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咸宁》节目,邀请咸宁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程莉,聊聊一岁内宝宝体检知识。
1.宋女士:我男宝宝刚满8个月,长得很好,身高体重都超了标准。就是有点懒,不愿意动,现在还不会爬,拿玩具逗他,拿吃的逗他也不爬。想问问这个月份是应该会爬了吧?请专家介绍一下每个月的发育应该达到什么样啊?
2.陈女士:孩子念初二,想问一下甲流疫苗需要打吗!去年打了或者去年得过了甲流,还需要打吗?
3.刘女士:孩子语言发育是怎么样的?我家儿子3岁了,念幼儿园,还不会说成句成句的话,只能说单个的词语,如:吃饭,上厕所,睡觉,这样正常吗?
问
刚出生的宝宝需要做检查吗?
需要,新生儿出生48小时并充分哺乳后要采足后跟3个血斑进行新生儿的遗传代谢病筛查,一共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地中海贫血这五项疾病。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宝宝出现呆小症、智力低下、蚕豆病、身材矮小、地平等疾病。早期筛查、及时给予治疗,防治孩子体格和智力发育的障碍。听力障碍损伤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也很高,所以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也同样尤为重要。
目前我院主要采用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等技术。这些技术都是客观、快速、敏感和无创伤的方法。能早期筛查是否有听力障碍,预防聋哑和语言发育障碍。
新生儿NBNA(神经行为测评)检查是什么检查?
足月宝宝在出生三天内需要做新生儿神经行为测评(NBNA),该项检查可以了解新生儿行为能力、检查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完整性,并能及早发现轻微脑损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即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评估。一旦发现行为异常或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则需进行早期干预、防治伤残。
满月的宝宝第一次来医院体检要做些什么?
在宝宝一个月大左右,大约30天对身体进行的常规检查,也是出生后第二次体检,就是满月体检。满月体检在一岁以内的几次检查中十分重要。这是针对宝宝出生后身体健康、生长发育的一次重要检查。
满月体检有常规检查项目:测身高及体重、了解宝宝的生长速率是否正常,医生进行心肺听诊判断心脏有无杂音;头围和囟门的大小,颜面部及耳部、生殖器、肛门是否有异常或畸形。皮纹是否对称、四肢手指、脚趾等是否发育正常,有没有多指或出现手指脚趾相并的情况。NBNA神经系统的复查,面部有黄染的宝宝还需要进行黄疸检测。
对于宝宝而言,满月体检不但是为了了解他的身体发育的情况,而且是满月后是否可以接种乙肝等疫苗的重要指标。
每个月都需要做这么多检查项目吗?
那倒不需要。各年龄段生长发育并不是等速的,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但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儿童保健科医生根据这些规律制定出适合宝宝年龄段的检查。
一般来说,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岁都是大体检,检测的项目是根据该月龄的发育有针对性的体检。是要多一些全面一些的。而平时其他的月份,则只需要做普通的体格检查就行了。
3个月大的宝宝有哪些体检项目?
我们儿保科为三个月内包括三个月的宝宝们开辟了绿色通道,大部分的检查都只需要在一间房内就能完成。减少了家长楼上楼下跑的次数。3个月的宝宝常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早期发展水平检查、血液分析。
还需要查血啊?家长们心疼孩子,能不查血吗?
我也是孩子的妈妈,作为家长心疼孩子我是感同身受的。医生让宝宝采血主要是看是否有贫血和对钙的吸收程度。宝宝越小越容易出现贫血,贫血的孩子会出现营养不良、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同时免疫力也低下;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是判断钙吸收的指标,家长们反应孩子夜间容易哭闹、惊醒、精神状况欠佳、头后枕部一圈头发都不长了等等这些都是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
血常规检测能提供较好的诊断依据,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及时用药干预,将伤害降到最低。另外,我院采用无痛针头,扎手指头取末梢血就可以了。宝宝的痛感是非常小的。
那您刚才说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月份,宝宝6个月时要做什么检查呢?
宝宝半岁了,正是活泼可爱会笑会闹的年龄。这一时期宝宝的对声音敏感、眼睛也很灵活到处看。主动地和大人咿呀说话,能翻身能支撑坐。所以这个年龄段的检查项目是最多的。医生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体格检查、早期发展水平检查、血液分析、骨密度测定和视力筛查。全面地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运动发育。
那到了1岁孩子的检查是不是更多?
1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和智力以及心理发育的快速时期,这段时期的孩子除了进行常规的体检外更要注重智力、行为、心理方面的检查,比如GESELL、感觉统合等测评,有些总是抠耳朵说耳朵痒的小朋友还可以检查电耳镜,判断是否有耵聍栓塞。
对婴幼儿来说,定期体检十分重要,根据检查的结果和综合的评估指导,医生才能了解孩子的生长速率、发育水平和营养结局,并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做出个体化的分析,从而对家长的喂养方式、孩子的饮食行为、饮食结构、孩子的带养环境、智力发展、眼保健耳保健等等方面做出正确的评估和指导。
嘉宾介绍
程莉咸宁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从事五官及儿童保健工作二十余年,在儿童生长发育、营养保健、五官保健、预防接种、高危儿筛查及干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尤其擅长高危儿筛查、高危儿干预。分别在中华临床医药杂志、中国保健营养发表多篇论文。现为湖北省特殊儿童康复协会理事,咸宁市预防医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