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人免疫期限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多数乙肝疫苗接种者在接种后3年抗体免疫效果开始下降,也有个别患者的抗体可以维持10年。所以乙肝疫苗接种后需要定期对乙肝抗体滴度进行检查,如果抗体滴度比较弱或者显示无抗体时,就要及时补种,加强免疫,才能有效预防感染乙肝。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的数量<10国际单位/毫升,就一定要进行补种。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的24小时内就会要求接种乙肝疫苗,但这是要求孩子的父母均无乙肝。按照0-1-6程序,孩子出生1个月后打第二针,6个月后打第三针。但要注意,乙肝疫苗是不能和麻疹疫苗同时接种的,因为会互相干扰。
目前国内使用的乙肝疫苗规格主要有酵母重组乙肝疫苗5mg和10mg,以及中国仓鼠肾乙肝疫苗20mg。早期的研究发现不同剂量的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的预防效果相当,但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会有区别。国外曾比较过酵母重组乙肝疫苗5mg和10mg用于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每次10mg剂量的抗体滴度显著高于每次5mg,但还没有大规模权威调查研究证明每次乙肝疫苗注射量和免疫保护效果成正比。对于加大注射剂量的方法,没有试验证明对人体有害。
根据疫苗种类和使用人群的不同,疫苗的剂量也是不同的。最初的血源性乙肝疫苗,一般儿童按0,1,6月,每次注射10μg/次;成人接种可按0,1,6个月,每次注射20μg/次。基因重组疫苗的一般剂量为5-10μg/次,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及18岁以上成人,疫苗剂量应大一些,可根据对象不同给予10μg-20μg为宜。对成人剂量国内通常用每次20μg,美国的推荐剂量为每次20μg。
当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时,就难以起到保护作用,应尽早进行加强接种。有一部分人注射疫苗以后,没有产生抗体,还有部分人由于既往接种的乙肝疫苗剂量过低,不久抗体开始下降,起不到保护作用而处于乙肝感染危险中,此时须应选择高剂量的乙肝疫苗进行加强接种。
接种后无抗体选择60微克的疫苗成人无抗体或低抗体的人最好选择60微克的乙肝疫苗。60微克重组乙肝疫苗(酵母)是引进美国默克公司先进技术和设备,自主研发的适用于16岁及以上年龄乙肝疫苗接种后没有产生抗体或低抗体的易感人群。特别是常规接种低剂量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体的肥胖者、吸烟者、乙肝携带者的伴侣和家人、新婚夫妇等人群。60微克乙肝疫苗只需接种1针,一个月后抗体阳转率可达83.26%,抗体水平远高于其他剂型的乙肝疫苗,高抗体水平可维持在体内15年以上。成人接种前不用进行两对半检查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前不需要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