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A弓处及左主支气管横跨食管前壁处
26-27厘米
(3)食管穿膈处(C11水平)
40-45厘米
2。心脏引起食管压迫一般距门齿35厘米,相当于右心房部位。食管调搏也将电极插至此处。
3.齿状线(Z线)
食管与胃连接处粘膜有一不规则的白色界线,是食管与胃的分界线。门齿至齿状线一般为40厘米左右,〈38厘米可能食管上移,有食管裂孔疝的可能。
4.胃分区法
两条假想线:(1)食管与胃小弯交界区划一水平线,上为胃底,贲门、下为胃体。(2)胃角切迹水平:下为胃窦、幽门。上为胃体(大小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5.电子胃镜的主体结构
控制柄:上下,左右控制钮各一(↓up:上;↑down:下;↓left:左;↑rigt:右)、注气(水)开头,吸引开头,活检孔,固定图象(1)及照象(2)钮。控制上下的角度钮在内侧,控制左右的角度钮在外侧。上下角度钮内侧为上下角度钮固定期钮,左右角度钮外侧为左右角度钮固定钮。注气开头在下,为中央正常时向外“漏气”,中指阻止气体外逸即向胃内注气,阻住且压下为注水,吸引开头按下为吸引作用(红色)。活检孔较吸引孔大,吸引胃内大量颗粒较大的胃内容物时可以将吸引器管从连接处取下接入活检孔吸引胃内容物,以减少通气通水管道的异物阻塞,也可用此法清洁活检孔。
6.胃镜及附件消毒
消毒液:2%戊二醛,HBsAg(+)者消毒2小时以上。消毒的物品:胃镜、牙托、托盘、、活检钳、刷子、注射针、圈套器、探条式扩张条、导丝。所有消毒后的物品都要在使用前用清水冲洗以免消毒液引起粘膜损伤、有消毒液引起发热的报道。
7.胃镜操作原则
适当充气,见腔进镜,准确定位,熟练使用角度钮,注意盲区(胃底、贲门口胃侧、十二指肠降段),仔细观察病灶,远近结合,全面观察。
8.胃镜操作要领
⑴插镜方法:摆好病人体位,向病人说明如何配合,取得病人合作,争取一次插管成功(反复刺激使插管一次较一次更困难),插管时在25cm处持镜,前端向上弯曲约15°,沿咽后壁滑入食管,恶心时食管狭窄部开放顺势插下,不可强行插入以免引起梨状窝血肿或其它损伤。
⑶入幽门时镜头勿接触胃粘膜,减少胃窦刺激。⑷入降段的方法:内镜靠近十二指肠上角,大角度钮up至底,小角度钮rigth至底/旋转镜身→出现降段后循腔进镜。⑸观察十二指肠球部,先看前壁、大、小弯侧,最后边滑出边看后壁。⑹胃镜和肠镜的不同活检视野:胃镜为左2/3视野,肠镜为左下2/3视野有效。
9.胃镜插入方法
⑴盲插:不看显示器图象,先将内镜大角度钮轻微向下旋,使胃镜前端轻度高前弯(15°左右),右手持在镜身25cm处,轻柔缓慢插入(有轻微阻力),插入食管入口处轻巧往前沿咽后壁推入少许能看到食管后即可循腔进镜。因为食管在气管后,千万别将胃镜前端弯曲过度而易入气管或进镜时用力过猛损伤梨状窝引起血肿等迸发症。进入食管时有一个较小的阻力,担心损伤不敢进镜而反复刺激咽反射将使进镜越来越困难,所以尽量一次插镜成功。
⑵看显示器图象进镜
此方法适合初学者及患者呕吐反射差,安全,将胃镜沿舌后根插入食管入口处可见:气管、会厌、及关闭的食管入口处(食管开放时关闭极快),对准食管入口处待其开放时快速插入。
⑶以上两种方法为左侧卧位进镜,特别难插镜的病人可采取俯卧位,使口腔、咽后壁、食管入口几乎成一直线,有时效果好,入食管后转为左侧卧位.
