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日文学关系研究与文献整理(18702000)中期检查报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

“近代以来中日文学关系研究与文献整理(1870-2000)”(17ZDA277)自2017年底立项以来,在各级部门的指导与支持下,首席专家王志松与课题组成员通力合作,攻坚克难,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目前各子课题正按预定计划分头开展研究,研究工作推进顺利,可望按计划达到既定目标。

(1)签订合同,明确责责、权、利关系

课题组基于任务分工实行个人分工与集体协作相结合以及二级负责的原则,立项之后首席专家王志松教授作为第一责任人与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于2018年5月分别签署了研究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并按财务规定将部分经费划拨给子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财务,以确保各项研究活动顺利如期展开。

(2)项目组全体会议

2018年8月26-27日,召开项目组全体会议。26日,首席专家王志松教授作了题为《近代以来中日文学关系研究与文献整理》的报告,在全面介绍近代以来中日文学关系研究的重要课题的基础上,就“编年体”的方法作了阐释,讲述了学术研究与文学编年史的方法问题。各子项目负责人就各自的研究课题作了发言,内容涉及中日文学概念范围的问题、日语转译欧美文学作品的问题等。就方法问题也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认识到:在数据库、网络资源迅速发展的研究环境下,一方面需要有效地利用新技术挖掘和整理资料展开研究,同时也要意识到新技术的局限性,不怠于激活传统的方法。只有活用好新技术、发挥出传统方法的长处,才能做出有新意、有底蕴的研究。与会者在肯定本课题研究意义与理论价值的前提下,就如何开展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以及项目具体的研究方案,提出了中肯而独到的意见和建议。27日继续举行工作会,讨论消化各方意见和建议,相互交流信息,凝聚共识,相互切磋。根据各方面的意见,课题组认真讨论,适当调整了课题结构,增加了《台湾卷》和《港澳卷》,以期更全面地近代以来的中日文学关系史。

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重庆大学、大连外语大学、(日)广岛大学、(日)崇城大学、(日)日本女子大学等二十几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参加本次会议。

(3)细化研究工作计划

在第一次项目组全体会议的基础之上,课题组制定了更具体的研究计划:第一阶段主要是查找与整理资料,于2019年12月底完成;第二阶段是各子项目编年史撰写,于2021年12月完成初稿;第三阶段修改并定稿编年史,2022年12月底结项。

目前正在实施第一阶段研究计划,广范围查找、辑录和整理资料。由于资料浩繁,头绪繁多,以下三种资料是其主干:

②中日双向的翻译作品

③中日双向的中日题材作品

(3)举办专题学术会议

2019年3月23日,课题组举办了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翻译与中日近现代文学研究论坛”。中日翻译文学研究是本项目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近代以来中日之间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不仅对近现代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其本身也构成中日各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者的发言有宏观的历史梳理,如勾勒近代以来日本人用现代汉语翻译和创作文学作品的历史轮廓;更多的是个案研究,有新资料的发掘,也有旧题目的新阐释。研究范围横跨清末至当代的中日翻译文学,内容丰富,对于重新审视中日近现代文学的“跨境性”提供了新的材料与视角。本次会议由首席专家王志松教授主持,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同济大学、东北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和光大学、(日)东京女子大学等大学的学者参加。

(4)编撰《中日比较文学研究文献目录(2000-2018)》

(二)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1、子课题1:《近代卷》

《近代卷一》(1840-1897),负责人:王志松

(1)资料收集及整理:

①子课题负责的1840-1897年间,中日间翻译作品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录入情况:

③子课题负责的1840-1897年间,中日题材作品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录入情况:

该时段中国发表的有关日本题材的作品主要集中在诗词中,目前正在通过黄遵宪等人的诗词进行查找,今后还要扩大到对其他体裁作品的查找。日本发表的中国题材的作品数量庞大,有中国古典题材的作品,也有关于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的作品。因相当部分的作品并没有完全体现在作品名上,需要通过作品的阅读才能发现,因此工作量相当大。已经查找到的目录正在整理与录入Excel。

(2)论文写作情况

(3)总结与计划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①需要查找的文献数量庞大,且因馆藏及散佚等问题,查找不易。目前需要对查找范围做一些调整,以书籍为主,兼及报刊,做到点面结合筛查资料。

③由于该时段正处于中日现代文学概念形成的时期,因此如何判定“文学”与“非文学”作品,有许多需要探讨的学术问题。计划在资料收集与学术思考同步进行,不预先画地为牢,也不漫无边际地扩大范围。

④日本资料搜集困难。通过在日本高校就学的朋友共享数据库资源。但单凭这点依然不够,需要购入更多日本的资料,必要时前往日本各大图书馆进行资料收集工作。

下一步工作计划:

《近代卷二》(1898-1907),负责人:国蕊,陈鹏安

①子课题负责的1898-1907年间,中日间翻译作品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录入情况:

③子课题负责的1898-1907年间,中日题材作品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录入情况;

②由于本阶段的历史文献并未完全数据化,且研究过程尽量使用一手资料,因此查找起来费时较多。尤其日本题材的中国作品,较少有先行研究或数据可供参鉴,需要深入阅读一手文本,工作强度较大。

⑤日本资料搜集困难。解决途径为发动身边力量,通过在日本高校就学的朋友共享数据库资源。如早稻田大学的数据库就可直接阅读大部分报刊资源。但单凭这点依然不够,需要购入更多日本的资料,必要时前往日本各大图书馆进行资料收集工作。

《近代卷三》(1908-1917),负责人:梁艳,李青

②1908-1917年的中日翻译作品数据的收集及其整理、Excel表格的录入情况

1909年中国译日本书籍(单行本)收集完毕,整理并录入129条。

1909年中国译日本书籍(期刊刊载)收集完毕,整理并录入12条。

1909年中国译日本书籍(报纸刊载)收集完毕,整理并录入99条。

1910年中国译日本书籍(单行本、期刊、报纸),整理并录入241条。

1913年日本方面的书籍(翻译作品)收集完毕,整理并录入107条。

1913-1917年日本方面的期刊(翻译作品)收集完毕,整理并录入10条。

1913-1917年日本方面的报纸(翻译作品)尚未收集,有待整理。

③1908-1917年的中日题材作品数据的收集及其整理、Excel表格的录入情况

第三,在整理出的翻译作品中,哪些是从日文转译的?从源语言到中文经历了什么样的转译过程?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弄清这个问题?需要与课题组其他成员进一步探讨。

2、子课题2:《现代卷》

《现代卷一》(1918~1927),负责人:单援朝

(1)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中文方面,在主要杂志上的数据收集已基本完成,剩下一些非主要杂志尚未进行排查,关键是有些杂志只知其名,尚不知其所在。在报纸上的排查现已委托学生进行。单行本的数据收集也基本完成,现在进入捡漏拾遗阶段。

日文方面,在报刊杂志上的数据收集已完成大半,剩下的杂志如《太阳》《改造》等需要去国会图书馆看微缩胶卷,拟安排在今年底寒假时实施。单行本的数据收集也有相当积累,比预想的多得多。日文数据已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文数据尚未录入Excel表格

