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院士集体发声:5个最坑人养生误区,有人被骗人财两空

人到中年,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开始注重养生,但是一不小心就容易走了弯路。5位院士集体发声,振聋发聩,为了健康一定要好好看看。

误区一:多吃补药能长寿、防癌?

有人被骗得人财两空

郝希山院士

早在2012年第十八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中,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和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郝希山就痛批:“补药具有直接抗癌的作用都是骗的”,“坚决反对用营养品来防癌”。

孙燕院士

孙燕指出,市场上很多所谓的“抗癌中药”或“防癌食品”是未经实验和临床证实的。“不止一次,我们非常痛心地看到病人被骗得人财两空,到了晚期甚至终末期才来找我们,而我们又非神仙,后果令人痛惜。”

对策:吃不如做

给大家推荐3个比吃补药都好的小方子,不伤肝、无副作用,但最重要的是:坚持。

一、指腹梳头

以指腹代梳梳头是较好的头部按摩法。操作时,双手指腹分别从发际线两侧,从前往脑后轻梳,边梳边适度按压,至头皮微微发热即可。

每天早中晚可各做1次,每次双手各梳100下左右。

二、适当健走

走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不少国家的心脏协会和专家都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既简单易行,强身效果又好,不论男女老少,什么时候开始这项运动都不晚。

三、泡脚

中医讲究“上病下治”。连接人体脏腑的十二经脉有一半起止于被称为人体“第二心脏”的脚上,还有至少60多个穴位汇集在这里。泡脚能刺激我们的足部,可促进全身气血顺畅,经脉调和。

晚上9点前后泡脚效果比较好。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水温40℃左右,泡脚水盖过脚踝,在膝盖上搭一条毛巾盖住腿。

误区二:钙补得越多越好?

当心引起高钙血症、肾结石

补钙的观念在我国可谓深入人心,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于是大把大把地吃钙片。

1、过量补钙容易引起高钙血症、肾结石等并发症

来自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剂科的谢猛和顾红燕提醒,补钙要注意适度,并非钙补得越多越好。我国营养协会推荐,体重在50~70公斤的老年人每日需钙量约为1000毫克,除了在饮食中获得外,额外补充的钙量为300~700毫克。过量补钙会影响到人体对铁和锌的吸收,还容易引起高钙血症、肾结石等并发症。

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荐摄入10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不仅不会强壮骨骼,还可能危害健康。

2、大部分人不需要服用钙补充剂

一位英国卫生部的发言人说,”健康均衡的饮食可提供足够的营养,包括所需的钙。好的钙源包括牛奶,乳制品,强化乳品的替代物,比如豆浆,绿叶蔬菜。”

对策:服免费钙

有补钙的观念是好的,但不一定要吃钙片,有一些免费的补钙小方法,快来看看。

一、晒太阳

晒太阳可以帮助人体获得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体吸收钙。提醒一下,隔着玻璃晒没用。

二、做运动

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程度高达5%-25%。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骨质量,预防骨质疏松。建议每天运动半小时到一小时,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如打太极拳、快走、慢跑等。

三、吃蔬菜

一些深绿色的蔬菜,如菠菜、芥兰、西蓝花等,富含钙,而且富含钾、镁、维生素C等营养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误区三:晨练越早越好?

特别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王陇德院士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认为,晨练并不利于他们的健康,特别在寒冷时节。

清晨锻炼可以说是“健康杀手”,很容易诱发血管痉挛,进而引发脑中风等。“从人体而言,一夜不进水米,血液黏稠度高,清晨时血压也处于一天当中的峰值,这个时候锻炼特别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雾天空气中含很多有害物,不适合晨练。

对策:傍晚锻炼

人体体力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因此,傍晚锻炼效果较好。刚开始可在晚上进行一些舒缓不流汗的运动,如拉伸为主的瑜伽、散步、太极等。

当然,如果确实有晨练的习惯,也可以,但是不要太早。等太阳出来后,大约9点到10点再去活动才是最明智的。因为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即便是森林空气质量也较差。

误区四:老了不需要体检?

