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小分子蛋白泛素在调节衰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前人们知道泛素控制着信号转导和代谢等过程。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科隆大学的DavidVilchez教授及其团队对模型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一种广泛用于衰老研究的线虫)衰老期间的泛素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定量分析。这种称为泛素蛋白质组学(u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英国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科学家在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PhysOrg)发表研究结果称,年轻时食用低蛋白食物对寿命有正面的影响。据报道,生物学家在研究中使用了果蝇,其基因疾病有2/3与人体相同。结果显示,幼年时饮食中蛋白含量最低的幼虫比同类的寿命长一倍。科学家认
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枝晶,枝晶断裂不仅会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寿命打折,还可能刺透隔膜使电池短路起火引发安全问题。南开大学梁嘉杰、陈永胜教授课题组与江苏师范大学赖超课题组合作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优化策略,成功制备了具有多级结构的银纳米线—石墨烯三维多孔载体,并负载金属锂作为复合负极材料。这一载
你能想象有动物从明朝时就出生了,直到现在还活着吗?这就是格陵兰鲨鱼。去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估计,最长寿的格陵兰鲨鱼能达到392岁,是世界上已知寿命最长的脊椎动物。如今,科学家正在通过基因技术试图从它们身上寻找到长寿的秘密。格陵兰鲨鱼身长能达到6.4米,跟一头大白鲨差不多。它
据2日至5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实验生物学学会年会报告,研究表明,稳定的肌肉代谢活动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物种——格陵兰睡鲨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发现有助于保护这种脆弱物种免受气候变化影响,甚至有助于人类心血管健康研究。格陵兰睡鲨是现存最长寿的脊椎动物,预期寿命至少为270岁,最长
近日,有科学家发表报告称,通过详细分析超过50万人的基因信息以及这些人父母的寿命记录,确认了人类基因组中12个对寿命有显著影响的区域,理论上可以基于研究形成DNA“评分系统”评估人们的预期寿命。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发展,给了人们探问寿命谜题更精细的工具。然而无论工具如何变化,人类的终极目标却始
雀巢公司科学家首次发现了长寿的分子轨迹。雀巢研究中心和雀巢健康科学研究院的瑞士和意大利科学家比较了来自意大利21至111岁年龄段之间志愿者的血液和尿液样本。该项研究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召开的2013国际营养大会上发布成果:那些特别长寿、活过100岁以上的人群,其体内脂肪水平、氨基酸代
人类中的超级百岁老人(即年龄超过110岁的人)至少都会有一个共同点,即超过95%的百岁老人都是女性,科学家们通过长期研究观察当人们衰老时不同性别之间个体的差异,但研究者目前并不清楚为何女性会活的更久一些。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StemCell上的一篇研究报道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
据美国《每日科学》10月31日报道,瑞典歌德堡大学日前研究发现,人们减少摄取卡路里不仅有助于延缓衰老,还有利于推迟糖尿病、癌症等老年病的患病期,且越早减少卡路里的摄入量效果越明显。该研究的负责人歌德堡大学细胞分子生物学专家米卡埃尔·莫林介绍说:“研究表明,人体内有一种酶是延缓人体老化的关键因
夏威夷大学JohnA.Burns医学院和Cardax公司最近联合公布了一项动物研究的结果,他们对一种抗衰老药物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由Cardax公司开发的虾青素化合物CDX-085能够显著增强FOXO3基因的表达,之前有研究表明该基因与长寿有关。“每个人体内都有FOXO3基因,可以帮助人
聪明人为何更长寿?一种激进的理论认为,在高智商和高寿背后藏有一只“看不见的基因之手”,但这仍然有待今后的研究加以验证。203K31202-2.jpg聪明人更长寿。根据上周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MedicalJournal)上的一份研究报告,那些儿童时期
日前,发表在《Cell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当给予低剂量的情绪稳定剂锂时,果蝇的寿命会延长16%。对于锂稳定情绪的作用机理,科学家们仍知之甚少,但是他们却发现了延缓衰老的新药物靶点,一种称作为糖原合酶激酶3(glycogensynthasekinase-3,GSK-3)的分子。
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在出生时就拥有所有的卵母细胞——未来会成熟为卵子。但与体内许多寿命较短的细胞不同,一些卵母细胞甚至在40多年后仍然存活且很健康。现在,两项新的小鼠研究揭示了卵母细胞长寿的可能原因,而长寿可使动物成年后保持生育能力。卵巢是卵母细胞出生的地方,其所含蛋白质的寿命几乎和动物本身一样长
据15日《自然·物理学》杂志报道,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表示,长寿命的量子比特可在杂乱的环境中存在。这一观点推翻了以前的认知,即固态量子比特需要在超清洁材料中进行超远距离隔离才能实现长寿命。如何使量子比特保留足够长的量子信息,是实用量子计算的主要障
来自墨尔本Walter和ElizaHall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乳腺干细胞和它们的“子细胞”拥有比以往认为的要长得多的寿命,并且在青春期和整个成人生命周期内保持活跃。乳腺干细胞和子细胞长寿意味着,它们有可能会包含一些遗传缺陷或损伤,使之在数十年后进展为癌症。这一研究发现对于确定乳腺
来自哈佛T.H.Chan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无需改变食物摄取,只需靶向中枢神经系统中感知营养物质生成能量的一些机制,或许就可以生成低热量饮食对于健康衰老的一些有益影响。这项研究发表在2月26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论文的资深作者是遗传学和复杂疾病助理教授Willia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