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查体:请于健康体检的前三天保持正常饮食。就诊指南

1、请于健康体检的前三天保持正常饮食。

2、体检前一天应注意休息,勿饮酒及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3、于体检前一天晚餐后不再进食,保证空腹8-12小时抽血检验。

4、体检的当日早晨禁食、水,做完空腹项目(抽血化验、腹部彩超)后进餐。

5、做子宫附件、膀胱、前列腺彩超时,请您保持膀胱充盈。

6、尿常规检查请取早晨中段尿,并应放在憋尿项目检查之后。

7、抽血后需按压针眼3---5分钟,以防出血。

8、测血压、做心电图前应休息片刻,并保持心境平和。

9、请您如实提供既往病史、家庭史等有关健康状况,以便指导您进行目标性检查。为保护您的隐私权,如有不便公开的健康问题,请事先说明,我们会替您保密。

二、男性注意事项:需做前列腺彩超检查者,请在检查前多饮水,使膀胱尽可能地充盈,以利检查。

三、女性注意事项:

1、女性月经期避免做妇科、尿、便常规及TCT(宫颈涂片)检查。

2、拟在半年内怀孕的夫妇请勿做X线检查,妊娠期间避免进行X线及妇科检查,并请预先通知医护人员。

3、妇科及TCT检查需在月经干净后5-7天进行,受检前一天禁阴道用药,不冲洗,避免性生活。

4、未婚妇女不做阴道内诊和宫颈涂片。

5、妇科检查需排空小便,若妇科彩超和妇科检查都做,请先做妇科彩超再进行妇科检查或在做完空腹项目后即检查妇科,然后进餐饮水使膀胱充盈后再做妇科彩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疾病患者,请将平时服用的药物携带备用,受检后建议不要停药。

2、发热或已确诊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建议痊愈后再另行体检。

3、患有严重疾病者不宜参检。

4、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儿童体检需家人陪同。

5、体检时请向医生告知您的不适和曾患疾病,以便注意重点检查、分析和评估。

五、预约注意事项:

健康体检流程

健康体检指南

体检前:

1、体检前三天应注意饮食均衡,如需做大便潜血检查需素食饮食,避免吃血制品、动物内脏、菠菜等。

2、体检前一天清淡饮食,勿饮酒、喝浓茶和咖啡,不要吃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降压药、降糖药除外),晚八点后禁食。

3、体检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以免影响体检结果。

4、体检的当日晨禁食、禁水,在抽血、腹部彩超检查后方可进食;如患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请正常服药(少量水),并告知医生。

6、请您认真如实填写体检表中的“个人资料”等各项内容以利于综合分析和评估。

体检中:

1、当您来到体检中心后,请您先咨询选项、交费、领表或导引单、编号。

2、体检时请合理安排好您的体检流程,最好先查空腹项目(抽血、腹部彩超)检查,再做其他项目检查。

3、眼科检查时,请告知医生是否配带隐形眼镜;做心电图和测量血压时请保持安静,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4、做妇科彩超、前列腺、膀胱彩超需憋尿。

5、体检当天可提前留置尿标本,最好留中段晨尿,以留取半杯为宜。

6、不要随意更改和遗漏您的体检项目;如须增加体检项目,应与体检中心工作人员联系。

7、体检时请向医生告知您的不适和曾患疾病,以便注意重点检查、分析和评估。

8、体检过程中如有糖尿病不能耐受低血糖或年老行动不便时,请告知导医,以便优先体检。

体检后:

1、全部检查项目完毕后请您务必将体检表或导引单交回领取处。

2、请您认真听取医生的建议,及时复查或进一步检查治疗。

3、如果您此次检查身体状况良好,请保持您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半年到一年给您的身体作一次全面检查。