错,每年一次的体检很必要

钟南山院士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醒,每年一次的体检很必要。

很多病刚开始是无症状的,如很多慢性阻塞性肺病,刚开始都不知道的,到发作时已经晚了。肾、肺、心脏损耗30%-50%以上才表现出症状,到那时再看病已经晚了,过了最佳治疗期,为了能健康长寿点,体检很有必要。

总的来说,通过体检等早期诊断的方式方法,对于很多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很大帮助。

对策:每年体检

不要觉得体检是在浪费钱,有病治病,没病也放心。50岁后的体检关键点都给您总结好了,体检的时候可别漏查。

【女性】

50岁以后女性有一半会发生骨质疏松

卵巢癌50岁后高发

心脏病50岁以上女性第一死因

脑卒中25%的脑卒中发生在65岁之前

建议加检:

骨密度检查(每3年一次)

结肠癌筛查(每5年一次)

卵巢检查(每3年一次)

心脏检查(每年一次)

盆腔检查(每年一次)

宫颈检查(每年一次)

乳腺检查(每年一次)

血糖检查(每3年一次,高危者每年检查)

【男性】

心脏病是60岁以上男性重要死因

脑卒中55岁后卒中风险每10年增加一倍

前列腺癌50岁以上高发,发生率达1/38

前列腺检查(每3年一次)

结肠癌筛查(每3年一次)

睾丸检查(每3年一次)

骨质疏松60岁以后女性有一半因骨质疏松发生骨折

结直肠癌大多发生在60岁后

心脏病60岁以上女性重要死因

脑卒中75%的脑卒中发生在65岁后

结肠镜检查(每5年一次)

65岁后没有必要做子宫颈图片检查

70岁后没有必要做乳房X光检查

前列腺癌发生率达1/15

结肠癌44%发生在60~70岁

脑卒中75%发生在65岁后

前列腺检查(每年一次)

此外,60岁以上无论男女,每年都应当进行眼部检查、耳部听力损伤测试。如出现感染应马上去医院。

误区五:治疗高血压,只吃降压药就够了?

当然不是

石学敏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石学敏指出,不少人认为治疗高血压就是要吃降压药,这是一个误区。“长期吃降压药是科学控压方法,应该坚持,但并不能起到根本的治疗效果——心、脑、肾靶器官损伤仍在。”

石学敏建议,不妨多试试中医针灸按摩。他就经常用自创的“指针法”为自己按摩。

方法如下:首先坐在椅子上,靠背,头稍后仰,双目微闭,消除杂念,双手向后做护住后脑勺状,用两个大拇指在后颈部及耳垂后,找到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凹陷处)、翳风穴(位于耳垂与下颚侧边骨头交接处,见组图中的右图),依次按压这三对穴位,不要求穴位精准,按压穴位周围同样有效。每次按压3分钟,每天坚持10分钟即可。

对策:降压有法

通过控制饮食就可以降血压,如果太迷信药物然后饮食放开了吃,你吃再多的药,也可能达不到效果。

一、食盐最多一小瓶盖

饮食降血压的第一点就是要少吃盐。食盐中的“钠”能引起水钠潴留,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引起血压升高。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正常人群每日食盐量为6克左右,也就是一小啤酒瓶盖。高血压患者应控制在4克以下。

二、一天不超过三勺油

第二步是控制吃油,不管是油的类型还是油的数量都要控制。油脂摄入过多就会引发心血管的病变,最后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因为心血管出了问题。

建议每天食用油摄入量不要超过25克,即一天不超过三勺油,高血压患者更应减少。

三、注重补钾

高血压患者要补钾,这么重要的一点被很多人忽视。钾有降低血压、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日常最安全的补钾方法就是食补,平时可多吃香蕉、蘑菇、菠菜、松子、黄豆制品等食物。

