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疾病百科

狂犬病患者典型三恐(恐风、恐水、恐光)病症占60%,另40%为不典型症状。

临床表现可分为狂躁型(脑炎型)及麻痹型(静型)两型。狂躁型狂犬病的病变主要在脑干、颈神经或更高部位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型狂犬病的病变则局限于脊髓和延髓,因而造成临床症状的差异。两者都可分为下列三期:

1.前驱期

两型的前驱期相似。在兴奋状态出现前大多数患者有低热、嗜睡、食欲缺乏,少数有恶心、呕吐、头痛(多在枕部)、背腰痛、周身不适等;对痛、声、光、风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具有重大诊断意义的早期症候,是已愈合的伤口部位及神经通路上,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蚁走等感觉异常,约发生于80%的病例。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神经元,特别是感觉神经元而引起,此症状可维持数小时至数天。本期持续1~2天,很少超过4天以上。

2.兴奋期或痉挛期

可分两型,两型的表现不同。

(1)躁狂型狂犬病:

国内最多见,国外约占2/3。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其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有大难临头的预兆感,并对水声、光、风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临床症状:

A)恐水:是本病的特殊性症状,但不一定每例均有,更不一定在早期出现。典型者饮水、见水、闻流水声,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因此,患者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也无法下咽,满口流涎,沾污床褥或向四周胡乱喷吐。由于声带痉挛,故吐字不清,声音嘶哑,甚至失音。

B)怕风亦是本病特有的症状,微风、吹风、穿堂风等都可导致咽肌痉挛。其他如音响、光亮、触动等,也可引起同样发作。

C)咽肌痉挛发作使患者极度痛苦,不仅无法饮水和进食,而且常伴有辅助呼吸肌痉挛,导致呼吸困难和缺氧,甚或全身进入疼痛性抽搐状态,每次发作后患者仍烦躁不安,并有大量出汗及脱水现象。

D)自主神经功能亢进,患者出现大汗、流涎、体温升高达38℃以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患者表情痛苦、焦急,但神志大多清楚,极少有侵人行为。随着兴奋状态的增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幻视幻听、冲撞嚎叫等症状。病程进展很快,多在发作中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本期持续1~3天。

(2)麻痹型狂犬病(paralyticrabies):

狂躁型平均8天。印度及泰国较常见,约占总数1/3,国内报道不到10例。临床上无兴奋期,无恐水症状和吞咽困难,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开始,继则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部分或全部肌肉瘫痪、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等,呈现横断性脊髓炎或上升性脊髓麻痹表现。早期用叩诊锤叩击胸肌,可见被叩击隆起,数秒钟后平复。早期仅在叩诊处出现肌水肿与毛发竖立。病程持续4~5天。

3.昏迷期或麻痹期

麻痹型一般为13天左右。两型狂犬病不易区别。痉挛停止,患者暂趋安静,有时尚可勉强饮水吞食,反应减弱或消失,转为弛缓性瘫痪,其中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眼肌、颜面部及咀嚼肌瘫痪,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合和面部缺少表情。此外,尚有失音、感觉减退、反射消失、瞳孔散大等。在本期中患者的呼吸逐渐变为微弱或不规则,并可出现潮式呼吸、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心音低钝、四肢厥冷,可迅速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临终前患者多进入昏迷状态。本期持续6~18h。

二、体征

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的路径是:首先侵染肌细胞,在肌细胞中渡过潜伏期,后通过肌细胞和神经细胞之间的乙酰胆碱受体进入神经细胞,其在周围神经组织里的平均移动速率是3mm/h,上行到中枢神经组织(脑-脊髓)后可在一天内繁殖扩散到整个中枢神经组织内。然后沿着相同的通路进入脊髓,进而入脑,并不延血液扩散。病毒在脑内感染海马区、小脑、脑干乃至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并在灰质大量复制,延神经下行到达唾液腺、角膜、鼻粘膜、肺、皮肤等部位。狂犬病病毒对宿主主要的损害来自内基小体,即为其废弃的蛋白质外壳在细胞内聚集形成的嗜酸性颗粒,内基小体广泛分布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细胞中,也是本疾病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指标。