②中日翻译作品的数据收集及其整理总体进展顺利

中文方面,在主要杂志上的数据收集已基本完成,单行本的数据收集也有了相当的积累。在报纸上的排查现已委托学生进行。

日文方面,在报刊杂志上的数据收集已完成大半,剩下的报刊杂志排查拟安排在年底寒假时实施。单行本尤其是全集类的数据收集已基本完成,现在进入捡漏拾遗阶段。日文数据已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文数据部分录入Excel表格

④人员来往及重大事项的数据收集及其整理,在以上排查中所得数据都有记录,但还未对数据进行整理,也为录入Excel表格。此项将作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鉴于内容不同,可能需要专制的Excel表格。

利用在数据收集中获得的新资料,已完成4篇论文的写作,公开发表《芥川龍之介と中国における西洋、日本》(『跨境日本語文学研究』第9号2019、6)。

(3)总结与计划:

《现代卷二》(1928-1936),负责人:李炜

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本人主要注意到如下三点问题:

再次是国内查找日本资料愈加不便。某些资料原本可以通过Yahoo、Goo、Cinii等网站等进行查证,但现在国内均无法登陆。

《现代卷三》(1938-1945),负责人:陈爱华

②中日翻译作品

③中日题材作品

已按照(1)中所述研究路线基本完成现有研究成果的汇总,并已将所搜集数据的基本信息录入到Excel表格。因抗战文学体量较大,日本“国策”文学涉及作家作品数量众多,除利用(1)中所述文献检索数据库进行调查外,还需通过对梳理出的作家全集进行调查等进一步搜集作品。目前仍在进一步调查搜集中。

全面搜集日方数据难度相对较大,需进一步发挥团队力量;对所搜集数据阅读撮要工作量大,拟从有代表性的数据和新发现数据开始整理;抗战文学中涉及日本题材作品的全面搜集有难度,拟以现有抗战文学选集为主要范围,对涉及日本内容较多或有特点的作品进行搜集;战俘日记等一手文献的搜集难度大,尚需努力。

3、子课题3:《当代卷》

《当代卷一》(1945-1959),负责人:祝然、郭伟

③1945-1952的中日题材作品数据的收集及其整理、Excel表格的录入情况:预定于今年8月开始正式着手。

1953-1959年段在前期整理的时候没有单独进行,因为在检索只能看到题目的情况下,很难明确这是一部中日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是一部研究型作品。比如山田统曾在1957年出版过《老子》一书,单从题目来看很难确定这是一部以老子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还是一部以老子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专著。目前本部分内容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检索摘要、内容简介(如能看到原文则更好)对第1部分中属于中日题材的作品进行剥离、单独整理,此项工作预期在9月份之前完成。

虽然日方文献数量优势巨大,然而在中日翻译文学领域却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日翻译文学专著中,汉译日专著出现了44部,日译汉专著出现了58部,在这个环节中方占据了优势,这说明在该时段,虽然中国学者对于日本文学的研究似乎不那么瞩目,但在译介领域却毫不逊色于日方学者。为什么将侧重点放在“译介”而不是“研究”之上,这是本研究随后准备深入的内容之一。

从所选题材来看,中方的译介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对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译介,这一点充分体现出该时段的时代特征,其二是对于日本儿童文学的译介,为什么会瞩目于儿童文学而非其他,本研究随后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日本对于中国的译介同样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对于聊斋志异等古典文学的译介,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执著在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中可谓是一脉承袭下来的传统,其二是对于丁玲、赵树理等现代文学作家的译介,足见当时的日本翻译者们有着十分敏锐的时代触角。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④目前研究中遇见的最大困难就是日本网站无法使用这一问题。在“YAHOO日本”无法使用之后,本研究一直使用GOO(goo.ne.jp)进行检索,并利用CINII检索日方论文等文献。现在GOO和CINII也经常会遇到无法打开的情形,网络状态十分不稳定,很影响文献的检索和使用。目前主要使用国立国会图书馆的搜索引擎,然而该引擎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果类似的网络状态还会持续下去,将考虑通过VPN等方式翻墙检索。

下一步工作计划。

利用国立国会图书馆搜索引擎检查、补遗业已完成的Excel表格及文献下载:预计2019年10月1日前完成。将“中日题材”作品从已查询到的文献中剥离出来,建立独立的Excel表格:预计在2019年9月1日之前完成。1950年代汉译日本儿童文学作品研究:2019年7月-2019年9月文献收集及整理;2019年9月-2019年11月论文写作。

《当代卷二》(1960-1976),负责人:张冲,陈文

目前录入Excel表格8000余条,还需要进一步甄别整理。

在中国翻译的日本文学作品方面,分以下步骤对1960~1968年间的作品进行了整理:根据《汉译日文图书总数目(1719~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全国总书目》对该时段内翻译出版的日本文学作品进行了整理。逐期查阅《世界文学》等外国文学期刊,整理该时段内翻译的短篇日本文学作品。

在日本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方面,主要根据『中国文学研究文献要覧1945~1977(戦後編)』一书整理该时段内日本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通过国立国会图书馆的检索系统对该书中罗列的关键词进行了补充检索。

在中国的日本题材作品方面,初步主要对《世界文学》《人民日报》等主要期刊中中国作家创作的以日本为题材的短篇作品进行了整理。

在日本的中国题材作品方面,对武田泰淳、井上靖、司马辽太郎、陈舜臣等在该时段内以中国为题材的作品进行了整理。

2018年至今完成论文3篇,发表《郭沫若歴史劇における谷崎潤一郎文学の受容》(『水門』勉誠出版、2019年)。

(3)总结和计划

困难:①日本文献方面数量较大,在国内收集比较困难。②对作品类别的定位存在模糊的地方。③对中日题材作品的查找还没有比较系统的方法论。④中国方面的日本研究、翻译作品数量较少,难以展开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代卷三》(1977-1989),负责人:林涛、尹芷汐

整理古典文学研究过程中《中国文学研究文献要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本书收录的文献数量非常多,现在仍然处在数据录入的阶段。录入结束以后,将在CiNii、国立国会图书馆数据库中输入“史记”“诗经”“李白”等关键词并补充表格。

近代文学方面主要是在CiNii、国立国会図書館サーチ等数据库中输入“中国文学”“中国文艺”等关键词,整理出熊文莉《日本"中国文学研究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1)、孙立川与王顺洪编《日本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论著索引—1919-1989》、阿部幸夫编『日本における中国文学研究文献目録』(辺鼓社、1981.101985.10)、阿部幸夫编『中国現代文学研究の深化と現状—日本における中国文学(現代/当代)研究文献目録一九七七--一九八六』(東方書店、1988.2)等目录,今后会参照并进行数据录入,现有文献目录的整理结束以后,将在CiNii、国立国会図書館サーチ等数据库中输入“鲁迅、周作人、巴金、伤痕文学”等具体名称进行搜索以查漏补缺。