THE END
1.孩子有必要定期做专业体检吗?家长知道这些很重要儿保自闭症新生...随着人群健康观念的提升,很多成年人都养成了定期体检的习惯,而带孩子去做个全面体检,似乎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宝宝还小的时候,家长重视体检,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能吃能睡,一切正常,没必要特意体检”“学校都有安排体检,不需要再花钱去体检中心”还有一些家长想开学前带孩子体检,却发现...https://www.163.com/dy/article/J8RHKA2U0534P59R.html
2.一岁半体检有没有必要抽血病情描述: 一岁半体检有必要抽血吗?医生回答(1) 岳亿玲主任医师 淮北市人民医院 小儿科 病情分析:一岁半婴儿常规体检包括: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囟门闭合、采血及血常规检查和微量元素。此外,医生还会看牙齿情况,询问宝宝的运动发育情况等。常规的内外科检查,体检,而且如果宝宝是男性,他也会看阴茎,看腿纹是否...https://mip.pingguolv.com/ask/h54RhzH.html
3.18岁有必要做胃镜检查吗体检科如果有胃癌家族史、长期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者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8岁也是有必要做胃镜的。胃镜检查...https://www.fh21.com.cn/wenda/view/xdpkv7kywn.html
1.一岁宝宝下午周岁体检项目全解析:重点检查内容一览(2024版)关于1.5岁儿童体检项目概览 随着对儿童健康的重视,1.5岁儿童的体检项目成为了家长们关注的焦点。那么,究竟这些体检项目包括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血常规检查是必备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容易遭遇营养性贫血,特别是缺铁性贫血。通过血常规,可以了解孩子是否存在贫血问题,并确定贫血的类型。还需要关注血常规中的...https://m.tijian8.com/post/bb23f396FDbF.html
2.宝宝刚一岁半,有必要去医院做体检吗?基本发育标准,语言动作行为等感觉...一岁半社区里基本都有体检吧,发育正常没必要去医院 https://www.mama.cn/ask/q91143957-p1.html
3.宝宝1岁半了,还有必要定期去体检吗...寻医问药网指导意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必要去体检的,3周岁以下的孩子就都应该定期的体检。主要是看孩子的生长...https://club.xywy.com/static/20160730/114028860.htm
4.体检没必要做的几个项目,省钱小妙招你学会了吗?可当我们去了体检中心,体检项目种类繁多、琳琅满目,要都做了,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真的有必要吗?其实,有些体检机构推荐的检查项目,还真没必要全做,名头很唬人,其实花的是冤枉钱!而且,在日常检查中,有些检查最该做,但很多人却没做...究竟哪些检查该做?哪些检查不该做呢?这就带你去一探究竟,少花冤枉钱!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58051
5.孩子能吃能睡,有必要定期做全面体检吗?儿童体检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体检项目要按年龄选,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体检项目是不一样的,要根据每个年龄阶段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检。 一、婴幼儿期(0~3岁):除了体格检查,还有重要的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估,视力、听力筛查,可以增加化验血常规、25羟维生素D、电解质、肝肾功能、贫血全套等检查。 https://www.whsyy.net/view_6092.html
6.一周岁体检是不是必须的给予正确的指导,评估以及治疗。孩子的体检时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新生儿期就有儿童保健查体,然后记录孩子的生长发育状态。如果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正常的,在一岁以内是每三个月可以给孩子到儿保进行体检,一岁之后就是半年进行一次体检,动态观测孩子整体的生长发育。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audio/1033332/
7.医疗对于严重的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往往药物治疗和佩戴助听器的效果较差。目前国内外的主流观点是年龄越小越好,手术条件好的儿童可考虑在数月大时进行手术。因为植入人工耳蜗后大多数情况仅仅是提供了患儿听力,但宝宝要学会讲话,还需要大脑言语中枢的正常发育,这一中枢大约在5岁左右完成发育。因此家长如...https://www.whb.cn/zhuzhan/yiliao/20180302/190894.html
8.孩子在幼儿园享受每年一次免费查体外还需要定期体检吗此外,也了解到,医院对“儿童体检”这一领域也并不热衷,济南体检机构都不针对儿童,多数医院没有开展专门针对儿童的定期体检项目。 宝宝3岁前体检同样关键 从济南市卫生计生委了解到,2015年起,济南市注册托幼机构在园儿童将享受每年一次免费查体,查体项目包括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https://www.qlhyyy.cn/erke/ekzlxm/z8354l03x13m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