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读懂孩子的化验单

现在人们生病去医院就诊,第一件事就是化验。这些化验单对医生的诊断很重要,对我们家长来说也很重要。

因为要判断一个人身体到底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找到病因,无论对中医还是西医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中医的方法是望闻问切,一些厉害的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就能追溯到比较根源的病因,发现潜在疾病,但是科学仪器化验出一些指标,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作为中医诊断的补充和细化。尤其是一些重大疾病,我们可以顺着这一精确的指标去判断,抽茧剥丝地一个点一个点地找到疾病的源头,这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中医治疗的效果也可以通过仪器设备予以认定。

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广中医生活化,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有一个人承担起家人的日常保健,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对化验单里的常规项目有一个基本的解读。

一、血常规

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查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

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血常规的报告单上会有很多项目,但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我们弄明白,以下五个基本项目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分别是白细胞计数及分类、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量(Hb)以及血小板。

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下白细胞(WBC),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等都在发生着变化:例如新生儿期WBC约为15-20×10^9/L,婴幼儿期WBC维持在10×10^9/L左右(3月龄:6-18×10^9/L;6月龄-6岁:6-15×10^9/L),且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直至7岁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中性粒细胞占50-75%)接近,8岁后WBC接近成人(4-10×10^9/L)水平。所以不能拿成人的标准参考值来衡量婴幼儿。

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其中粒细胞又包含了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由于这几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当发生不同类型的感染时,所引起的各类型白细胞数量变化也不同。

简单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如下:

中性粒细胞,“↑”增高通常表示可能出现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时着表明可能出现病毒感染。嗜酸性粒细胞,“↑”,这种细胞增多意味着可能存在过敏。嗜碱性粒细胞,这一数据的影响不大。单核细胞,“↑”增多时见于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宝宝出生时,中性粒细胞比重较高,约占60-65%,淋巴细胞约占30-35%。宝宝4-6个月时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约相等,曲线第一次交叉,以后在整个婴儿期均是淋巴细胞占优势,约占60%,中性粒细胞约占30%,学龄前期,中性粒细胞逐渐增加,4-6岁时两者又约相等,形成第二次交叉。6岁后中性粒细胞继续增多,淋巴细胞逐渐减少,逐渐达成人值,粒细胞约占65%左右。

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婴幼儿均较低,各年龄期差别不大,嗜酸性粒细胞约占2%-3%,嗜碱性粒细胞0.5%,单核细胞在婴儿与儿童期占5%左右。

细菌性感染:常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明显升高。但是在复杂性慢性、反复性发作的疾病(例如哮喘、过敏性咳嗽、过敏性肠病等)、重症感染时,上述数值的判断又必须慎重,因为这些数值的变化既受到感染性因素的影响,又受到非感染性因素的影响。例如严重的细菌感染,也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

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或者明显减低,细胞分类淋巴细胞比例增加,但是某些特殊病毒感染时,例如EB病毒,白细胞总数也可能明显升高。

2、C反应蛋白(CRP)

C反应蛋白是指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急性蛋白)。C反应蛋白(CRP)被认为是反应快速、敏感的标志物之一。CRP是第一个被认为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

但不能仅依据C反应蛋白判断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属于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反映体内炎症较敏感,但不能将“炎症”等同于“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正常参考值为0-10mg/L,在细菌感染时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不升高或仅轻度升高(病毒感染通常CRP<30mg/L)。此外,应激也会出现C反应蛋白的升高。

C反应蛋白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感染的严重程度,具体判断还要是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指标。如白细胞增高同时中性粒细胞增高,百分比至少应该超过80%,而C反应蛋白也应高于30,才可能考虑细菌感染。

3、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量(Hb)

胎儿出生时,红细胞数约为(5.0-7.0)×1012/L,血红蛋白量约为150-230g/L,生后6-12h因进食较少和不显性失水,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往往比出生时高些。

因生理性溶血和血容量增加,出生后10d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比出生时降低20%;随着生后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的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的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而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血循环量迅速增加等因素,至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1012/L左右,血红蛋白量降至11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3个月以后,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又缓慢增加。

小儿时期贫血的主要指标:

1、WHO贫血诊断标准:6月龄-5岁:Hb<110g/L;5-12岁:Hb<115g/L;12-15岁:Hb<120g/L。

2、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红细胞压积:主要判断小儿时期贫血的主要指标。贫血可根据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数量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相见下表:

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将贫血分为大细胞贫血、正细胞贫血、小细胞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四类,如下表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宝宝在生后2-3个月有“生理性贫血期”(这是因为红细胞增生减低以及胎儿红细胞生存期短,生后逐渐破坏,生后3个月内体重增长最快等因素所导致)。应注意和“病理性贫血”相鉴别。“生理性贫血”是在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无需特殊治疗,但应注意在饮食中必须有富含造血需要的物质,对于早产儿尤需及时添加含维生素E和叶酸等食物。若血红蛋白下降<70g/L或合并其他疾病,应考虑输注少量的红细胞。铁剂对生理性贫血无效。出生体重极低的早产儿,若生理性贫血很难恢复可能由于红细胞生成素严重缺乏所致,目前可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4、血小板

在新生儿期血小板范围波动较大,生后48小时之内数量较低,大约150×10^9/L,两周后可达300×10^9/L。生后血小板数减少可能与产伤有关。生后6个月,血小板计数即与成人相同,大约(150-350)×10^9/L。

二、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是通过取尿液来进行实验室检查,最好是在清晨留取清洁的中段尿。尿常规检查的主要项目有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等。

(1)尿色:正常情况下小儿尿色呈淡黄色透明。

(2)尿液酸碱度:新生儿尿中含尿酸盐多使尿呈酸性,婴幼儿尿接近中性或弱酸性。

(3)尿比重和尿渗透压:新生儿尿比重较低,为1.006-1.008,渗透压平均为240mmol/L;儿童尿渗透压通常为500-800mmol/L,尿比重通常为1.011-1.025。

(4)尿蛋白:正常儿童尿中仅排泄微量蛋白。若尿蛋白量>150mg/24小时,或>100mg/L,定性检查为阳性时异常。

(5)尿细胞和尿管型:正常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偶见透明管型。12小时尿细胞计数(Addis计数):红细胞<50万,白细胞<100万,管型<5000个为正常。

常见异常指标对应的疾病信号:

1、白细胞增多

清洁中段尿离心沉渣中白细胞≥5个/HP,提示泌尿道感染。一旦怀疑,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判定。泌尿道感染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各年龄、性别的宝宝,甚至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都有可能患此病。宝宝若患了泌尿道感染,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治疗,除了一般处理之外,医生会给予专门的抗菌治疗。

2、尿蛋白阳性,即有“+”号

在儿童易患的泌尿系统疾病中,蛋白尿最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尿蛋白定性为3个“+”以上,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4大临床特点之一,而急性肾小球肾炎多以血尿为主,同时合并蛋白尿。

3、红细胞增多

尿液离心后沉渣显微镜下检查,红细胞≥3个/HP,为血尿。轻者仅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重者外观呈洗肉水样或含有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血尿是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表现,多发生在5-12岁的孩子身上。

4、尿糖呈阳性

糖尿病,尿糖定性一般为阳性。儿童患糖尿病的情况不少见,在儿童糖尿病中,98%为Ⅰ型糖尿病,随着儿童肥胖率的增加,Ⅱ型糖尿病的病例也在逐渐增多。

尿常规检查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三、便常规

便化验常规包括7项内容,各种结果代表的临床意义各不相同。

1、粪便颜色正常颜色:小儿为黄色或金黄色临床意义:柏油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红色见于痢疾、结肠癌、痔出血等;陶土色见于各种原因所致阻塞性黄疽等;绿色见于婴儿消化不良等;黄绿色见于伪膜性肠炎等。

2、粪便形态正常形态:成形软便临床意义:粥样或水样稀便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伪膜性肠炎等;粘液性或脓血性便见于直肠癌、大肠炎、小肠炎、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凝乳块便见于婴儿乳汁消化不良等;细条状便见于结肠癌等所致直肠狭窄;米汤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3、粪便细胞正常参考值:红细胞:0/HP;白细胞:偶见/HP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见于痢疾、肠炎、结肠癌、痔疮出血等;白细胞增多见于肠炎、细菌性痢疾。

4、粪便潜血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伤寒、溃疡病、肝硬化等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5、粪胆素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和肝性黄疽等。

6、粪便胆红素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阻塞性黄疽等。

便常规检查项目及正常参考值

便常规化验单和尿常规一样会以“一”代表阴性;以“±”表示结果可疑;以“+”表示阳性,从“+”到“++++”代表不同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一次便常规正常不一定就说明消化系统没问题,必要时应当反复化验协助诊断。