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查找和阅览,负责人得以对1977年~1989年之间日本的中国研究有一定的整体掌握,再次确认和肯定了本研究课题的重要性。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①有一些中日文学比较研究不太好具体划分为“中国研究”还是“日本研究”,比如研究鲁迅和内山完造的论文,有些主要着重讲内山完造,但又的确是涉及到鲁迅,又比如研究太宰治《惜别》的论文里,有一些讲到鲁迅对太宰治的影响。这些研究暂时可以录入,用颜色标出,今后与其他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②关于日本题材的中文作品暂时只收集到了部分数据,究竟根据怎样的线索展开进一步的查证存在困惑。尚未录入Excel表格。③关于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日本作家在华的访问和文学活动以及两国作家之间的交往这一部分内容还未展开调研,需要加强,同时也存在根据怎样的线索展开查证的困惑。

《当代卷四》(1990-2000),负责人:赵海涛、史瑞雪

②所负责时段的中日翻译作品数据的收集及其整理、Excel表格的录入情况:

③所负责时段的中日题材作品数据的收集及其整理、Excel表格的录入情况:

本课题承担的1990-2000年度的中国出版的日本题材作品数据的收集及其整理、Excel表格尚未完成录入。日本方面的中国题材作品搜集工作尚未全面展开。预计10月底完成。

①由于部分论文没有上网、部分专著因为历史原因存量较少,暂时没有检索到,与已有数据组合完善。这个问题没有捷径,只能通过阅读和学术交流获得信息并进行补充。

②由于录入工作量过大,部分细节问题恐有疏漏,只能仔细检查,及时纠正。

③已有论文的发表由于作者熟悉程度的诸多因素,论文主题略显分散,接下来以相同主题连续发表论文十分有必要的。

④日本方面的资料查阅起来较困难,目前只能依靠部分数据库和书目的参考目录。尤其是一些译注的前言后记,仍需查找。

《当代卷五》(2001-2010),负责人:张文颖

(2)总结与计划

在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时,组员也发现并提出了以下几点问题与不足。

①2001年至2005年的作品研究尚未开展或者较少涉及,在数量上存在限制,不知是未上传至网络还是研究者较少。

③组员查找文献的标准不统一,致使后面的资料整理和结果呈现方面不得不多次修改,给整理工作的如期完成造成了困难。自立标准的话又难免有失偏颇,组员认为应该设立统一、客观的标准予以指导,来保证全体工作人员完成工作的统一性、标准性。

④组员主要通过中国知网、日本CINII两个资料检索库,并参照了读秀、国文学研究资料馆等对文献资料进行了补充,其他搜索方法和文献检索网站鲜少涉及,这就必然会导致一部分文献未能被发现和整理,今后还需要运用多种搜索方法来弥补这一缺憾。

⑤期刊、学位论文查找地相对全面,书籍、报纸、多媒体方面还有所欠缺,今后在这方面还需要继续查找,力求补充完整。

今后,我们组准备利用其它搜索方法和文献检索网站,扩大检索范围,细分检索工作,力求文献整理更加准确与全面。

4、子课题4:《伪满洲、沦陷区、港澳、台湾卷》

《伪满洲卷》,负责人:刘春英、吴佩军

1970年代以后,中日两国的研究者们对伪满文学资料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西田胜先生领导的“殖民地文化研究会”对伪满时期出版的日文报刊杂志目录进行了系统整理,为研究者们提供了大量信息。该会的机关刊物《植民地文化研究》自2002年创刊至2019年为止,一共登载了伪满时期出版的19种日文杂志和报纸(文艺栏)目录,其中包括杂志15种,即《新天地》、《满洲映画》、《大吉林》、《兴农》、《满洲行政》、《艺文》(满洲艺文联盟机关杂志)、《北窗》、《燕人街》、《作文》、《满洲文话会通信》、《满洲艺文通信》、《满洲公论》(满洲公论社出版)、《满洲浪曼》、《北满合作》、《艺文》(艺文社出版),报纸文艺栏四种,即《大新京日报》、《哈尔滨日日新闻》、《满洲新闻》、《农事合作社报》,此外,还刊登了《作文》同仁在战后出版的杂志《文话》的目录。《朱夏》杂志也登载了很多伪满日系作家的年谱和伪满文学大事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中国方面,刘晓丽和大久保明男两位先生编著的《伪满洲国的文学杂志》和《伪满洲国主要汉语报纸文艺副刊目录》收录了中文杂志目录34种、日文杂志目录12种、中文报纸文艺副刊目录5种。

线装书局复刻出版了《伪满洲国期刊汇编》,收录了伪满中文期刊56种237册。长春市图书馆原馆长刘慧娟先生编辑出版了《东北沦陷时期文学作品与史料编年集成》,收录了长春市图书馆所藏伪满作家70余人的万余篇文学作品,介绍了伪满时期的文艺刊物160余种,是目前收集东北沦陷区文学作品最多、最全的系列书籍。但是,这一套大系收录的主要是伪满时期的中国作家和中文刊物的资料,对日本作家和日文刊物提及的不是很多。

韩国方面,的皓星社复刻了战前出版的杂志《朝鲜及满洲》,亚细亚文化社复刻了《满鲜日报》(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辑整理)、《大连日日新闻》。

本卷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参考了上述资料,特别是正在对《殖民地文化研究》上登载的约50万字的目录进行筛选、甄别、核实和校对。同时还挖掘查找了一部分日文资料杂志,比如学界尚未整理的《满洲公论》、《大吉林》、《摩登满洲》、《女性满洲》、《满洲良男》、《鞑靼》、《满洲放送》、《满洲儿童》、《新京半月刊》、《读书杂志》、《满配》、《书光》、《满洲日日新闻》、《大连日日新闻》,根据这些资料进行目录编辑。此外,还编撰了一个伪满时期日本文学翻译目录,约15000余字。

通过上述工作发现国家图书馆及东北各地图书馆藏有一定数量的报纸缩微胶卷,可以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目前为止,本卷已经收集到了伪满时期出版的80种日语杂志的目录信息,但是很大一部分只能看见目录,而看不到原文,所以无法界定作品的题材属性。

网上日语杂志目录是查不到的,中文大概只能查到《华文大阪每日》的全文及目录。所以我们的难处是除了线装书局出版的那些影印文学期刊外,余皆伪满时期出版的小杂志无从查阅。

下一步工作计划:在继续查阅各图书馆收藏的缩微胶卷的同时,去日本查找散落在各图书馆的伪满资料。对《伪满洲国的文学杂志》和《伪满洲国主要汉语报纸文艺副刊目录》收录了的目录进行鉴别,寻找中日文学关系方面的资料。

《沦陷区卷》,负责人:陈玲玲(陈言)

◆日文部分

对华北地区的日文杂志的情况做了初步查阅和整理,整理完毕、Excel表格录入了770条数据。最近搜集的《北支那》等数据尚在整理中。

对华北地区的日文报纸的情况做了初步查阅和整理,整理完毕、Excel表格录入了294条数据。最近搜集的《东亚新报》等数据尚在进一步整理中。

◆中文部分

对华北地区的中文杂志基本上通览了一遍,通过电子平台和部分图书馆搜集、整理完毕、Excel表格录入了1848条数据。

对华北地区的中文报纸基本上通览了一遍,通过电子平台和部分图书馆搜集、整理完毕、Excel表格录入了105条数据。

②所负责时段的中日翻译作品数据的收集及其整理、Excel表格的录入情况

对华北地区的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数据已经纳入上述(1)中,

③所负责时段的中日题材作品数据的收集及其整理、Excel表格的录入情况;