4、体检结束后,如果对体检报告有疑问或有其它方面的身体不适症状,随时到体检中心咨询。

THE END
1.长乐区教育局关于2023年优秀教育人才专项招聘体检有关事项的通知2.体检前三天清淡饮食,勿饮酒、咖啡、浓茶,勿大量甜食,避免剧烈运动,体检当天须空腹。 3.因个人原因(包括因怀孕无法完成胸部拍片检查等)未完成体检项目的,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文件,将无法出具体检合格结论。 4.幼儿教师资格证体检注意事项:(1)检查前须填写《妇科外阴检查知情同意书》;(2)月经期间不宜做妇科体...http://www.fzcl.gov.cn/xjwz/ztzl/jczwgk/sdly/ywjy_52236/gkqk/jsgl/202307/t20230703_4631263.htm
2.悦降体检的目的是了解身体健康状况,找出可能隐匿的疾病,为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体检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体检前三天要注意饮食,尽量少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饮酒,避免吃对肝、肾功能损害明显的药物;但检查前也不宜刻意节食、大量增加运动,这样所得的数据反而无法显示身体的真正状况。 http://website.ihealthcoming.com/patient/encyclopediaInfo.html?id=784
3.超详细!2024年公务员体检流程如果用人单位或考生对体检结果持有异议,在收到体检结果通知的七天内,可以申请进行一次复查。复查只能进行一次,最终的体检结果将以复查的结论为准确依据。 二、2024年公务员体检注意事项 1、体检前三天要保证饮食清淡 在公务员体检前的三天内,必须确保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或过于油腻的食品,以防这些食物干扰体检...https://m.gwy.com/gjgwy/355050.html
4.体检前饮食有什么注意事项有问必答在体检的前一天,不要喝酒,不要吃高脂类的食物,真正严格来讲,对于肾功能的检查应该素食三天,不宜吃...https://m.120ask.com/askg/bd_detail/68112419
5.最全体检报告化验单指标解读,看过的人都收藏转发!注意事项 1.三天内避免高脂饮食(尽量不要吃油腻的食品) 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容易受短期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而升高。如果血脂检查前一天如果吃了高脂食品(如烤鸭等),第二天抽出来的血都是乳糜状的,这种“浑浊”的血液透光度差,肯定会影响化验结果。所以,在抽血前三天内应避免日常生活以外的高脂饮食。 https://www.360doc.cn/mip/1032115398.html
1.如何准备降证体检?饮食方面该注意什么?饮食方面该注意什么? 健康证是指预防性健康检查证明,证明受检者具备做从业规定的健康素质,健康证主要涉及五个行业六种疾病,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健康。 如果您准备+++++,以下是一些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三天内 1、饮食清淡:在体检前三天内,应该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https://www.dcpgjb.com/post/86429.html
2.降体检注意事项降管理中心(一)检前注意事项: 1、 体检前三天请您保持正常饮食习惯。不要食用动物肝脏及动物血 制品。体检前一天,清淡饮食,勿熬夜、饮酒等。 2、 体检当天早上禁食、禁水。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 性疾病患者,可以少量清水(不超过 100ML)正常按时服药(禁服 ...https://bifns.bjtth.org/Html/News/Articles/106369.html
3.天津医科大学2024级研究生新生入学体检注意事项及时间安排1.体检前三天饮食清淡,晚8点后尽量不要吃任何事物,空腹12小时最好,体检当日清晨禁吃早餐,勿饮水。 二、女性注意事项 1.准备怀孕或可能已受孕的女性,请预先通知医护人员,切勿做放射性检查。 2.上衣服要求:没有金属、没有镶钻、没有胶印、珠珠等;女生内衣不带金属纽扣、挂钩或金属胸托,可穿运动内衣。 https://gs.tmu.edu.cn/2024/0819/c8389a74104/page.htm
4.入职体检前你不可不知的注意事项近年来,虽然单位和公司越来越重视入职体检,但如何正确体检,依旧有不少人仍然不知道体检该注意的事项。如分不清需要空腹检查的项目,还在服用抗生素、维生素C,就来体检……其实,这些做法都会干扰体检结果,令其失真。 究竟如何入职体检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康康体检网专家提醒为体检做准备最好能提前三天进行,除了饮食因素外...https://m.kktijian.com/zhinan/111.html
5.体检前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体检前饮食注意事项须知体检指南体检前饮食有哪些注意的地方呢? 高脂高糖的食物在体检前一段时间也最好不要吃。高脂肪的食物吃多了会对血脂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像肉类、动物内脏等在体检前三天最好不要吃。如果在体检前吃的食物过甜或者喝的饮料含糖量太高,对体检时血糖检测有一些影响,因此在体检前一个星期最好吃低糖食物,不要喝饮料。高蛋白...https://m.fh21.com.cn/exam/mip/7237199.html
6.血脂检查的九大注意事项,一个都不能马虎澎湃号·湃客血脂检查的九大注意事项,一个都不能马虎 血脂检查已是成人体检中的必备项目,但是,它会受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饮食的影响,所以,在抽血检查前,体检者需要做好各种准备,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一、抽血前的三天内避免高脂饮食 病例一:李女士上午空腹来医院化验血脂。结果显示,甘油三酯偏高。原来是周末两天全家聚会...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235803
7.入职体检前注意事项入职体检饮食原则8.慢性病史者,请携带病历,并及时向医生提供既往病史,手术史等,如正在服用某些药物也应及时告之,便于分析体检资料作出结论。 入职体检前注意事项 二、入职体检饮食原则 1.体检前三天保持正常饮食。 2.体检前一天应注意休息、勿饮酒及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 http://www.zhuoyunkang.com/ys/show-1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