三、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

询问是否被以下动物咬过,需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如人、、狗、雪貂、浣熊、臭鼬、狐狸、狼、熊、蝙蝠、R等动物。已属发作阶段的病例,根据患者过去有被狂犬或可疑狂犬或猫、狼、狐等动物咬伤史,诊断即可初步成立,如能了解被咬伤情况及该动物的健康状况,则对诊断本病更有价值。如不能确定咬人的犬或猫是否患狂犬病,应将动物关在笼内饲养,如动物在7~10天内不发病,则一般可排除动物有狂犬病。患者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如兴奋、狂躁、恐水、怕风、咽喉肌痉挛、大量流涎、瘫痪等,即可作出狂犬病的临床诊断。对症状不明显者特别注意有无“三怕”(怕水声、光、风)现象,必要时用扇风、倒水和亮灯试验,狂躁症状不明显应注意咽肌水肿和毛发竖立现象。如生前免疫学抗原、抗体的检测阳性,死后脑组织动物接种及神经元胞质中发现内氏小体则可确诊。

2.检测诊断

A)血液检查:

白细胞总数12~30×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

B)内基小体检查:

从死者脑组织印压涂片或作病理切片,用染色镜检及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内基小体,阳性率约70~80%荧光抗体检查法:取病人唾液、咽部或气管分泌物、尿沉渣、角膜印片及有神经元纤维的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狂犬病毒抗原。

C)酶联免疫技术检测狂犬病毒抗原:

可供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之用。如病人能存活1周以上则中和试验可见效价上升,曾经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中和抗体须超过1:5000方可诊断为本病。

D)病毒分离:

病人唾液、脑脊液或死后脑组织混悬液可接种动物,分离病毒,经中和试验鉴定可以确诊,但阳性率较低。

狂犬病疾病

【病毒简介】

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乙醇、氯化汞和季胺类化合物如苯扎溴铵等灭活。其悬液经56℃30~60min或100℃2min即失去活力,但不易被苯酚和甲酚皂溶液杀灭。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被感染的组织可保存在50%的甘油内送检。

【发病机制】

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主要通过神经逆行,向心性向中枢传播,一般不入血。狂犬病毒含5种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双聚酶(L)、磷蛋白(NS)及基质(M)等。后二者为小分子蛋白。G可导致体内形成中和抗体,可对抗病毒攻击。N导致的抗体但不具中和力,可用检测浆内包涵体。狂犬病发病过程可分为下列3个阶段:

1.病毒繁殖:

2.侵入中枢神经:

沿周围神经的轴索浆向心性扩散,其速度约每小时3mm(5cm/d)到达背根神经节后,开始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再波及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部位的神经元。但亦可在扩散过程中终止于某部位,形成特殊的临床表现。

3.扩散:

即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向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尤以涎腺、舌部味蕾、嗅神经上皮等处病毒最多。由于迷走神经核、吞咽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的受损,可发生呼吸肌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患者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可引起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甚至突然死亡。

目前认为,病毒的局部存在并非导致临床表现差异的惟一因素,体液免疫及细胞介导免疫早期有保护作用,但当病毒进入神经细胞大量增生后,则免疫介导的损害和发病也有一定关系,免疫抑制小鼠接种狂犬病毒后死亡延迟,被动输入免疫血清或免疫细胞后,则死亡加速。在人类狂犬病,其淋巴细胞对狂犬病毒细胞增生反应为阳性者多为狂躁型,死亡较快。对髓磷脂基础蛋白(MBP)有自身免疫反应者也为狂躁型,病情进展迅速,脑组织中可见由抗体、补体及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损害。

【病理改变】

非特异性病变: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尤以与咬伤部位相当的背根节及脊髓段、大脑的海马以及延髓、脑桥、小脑等处为重,脑膜通常无病变。脑实质呈充血、水肿及微小出血,镜下可见非特异性变性和炎症改变、如神经细胞空泡形成、透明变性和染色质分解、血管周围单核细胞浸润等。

