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到医院看病,要注意哪些事项?小编帮你整理了在南宁的部分医院就诊须知,一起来看看吧!
自治区人民医院
3月16日起,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全面开诊,各项检查恢复。以下这些,您需要注意:主要预约挂号方式
●网络预约:12580通道
●APP预约:医院官方APP(苹果商店、安卓应用市场等搜索“广西人民医院“可下载安装),微医网APP、桂管家APP。
●自助预约:门诊各区域自助机。
●现场预约:各楼层专科门诊挂号处。
●医生诊间预约。
●电视预约。
一、门诊周一至周五8:0—12:00,14:30—17:30开诊。周六、周日暂不开诊。
三、简易门诊暂不开诊。
四、为了避免人群聚集,减少交叉感染,区人民医院门诊仍实行全预约诊疗,开放当日现场预约。每位病友仅允许1名家属陪同,进入院区请您和家属配合流行病学史的询问,出示广西健康二维码,测量体温,主动出示预约凭证。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七、如您已开具住院证,请您根据医嘱配合完成新冠肺炎的排查。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尊敬的患者和家属:为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的需求,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广大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自2020年3月16日(星期一)起,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住院诊疗工作有这些新调整,现通告如下:
No.1开诊信息
普通门诊周一至周五8:00—12:00,15:00—18:00
周末不开放门诊
门诊就诊温馨提示
进入门诊大楼就诊流程简化,凭广西统一的健康码“绿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电子流行病学筛查表结果,并通过体温检测,进入门诊。
推荐预约就诊,请就诊人员按照预约时段提前半小时到院;只允许1名家属陪同就诊,陪人需要带上身份证和就诊卡(如未办理请在入院后办理正式就诊卡);
就诊时,请就诊人员和陪同人员全程戴好口罩。
No.2推荐您预约就诊
预约方式
银行预约(区内各建设银行网点自助终端、建设银行网上银行);
院内自助机;
现场预约(手机现场预约、预约专窗、挂号处、医师工作站、分诊台)。
除现场预约外,其他预约方式24小时开通。
No.3住院流程有调整
经过专科医师充分评估,患者有入院指征拟收入院治疗时,由专科医师开具住院报到证、血常规,胸部CT平扫检查单。
请患者和陪人到各楼层门诊收费处或急诊收费处缴纳血常规和胸部CT检查费用,前往门诊二楼抽血窗口、放射科分别做血常规,胸部CT检查。
急诊患者及陪人由急诊科医师审核血常规、胸部CT检查结果,符合入院条件后在CT结果报告单上加盖“评估合格,准许住院”,然后患者到急诊建卡处或住院大楼1楼“出入院办理处”办理住院手续。
No.4带好陪护证,继续订餐制
所有住院病房实行严格的24小时门禁管理,除限定一名固定陪人外,谢绝一切无关人员出入。
陪人凭陪护卡进入医疗区域,严禁借用他人陪护卡出入医疗区。
医院加强对患者和陪人的健康宣教,严格监测体温变化,请患者和陪人戴口罩、勤洗手,积极配合医务人员体温检测。
医院为人员密集场所,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住院患者谢绝来访及探视。危重症病人可以1人视频探视,原探视规定待疫情控制后恢复。
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住院期间一律实行订餐制,详情可咨询病区医务人员。
No.5特别提醒
在排队、等候或交谈时,请保持一定距离(间隔1米以上),休息或候诊时,请间隔座椅就坐。
一人一诊室,未叫到号者请在诊室外等候。
请配合专科医务人员完成体温复测和问询。
出入医院的人员务必佩戴口罩(自备),在院期间全程做好个人防护。使用过的口罩请不要随意丢弃,应投入废弃口罩投放处或者黄色医疗废弃物垃圾筒内。
广西中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开诊安排
(一)普通门诊
1.周一至周五全天开诊,周六、周日上午开诊半天;
2.体检中心周一至周五上午开诊,下午休诊。只接受预约的个人体检。
3.口腔科以下项目暂不开展:牙周洁治、窝沟封闭、冠桥修复、种植牙手术、复杂阻生牙拔出、以及其他非急症的治疗项目(具体情况由接诊医师判定)。
二、就诊须知
(一)来院准备
1.戴口罩;
2.携带身份证、医保卡等有效证件;
4.急危重症患者请移步急诊科就诊;
5.远离他人至少1米,避免人员密集;
6.医院正门(东葛路)、园湖路为医院人行入口,医院住院部裙楼(东葛路)为医院机动车入口,请合理安排来院线路。
(二)就诊流程及注意事项
1.来院人员均需接受体温测量及流行病史问询,进出扫码等管理,并配合疾病筛查表的填写。
2.病友之间请保持“1米距离”,严格遵守“一患一诊室”,尽量减少陪同人员。
3.勤洗手,不揉眼,不抠鼻。
4.请如实告知工作人员以下情况:
①两周内有湖北旅行或居住史;
②两周内曾接触过来自湖北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③家属中发热或咳嗽等症状的患者;
④周围人群有集中发病。
5.所有进入院区的患者(含预约患者)必须经过预检分诊点分诊,测量体温并领取预检分诊体温凭证后方可进入诊区。未经分诊的,医生有权拒绝接诊。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一、门诊开诊情况
