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宝宝的常规体检,有些家长会觉得没必要做,完全是浪费钱!
能吃能喝、能玩能睡,自家宝宝看起来是再健康不过的了。
但实际上,不少病症都有“潜伏期”,表面上看不出一点异常,却在默默侵蚀宝宝的健康。
这些被爸爸妈妈们忽略的危险,都能通过体检“曝光”出来。
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重点是排除先天性的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2、产后42天之后,要回到妇产科医院再给宝宝做一次体检。这次主要检查宝宝的肌张力、视力、听力、腿纹等基础指标。
有的新手爸妈可能还搞不懂查腿纹是怎么一回事,这里简单解释下。
婴儿腿纹不对称和宝宝患有髋关节疾病有很大关系,早检查发现可以及早进行治疗和纠正。
但不能说腿纹不对称一定是有这类疾病,还有些腿纹不对称是宝宝太胖造成的。
3、之后的一系列体检,爸妈都可以在社区医院进行。
3个月:
检查动作发育、听力、视力、口腔、身高体重。
主要看宝宝在身体发育和动作发育的方面有没有落后的情况发生。
每次体检,身高体重都是必备的保留项目,对宝宝来说很重要,直观的体现了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
这里给大家附上7岁以下的男宝、女宝身高参照表。
7岁以下男童身高(长)标准值(cm)
7岁以下女童身高(长)标准值(cm)
1-3岁的宝宝身高增长大约是7cm/年,3-12岁身高增长约是5cm/年,青春期身高增长约是7cm/年。
如果一年没有达到这些数值,可能是生长迟缓,建议带宝宝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
6个月
检查视力、听力、牙齿、骨骼、血液。
这阶段医生会给宝宝手指抽血,看看宝宝有没有出现贫血、缺钙的情况。
6个月大的时候,宝宝从母体带来的铁元素差不多用完了,有的宝宝可能因为爸妈辅食添加不当出现缺铁性贫血,爸妈在喂养时就要注意给宝宝添加高铁米粉了。
9个月
检查发育、视力、牙齿、骨骼。
这里在保留对发育指标的检测外,新加了一个重点,就是对宝宝牙齿发育的检查。
宝宝的牙齿检查不可少,平时的清洁爸妈也要注意,把龋齿和蛀牙统统赶走。
用棉布沾水,每晚睡前给宝宝擦洗牙齿,一旦发现宝宝出现蛀牙或龋齿,要去医院治疗。
1岁
这个阶段医生会看宝宝有没有乳牙萌出,如果还没出乳牙,就需要找到原因了。
医生会检查宝宝是不是缺钙or甲状腺功能低下造成这种情况发生。
1岁半:检查发育、视力、听力、语言、血液,以及宝宝能不能尝试自己来控制大小便。此外,医生还会检查宝宝身体有没有蛔虫、肘部脱位等问题。2岁:
检查发育、语言、牙齿、听力以及能否控制大小便。
关于听力体检,宝宝从3个月开始到2岁都会做。如果宝宝有下面这些情况,就很可以存在听力障碍。
3个月时对巨大响声没有反应;
3-6个月不能找到发出声音的源头;
9-12个月不能根据大人的指示行动;
1岁还不会叫爸爸妈妈;
2岁还不能表达自己的需求。
爸妈需要带着宝宝去大医院做语言和听力方面的详细筛查。
3岁:
检查发育、视力、牙齿。比如宝宝有没有弱视、有没有龋齿等等。
宝宝体检的注意事项
1、不论年龄大小,体检前我们都不需要特意忌口。
按照往常一样正常进食,但是在体检前一天晚上晚餐后最好不要在进食其他食物(除了奶)。并且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
2、大月龄宝宝,体检当天要空腹去医院,这样才能保证抽血、B超、耳鼻喉等项目的检查结果最准确。
3、体检当天,免不了脱衣穿鞋。
为了避免宝宝烦躁,爸爸妈妈最好给宝宝选方便穿脱的衣物和鞋子。
4、有的时候,宝宝在检查的时候,会因为害怕,需要爸妈在旁边抓住,TA会觉得更加安全。这个方式要先得到医生同意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