烧。自己有一次要参加国际会议报道,结果前一天,一会儿高烧,一会儿低烧,让一位大姐给我刮了后背,第二天从早晨八点工作到晚上12点,都轻松应对。

从那以后,2003年外派香港时,也带了刮痧板。依然有用。

过了几年,用《养生堂》里中医专家教授的方法,还帮助了一个同事。一次全室到郊区踏青。一个年轻女同事本来低血糖,早晨又没吃饭,到山脚下快步登了十几级台阶,就脸色惨白、嘴唇发紧、手捂着胸口坐在台阶上,我随即用手掌按揉她的至阳穴,然后点按她手腕上的内关穴,最后用手弹拨她腋下的极泉穴,她面色很快不那么白了,然后可以喝温水了。吃过一块巧克力,休息了一会儿,就像没事人一样赶上了队伍。能用学到的中医方法帮助别人,爽!

当然,更多需要的是中医专家的帮助。后来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两次在天安门广场呆了通宵,淋了两场大雨,后来得了严重的肩周炎,左胳膊不能往后抬,半夜阳气最虚时,疼得不能入睡。大诚中医院大夫通过刺络拔罐、针灸等治疗,帮我减轻了一些疼痛,晚上也能入睡了。后来在其他中医诊所进行了按摩治疗,但还是感觉整天拖了一个湿痛的胳膊,然后面色也变得不太好了。

现在想起来,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肿瘤病人,不论男女,气色都不错,有不少人脸色还白里透粉。他们都会热情地拉着朱院长的手,有的说,腹水减少了,有的说疼痛减少了,因为过去没和这么多肿瘤病人相遇,所以觉得他们的气色和相像真是不同。在南通除了服药和针灸,买了一大箱草药快递回了北京,服后气色变好,左胳膊的湿痛也有好转。

最大的转折点在于朱院长把她的女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益肾蠲痹法”“第三代传承人”蒋恬大夫介绍我认识。随后逐渐了解并体验了她研制的中医外治疗法产品养元灸、香灸和药香。同一时期,通过在海内外传授陈式太极拳的大学同学陈中华,认识了北医三院北方院区(当时的北方医院)中医针灸科副主任医师陈佳大夫。当过武术运动员的陈佳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后,又师从骨伤专家葛凤麟主任为师,在中医伤科治疗方面颇有造诣。

大家熟悉的著名电影演员于蓝的最后10多年就是陈大夫每周治疗护理的。于蓝去年6月去世,享年99岁,曾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扮演江姐,是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于蓝生前10年每周找陈大夫针灸治疗一次。我在当时的北方医院治疗肩周炎时,碰到过两次于蓝女士。陈大夫给我火针刺络拔罐和针灸几次,出来不少块状血和泡沫状等多种形态的瘀血,加上每天用蒋恬大夫研制的灸条,一个多月左手恢复往后抬,就能穿上后边系拉链或挂钩的裙子和上衣了。总提着一个湿重胳膊的感觉也在两个月内消失了。最近向陈大夫要照片时,追问他还给过哪些公众人物治疗,认识五年了,才第一次告诉我,还给经济学家厉以宁等国内知名人士做治疗和健康维护。

喜欢各种尝试也使我对中医了解越来越多。几年前蒋恬大夫交谈时,了解到知道灸疗可以治疗“瘊子”,所以就想试试是不是可行。然后用高品质艾绒,隔姜灸不到两个月就把手腕上三个38年的“瘊子“给彻底消灭掉了。小瘊子的前身是是一个在中学时被同学传染的大瘊子,大二在医院切掉后,附近又长出了三个小瘊子。做这个试验,也是为了看艾灸到底有多能。

2015年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中医药调研,我参与了策划。采访时也认识了单位里其他部门的同事。采访了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首届国医大师程莘农之孙、大诚中医针灸医院程凯院长,同仁堂医院中医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关庆维、时任内科主任的肖延龄等一批中医专家。不久后,单位一同事84岁的姥姥因感冒引发的心衰肾衰在一郊区医院住了半个月,进行西医治疗,最后连饭都吞咽不下去了。同事一看情况很不妙,于是请我帮助找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救救他姥姥。老人随后转到同仁堂中医院住院,心内专家肖延龄才治疗几天就让老人能吃馒头能下地,20多天后就康复出院了,当时同事说姥姥出院时状态比感冒前还好。同事姥姥今年89周岁,出院后一直情况挺好的。同事近日告诉我,一直对肖大夫心存感激,因为他“几乎可以说挽回了老人家一条命“。

瞧,身边的这些中医大夫们就是这样牛!