1、周一至周五,所有科室门诊开诊。
3、3月26—27日是“三月三”,不放假照常开诊。
二、实行扫码出入制度
操作步骤
三、收治患者说明
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医院主要收治以下患者:
1.急重症患者;
2.需要手术的肿瘤类疾病患者;
3.根据医嘱需定期按时进行放化疗的患者。
四、入院流程
五、住院须知
门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及本院血常规和本院胸部平扫CT检查结果决定患者是否住院治疗,并为住院患者开具住院单,患者及陪人(原则上仅限1名陪人且相对固定)持住院通知单由门诊进入院区,进入院区必须佩戴口罩,并由病房发放陪人证。严禁有新冠肺炎患者接触史或者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来院陪护。患者住院期间谢绝探视。
为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已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原则上不离开病房,如有特殊情况应向主管医师报备并做好登记,凭手腕带或陪人证方可进出医院,进入医院时须配合工作人员测体温。
六、用餐须知
广西妇幼保健院
为进一步有序推动疫情防控期间广西返工、返岗、复学等工作,广西妇幼保健院按照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要求,推广使用广西健康码,实行亮码出行制度,保障广大患者便利出行。
入院流程
患者来院前扫描以下二维码
↓↓↓
手机填写好流行病检查表(现场预约挂号者需当场填写)
获取健康码
来院就诊时在门口处扫入口码
预检分诊、亮码、测体温
广西民族医院院
上午:8:00—12:00
下午:15:00—18:00
二、就诊注意事项
1.广西民族医院恢复正常诊疗工作,门诊各科室(除口腔科外)、医技科室及专科病区全面开展医疗服务。
2.医院在正门出入口设置了体温检测点,并设置扫二维码入院、离院。进入院区,必戴口罩;请全部来院人员主动接受体温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4.广西民族医院严格管控候诊区域,执行“一人一诊一室”,请您保持适当距离,尽量减少聚集。
5.广西民族医院将做好院内卫生保洁工作,定期消毒门诊及病房,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风险,为您和您的家人在院区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三、办理住院和陪人注意事项
1.经专科医师充分评估,有入院指征并能排除新冠肺炎方可办理入院手续。
3.为了您的健康安全,住院期间一律实行订餐制,详情可咨询病区医务人员。
广西江滨医院
2.口腔科、耳鼻咽喉科恢复开诊:
口腔科治疗若经检查后需使用涡轮机、洁牙机、气水枪等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医生拟采取避免使用以上设备的保守治疗方案,建议待疫情结束后再做彻底治疗。
耳鼻咽喉科门诊诊疗项目暂停鼻内镜检查、电子喉镜检查、纯音听阈检查和门诊手术(急诊手术除外)。
2.请所有患者及陪同家属从门诊大门进入医院,按就诊导引标识有序进入门诊,门诊大楼设置有预检分诊点,所有进入医院的患者及家属均需经过预检分诊处,并出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经过测量体温、流行病学筛查为正常后方可进入门诊进行挂号就诊。
3.出入医院的人员请务必佩戴好口罩(自备),在院期间需要持续佩戴并做好个人防护。使用过的口罩请不要随意丢弃,应投入黄色医疗废弃物垃圾筒内。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一、儿童入托入园体检:防控期间儿童保健科的入托入园体检正常进行无需预约,需要做入托入园体检的儿童需空腹,请戴好口罩、家长携带手机扫码入场。
地址:友爱南路13-1号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一楼
体检注意事项:空腹、佩戴口罩、手机扫码入场并备好身份证、一寸照片、有旧健康证的需带健康证。
三、儿童保健科所有诊室正常开诊,就诊流程如下:
2.未办理就诊卡的,请携带《广西母子健康手册》来院后直接办卡挂号就诊。
3.持有就诊卡未预约的,可直接现场挂号就诊。
四、收到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新筛中心通知复诊的家长,请尽快带宝宝和《广西母子健康手册》到新生儿疾病筛查门诊就诊。未办理就诊卡的,来院后请先办卡挂号。
地址:友爱南路13-1号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
五、在防控期间每一位宝宝陪同家长1-2名,来院时须戴口罩。进入儿童保健科需手机扫码入场,至儿童保健科体检需预检分诊测体温,请家长务必配合。
测温后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就诊:
(1)无发热情况直接按正常流程开单及侯诊。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自3月2日起恢复正常诊疗活动
3.门诊区域一二三楼正常开放。
掌上医院后台预约步骤
2.选择科室和医生,点击可预约。
4.添加就诊人(患者编号必填,请查看病历本或就诊卡上病历号(条码号)。无患者编号请到现场挂号。)
就诊需知
编辑|蓝梦
校对|韦梅芬
审核|韦玮
热线|0771-5530111
合作|0771-5530704
手机客户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