整理并Excel表格录入了2条有关论文集的数据,整理并Excel表格录入了89条有关论文集的数据,

目前大体完成了华北地区中日题材作品的通览。整理并Excel表格录入了14条数据。

通过上述工作新发现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系统地整理数据,构建了对于华北沦陷区文学资料的整体性的认知,对因七七事变之后解体的华北文坛如何重建有了了解。其二,是通过系统地整理数据,对每一个作家的整体面貌有了新的认知。新思路:先是继续搜集整理资料,继续挖掘前期各个方面的遗漏点,完善报纸上的资料、书籍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之上,从不同的侧面来建构战时中日文学关系。

《港澳卷》,负责人:吴佩军

中文杂志

新东亚-1-14-3

香岛月报-13-0-0

大同画报-0-2-0

时事周报-0-1-0

大众周报-13-22-21

南方文丛-1-5-0

文艺青年-4-0-21

大风-21-4-86

笔谈-5-1-1

《青年知识》-0-0-0

《时代批评》(半月刊)-0-0-0

《国讯》-0-0-0

合计-58-49-132

日文杂志

香港东洋经济新报月刊-0-0-17

写真情报-0-0-0

合计-0-0-17

中文报纸

香港商报-0-2-5

香港日报(中文版)-7-53-12

华侨日报(1944至1945年部分)-0-41-0

南华日报(1942年7月至12月)-9-0-3

合计-16-96-20

日文报纸

南支日报-114-11-310

香港日报(日文版)-48-0-305

合计-162-11-615

通过上述工作有以下新发现:

第一,扩大搜寻范围。在立足于香港大学图书馆的同时,还要查找香港中央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以及澳门、台湾和日本各大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

《台湾卷一》(1895-1945),负责人:阮文雅

①中日题材作品数据的收集及其整理、Excel表格的录入情况;

目前并从一般日本统治时期较未提及的『台湾杂志兴亡史』(里川大无着,连载于『台湾时报』昭和10年2月-12月、8-9月未见)一书中整理出大正时期及昭和初年民间所出版的杂志共189本,然多有散佚。有11本未知发刊或废刊日期。

③中日翻译作品数据的收集及其整理、Excel表格的录入情况;

因此阶段的台湾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故不似其他子课题有着翻译之问题。惟分为日文作品与汉文作品,可确认者于表格中已有注记区分。

①数据的正确性待确认

有关上述笔名之问题,撰写时似乎最好先将各文人之笔名作介绍;而文坛记事目前收录的为日本文人来台或文学集会开会等活动,重要作家的逝世亦记上一笔。生辰目前则为略去。但若要记载重要作家之出身地与笔名时,还是要在文坛记事上列出生辰之年并顺道记载,似乎比较可行。

此外有许多关于早期明治及大正时期作品的信息,不同的数据会分别记录不同的信息。例如杂志「竹堑新志」在『台湾文学史纲年表』中写11月创刊,但『台湾杂志兴亡史』纪录为2月创刊。『高山国』在『台湾文学史纲年表』中纪录为11/23日创刊,但『台湾杂志兴亡史』则记录为写11/3。是否为新历与旧历的标记不同,还需确认。其他还有关于当前目录中因表格不同也有重复的部分需要整合。

②细节的掌握与资料的取舍

③撰写的视点

要介绍文艺作品时若仅为概述太过平淡,本身希望写出较为独特的视点,又怕流于偏颇或者犯下前后论述矛盾的错误。写法如称呼上也必须统一,该注意的细节非常多。数据的参考在本计划中似乎一律免去批注因为以往论文写作时必须详细引用参考文献,虽然写出批注的工程复杂,但也有可以卸责的优点。此计划则完全由个人来为资料下脚注与介绍,顿时感觉自己才疏学浅责任庞大。

《台湾卷二》(1946-2000),负责人:李郁蕙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协办国际学术会议

首席专家王志松所在北京师范大学日文系协助复旦大学日文系于2018年10月举办“第六届东亚与同时代日语文学论坛2018上海大会”。大会主题是“租赁与近现代东亚文化”。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美国等国学者参加,12名课题组成员也参加了此次大会,作日语学术发言,题目如下:

①王志松「装幀と挿絵というコンテクスト――中国における夏目漱石文学受容の一側面」

②张玉「明治30年代の日本におけるイギリス家庭小説の受容――『AWoman'sError』から『野の花』へ」

③李国磊「『箱根の坂』における漢籍の意味」

④李青「包天笑訳『鐡窗紅涙記』について」

⑤単援朝「半植民地の風景――「場違ひ」の西洋――芥川龍之介が見た中国の租界―」

⑥陈鹏安「重訳における「恩」の構造の転換――『侠黒奴』を中心に」

⑦陈爱华「戦時下に書かれた田中英光の『我が西遊記』―魯迅の<遊戯>観の受容を中心に―」

⑧吴佩军「横光利一『上海』における白系ロシア人の表象」

⑨陈文「武田泰淳『上海の蛍』論——初期上海ものと関連して」

⑩林涛「中国における武者小路実篤「桃源にて」の翻訳改作公演(一)――田漢訳「桃花源」とその公演を中心として」

阮文雅「借用させられた教養——台湾日本語世代の文芸作品を例に」

李郁蕙「文学から見る1940年代の台湾におけるファッションの表象」

(2)举办中日翻译文学研究论坛

首席专家王志松于2019年3月23日主持举办了国际学术研讨会“翻译与中日近现代文学研究论坛”。10名课题组成员和日本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作学术发言,题目如下:

①王志松《汉语翻译与汉语创作——“日本文学”的另一个面向》

②国蕊《从“世界奇谈”到“女子世界”——再议鲁迅《造人术》的译介》

③李青《明治教育家小泉又一对清末中国教育的影响——兼论1906年中国提学使赴日考察问题》

④加藤三由纪《水上勉文学の翻訳と莫言》

⑤张文颖《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以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会围绕史铁生作品的译介活动为中心》

⑥林涛《漂洋过海的仙人——论武者小路实笃《久米仙人》及其中译本、改写本》

⑦梁艳《翻译与改作:唐小圃对国木田独步的译介与接受》

⑧祝然《殖民语境中的摹写——长谷川四郎与《狂人日记》》

⑨郭伟《武田泰淳与翻译——以泰淳译谢冰心著《我所见到的蒋夫人》为中心》

⑩李炜《民国时期中国对林芙美子的译介与接受》

史瑞雪《谢六逸的狂言译介及其平民性与滑稽趣味》

课题组成员注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积极参加了以下学术会议,并就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做学术发言:

①王志松于2018年4月14日参加“第三届“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中国社科院日本所)、2018年10月29日-30日参加““日本文学中的中国意象”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年11月16-18日参加““知识迁移与近代东亚的政治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年6月15日参加日本昭和文学会主办的“东亚地理学想象力与物语的生成、消费”(日本:国学院大学)。

②梁艳于2018年1月18日-21日参加九州大学举办的“近現代文学と東アジア”研讨会(日本:九州大学)、于2018年7月27日-30日参加华中师范大学与日本九州大学共同举办的“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九州大学)。