而在80%患者的神经细胞胞质中,则可发现一种特异而具诊断价值的嗜酸性包涵体,称为内基氏小体(Negribody)。内基小体是指具诊断意义的病人脑组织内嗜酸性包涵体,为狂犬病毒的击落,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后呈樱桃红色,直径约3~10nm,边缘整齐,内有1~2个状似细胞核的小点,最常见于海马及小脑浦肯野组织的神经细胞中;亦可在大脑皮层的锥细胞层、脊髓神经细胞、后角神经节、视网膜神经细胞层、交感神经节等处检出。内基氏小体实为病毒的集落,电镜下可见小体内含有杆状病毒颗粒。

唾液腺肿胀,质柔软,腺泡细胞明显变性,腺组织周围有单核细胞浸润。胰腺腺泡和上皮、胃粘膜壁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均可呈急性变性。

狂犬病预防

目前的医学手段尚不足以对狂犬病实行有效治疗手段,所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动物、人类染病,更加重要。应加强预防措施以控制疾病的蔓延。预防接种对防止发病有肯定价值。还应严格管理饲养动物(特变是猫犬等)的条例。降低发病率。

(1)控制传染源

对野犬野猫通过投喂含口服狂犬疫苗的诱饵实现控制。对饲养的猫狗、警犬及实验用猫狗等温血动物,应进行登记,并强制性接种狂犬疫苗。狗(猫),只有狂犬病发作才带毒。已经发作狂犬症的温血动物咬人,才有可能通过唾液将狂犬病毒传播到人身上,此时需要尽快打狂犬病预苗预防。发现已染病的温血动物,应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对咬人的可疑的狗或猫需要隔离观察10天,在此期间如果动物不发病死亡,被咬伤的人可以不要或中止免疫预防。动物一般在出现神经症状前唾液开始排毒,至死亡只有短短数日。自然感染狂犬病的狗、猫在潜伏期内唾液中没有病毒,狗通常在神经症状出现前1-5天唾液才有病毒;出现症状后迅速死亡的狗,它的脑和唾液的病毒浓度,比活得较长一些的狗反而低些。实验感染的猫一般在发病前1-2天至发病后3天唾液排毒。仍存活的动物可确定为非患狂犬病者可解除隔离。对死亡动物应取其脑组织进行检查,并将其焚毁或深埋,切不可剥皮或进食。对于器官移植方面,也应确保器官捐献者无染病。2004年在美国一个未诊断为狂犬病的患者过世之后捐献内脏,获得捐献的三个人因狂犬病身亡。

(2)伤口处理

早期的伤口处理很重要。人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伤口较深者尚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续灌注清洗。如有免疫血清,作皮试阴性后,可注入伤口底部和四周,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被流浪动物或者是不能辨明其健康与否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不是碘酒,碘酒即碘酊,会刺激皮肤黏膜)。伤口不要包扎,要保持暴露,因为狂犬病菌属于厌氧菌,包扎导致伤口缺氧反而会加速病菌繁殖.在被咬(抓)伤24小时内到防疫站,疾控中心接种疫苗。(医院不提供疫苗接种)。

(3)预防接种

接种对象为:①被狼、狐等野兽所咬者;②被发病随后死亡(包括观察期内)或下落不明的犬、猫所咬者;③为已被击毙和脑组织已腐败的动物所咬者;④皮肤伤口为狂犬唾液沾污者;⑤伤口在头、颈处,或伤口较大而深者,如咬人动物(指非流行区而言)5日后仍安危无恙,注射即可中止;⑥医务人员的皮肤破损处为狂犬病病人沾污者等。近年来,国内已发现一些被咬伤发生狂犬病而死亡的病列,而犬却安然无恙,经证实该犬的唾液内带毒,故流行区被犬咬伤者均应接种。表1示狂犬病预防接种的适应证。

我国广泛使用田鼠肾细胞疫苗,1979年起,由武汉生物制品所通过鉴定,投产。轻度咬伤者于第0、7、14天各肌注2ml,重度咬伤及头、面、颈部咬伤于第0、3、7、14及30天各肌注2ml。该疫苗的效果,各方报告不一致,有的认为其效果仅及人二倍体疫苗的1/6,因此,需寻找新一代疫苗。免疫血清有抗狂犬病马血清与人体抗狂犬病球蛋白两种。我国目前生产的是前者,每支10ml,含1,000IU;成人剂量为20ml;儿童为40IU/kg。需皮试阴性后方可应用,以一半剂量作局部伤口处注射,另一半剂量肌注。人抗狂犬病球蛋白的一次注射量为20IU/kg。免疫血清可干扰宿主的主动免疫而影响抗体生成,因此必须在接种结束后10、20和90日再给予激发量疫苗,以触发回忆反应而产生较大量的相应抗体。

