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麻醉科主任赵新杰
随着舒适化医疗的发展与进步,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解决了“怕痛,怕发生危险”的困扰。无痛胃肠镜检查是一种应用麻醉镇静药物使受检者进入睡眠状态后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的方法。
实施的过程有哪些步骤?
1.建立外周静脉通路,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打针输液;
2.鼻吸氧管、咬口的放置;
3.监护设备的连接,监护仪显示受检者的心电图、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情况;
4.静脉注射镇静药物;
5.内镜检查;
6.检查结束;
7.再过0.5—1小时,你可以回家了。
此时,麻醉医师在做什么?
检查结束后,麻醉护士会一直在身边看护你,直到你苏醒,可以正确回答问题,四肢有力气了,才会将你送出复苏室。
由此可见,受检者在实施无痛检查的时候,麻醉医师一直守护在你身边,检查结束后,麻醉护士始终陪伴在其左右。所以,无痛胃肠镜检查是安全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不适合做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比如近期有心梗或脑梗、严重的传导阻滞、恶性心律失常、重要器官功能失代偿、哮喘持续状态、严重肺部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的人都不适合实施无痛检查。检查前的麻醉评估门诊医师就会告知你。
做无痛胃肠镜检查前,
受检者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1.饮食准备
无痛胃肠镜检查前6—8小时禁食、禁水,主要目的是确保胃内无食物残留,以更加清晰地观察胃黏膜的实际情况。例如,检查安排在上午9点,那前一天晚上11点后受检者就不应再进食或饮水了。
检查前1—2天,应进食白粥、蒸蛋、豆腐、软面条等低渣、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摄入高纤维、带籽的瓜果和蔬菜。
检查前一天晚上,除了禁食禁水之外,受检者还需依据医生指导,适量温水冲服泻药,并少量多次饮水,以排出肠道内的粪便,目标“排出粪便为清水样或黄水”为准,使肠道保持清洁。
2.药物调整
检查之前,受检者需要告知医生是否正在服用药物、服用了什么药物,特别是抗凝药物、降血糖药物等,因为这可能影响到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需要依据医生指导,做出相应调整。
3.情绪调节
无痛胃肠镜检查虽然可以减轻受检者的疼痛感,但检查前的紧张情绪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因此,麻醉医师会在麻醉评估门诊进行充分沟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安全性,缓解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对于特别紧张的受检者,家属可以鼓励其通过听音乐、看书、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或者采用深呼吸、冥想等放松小技巧缓解焦虑,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4.穿着准备
检查当天,受检者需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如宽松上衣、阔腿裤等可以减少对身体的束缚,也方便医生操作。在检查前,务必取下项链、手链、耳环、戒指、眼镜、隐形眼镜等物品,以免身体产生不适感,同时降低对检查过程的干扰。
无痛胃肠镜检查后,
如何调整身体状态?
1.饮食恢复
在胃镜检查后1—2小时内应避免进食和饮水,以防麻醉药物没有完全代谢导致呛咳或吸入性肺炎,等到口咽部麻木感消失后,方可循序渐进地进食、进水。建议先小口喝少量温水,观察有无呛咳、恶心、呕吐等不适情况,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缓慢进食一些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藕粉等清淡易消化食物,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检查当天和检查后的1—2天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坚硬、粗糙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胃部不适。
2.活动与休息
麻醉药物可能影响受检者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部分受检者可能出现乏力或头晕等表现,检查结束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建议安静休养,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长,平躺或侧卧在床上,直至麻醉药物完全代谢。休息后,可适当散步,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3.观察症状
无痛胃肠镜检查后,有些受检者可能出现一定的不良表现,如出现轻微的腹痛、腹胀等,通常情况下,经过休息和排气之后,这些不适症状可逐渐缓解,如果持续加重或者伴随着发热、呕吐等其他不适感,需要及时咨询医生。此外,还需观察大便的情况,明确有无便血、黑便等,或者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性状改变等,一旦出现,也需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4.生活调适
检查后24小时内不要洗澡,尤其是盆浴,以免感染,如果24小时后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感,可以淋浴,并及时擦干身上的水分,避免着凉。保持口腔清洁,适当漱口。心情调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此外,检查后的24小时内避免独自外出,以防在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发生意外,若必须外出,需家属或朋友陪同。
5.复查与随访
总而言之,无痛胃肠镜检查具有不适感少、准确性高、风险小等应用优势,为减少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受检者需从检查前、检查时、检查后三个角度出发,做好准备和调适。
总之,受检者充分的准备,麻醉医师全程的陪伴,家人检后的安抚,会让你的“无痛检查之旅”安全、舒适、无忧!
汪婷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xinmin.cn2024AllrightsreservedTech-vm-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