③祝然于2018年9月22日参加“辽宁省外国文学研究的新视点”学术研讨会暨“辽宁省外国文学学会2018年年会”(大连:大连外国语大学)。

④国蕊于2017年12月08日-10日参加“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及其课程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11月15日-16日参加“鲁迅与中国现代文艺复兴思潮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8年中国鲁迅研究会年会”(海口:海南师范大学)。

⑤彭雨新于2018年1月28日参加“[日本]中国文芸研究会2018年1月例会”(日本:関西学院大学)、2018年2月22日参加“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研究会第四回年度大会”(韩国:圆光大学)、2018年8月25日参加“泰国日本研究国际研讨会2018”(泰国:朱拉隆功大学)、2018年9月21日参加“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研究会第5回年度大会”(日本:琉球大学)、2018年10月27日参加“第二届“四十年代的国家想象、地方经验与文学形式”研讨会”(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术月刊》编辑部)。

⑥陈玲玲于2018年2月22日参加“东亚殖民主义与文学研究会第四回年度大会”(韩国:圆光大学)、2018年7月7-8日参加“第一届周作人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日本:早稻田大学)、2018年10月27日参加“第二届“四十年代的国家想象、地方经验与文学形式”研讨会”(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术月刊》编辑部)、2019年5月11-12日参加“长时段及东亚历史视野中的“五四”:百年纪念研讨会”(日本:东京大学)

⑦李炜于2018年4月21日-4月22日参加““译介学”“译文学”与东方文学翻译专题研讨会”(湖南科技学院)、2018年7月14日参加“全国东方学与东方文学青年学者论坛”(北京大学)、2018年8月14日-16日参加“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第16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内蒙古大学)、2018年8月24日-25日参加“‘全球史'中的外国文学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019年6月15日参加“第一届全国日语专业学术带头人高端学术研讨会”(北方工业大学)。

三、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1)本课题组的专题会议新闻报道

(2)讲座

(3)在学术杂志上专辑推出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专辑推出本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3篇论文。

①林涛《阿万纪美子的“满洲”书写及其“满洲”认知――以《云》为重点考察对象》

②王志松、刘楚婷《水上勉沈阳题材作品中的“小孩”形象论考》

③单援朝《日中女性作家笔下的中国日本遗孤形象——以山崎丰子的《大地之子》和严歌苓的《小姨多鹤》为例》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在上述各子课题中期总结的基础上,做一个整个课题组的宏观总结。

(1)阶段性重要成果

在课题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除发表38篇论文外,通过对近代以来中日文学关系资料的爬梳与整理,获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②发现至1945年为止日本的汉诗、汉文作品数量众多,汉文教育普遍,汉文教材大量出版,1945年以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和研究很兴盛,由此可见中国古典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力依然很大。这些资料的挖掘与梳理,有助于把握近代以来东亚汉字文化圈的文学状况,对于重新审视中国代文学乃至东亚文学的世界性和现代性有重要意义。

④挖掘出许多新资料,如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杂志《北支》、后方杂志《远东》、香港报刊《大风》、《笔谈》《华商报》等上发表的中日文学方面的作品。这些新资料的发现对于重新把握抗日战争时期同时存在于伪满洲地区、沦陷地区、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不同的错综复杂的中日文学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以上简单列举了5点。随着资料的勘查和整理进一步展开,可以预见还会有新的发现。即便从以上5点来看,可以有把握地说,这些丰富的新资料的发现必将改写近代以来中日文学关系史、日本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的书写。

这5点对本课题的整体设计也产生了影响,特地增加了《台湾卷》和《港澳卷》。这样关于中日文学关系史的研究就更加完整和立体,在研究体例上也是首创。

(2)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①筛查和整理资料的人手不足

②日本方面的资料收集困难

解决措施:今后需要投入一定经费购买VPN和增加日本访学的次数。

③个别课题组成员投入不够

④经费使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本项目研究规模大,首席专家所在校以外(包括其他城市、台湾和旅居日本的学者)的课题组成员众多,因此在经费使用上遇到了很大的问题:由于现在财务制度的细化,非本单位人员的票据报账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异地人员的交通费根本无法报账。本项目除去外拨经费10万元外,其他经费使用不多。迄今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主要依靠北京师范大学配套本课题的一些经费勉强维持运行,主要以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的形式支付给校外(包括其他城市、台湾和旅居日本的学者)的课题组成员。但学校配套的这些经费并不能满足课题组成员研究上的必要支出。如果课题经费不能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势必会极大地影响其积极性。

解决措施:建议现在账面上的44万元课题经费,能够较为灵活地使用,以便支持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简介

(1)吴佩军《伪满时期哈尔滨的都市表象——以竹内正一小说<吉尔曼公寓素描>和<马家沟>为中心》

摘要: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哈尔滨在日本殖民主义者统治下,由开放的国际都市渐变为“北进的据点”和“对苏防卫基地”。这种政治权力的更迭一方面带来了资本权力结构的变化,导致城市规模、功能和景观的改变,另一方面则加剧了业已存在的都市空间和社会的分裂。日籍作家竹内正一在《吉尔曼公寓素描》和《马家沟》等小说中,描写了这种都市表象的变化、民族和阶级差别以及被统治民族凄惨的生存状况,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等政治口号的虚伪性。

(2)吴佩军《『香港日報』日本語版とその文芸欄》

(3)梁艳「1920年代中国における国木田独歩の翻訳と受容」

(4)李青《以“教育”入“小说”:对教育小说<馨儿就学记>的考察》

摘要:清末民初出现了一波翻译小说的高潮,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新教育改革的进行,小说成为有识之士“教育蒙童”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北京下诞生的“教育小说”成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本。包天笑是这一时期翻译教育小说最多的译者,他的译作中《馨儿就学记》产生的影响最大,先后再版十数次,还曾获得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教育部嘉奖。本文通过对比英文、日文底本,分析译者包天笑在翻译教育小说《馨儿就学记》过程中进行的改写及其原因,探究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在小说中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

《馨儿就学记》原名为Cuore(1866),是意大利近代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一部儿童小说,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一个孩子一学年间的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1902年,包天笑根据杉谷代水的日译本《学童日志》转译了《馨儿就学记》,而这个日译本又是根据英译本Cuore:AnItalianSchoolboy’sJournal(哈普古德,1867)重译的,因此几经重译的《馨儿就学记》已与意大利文原著相去甚远。本文着重考察中译本与日译本的关系,必要时涉及英译本。

包天笑在翻译过程中,对小说的结构、篇章、故事细节进行了改写。在结构方面,包天笑增加了一个回忆往事的“余”的视角,即第一人称外视角,以便随时插入自己的感慨、评价,以达到教育读者的目的。从篇章来看,包天笑删除了日译本的三篇日记,同时又加入了自己创作的三篇日记。删除了美化日本人、丑化中国人的“日本人”的故事,以及早年已经出版的“親を訪ねて三千里”的部分。通过增加“扫墓”的故事,强调“孝道”的重要性;通过增加“雏国会”一节,让儿童读者了解何谓国会,普及公民社会的基础知识,进而培养“新国民”。通过文本的对比,可以看出包天笑之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进行改写,主要是为了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小说中,实现塑造理想国民的目的。论文的最后以《馨儿就学记》中篇幅较长的《破难船》一节,对包天笑的翻译、改写进行了具体分析。