(4)其他

按需要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以及适宜的抗菌药物。预防接种后并发神经系统反应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剂对动物实验感染有保护作用,用于人的预防是否有效,有待进一步临床实践。

狂犬病鉴别

在诊断中需与其他疾病鉴别的有:

(1)狂犬恐怖症

有狂犬病知识或是看见过狂犬病病人发作的人,因为对狂犬病十分恐怖,有咬伤部位的疼痛感面产生精神恐怖症状。但这种病人无有低烧,也没有遇水咽喉肌肉真正的痉挛,没有恐水现象。另一种是类狂犬病性癔症(假性狂犬病)。这类患者有被犬且多确定为狂犬咬伤史或与患病动物接触的历史,经数小时或数天即发生类似狂犬病的症状,如咽喉部有紧缩感、能饮水、精神兴奋等症状,但不发热,不流涎,不怕风,或示以饮水,可不引起咽喉肌肉痉挛。这类患者经暗示、说服、对症治疗,可很快恢复健康。

(2)脑膜炎

脑炎,常易与狂犬病前驱的症状相混淆。但无有咬伤史,精神状态出现迟钝、嗜睡,昏迷及惊厥等,与狂犬病的神志清楚、恐慌不安等症状不同。前驱期症状不太明显时,一般不易诊断。询问有无咬伤史,或伤口处有无异常感觉可帮助诊断。若有典型的怕水或咽部痉挛,则是不难诊断的。

(3)某些病例由于咬伤史不明确

早期常被误诊为神经症。发病后症状不典型者,有时易误诊为精神病、破伤风、病毒性脑膜炎及脑型钩端螺旋体病。安静型肢体瘫痪病例可误诊为脊髓灰质炎或吉兰-巴雷综合征。破伤风患者潜伏期较短,多为6~14天,常见症状为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全身性肌肉痉挛持续较久,常伴有角弓反张。而狂犬病肌肉痉挛呈间歇性发作,主要发生在咽肌。破伤风患者无高度兴奋及恐水现象,积极治疗多可治愈。

(4)采用Semple疫苗接种后

可发生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应与狂犬病相鉴别。仅并发脊髓炎者潜伏期为注射开始后1~3周,从注射第1针算起,最短6天,最长者52天。临床表现为接种过程中突然发热伴上升性麻痹或不全性横贯性脊髓病变,有截瘫与括约肌失禁。如并发弥漫性脑脊膜炎则发病较迟,潜伏期5~8周。临床症状为头痛、发热、病毒性感染意识障碍与脊髓炎表现。以上两种并发症均易与麻痹型狂犬病相混淆。脑脊液中和抗体的存在有利于狂犬病的诊断,病程中动态观察以及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的判断,均有助于临床鉴别。死亡病例则必须依赖动物接种,以内氏小体及病毒抗原存在与否作出诊断。

(5)严重的神志改变(昏迷等)

脑膜刺激症、脑脊液改变及临床转归等有助于本病与病毒性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疾病鉴别,免疫学抗原、抗体检测、病毒分离可作出肯定诊断。

狂犬病饮食

一)狂犬病吃哪些对身体好?

1、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2、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

二)狂犬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食辛辣、辛热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辛热食物如羊肉、狗肉等刺激食物,可加重病情。

(2)忌食咸寒及甜腻食品:咸寒食物如咸菜、咸带龟等可引起咳嗽,不利于病人安静,使症状加重;甜腻食物,如点心、蛋糕、养麦等亦可使脾胃不运,并加重咳嗽,不利于病人安静,均使症状加重,均应忌食。

