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是一种进行功能代谢显像的分子影象学设备,被誉为“分子显像”、“生命显像”,是继高能物理及基因工程之后本世纪第三个最伟大的成就。PET检查采用正电子核素作为示踪剂,通过病灶部位对示踪剂的摄取了解病灶功能代谢状态,从而对疾病正确诊断。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三个领域。
与传统的CT、MRI和超声等依靠解剖形态变化进行疾病诊断不同,PET更多的是从分子水平揭示病变的特征性代谢、功能信息,具有更高的诊断特异性。由于疾病是一个从病理代谢改变到形态结构异常的发展过程,故PET能够更早期和更灵敏的对疾病做出准确诊断。
PET-CT检查的4大医学作用
PET-CT能对癫痫灶准确定位,也是诊断抑郁症、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独特检查方法。癫痫的治疗是世界十大医疗难题之一,难就难在致痫灶的准确定位,PET-CT使这一医学难题迎刃而解。经PET-CT的引导,采用X-刀或γ-刀治疗,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PET-CT能鉴别心肌是否存活,为是否需要手术提供客观依据。目前,PET-CT心肌显像是公认的估价心肌活力的“金标准”,是心肌梗死再血管化(血运重建)等治疗前的必要检查,并为放疗评价提供依据。PET-CT对早期冠心病的诊断也有重要价值。
PET-CT也是健康查体的手段,它能一次显像完成全身检测,可早期发现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肿瘤及心、脑疾病,达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目的。
PET-CT检查的基本流程
病史采集:请受检者出示所有检查报告、Ⅹ片、CT、MRI或超声等
测量体重、血糖:以保证检查能够得到最好的效果
注射:静脉注射显像剂,根据检查目的不同,选用不同显像剂
检前休息:目的是让显影剂分布到全身,一般PET-CT会有专门的休息室
上机扫描:PET-CT检查前排空小便;轻装上阵,不带任何饰品
图像采集:计算机进行PET和CT图像的融合与比较
专家阅片:为了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负责,会在第二天晨会专家开会讨论阅片
报告发放:一般情况下三个工作日取报告,如有特殊情况请跟主任详细说明
小编提示:在做PET-CT检查之前,还应该要讲自己的身体实际状况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