图为北京同仁堂中医院主任医师肖延龄(左一)做客北京电视台时留影。(资料照片)

说起和中医的关系,并非只是医生帮我和我身边的人。我和朋友也做了一点点对中医发展有利的事。曾向一个部委的好友讲了这些中医专家的故事,推荐两家采访过的著名中医院。他随后设计了至少两次出访,每次带两三名中医专家到欧洲和亚洲国家传播中医文化。出访的中医专家有一半多并不认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是做了无名英雄。几位中医名家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开国际会议和讲课期间,还通过同事,用中英文和海外社交媒体报道,让中医在国外有更大的声音。

去纽约工作的时候,带的中医小工具真不少,除了5本中医书外,还从同仁堂买了一块砭石刮痧板与一套真空拔罐器、一套扶阳罐、两个梅花针(多用来刺络拔罐)、香灸条,以及用于助眠的复方中药线香、塔香、香囊。航班一般16小时,在航班上,把香囊放在鼻子上,戴上眼罩,就能深眠几小时。随后用上了塔香。中美时差12小时,一般头三天都容易白天睡,晚上很精神。所以晚上熬到10:30左右,点一个塔香,一般凌晨3点左右醒,然后为了节约,再点一支粗一点的线香,半小时内一般就可以使小回笼开始。一连三天,一般时差就可以倒过来。

回北京也是如此。这样来回几次,没有吃一颗褪黑素,就顺利实现倒时差。因此我就给塔香起了个外号“倒时差神器”。我的不少朋友都也试过蒋恬大夫研制的线香,只要没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的人,多少都会感受到深眠的快乐,一觉闲眠百病消,有了好的睡眠,人体的免疫体统会自然修复很多问题呢。记得好多次晚上完整的深眠后,第二天早晨起来走到清晨的马路上,看到周围的花花草草,都禁不住放声高歌。蒋恬说,芳香醒脾。因为中药和香,可以帮助宁神调气,袪秽化湿。看到东京奥运会有金牌运动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第二天顺利比赛,头晚服了褪黑素。心想,他们要是用上蒋恬大夫的中药线香,不,塔香,那该有多好。当然,这要靠缘分。

由于经常和媒体朋友聚会时,聊起我的这些中医朋友和一些奇特的经历。有次一个中央媒体的朋友父亲脑梗刚从医院治疗出来,嘴歪,手拿不了筷子,行走不便,她希望用蒋恬大夫的灸条试一下。之前蒋恬大夫并无治疗这方面的病例。蒋大夫让他父亲试用功效最强的养元灸条,并提供了艾灸穴位。朋友父亲带着艾条回了山东。一个月后,那位朋友说,父亲可以一气儿走5000米,可以自己用筷子,嘴也不歪了。就是夏天太热,他有时灸完就用湿毛巾擦背,还说怕艾烟,可能是不愿意让女儿多花钱,灸了一个月就停了,后来一条腿走路还是不太利落,不过五年多来身体一直没有大问题。对比之下,另一朋友母亲脑梗出院后没做任何中医治疗,一直坐轮椅,四年后心梗去世。这就是脑梗后有没有中医治疗参与的对比。

蒋恬大夫这些年用自己的灸条帮助几十位不孕不育患者有了65个宝宝,“送子观音”、“神仙姐姐”各种叫法都有。中风脑梗后康复各种疑难杂症都遇到过。就连艾灸灰都被用来治疗一些皮肤病。我同事多年的神经性皮炎,一到夏天胳膊肘满是密密麻麻的红包,越抓越多,只好一天两次涂抹激素止痒,天天如此。听蒋恬大夫说过类似的病例,所以把养元灸的灸灰用细筛子筛好,装进瓶子里。同事每天晚上抹一次就能止痒,不用再抹激素了。连续涂抹后,病情有所缓解。我自己除了身上长包,皮肤有口子用灸灰拔干封口外,还用明火灸的银灰色细腻的灸灰与酸奶、蜂蜜和珍珠粉和在一起当面膜。感觉挺好的。

有一次去哥伦比亚大学参观,脚扭了,从地铁回宿舍后,脚踝肿大发了。脚不能着地,因为迈一步都钻心疼。就连几步路的卫生间也显得隔了千山万水。坐在床上静心一会儿,忽然想起同事介绍的朱院长一小方,找来带来的云南白药粉,拿清凉油和上泥,抹在肿痛处,不到半小时,脚就能沾地走几步,不那么疼了。按照所有书本和网上说法,扭伤24小时内只能冰敷去肿,不能用会造成肿胀严重的热疗。