(3)忌酒、咖啡:二者均可刺激神经兴奋,可诱发病人狂躁发作,会加重病情。

(4)禁食发物。如鱼类、虾、蟹、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

THE END
1.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检测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免疫后的个体血清中中和抗体的滴度存在很大差异,许多当事人在注射后,仍不知自己是否获得了免疫力,长期处在对狂犬病的极度恐慌中,甚至因此影响了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因此,及时准确的判断免疫成功与否,对于狂犬病的有效防控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是极为重要的。 检测人血清中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是目前...https://www.wenjuan.com/s/r2qAzqR/
2.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验中病毒回归试验的重要性的英文翻译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验中病毒回归试验的重要性的英文翻译 基本释义 The importance of virus regression test in determination of rabies virus neutralizing-antibody 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验中病毒回归试验的重要性的相关资料: 临近单词 狂狂犬病 分享单词到:...http://dict.cn/%E7%8B%82%E7%8A%AC%E7%97%85%E6%AF%92%E4%B8%AD%E5%92%8C%E6%8A%97%E4%BD%93%E6%A3%80%E6%B5%8B%E8%AF%95%E9%AA%8C%E4%B8%AD%E7%97%85%E6%AF%92%E5%9B%9E%E5%BD%92%E8%AF%95%E9%AA%8C%E7%9A%84%E9%87%8D%E8%A6%81%E6%80%A7
3.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检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效能评价目的:对人血清中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进行方法效能评价,为其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品、质控参考品和临床血清样品,评价RFFIT方法的检出限、线性、重复性、重现性、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结果:RFFIT方法检出限为0.15 IU/ml;线性曲线斜率为0.999 11,r^(2)=0.980...https://www.sinomed.ac.cn/article.do?ui=2021514331
4.一例狂犬病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及其启示结果 病例唾液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获得狂犬病病毒核蛋白、RNA聚合酶基因预期扩增片段,序列测定和分析进一步证实为狂犬病病毒。病例血清标本经RFFIT检测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阳性。1名病例密切接触者按照狂犬病暴露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置,血清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检测为阳性。结论 1例疑似人狂犬病病例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狂犬...http://www.jbjc.org/JBJC/html/article_8026.htm
5.做狂犬病中和抗体检测有问必答病情分析:病情分析:想做狂犬病中和抗体检测 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你这情况可以去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46378417.htm
1.每个人都要会——详解狂犬疫苗如何接种1. 狂犬病疫苗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不同? 我国现在使用的有精制 VERO 细胞狂犬病疫苗和精制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均为灭活疫苗。 除去狂犬病疫苗以外,对于严重动物咬伤的患者,还需要注射狂犬病抗血清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这两种药物属于被动免疫制剂,用于中和狂犬病毒,以获得快速的保护作用。 狂犬病抗血清的主要...https://m.gxevc.com/index.php?app=detail&aid=13067
2.点亮希望之光:深入了解艾滋抗体检查的重要性艾滋病检测艾滋抗体检查是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针对艾滋病病毒(HIV)的抗体来判断个体是否感染了HIV病毒。HIV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对抗病毒,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几周到几个月不等。因此,艾滋抗体检查不仅能够帮助感染者及时发现病情,还能在无症状期进行有效干预,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https://www.aidsjc.com/jiance/51095.html
3.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的建立:!!!塑壁:! ·实验室研究· 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检测快速荧光灶 抑制试验的建立 于鹏程吕新军 申辛欣曹蕾郑新雄单虎唐青 【摘要】 目的建立检测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的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检测狂犬病毒 中和抗体滴度.方法 以狂犬病标准毒株CVS一1 1为标准攻击毒,制备三代病毒,建立CVS一1 1 病毒库;以国际标准抗...http://chinaepi.icdc.cn/zhlxbx/ch/reader/pdf.aspx?file_no=20100418