(5)祝然《战争末期伪满日语杂志<北窗>时评专栏中的作家视角》

(6)赵海涛《横田文子的“满洲”书写——以满洲题材为中心》

(7)史瑞雪「謝六逸の「文学史」著述の日本語材料について」

(8)国蕊《近代翻译小说与时事的互文关系建构——以报人译者陈景韩的译作为例》

(9)王志松《日本近现代文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状况的梳理,考察了“日本文学观”的变迁,以中国学界的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丰富成果为据对新近出现的“日语文学”研究动向提出了批评。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冲击,近代形成的文学观念开始动摇。在殖民地文学研究蓬勃展开和经典作家被质疑的情况下,以国民国家建构为前提的“国文学”观被解构。于是现在出现以“日语文学研究”替代“日本文学研究”的动向。“日语文学”概念的提出与殖民地文学研究有密切关系。因为传统的“日本文学”概念被认为是“四位一体”的“国文学”观,即在日本日本人阅读由日本人用日语创作的作品。但是殖民地文学研究揭示,日本以外也存在日语文学。因此使用“日语文学”的概念可以将这些地区的文学包括进来。就此而言,该概念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与此同时,还有翻译文学的问题。日本近现代文学界也有翻译文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明治时期的欧美翻译作品。这种研究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将其当作日本近现代文学形成的过渡性作品来把握;其二,基本上漠视中日之间的翻译文学。而新世纪中国学界的翻译文学研究与此不同。在范围上,包括“汉译日”和“日译汉”。前者是日本文学作品被翻译成汉语,语言虽然不是日语,但中国学界现在倾向于认为,这既是一种独特的“日本文学”(不同于日语的日本文学),也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由汉语书写)。后者是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日语,语言虽然是日语,但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和独特的“日本文学”。也就是说,翻译文学是存在于两国之间的特殊文学形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绝不仅仅是近现代化过程中的过渡性产物。[1]因此,翻译文学研究可以说真正打破了以国民国家建构为前提的“文学观”,形成了一种开放性的“文学观”。

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将日本现代文学置于与历史传统的关系,以及与中国的关系之网状中进行研究,以此究明日本现代文学的历史性和世界性。这是中国学界对日本文学研究的独特贡献,也对重新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10)王志松《“世界名著”的创造——《我是猫》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

摘要:本文考察了夏目漱石的小说《我是猫》在中国的翻译和接受历史。《我是猫》共有32种汉译版本,在外国文学翻译中也是少见的现象。1980年代在外国文学史的教科书中以梗概介绍的形式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评价方式将其经典化为“世界名著”。1990年代涌现了于雷、刘振瀛的新译本和尤炳圻胡雪旧译本的再版,开始对对作品主题做出新的解释。这种新解释摆脱了单一的意识形态的评价。2000年以后涌现了众多译本,其中的片段甚至进入小学课本,又开始新的经典化过程。被经典化的《我是猫》在教学活动的解释中受到很大限制,但由于被经典化,其普及性增大,通过实际阅读作品,其独特的艺术性和思想的丰富性得到广泛认识。

(11)陈言(陈玲玲)《印章和书法里的周作人书斋》

(12)陈言(陈玲玲)《印章和书法里的周作人书斋》

摘要:在革命、战争和政治运动相继展开的20世纪,周作人与时代互动的深浅、对社会贴合的远近、其文学成就的高下、交谊之深厚或疏远乃至破裂,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同时因其晦朔难辨而持续引发学界的兴趣。然而周作人波澜起伏的人生也有其不变的一面,那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买书读书写书、题字、吃茶、制印、制笺、说梦、会友、延僧诵经、刻木板书,哪怕是在狱中,上述部分活动仍然能够继续。维持这种生活方式的,是周氏的古典修养,或曰是周氏的“长物志”,比如他所考究的书法、印谱、信笺、墨等等。作为拥有印章最多的现代作家,他的印章收藏尤其能体现他的交往和应酬特色、美学观、学问关怀,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社会变迁和政治意涵。而作为包括周作人在内的民国文人最为喜爱的文化空间,琉璃厂的兴衰也直接影响印人及印章收藏的命运。

(13)陈言(陈玲玲)《留学场域内的感情与逻辑——以近代日本学问留学生为例》

(14)张玉《重现传统品位古典——论改编沪剧《幽兰夫人》》

1980年由上海市长宁沪剧团改编的沪剧《幽兰夫人》与小说《空谷兰》《野の花》相比,做了一下改编:一、将纪母重新塑造成一旧式大家庭霸道家长的可憎形象,重现了我国旧式大家庭中家长的绝对权威,并对其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和反抗;二、以兰花为主线紧凑叙事,把兰花融入舞台布景及唱词之中,与情节环环相扣,以此隐喻纫珠高尚的形象与忠贞的爱情,给观众以古典美的享受;三、将兰荪由原作中的轻浮、善于移情别恋的贵公子形象被重新塑造成集义、信、礼、孝、忠贞于一身的名门望族之后,借此弘扬我国的传统道德。这些改编使得沪剧《幽兰夫人》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讲述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故事,给当时的人们带去了一场传统美与正义的艺术盛宴。

(15)张玉《1920年代の中国における黒岩涙香『野の花』の受容:無声映画『空谷蘭』を中心に》

摘要:黑岩泪香小说《野之花》由包天笑译成中文,1910年—1911年在《时报》上连载,题为《空谷兰》,之后由有正书局出版了上下册两卷本(共32回)。这部翻译小说1914年由上海文明戏剧团新民社改编排演成同名文明戏登上舞台,广受欢迎;1926年由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的同名无声电影在上海中央大戏院首映,创造了无声电影时代票房收入的最高纪录。无声电影《空谷兰》可谓是黑岩泪香小说《野之花》在中国接受史上的重要一环。译自《野之花》的《空谷兰》为何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被改编成无声电影,与小说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何做此改编?当时观众对此有何反响?本文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文本比较与史料调查。

在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众文化生产与消费热潮中,鸳鸯蝴蝶派作家包天笑应明星影片公司的邀请,加入明星影片公司,担任无声电影《空谷兰》的剧本改编。包天笑、郑正秋、张石川等在该片的制作过程中,通过描述同时代的留学美国、救济灾民等“事件”创造了一个共同空间,力求引起观众的共鸣。在此基础上,通过更加凸显“善”“恶”对比、因果报应,讲述迎合大众喜好的故事,强调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孝”,这与“善”相互呼应,旨在重塑20年代动乱状态下的道德秩序。

(16)刘春英《日本女性文学的中国百年译介史》

摘要:1918年,周作人将日本女性主义者、著名诗人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贵于道德》一文翻译后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开创了中国日本女性文学译介的先河。迄今,已有150余位日本女性作家的作品相继为中国读者所熟悉,成为近百年来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风格独具的精神食粮。与此同时,这项工作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国域外文学审美取向史的有机部分。

