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猫病毒360问答性上呼吸道病的一种,主要表现液长当上事未为上呼吸道症状,即精神
沉郁,浆液性和黏液性鼻漏,结膜炎、口腔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伴有双相
热。杯状病毒感染是猫的多发病,发病率较高,但死亡率低。
病原猫杯状病毒属杯状病毒科、杯状病毒属。过去将此病毒划人小RNA
病毒科,称为猫小洲A病毒。核酸为股RNA,病毒粒子直径37-40纳米,32个空心
壳粒呈二十四面体立体对称。病毒的名称来自外观,即病毒粒子表面镶嵌着32
个杯状壳粒而得名。病毒在脑浆内繁殖,有时呈结晶状或串珠状排列。病毒对
脂溶剂(乙醚、氯仿和脱氧胆碱盐)具有抵抗力;PH3时失去活性,pH4-5时稳定;
50℃3富表岩季0分钟灭活。该病星吗督况烧毒无血凝性。只有一个血清型,可在猫的肾细胞、舌细
胞、胸腺细胞及猫胎肺细胞上生长。
流行病学自然条件下,仅猫科动物对此病毒易感,常发生于8一12周龄
的猫。主要传染源为病猫和带毒猫。患猫在急性期可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大
量病毒,直接传染易感猫。带毒猫经治疗症状可消失,但长期排毒,是最危险
的传染源。
症状感染后的潜伏期为2-3天,初期发热至39.5-40.5℃。口腔溃疡
是最显著的特征,口造请名查省腔溃疡以舌和硬腭、腭中裂周围明显。患猫精神欠佳、打
喷嚏,口腔及鼻腔分泌物增多,流涎,眼鼻分泌物开始为浆液性、4-5天后为脓
性,角膜发炎、羞明。病毒毒力较强时,可发生肺炎,呼吸困难,肺部有干性
或湿性升罗音,3个月以下幼猫可因肺炎致死。杯状病毒感染如不继发其他病毒
(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细菌性感染,大多数能耐过,7-10天后可恢复,往往
成为带毒者。
诊断临床上主要以舌、腭部的溃疡判断。开始形成水泡,水泡破后成
为溃疡,以及结膜炎、角膜炎、肺炎进行综合诊断。
临床确诊困难时可进行实验室诊断:刮取病理组织物荧光抗体染色,检
测抗原的存在。
治疗无特异性疗法。可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和对症治疗。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