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地表辐射、宇宙辐射等,称为自然背景辐射,也就是本底辐射,一般每年公众受到的本底辐射大概在2-3m/Sv(毫西弗,西弗为辐射计量单位)。
PET/CT作为21世纪影像技术手段的“扛把子”,以对肿瘤病变极高的敏感性而在各类影像设备中脱颖而出,其具有无创、无痛、一次检查范围囊括全身的优点,因而在近些年来成为肿瘤检查极为必要的手段。
而不少检查的患者对PET/CT的辐射剂量却十分担心,今天我们来谈谈PET/CT的辐射剂量到底有多少,解答您心中的疑惑。
常规CT辐射剂量有多少?
要说PET/CT辐射剂量,我在这里搜集一些用于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辐射剂量用于对比。目前最常见的影像设备为CT,我们先来看看常规CT的辐射剂量。
上图为我们普通CT做一次各部位检查身体所受的辐射剂量,可以看到,以我们最常见的胸部CT为例,一次胸部CT身体所受辐射剂量为8mSv,在必要医学影像检查条件下,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可接受的辐射剂量。
PET所用的18F真的可怕吗?
我们再来看看PET的辐射剂量,PET辐射剂量源于放射性药物18F-FDG(下文统称FDG),我们在接受PET检查前注射微量的FDG,其中的18F会持续的衰变产生辐射,但这个辐射的剂量是很低的。
通常我们患者注射的FDG大概在5-10mci(放射药物活度单位),通常来说肉眼可见的量大概不到1ml液体,并且由于会要求在注射后会大量饮水排尿加快代谢又会排出一部分,18F的半衰期为109分钟,即大概两个小时自动衰减到原来的一半,所以基本在检查完成后剩余的18F已经非常微量了,所以18F并不可怕。
PET/CT的PET检查所需
FDG辐射剂量到底有多大?
在这里我搜集了几组数据,我们的患者做一次PET/CT注射FDG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到底是多少:
这个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知道PET辐射剂量取决于FDG注射的总量多少,而总量根据患者体重和注射标准,常规FDG注射标准为患者每KG体重注射0.1-0.15mci,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具体制定,也就是说患者注射标准越低所受辐射剂量越低。
而该院PET/CT拥有先进的LSO晶体,对18F和人体作用产生的光子敏感性极高,大多可以在极低注射标准的前提下完成检查,从而在源头上大大降低FDG对患者的产生的辐射。我们可以看到,整个FDG对人体的辐射剂量基本在4-5mci,是低于一次常规CT胸部平扫的辐射剂量的,所以PET并非是让人“闻风丧胆”的。
PET/CT中
CT的辐射剂量到底有多大?
PET/CT作为一个全身检查,一次检查囊括范围大,所以我们PET/CT检查中行CT全身扫描时也同样采用一个低剂量的扫描模式,整个CT全身扫描辐射剂量大概在10-15mci,远低于常规CT扫描的剂量,并且在必要时才会在单部位采用诊断剂量的扫描模式,从而使患者整个检查辐射剂量降到最低。
PET/CT总辐射剂量分为两部分,PET所需的FDG大概在4-5mci,CT全身扫描大概在10-15mci,这个辐射剂量和常规CT一次胸+腹平扫或者胸部/腹部CT增强扫描剂量大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