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旻通讯员杨名)8月19日,州中心医院核医学科·PET中心在金龙院区举行揭牌仪式。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安锐,州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李拓为核医学科·PET中心揭牌。
安锐(左)、李拓为核医学科·PET中心揭牌。(全媒体记者杨旻摄)
揭牌仪式结束后,专家教授们参观了核医学科·PET中心。
PET/CT是什么?
PET/CT的全称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是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X-射线计算机体层(CT)有机地一体化组合而成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系统。PET/CT将PET与CT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临床主要应用于肿瘤、脑和心脏等领域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因其强大的疾病诊断能力,被誉为“查癌神器”和“肿瘤照妖镜”。
PET/CT
PET/CT检查十问
问题一:设备有何优势?
问题二:检查安全吗?
答:PET/CT是一项安全、无创的检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会受到一定量的电离辐射,包括注射的少量放射性药物的照射和CT的X线照射,但均为安全的临床诊疗剂量,并可根据临床需要进行权衡选择。
问题三:哪些人不适合做检查
答:除了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以及经医生鉴定后身体素质不允许进行检查的患者外,大部分人群可以接受PET/CT检查。
问题五:怎样预约?
问题六:能否当天预约检查?
答:不能。PET中心需每天根据前一天预约患者的情况准备固定人数的检查用示踪剂(18F-FDG)。因此,至少提前一天预约检查。
问题八:需要带哪些资料?
问题九:检查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检查前至少空腹8小时,禁止葡萄糖输注,避免剧烈运动。
问题十:检查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检查后尽量多喝水,以利于18F-FDG(注射的示踪剂)的代谢,使其尽快排出体外。检查后24小时内不要近距离接触孕妇或儿童。
核素治疗病区、SPECT/CT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率高达20.1%,是目前发病率升高最迅速的肿瘤类型。碘-131核素治疗是目前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必经的治疗阶段,手术联合碘-131治疗及TSH抑制的综合治疗是目前保证良好疗效的最佳模式,也是最规范的治疗模式。
核素病区内的病房
SPECT/CT
据介绍,核素治疗病区是用于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特殊护理病房,主要收治接受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的患者。
为保证放射性辐射安全,核素治疗病区的墙壁、门窗及地面均为特殊的防辐射材料,以确保病区外“零辐射”。
病区内设有独立专用卫生间、防辐射专用垃圾桶等设施,能及时回收放射性废物,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同时,配备了视频通话系统、重点区域视频监控系统,方便医患、护患沟通。
患者服药后需要在核素治疗病区进行为期4天的隔离治疗。核素病区内配备有辐射检测系统,可随时监测患者体内残留的辐射剂量,只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剂量后方可出院,以确保患者及家属安全。
SPECT/CT全称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是核医学成像的一种检查方法。CT检查能够提供脏器或病变组织解剖形态改变的信息,而核医学的检查设备SPECT可以提供脏器或病变组织的功能与代谢信息方面。将SPECT和CT二者融合,便构成了SPECT/CT。这种融合技术在发挥两种影像学检查技术优势的同时,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使图像上获得的信息量有了很大提高,从而提高了疾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能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判断疗效。
此项检查主要通过将含有微量放射性的药物如99TC,经口服或注射到患者体内,通过药物本身发射的射线,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
SPECT/CT主要适用于全身骨骼显像、肾动态显像、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甲状腺静态显像等。
核医学科·PET中心专家介绍
陈辉霖
硕士、武汉大学副教授、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湖北省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湖北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亚洲核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健康世界》杂志编委。发表论文、译文近40篇,科研成果曾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文化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多年来致力于甲状腺疾病研究,擅长甲亢的碘-131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类风湿性关节炎放射性药物治疗,骨转移性肿瘤放射药物治疗和皮肤病敷贴治疗。
习忻
周晗
恩施州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外科及核医学科工作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先后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碘-131治疗、肿瘤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手术治疗、全身多部位穿刺活检手术。在核心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