在国外工作,因为人员少,一萝卜一个坑,就是觉悟再低,只要是能从床上爬起来,就必须上班。于是紧急求救蒋恬。她让我马上用艾条灸患处。说实在的我虽然十分信任她,也很害怕冰敷的刺骨,但当时刚扭伤不到八小时。让我马上用灸条到底会出现更肿的情况吗?不知道。犹豫了一会儿。我选择相信她,开始用了盒灸灸扭伤红肿的地方。嗯,感觉还不错。因为宿舍正好电梯出了问题,有好几天得从五楼上下一楼食堂打饭,到二楼后方上班。这一切都得靠自己。三天后,在食堂打饭时,连同事都惊讶地发现,“你脚上的肿消了好多!”。一周后,可以绑着护踝,下楼溜达了一圈。一个月就乘地铁到曼哈顿的大厦上班了。要知道,乘地铁单程就要上下台阶近40个。而且一个多月后就在第五大道上看了游行活动。有朋友也是脚扭伤,打了石膏,在家休了两个月,还总是不得劲。想想自己没耽误一天工作,还用灸条把自己给治好了,真是神奇。

感冒后的咳嗽也是这里同事和家属们遇到的大难题之一,常常是带来的止咳西药全吃全了,夜里还咳嗽。于是用在网上看到的程凯院长家祖传的食疗止咳方再试一下。在北京时,就有不少成功案例。荸荠、百合、雪梨、藕粉汤在纽约又复制了成功。几个咳到半夜还不能入睡的人,吃了几天就好了。但也有效果不明显的例子。赶快请教我的中医老师、程氏中医传人申莉丽大夫。她说,如果有黄痰,可以在方子上加点川贝。因此,咳嗽的方子有效使用得更广了。评判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纽约的超市是否“合格”,有没有常年供应荸荠、百合与藕粉是私人评判标准之一。

在纽约,我还遇到一个以前不曾出现的问题,就是光晒过敏。就是穿长袖,手腕也会晒红,起包,很痒,一挠,起更多包。而且试了很多种膏药都不管用,家里的芦荟也被剪下来涂抹,都未能奏效。刚好有好友要来纽约。在一个单位中医群里有一个孟河派中医武建设博士,他在南京开了家武郎中诊所。武大夫在朋友圈很活跃,经常介绍他治疗好的疑难杂症,还写了好几本接地气的中医普及读物,在当当排名相当靠前。他曾在朋友圈晒过他研制的紫云霜。虽然没说可以治疗晒伤,不过我还是想试一下,因为手头的几种药膏的确都不管用。因此订购了3瓶。除了一瓶送朋友,请朋友带了两瓶来纽约。晒伤抹上后,第二天就不痒了。抹了几次,小红包就没了。又抹几天,后来在美国就很少出现阳光过敏的情况了。真是很神奇。地道战时,每个庄的地道都各有高招。我认识的中医大夫也都是各怀绝技。

-07-

在北中医附属三院黄金昶主任科室就诊后,更是对中医的神奇又了新的认识。因为他对肿瘤治疗的思路非常独特,有很多疗法都被他和他的学生形容为“雕虫小技”。就比如我开始时“望而生畏”的八次化疗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他都有中医简单可行的应对思路和治疗方法。治疾病若烹小鲜。其实,不管是每隔21天找黄主任诊治,还是每周两次找姜大夫扎针,单程75分钟的公交和地铁,对我来说,都是每周最重要的事情,态度之认真,不亚于去拜庙。不过,和其他很多患者相比,真不算“乘风破浪的姐姐”,最近常找姜大夫针灸的,有家在廊坊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因为胳膊淋巴结清扫后肿大,要每周两次刺络拔罐和针灸。她来回要乘六个多小时地铁和公共汽车。还有一位家在房山的小姐姐也是每周两次扎火针,因为觉得治疗后肿瘤变小变软了。

肿瘤患者其实是非常需要专门的心理康复师来疏导的。每个患者像在暗夜里艰难前行,尽管有家人,也有朋友,但那种知道自己病情后的震惊、打击和对自信心的摧毁,是无法和别人述说的。慢慢长路,充满荆棘和挑战,即便有人给你一盏顶灯、有人给你一件羽绒服、有人给你一个登山杖,一步一步都需要自己走。一袋袋化疗药需要一滴滴进入患者身体。每到一个山坡,需要自己使劲爬,每下一次雨雪,需要自己去经历。没人喜欢见人就吐苦水的祥林嫂,患者的苦痛也只能自己消化。