(17)《郭沫若歴史劇における谷崎潤一郎文学の受容》

郭沫若的戏剧与他的诗歌是一脉相承的,是彰显时代精神的,是浪漫的言“志”剧。而他的小说基本都是描绘个人生活和心情的。为了表达女性解放、反封建的“功利主义”主题,他必须要避免颓废伤感的“唯美主义”;但是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运用到唯美主义的表现手法。

以谷崎为代表的日本唯美主义被认为是“无理想”的,谷崎本人也是远离政治的。这与当时积极投身于时代风潮中的郭沫若是格格不入的。可能正因为如此从1926年谷崎回国后两人基本没有联络。因此对于谷崎文学中的唯美主义,郭沫若是克制性接受,甚至是无意识接受的。与其说他试图赋予唯美主义以时代精神,不如说他将历史剧增添了一抹唯美主义的色彩。

(18)林涛《阿万纪美子的“满洲”书写及其“满洲”认知:以《云》为重点考察对象》

(19)林涛《中国における武者小路実篤「桃源にて」の翻訳と受容——田漢訳「桃花源」とその上海公演をめぐって》

摘要:《桃花源》是武者小路实笃诸多中译作品中唯一在我国公演过的戏剧作品。该作于1923年发表在《改造》上,翌年便为田汉翻译后刊登在《醒狮周报》的副刊上。其后,1931年又为阎哲吾重译刊载于《民众教育通讯》,1938年再被阿英改写后刊载于《申报》并由大钟剧社公演。该文主要围绕田汉的译文和辛酉剧社的公演加以了详细的考察和分析,明确了《桃花源》在我国译学和现代戏剧史上的部分接受情况。

得出的结论是:首先,田汉的选文动机主要在感动于作品中主人公重建桃花源的“热情”和“坚持”上。这不仅是译者个人和某个团体的需要,更是寄托了译者对面临苦难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希冀。其次,《桃花源》之所以在我国被接受,其原因除却译者的影响力以外,辛酉剧社的公演应该说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一是剧作“重建桃花源”这一象征意义引起了其时观众的共鸣;二是袁牧之等演员的高超演技、化妆水平、充满梦幻色彩的舞台装置以及音乐的置入等给观众带来了新奇的感受。再者,辛酉剧社对男女共同登台演出以及如何在舞台上表现心理活动的探索等为我国近代戏剧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另外,尽管田汉的译文存在“生硬”的瑕疵,由于剧作中所蕴涵的不屈的精神契合了中国时代的需要,因此这一译介和公演活动所留下的痕迹持续发酵,以致成为阿英1938年再次改写和推进演出该剧的原点。

(20)阮文雅『戦時中の女性の系譜―中村地平「華僑たち」を手がかかりに―』

摘要:以新发现的文献刊物『大陆』中所连载之中村地平「华侨们」为主軸,探讨了中村笔下的南方女性,并循而探讨「南方」对日本作家的多重性意义。对于中村地平来说,宫崎代表着故乡的「南方」,带有边陲乡间的闭塞感;而台湾的「南方」意象一方面代表着求学时海外雄飞的理想与田园牧歌风光;一方面又因战时下台湾做为南进基地的战略位置而具有了某种特殊策略性。中村地平在日本东京中央文坛大力提倡南方文学,也有以德国浪漫派的南方情怀取代中央文坛守旧势力及阴郁风气的大胆进击策略。然而值得留意的是,1941年中村被征用后前往了更边缘的「南方」-昭南,却因战争的残酷现实与死亡的威胁,令他从此放弃了自己的南方想象与文学理想,战后与文坛渐行渐远。

(21)陈爱华《“去中心化”的背后——中岛敦笔下的“混血者”》

论文指出,以现实的中日关系为背景创作的《北方行》,体现了作者朴素的亚洲主义思想,即中日以“爱”为基础,在关系对等的前提下合作、互补,共同对抗西方的威胁。但作者对待西方的态度陷入种族主义的窠臼,对中日关系的幻想严重脱离实际,导致其对于中日混血的书写在客观上与“大东亚共荣”“中日亲善”等日本侵略、殖民的口号形成呼应。

同时,论文结合对另两部以混血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的分析,勾勒出中岛敦关于混血问题的思想轨迹,肯定中岛敦的混血者书写具有政治上“去中心化”的倾向,但在中岛敦走出中国及朝鲜半岛这一东亚文化圈,体验了南洋生活之后,其思想中对于构建日本文化主体性的渴望得到增强,而这一文化上“去边缘化”的渴望,对于认识中岛敦在战争时期的创作,尤其对于认识理解中岛敦在战时集中创作的中国题材作品,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新视角。

(22)单援朝《芥川龍之介と中国における西洋、日本》

三、下一步研究计划

(2)举办多个专题学术会议

计划举办以下专题学术会议:“中日题材作品研究”、“台湾日据时期和伪满洲国及沦陷时期的媒体研究”等。

继《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之后,将在《东北亚外语研究》2019年第4期推出课题组成员的8篇论文。此外,课题组还计划在《日语学习与研究》等其他学术杂志组织专辑,推介课题组成员的最新研究成果。

(4)出版阶段性成果著作

课题组目前的工作重心是收集、整理资料和专题研究,下一个阶段将进一步深化专题研究,并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之上完成本课题,至2022年之前将有一批高质量的专题研究书稿完成和出版。通过出版系列专著,必将推进整个中日文学关系的研究,扩大本课题的影响。目前计划出版的资料集和专著。