10.胃镜观察顺序
(1)食管(上中下):进镜时粗略观察有无V曲张、溃疡、狭窄、肿物等,如要进一步活检、内镜下治疗可待退镜时处理。(2)胃体:进入胃内直下一般即可看到胃体大弯侧4--6条规则、平行皱襞,是胃体大弯侧标志。此处粘液湖较多;息肉、溃疡、糜烂等病变发生率极少。(3)胃窦:可见圆锥形胃窦,半月形胃角,胃角是胃窦定位的标志物。胃角标志小弯侧,对应为大弯侧。屏幕左、右分别为前、后壁。胃窦圆锥形顶部可见开合状态交替的幽门。(4)幽门:贴近幽门口,开放时准确较快插入球腔,观察球腔四壁,球腔短而小,进退动作要缓慢。球腔分前后壁、大小弯,十二指肠上角是球腔入降的转折点。(5)降段:环形皱襞,可见十二指肠乳头。入降段方法为镜头靠近十二指肠上角,大角度钮up至底,小角度钮rigth至底+/镜身轻度顺时旋转/推进少许可。(6)观察贲门方法胃窦部倒镜观察:动作同入降段,倒镜后外拉/旋转可远近、全方位观察。胃底倒镜观察法:退镜到55cm时,旋转+倒镜可观察。
11.胃镜操作“循腔进镜”如何找腔
⑴胃镜操作最好单手操作(左手操作操作柄,右手进镜、退镜及旋转镜身)
⑵了解胃腔的整体形态做到心中有数,如贲门直下可见胃体大弯侧皱襞,沿此皱襞“向上,向右”可以找到腔,直到幽门。入球腔后“向下”可找到降段。
⑶无腔时结合退镜及角度钮,大量胃液潴留时吸引液体,适当充气使视野四壁清楚。
12.胃底、胃底穹隆部及底体交界区观察法退镜至50-55cm时左、右旋转镜身,加反转镜头可观察。
13.进球腔的方法
首先找到胃窦,充分打气使胃腔充分扩张,靠近幽门待舒张时及时插入球腔,进入球腔后一般先入降段,看清降段后缓慢退镜观察球腔。防止镜身自动“滑出”球腔的方法为:①右手持镜身固定②镜身垂直人体纵轴以使镜身无法滑出。
14.胃镜检查时充气的指标。
食管少量充气能看清四壁即可。胃体中等扩张能看清胃四壁即可。入球腔后轻度打少量气能观察即可。胃内退镜时不能抽气,观察胃底、穹隆部时须在观察胃体基础上加注少量气,待看清胃内退至贲门口时吸去胃内大部分气体、以防检查后腹胀。食管一般观察清一段,吸气、退镜、然后反复。
15.胃粘膜活检
禁忌:(1)凝血功能差者。(2)胃血管瘤(质软)
方法:
(1)对准病灶部位,钳伸出2-3厘米,不宜过长。
(2)垂直活检部位。
(3)直径>2厘米溃疡取病变周边,勿钳取溃疡底面以防穿孔,小而浅的溃疡、息肉、糜烂、隆起,则对准病灶钳取,勿取坏死组织。活检后渗血较多者喷8mg%去甲肾上腺素。
(4)活检数量:疑癌4-8块、溃疡2-4块、炎症1-2块、HP检查胃窦处一块(科研除外)
(5)充分暴露病灶,注意胃镜与肠镜活检有效视野的不同。
16.HP活检部位临床应用
治疗前病人胃窦单点取材可取得96。2%的准确性。对残存低浓度的HP检测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取材点误差,HP定植上移现象,即当治疗后胃窦阴性时,胃体可阳性。因此,对治疗后病人进行HP诊断时应同时取胃窦和胃体(小弯或胃角)标本。胃窦一般取小弯侧靠近幽门自处。
17.消化道异物
经验:异物较大无法通过食管下段或入口处狭窄处时可以试用手突然击打患者腹部使之开放而顺势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