因为肿瘤患者的免疫力本来就低,再这么密集的被CT扫来扫去,想想就害怕。每次八点前去医院,到奥沙利铂点滴打完,一般超过11点了。为了保持良好治疗效果,我五次化疗,每次完成后都直接打车到北中医三院直接扎火针,以取得减毒增效的效果。这样上午当班大夫就要加班至少一小时。每次日间化疗就会选姜大夫或者张大夫在出诊的上午,这样他们都推迟午饭午休来给我扎针。因为针肿大夫研究表明,对直肠肿瘤患者来说,24小时内扎火针的疗效最好。

每周两次去针灸。我的观察是,不管患者来自哪里,从事什么工作,科里大夫对所有他们对所有患者的态度都是一样好。

术后一年,见了一些许久未见的老朋友,他们说,真看不出我去年做了两次手术,经过八次化疗的人。气色不错,中气比较足,哇啦哇啦说半天治疗中的趣闻都不气喘。我知道,这只是在重大战役中成功地取得了几次战斗的胜利。前路还长,需要静下心来慢慢调整体内环境,控制并缩小我不喜欢的那些结节和囊肿。还有一年每三个月一次的术后随访,以及之后三年每半年一次的随访检查。不喜欢考试,但必须面对一次次检查。

术后一年,感慨万千。见过很多肿瘤患者后,我感到,那些勇敢面对人生,直面病魔,咬牙接受各种治疗的女性肿瘤患者才是最爱人生最爱生活,最最靓丽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愿她们都康复顺利、平安喜乐。(完)