THE END
1.宠物医院检查价格是多少?养宠课堂宠物医院检查价格是多少呢?宠物医院的检查价格因多种因素而异,但为了宠物的健康,必要的检查和诊断是不可忽视的投资。下面是宠物医院各类检查的价格: 基础的体格检查费用相对较低,可能在 50 - 150 元之间。这通常包括宠物的体重、体温、心率、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测量,以及外观检查,如观察皮肤、被毛、眼睛、耳朵、...http://wap.rp-pet.com/ackt/3027.html
2.西昌猫咪价格指南:在1500元左右的预算中寻找最佳伴侣猫咪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其价格。幼猫通常比成年猫更昂贵。健康状况良好的猫咪也会比健康状况不佳的猫咪价格更高。在购买之前,请务必要求兽医进行全面检查。 卖家信誉 从信誉良好的卖家处购买猫咪很重要。您可以通过查看评论、询问推荐并了解卖家的经验来评估卖家的信誉。信誉良好的卖家通常会在乎猫咪的健康和幸福...https://www.qinpa.cn/27764.html
3.打九价HPV疫苗前要做检查吗妇科指导意见:打九价HPV疫苗前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但是通常,如果在一些保健机构注射九价HPV疫苗,可能只需要拿出以前的体检证明就可以,不需要进行其他的检查。至于打疫苗之前是否要进行宫颈防癌筛查,其实没有特别大的必要。但是,宫颈防癌筛查对于普通妇女是每年都要做的检查。因此,在注射九价HPV疫苗前要进行详细的咨询,明确...https://m.bohe.cn/iask/mip/a8i7zmxywkswk5q.html
1.宠物体检费用一览:一次体检多少钱?这样的检查费用可能会稍微高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幼猫的话,由于其需要监测的特殊情况可能相对少些,因此体检的费用可能会有所不同。尽管如此,对猫咪的健康负责意味着您需要充分了解所有的开销并确保其质量符合价值。除了价格问题外,您还应该注意到猫咪的体检过程通常需要医生和宠物的配合。大多数时候,宠物医生可以...https://www.tijian8.com/post/E4676A3Db22c.html
2.《齐鲁晚报》刊发我院何则伟部分实习作品回复提案,不仅是简单表个态 2011年3月25日 实习生 何则伟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新闻学一班 实习单位:济南市城管局社会动员处 今年不少政协委员的提案中,都有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济南市城市管理局经过近两个月的调研,回复了政协委员的提案。我们在城市管理局的社会实践,也收获颇丰。 https://www5.zzu.edu.cn/xinwen/info/1021/2253.htm
3.宠物猫血常规检查费用详解(幼猫和成猫血常规检查价格对比,让你...一般情况下,猫血常规检查包括以下项目: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单核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嗜碱性粒细胞比例等,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 四、什么是幼猫血常规检查? https://www.pettb.cn/article-10365-1.html
4.猫咪体检项目有哪些猫咪体检一次多少钱→MAIGOO知识1、幼猫体检一般检查的项目 基本体况检测、血常规检测、 寄生虫检测、传染病检测、 疫苗抗性检测等。 2、成猫体检一般检查的项目 寄生虫检测、传染病检测、 疫苗抗性检测、血常规检测、生化检测、X线片检测等。 3、老年猫体检一般检查的项目 基本体况检测、血常规检测、生化检测(十七项全项)、X线片检测、腹部B超检测...https://www.maigoo.com/goomai/0zEMMTQx.html
5.猫在地上打滚的原因检查猫的耳朵、眼睛和猫爪 在为猫梳理毛之前,应趁此机会检查猫耳、猫眼和猫爪是否清洁,有无潜在疾病的现象。 猫耳的保健 如果您的猫很健康,对它的耳朵无需多加注意。检查耳朵里面有无污物,用一个棉花球蘸上橄榄油,将污物清除掉。如果猫总是不断地抓耳朵,就很可能患有耳病,看看耳内有无黑色腊质的斑痕。猫总是...https://www.ruiwen.com/ziliao/kepu/3300823.html
6.www.sjys66.com/mokaka97004.html由于不愿接受地方主管部门的潜规则,不愿官商勾结获取不法利益,不愿寻求所谓保护伞,自1999年至今25年来,观音山森林公园遭到东莞市、镇两级及东莞市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的不断打压、报复。直至今年10月15日,东莞市林业局、东莞市竟借国家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之机,通过层层上报,将观音山森林公园列入了国家林业和草原...http://www.sjys66.com/mokaka97004.html
7.www.howail.cn/mokaka58550.html综合外电报道,大陆轮胎美洲分公司近日宣布,大陆计划提高马牌、将军和Ameristeel品牌的中型卡车轮胎价格,涨价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涨幅最高达8%。-——。 4月,中文学校的12位学生将在两位老师带领下,到今年支敎的四川省南部县大桥中学访问,转交支教金,并同当地的师生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_。 http://www.howail.cn/mokaka58550.html
8.zjjxjt.com/mmmj/531548.htm女人两腿打开让男人添的演员表 2天前 把棉签放屁眼里一进一出 刘耀文宋亚轩上课震动 3天前 嗯嗯鲁我们不生产av我们只是 把她绑在床上轮流视频 5天前 宝贝又紧又湿又软H jav野外hd厕所 2天前 宝宝我们换个姿势撞一撞 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别在哪 0天前 六个人一起上贺峻霖MONO猫弄 妈妈的朋友6线在完...http://zjjxjt.com/mmmj/531548.htm
9.www.52deepjoy.cn/apfnews38357114.shtml小表妺苏宓高H齐老爷小说 粟丽丽多人 日韩女高中生被内射在线观看 晚上进了女小娟的身体小说完整版 日韩激情视频同城网络站 日皮的视频免费看 我和公么中字日本电影 我的军犬我的王 內射XXX韩国在线观看 叫爸爸还是叫老公 桃子视频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久久久人妻无码精品 解锁开啪姿势(NP高H) 天天干天天...http://www.52deepjoy.cn/apfnews38357114.shtml
10.猫过敏怎么检查多少钱猫肾怎么检查多少钱猫检查要多少钱 给小猫咪做个全身体检大概需要多少钱啊? 价格就不是很高就不是生命了?BS楼上的!! 猫咪体检大概要花多少钱? 幼猫并不需要做血液生化和X线片等造影检查,除非已经有疾病倾向或特殊需求,比如特殊猫种。 基本体况检测、血常规检测、寄生虫检测、传染病检测、疫苗抗性检测,费用大概:200~800元 ...http://m.boqii.com/article/482750.html
11.ak.akvtc.cn/mokieo/cat6397最后,对世界而言,一旦英国失去一定的领导权力,可能会加剧同盟化和分裂对抗化,为世界局势增添不稳定因素。在欧洲,美国行事会更加“肆无忌惮”。同时,英伦三岛的局面将更加紧张,分解之后的国家矛盾激化,局部冲突增加,不利于世界整体“和谐发展”的走向。-——。 http://ak.akvtc.cn/mokieo/cat6397
12.www.jzdz菅直人特别提到,今年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其领导者孙中山先生曾让许许多多的日本人为之深切铭感和强烈共鸣,诸如此类的友谊事例日积月累构成了今天日中关系的基础。从促进日中民间交流及相互理解的角度而言,现在活跃和贡献于日本社会各个领域的华人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https://www.jzdz-wx.com/mokaka34779.html
13.宠物实习报告8篇我们向顾客推荐的大多数就是夸克的狗粮,夸克的狗粮在宜昌市场上也就比较有竞争力。相对皇家他价格便宜,适口性也比较好,很受狗狗们的喜爱。 艾尔的狗粮销售量也不是很好,相反的,艾尔的猫粮就要畅销的多了,基本上我们都是推荐顾客购买此种猫粮,因为张阿姨说这种猫粮就算是比较挑嘴的猫也会爱吃。另外自己家猫咪吃过...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shixibaogao/131336.html
14.每日热点12142023年12月12日,云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赵世文带队检查省级疾控机构迁建项目,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及省疾控中心行政办、处突中心、新建办有关人员陪同检查。 赵世文主任一行深入迁建项目各楼栋,重点检查了迁建项目应急指挥中心、国际交流中心食堂、业务综合楼八楼等区域,对...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2661
15.分享警惕尿团过大!幼猫确诊糖尿病。更新所做检查治疗过程及...幼猫确诊糖尿病。更新所做检查治疗过程及后期饮食要点。 来自: Ailsa 2019-09-01 21:33:02 已编辑 确诊时发了贴求助了一些问题,但由于猫咪糖尿病比较少见,组里家长们都不是很清楚,又去找了熟悉的兽医充分咨询了一下。本帖一为自己记录,二为分享给大家糖尿病确诊治疗以及后期如何护理。 症状:多食多饮多尿,...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1364750/
16.管子检测新闻仪器信息网管子检测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管子检测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管子检测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管子检测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管子检测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管子检测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管子检测相关的解决方案。 https://www.instrument.com.cn/zhuti/352973/n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