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体检覆盖率虽然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对其他的发达国家,这个体检率还是比较低。根据资料显示,2017年,我国的体检率约为32%,而美国和日本的体检覆盖率已经超过73%,这说明我国民众的体检意识还是有待加强。
其实,体检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通过体检,人们可以及时对自身的身体情况进行了解,以便尽早发现病情,并且预防疾病的发生。但是即使每年都进行体检,还是可能会突然出现一些大的疾病,比如癌症等。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和体检的方式有关。如果患者不注重体检的细节,那么即使做了体检也没什么用。下面具体来介绍下体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种主要细节。
一、体检套餐不要千篇一律
一般来说,市面上大多数都体检套餐都差不多,主要针对的的各种系统慢性疾病的筛查,很少会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家族史、过往病史等多种情况对对体检方式进行调整。这样的结果就很容易会引起漏检的情况。其实,由于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体检也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疾病进行筛查。
二、不要忽视一些重要的体检项目
很多时候,由于预算等方面的影响,很多人并不会进行全面的体检,对于一些价格比较贵或者体检的过程不太舒服的项目,患者常常会将其忽视,比如直肠指检,这种检查可以70%至80%精确的发现直肠癌病变,但是由于这种检查比较尴尬,需要暴露隐私部位,医生会用手指深入患者的直肠里面,因此很多人会拒绝这项检查。
另外,还有胃镜和肠镜的检查,也是因为价格比较贵,所以很多患者也会拒绝进行胃镜和肠镜检查,从而错过了早日筛查胃癌和肠道癌的机会。
三、不重视异常的体检结果
除了做检查不仔细之外,很多患者在做完体检之后,会对体检的结果进行忽视。通常情况下,体检结果都会直接邮寄给患者,其中一些异常的指标,医生会特别注明,并且对其进行解释。
因此,如果患者看到这体检结果之后,有看不懂或者不明白的地方,那么就要及时到医院去询问医生。与此同时,针对体检结果中的异常指标,患者要继续对其进行检查,从而对其进行确诊,并且及时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案。
四、错过“低风险”的疾病筛查
有些患者可能认为患有某种疾病的风险比较低,因此在体检的时候会直接放弃这项疾病的筛查,比如肺癌。在很多人看来,女性患有肺癌的机率比男性要低很多,但事实上,很多女性都属于二手烟受害者,因此仍然有可能会患有肺癌。另外,即便没有二手烟的影响,平时生活中的各种油烟、汽车尾气等,也会使得患者出现肺癌的问题。因此,患者不要总是自信地自己患病的风险低,积极地做好每一项检查才是避免疾病发生的关键。
以上就是体检过程中的几种主要的细节,患者一定要特别注意。一般来说,体检应该尽量遵循“1+X”的原则,其中“1”主要指的是一些常规的体检项目,比如血常规,尿常规等,而“X”指的是按照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的体检项目,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体检项目,比如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可以在平时的基础体检套餐中增加胃镜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胃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