THE END
1.肠胃镜都几年查一次有问必答我自己将胃镜检查作为体检的常规项目,每年都做。肠胃镜需要几年查一次?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黄玉红 主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问题分析:首先看患者是否有胃病病史?如果有,那看患者是否患有萎缩性胃炎或家族有胃癌病史,如果符合疾病,就应该每年查胃镜,其他的2、...https://3g.club.xywy.com/wenda/195795261.htm
2.肠胃镜多久做一次比较好病情描述:肠胃镜多久做一次比较好 医生回答(1) 刘正新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第一次胃肠镜检查提倡在40岁左右进行。如果首次胃肠镜检查无任何问题,建议五年后进行一次复查即可。胃镜检查时,根据国家消化道早癌筛查要求,需通过抽血清进行化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检查一次胃肠镜,中危人群每...https://m.myzx.cn/mip/ask/id/6687280.html
3.肠镜胃镜多久检查一次比较好?一般如果有疾病比如溃疡或者息肉,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作为体检可以一年到一年半查一次。https://mip.yilianmeiti.com/question/1185576.html
4.关于做好2024年退休职工体检工作的通知为保障老同志身体健康,筛查肠胃方面疾病,2024年体检采用重点筛查和常规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就做好体检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本次体检全部在商洛市中心医院进行,体检项目分为无痛肠胃镜检查和常规体检两种检查方式,请各位老同志根据身体状况选择一种方式进行体检。 http://ltxc.slxy.edu.cn/info/1009/1978.htm
5.年年体检,为何还是查不出癌症呢?提示:这7项检查,不能省有夫妻生活的女性,从21岁开始,接受宫颈癌筛查;21~29岁的女性,每3年做一次TCT(脱落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的女性,每5年做一次TCT+HPV检查。 虽然宫颈癌疫苗能够起到预防作用,但是也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多关注子宫变化,养成好习惯。 (五)预防胃癌:胃镜检查 ...https://m.gmw.cn/2022-02/25/content_1302820462.htm
6.硬核!这位医生给自己做了肠胃镜+痔疮手术医学新闻作为一名消化内科的医生,每天都给患者做肠胃镜检查的科普,因为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很有必要,是诊断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但在工作中,张主任发现了很多因轻视检查而耽搁治疗的患者,有很多人担心做肠胃镜不舒服。于是他便想到了以身做示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其实做这样的检查没什么大不了...https://m.iiyi.com/xw/d-12-416392.html
1.为什么体检最好把胃镜肠镜一起做?专家建议,到了一定年纪,体检建议都要查一查胃镜和肠镜,最好一起做,在加上肺部CT平扫排除肺癌,就可以把最常见的三大肿瘤都筛查一遍了。胃肠道肿瘤只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从大肠息肉发展成为大肠癌大约需要10余年,人们完全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去阻断息肉的癌变,为什么一定要...http://www.wfshiliyy.com/m/view.php?aid=2549
2.请教到底要几年查次肠胃镜肿瘤医学【请教】到底要几年查次肠胃镜yefengxing12 发布于 2013-06-19· IP江苏这个帖子发布于 11 年零 15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深圳叫柯伟的医生网上让35岁后,(不管检查有没有问题)每1年做次肠胃镜,北京纪小龙让45岁以后(检查没问题)每5年做次肠胃镜, 纪小龙他这么说有自己的依据《癌症...https://3g.dxy.cn/bbs/topic/25868873
3....坑了别人和我做一样的手术报了才两千多我在丰益医院去查胃镜和...晚上好,我做胃肠息肉花九千五百多,我觉得被医院坑了别人和我做一样的手术报了才两千多我在丰益医院去查胃镜和幽门螺杆菌.医生叫我做肠镜.在我清醖时问医生多少钱。医生不说,捡查时给我老公说多严重要做手术,我问几个医生都说不用做手术,医生乱整 ...https://mip.66law.cn/question/30402708.aspx
4.肠胃镜几年查一次比较好肠胃镜几年查一次比较好 如果在做胃肠镜检查时没有发现明确的病变,可以间隔3~5年再进行检查。如果平时特别注重胃肠护理,日常没有出现胃肠道不适,也可以暂时不用再做胃肠镜检查。 如果患者身体体质比较差,在做胃肠镜检查时发现胃息肉或结肠息肉等病变时,可能需要6~12个月到医院再做一次胃肠镜检查。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fca415d5a626907b75010a7f0fb65dc7.html
5.关于一个最多能做几次胃镜/肠镜,间隔时间...关于一个最多能做几次胃镜/肠镜,间隔时间又是多长?请乔医生给予回的问题回答1 病情分析: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最短需要半年检测一次即可,了解回复的情况, 贺涛主治医师 内科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擅长:擅长: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和呼吸系统疾病... 咨询相关医生 回答2 你好,胃镜肠镜治疗一次无法...https://m.familydoctor.com.cn/ask/v/505312823.html
6.肠胃镜多久做一次比较好对于肠胃镜检查频率,根据不同情况要求不同,具体如下: 1、对于癌前疾病,即会变成癌症的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主张1-2年检查一次,有利于发现早期胃癌。如果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病理检查情况下,建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人半年复查一次胃镜; 2、对于胃溃疡病人,建议正规治疗后停药一个月,进行胃镜复查。因为有些病人...https://m.cnkang.com/video/article/469895u00x.html
7.肠胃镜多久做一次如果只是普通的健康体检,40岁以下的一般可以不考虑做胃肠镜,40岁以上的,可以1到2年做一次胃肠镜常规检查。如果是有慢性胃肠疾病,做胃肠镜复查的话,则需要根据病情发展,一般建议一年复查一次,特别是像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是早期的胃肠道肿瘤,都可以考虑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胃镜,胃肠疾病三分靠...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qa/answers/thPV2msorcKK3mpOCJSZBg/
8.多长时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才合适哪–易康网肠胃镜检查手段是判断和确诊胃肠道疾病最好最直观的检查手段,有胃肠道疾病或异常表现的话是有必要做的检查,最常用的体检放分为三大类,1是血液检查比如血常规,血脂,肝功能等.2,由接诊医师给做的全身的体格检查.3,一些辅助检查项目比如心电图,B超,X线片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http://health.eekang.net/knowledge/184397
9.提醒女子有这症状几年,一查竟是罕见肿瘤!4类人高危,提前检查...定期肠胃镜检查能救命 尤其是这些人,要高度注意! 这4类人属于高危 一定要定期去医院检查 医生提醒,有4类人属于高危,一定要定期去医院检查。 ① 有家族史的人 有食管癌、胃癌、肠癌等消化道癌家族史的人,建议1年检查1次; ② 过了40岁的人 40岁以上人群一定要照一次胃镜,检查没问题隔个3、5年再做一次。 https://www.shantou.gov.cn/stswsj/gkmlpt/content/1/1744/mpost_1744933.html
10.肠胃镜多久做一次比较好权威问答肠胃镜多久做一次比较好 医生回答: 肠镜会多长时间复查一次,这要根据病情来定。如有胃肠道息肉、消化性溃疡、炎性肠病等病史,其复查时间应尽可能短,可选择半年一次,如出现便血、呕血、黑便等症状,需及时复诊胃肠镜。如仅为查体,可为1年一次,如连续数年未见异常,可将复查时间放宽至3-5年一次。如果出现了症状,...https://www.cndzys.com/ylcore/wenda_detail/6_1075615.html
11.0岁30岁40岁50岁,体检最该查什么?体检重点来了!除了骨骼,50岁的人还应关注肠道健康。在做肠道体检时,要更加注意肠息肉、慢性溃疡等病变,防止这些小的病变发展成肿瘤。 专家建议 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都或多或少出现骨质疏松,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 普通人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常规检查,每两到三年做一次肠镜和胃镜检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12/24/c292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