THE END
1.1岁宝宝血常规正常值病情描述: 1岁婴儿血常规正常值?医生回答(1) 岳亿玲主任医师 淮北市人民医院 小儿科 病情分析:一岁儿童的常规白细胞计数约为1010-9次方/升,淋巴细胞计数约为60%,中性粒细胞计数约为35%,血红蛋白计数不低于110克/升,红细胞计数约为3.5-4.010-12次方/升,血小板通常约为100-30010-9次方/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https://mip.pingguolv.com/ask/SocvwvX.html
2.1岁宝宝血常规正常值语音科普正常情况下1岁宝宝白细胞正常范围多在1.5-2.0*10^10/L,血红蛋白正常值是120~140g/L,只要在这个范围内都是属于正常的,一般进行血常规检查能够了解有无出现各种疾病,比如出现细菌感染之后可能会导致体内的C反应蛋白升高。 正常情况下C反应蛋白的范围是0~5左右,如果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考虑是出现了细菌感染,需要在医生...https://m.bohe.cn/voice/mip/z6dip2sxk22ztwk.html
3.1岁宝宝血常规正常值一岁宝宝血常规正常值平均红细胞体积参考值82-9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值27-31,淋巴细胞数参考值0....https://yyk.iask.sina.com.cn/q/3dXGFQYiGzI.html
4.婴儿血常规正常值是多少王志新的科普文章婴儿血常规正常值是多少 婴儿血常规里面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嗜酸粒细胞、血红蛋白等一些数值,其中还有血小板,那么孩子的血常规在医院做完之后,后面都是有相应的参考范围。 白细胞数目通常都是4000-10000、中性粒细胞是2000-7000、单核细胞通常是0.12-1.2左右,然后血红蛋白的数值都是120-160g/L,血小板...https://m.pule.com/article/297644
5.儿童血常规,不一样的正常范围——儿童降知识科普每当带着孩子到医院,基本百分之九十九都会做一个检查,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主题,血常规。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宝宝跟成人血常规正常范围是不同的。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血常规正常范围也是不同的。 但大部分医院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正常范围都是按照成年人或大年龄儿童来划定的。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关于儿童血常规的认识。https://www.meipian.cn/4vdfpuhd
6.26岁儿童血常规正常值是多少儿童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等很多项,不同年龄段孩子血常规正常值也不完全相同。 孩子刚刚出生时红细胞数应该在(5.0~7.0)乘以10^12/L之间,儿童期正常值为4乘以10^12/L。 刚出生的婴儿血红蛋白在150~220g/L之间,孩子6个月~6岁时的血红蛋白大约是110g/L,6~12岁为120g/L。 https://www.chaonei.com/news_14201245
7.小孩白细胞正常值是多少小孩白细胞正常值是判断儿童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不同年龄段白细胞计数范围是不同的, 一般新生儿白细胞计数为15,000到2万左右,6个月到两岁为1万至11,000左右。10~8岁。48000~1万左右,8岁以上的儿童基本上接近于成人,正常范围在5000~12,000左右。 https://m.myzx.cn/mip/voice/id/114405.html
1.6月~1岁儿童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的正常范围及注意事项我登录了京东互联网医院,通过线上问诊功能与一位资深儿科医生取得了联系。医生告诉我,6岁儿童淋巴细胞高于50%以上是正常的现象,特别是在感染或其他疾病恢复期。然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可能暗示着轻微的缺铁问题。 医生建议我不必过于担心,孩子的血常规结果并没有大问题。只需要注意日常饮食,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蛋...https://www.jd.com/pccontent/1002005952762880
2.一岁的宝宝白细胞在多少个范围内算正常有问必答一岁的宝宝白细胞在多少个范围内算正常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黄红远 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四川省雷马屏监狱医院 问题分析: 你好,这还需要根据检查的方法来确定的,末梢血常规检查和静脉血常规的检查,正常值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的。一般小孩的血常规白细胞正常值是在5-12之间的。 https://3g.club.xywy.com/static/108/15527413.htm
3.一岁半宝宝身高不到80同事一岁半宝宝身高不到80,请问怎么回事?侯伟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速度都会不同。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目前的身高也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在正常范围内。身体的生长和发育速度也需要定期观察和定期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每次检查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并不重要。它可以每六个月左右做一次。https://www.rwys.com/articlecontent/35790
4.中药学6失禁之错71.某患儿,男,1岁。因发烧去医院就诊,医生嘱咐其进行血常规检查。根据白细胞计数,医生推断为细菌感染。那么患儿正常的白细胞计数应该为 A.(4~10)×109/L B.(11~12)×109/L C.(15~20)×109/L D.(6~12)×109/L E.(9~12)×109/L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424653
5.如何看孩子的血常规报告?(成长不烦恼)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如何看孩子的血常规报告?(成长不烦恼) 长宁妇幼提醒您: 感冒千万种,验血第一条。 报告读不懂,宝宝泪两行。 血常规是儿童常规体检或生病时最常做的化验检查,家长们拿到血常规化验单时,常会被其中上上下下的箭头吓到。 其实,儿童正常值范围各个年龄段都不同,一张小小的血常规单上不可能全部都印上去,后面印的参考...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80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