4.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优化目前,公认的量化犬只狂犬病病毒抵抗能力的方法是测定犬血液中中和抗体的水平。但中和试验对实验条件要求高且需要使用狂犬病病毒强毒株,而目前市面上的商品化试剂盒检出的为狂犬病全病毒抗体。因而检测狂犬病病毒的中和抗体难以普及。本研究的目的是完善一套准确而又便捷的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ELISA试剂盒。首先,确定表达...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564-1016922182.htm
5.关于猪伪狂犬病毒gB抗体gE抗体与中和抗体,别犯晕!很多人对实验室的检测结果都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笔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现有一些人经常会误读检测结果,误读的结果进一步误导养殖者做出错误的决定。其中,针对伪狂犬病毒(PRV)抗体的解读就存在几个典型的误区。 在解释这几个误区前,笔者简单介绍下伪狂犬病毒常见的三种抗体:抗糖蛋白gB抗体、抗糖蛋白gE抗体以及中和抗体...https://www.yangzhu360.com/zhubing/20191202/17144.html
6.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的相关问题门诊服务8、发热可以注射狂犬病疫苗吗? 低热时可以注射,高热时先做降温处理。儿童接种狂犬病疫苗发生发热的几率比成年人大,建议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孩子使用安全性大的二倍体狂苗 。 9、注射狂犬病疫苗后需要检测中和抗体吗? 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因为注射全程疫苗后绝大部分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没有特别情况不建议检测抗体。https://www.gxcdc.com/html/2020/mzfw_0420/10545.html
7.WHO推荐的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标准检测方法包括:()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WHO推荐的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标准检测方法包括: ()A.RFFITB.ELISAC.RT-PCRD.FAVNT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https://www.shuashuati.com/ti/d396083cb58646e792308f32c52b93e7.html?fm=bd046cbf8f975b7710ef77ec9934e0b426
8.小鼠攻毒试验检测狂犬病疫苗方法该血清学检测每组至少免疫5只小鼠,免疫的剂量推荐为1/5检测疫苗剂量或者在小鼠攻毒预试验中摸索出的一系列令人满意的疫苗稀释度。免疫途径可以是皮下或者肌肉注射。注射后的第14天,采集血样,并且通过RFFIT来检测每个样品中的狂犬病毒中和抗体。只有当一种疫苗免疫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不少于标准品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https://www.zyzhan.com/tech_news/detail/26362.html
9.狂犬补体检测要多少钱狂犬病会出现哪些症状用于早期检测IgM,疾病发生后8天,50%的血清呈阳性,15天全部呈阳性。血清中和抗体是在疾病发生后6天测量的。细胞疫苗注射后,中和抗体的效率可达数千,接种疫苗后不超过1:1000,患者超过1:1000。 二、狂犬病的病因是什么?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狂犬病病毒含有5种蛋白质,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http://www.liuyanbao.net/xueweiyangsheng/4405.html
10.关于狂犬病病毒保护性抗体检测(新)的开展通知病毒中和试验目前是检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水平最客观的方法,其中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最具代表性。RFFI由于具有稳定、定量准确、误检误判率极低的优点,现已被WHO作为狂犬病中和抗体检测的处方方法。根据现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兽医局(OIE)的规定,血液中的中和抗体滴度要达到≥0.5 IU/mL才具有保护作用。http://www.huayinlab.com/NewsDetail.aspx?id=750
11.狂犬病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摘要:狂犬病(Rabie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感染温血动物和人后引起,近年来又有感染上升的趋势。一种准确、灵敏、快速的实验室检测诊断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现就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抗体方法(FAT)、快速荧光抑制灶技术(RFFIT)、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荧光...https://www.fyscdc.cn/content/detail/61c3ecae014ff351a2bf16a3.html
12.“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检测”介绍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要求,人接种狂犬病疫苗后,需测定其血清内的抗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中和抗体效价,不低于0.5IU/ML时,方可认为达到有效保护,否则应予加强免疫,直至达到保护水平。 为什么要做狂犬病疫苗中和抗体检测? 01明确接种疫苗后是否保护性抗体 ...http://www.zgktjc.com/nd.jsp?id=30
13.人狂犬补体检测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人体内狂犬中和抗体≥0.5 IU/mL,便能有效阻止狂犬病毒的入侵。完成全部疫苗接种流程后一年内,均可抽血检测中和抗体水平。 第一步:抽血 检测样品为血液或血清,可到本地医院或诊所抽取4mL静脉血(抽血前无需禁食),请医生采血时选用分离胶/促凝剂采血管(黄帽管)采血;如有条件,采血后离心获取血...http://www.zkssbj.com/kq/man.html
14.既然世界上一例被猫抓伤而感染狂犬病的都没有,那么为什么要打疫苗?世界著名狂犬病专家John B. Vaughn对猫进行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这些猫均是抗体测试阴性,它们被分为14...https://bbs.hupu.com/3351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