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前吃得太油,肝功能结果可能不准
体检前一天如果吃了大量高脂肪食物,甘油三酯会明显升高,有的人血液甚至呈乳糜状,看上去很浑浊,肝功能等多项检查的准确性会受影响。
建议:体检前3天避免油腻饮食。此外,吃大量高蛋白食物会使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数值升高,造成肾功能出现问题的假象。建议体检前两周,保持平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02
也不要提前一周吃素、锻炼,结果同样不准
很多人面对体检就像面对考试,在检查前一周就开始准备——多吃素,少吃肉,甚至还每天晚上都去运动,希望自己能够“体检出”一个好身体。
但这样只能显示你体检前几天“努力”的成果,并不能反映出你真实的身体状况。所以不要刻意做变化,维持原样就好。
03
体检前吃错食物,可能造成结果“假阳性”
大便隐血检测是大肠癌筛查中使用最广泛且评估最多的手段。有时吃下的一些食物或不经意的行为,都可能导致这一结果呈“假阳性”。
比如体检前一两天吃了菠菜、动物血制品以及猪肝等,或刷牙特别用力,经常有牙龈出血,即使不小心咽了一小口,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建议:验大便前一两天,要忌菠菜和猪肝,也不要吃太多辛辣食物。
04
胃镜检查,前一晚吃少渣、易消化食物
为了清楚地看到消化道的粘膜、必须使被检查部位保持干净。如在上午做胃镜检查,在检查前一天晚饭吃少渣、易消化的食物,晚上8时以后,不进食物及饮料。如果下午做胃镜,早餐、中餐都不要吃东西。
05
腹部CT检查,前4天开始少量饮食
空腹,禁食、禁水6-8小时;检查下腹部病变的患者前4天开始少量饮食,检查前2天晚口服缓泻剂一次,使胃、肠内容物尽量减少至排空。若检查胆道系统的患者则需要前一天中午多吃油脂食物,以便排出胆囊内浓稠的胆汁。
06
以甘油三酯为例,一般情况下,餐后2~4小时浓度达到最高峰,但在8小时后基本恢复到空腹水平。由于个体代谢能力不同,为了更加准确,最好空腹10~12小时再化验。
建议:如果要在早晨8点抽血,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再进食了。果汁、奶、茶水、咖啡等饮料也不行。直到体检结束,再进食。
07
体检前不要大量喝水,血脂会出现误差
体检前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导致血糖、血脂、血黏度等检测出现误差。
建议:体检前一天晚上最好别大量饮水,特别是12点以后。体检当天早上可以少量喝水,但最好控制在50~100毫升以内,也就是一两小口。
特别说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不用担心喝水影响体检结果而不吃药,这种做法反而很危险。服药后再检查,有助于判断你的日常身体状况,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准备在全麻状态下做胃肠镜的人清早起来则一点水都不能喝,以免在麻醉后无意识状态下发生误吸。
08
体检前喝酒过量,影响心电图结果
饮酒会影响一些血液检查项目的结果,最常见的有甘油三酯、转氨酶和尿酸。大量酒精还会促使血压改变,心跳加快,诱发心律不齐,降低心电图、脑血流图的准确性。
建议:体检前3天最好不要大量饮酒,体检前一天一定不要沾酒。
09
体检前化浓妆,不利于医生查体
打扮得漂漂亮亮去体检心情确实会比较美丽,但化浓妆会影响医生对面部皮肤的判断,隐形眼镜不利于做眼科检查,连衣裙及连体衣不容易穿脱。
10
做心电图别穿化纤衣服,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
做心电图时不能穿化纤类的衣服,因为化纤很容易因摩擦产生静电,从而影响体检结果。
现在大医院使用的心电图检查机都是能抗静电干扰的,但很多基层医院的心电图检查机是没有这个功能的。因此,建议受检者尽量穿纯棉的衣服做心电图检查。
另外,女性在做体检时最好穿不带金属扣的内衣,以免在拍胸片时产生阴影,干扰检查结果。
11
体检前不要剧烈运动,会影响多个指标
运动会影响血糖、肌酐、肝功能等血液检测结果。
建议:体检前一天不要做剧烈运动。走路不会影响体检结果,但如果感觉心跳加速,最好休息5~10分钟再抽血,等心跳恢复平静15分钟后再量血压。
12
体检前能不能吃药?要分情况
服用抗生素类药品、维生素C、减肥药物或避孕药等,应停药3天后再接受体检。药物可能会导致检查结果偏移正常范围,所以需要暂停服用。
慢性病患者必须常年规律服药,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糖尿病、某些术后的抗凝治疗患者等,要继续如往常一样服药,配合少量水,同时一定要告知医生。
建议:如果不清楚自己的药物是否需要停服,可提前咨询专家。
13
放弃“让人难堪”的体检项目
此外,一些体检项目需要暴露隐私部位或有疼痛等不适,如肛门指检、妇科检查等,很多人会选择放弃检查,这很可能贻误大病。
比如,肛门指检能初筛出50%~70%的直肠癌,是非常有意义且作用巨大的检查,但在体检过程中很多人却选择了放弃,非常可惜。
14
隐瞒病情,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
有的患者担心暴露隐私,在医生问诊时有意无意隐瞒身体上问题,比如以前患过乙型肝炎、有便中带血等。这种行为对自己的健康其实是没有帮助的。
医生的问诊和查体可以发现机器无法检出的不良习惯,比如吸烟喝酒吃太多,也能检查出机器无法发现的健康问题,比如脊柱侧弯或脚气等。
15
特殊状态下体检,会影响血液检查
如果你发烧、感冒或在拉肚子等等,出现这类急性疾病时就不建议体检了,这个时候的体温、心率等基础指标都会受影响,检查结果也会发生变化。
建议:最好在停止服用抗生素类药物3天后再体检。女性月经期也不宜体检,因为女性经血会影响实验结果,出现血尿,大便隐血、血沉假阳性等结果。另外月经期不能接受妇科检查,乳腺红外线检查应安排在月经干净后一周。
16
女性不要自行冲洗阴道,影响妇科检查结果
说到妇科检查,不少人会在体检前做阴道冲洗,避免检查时有异味的尴尬。但阴道冲洗不仅会增加盆腔炎和宫外孕的可能性,还会影响阴道分泌物常规指标,影响检查结果。
17
老年人体检前不要晨练,会造成检查结果不准
虽然体检前需要空腹,但由于中老年人的肝糖原储备较少,前一天的晚餐需要吃好,早晨也不建议继续晨练,避免在体检时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这样体检出来的结果也并不准确。
体检后要注意健康管理
有些人在体检结束后,将体检报告“束之高阁”,更有甚者讳疾忌医,也不采取一些可控、可及的措施去改善,实在很可惜!
体检的目的是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进行主动的自我健康管理,尤其在一些可以通过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等进行健康管理的慢性疾病方面,更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
因此,体检后建议这么做:
2.主动健康管理:生活方式、膳食管理、运动管理、心理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