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computedtomography,PET/CT)被誉为“肿瘤神探”,能同时反映病灶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形态结构,一次检查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可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从而对疾病作出“定位”、“定性”、“定量”、“定期”诊断,能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然而高昂的检查费用
却使大部分患者望而却步
国际著名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家田梅多次建议推动PET-CT检查进入医保。在2019年1月提交的《关于逐步推进PET-CT进入医疗保险的建议》的提案中,她不仅再一次提出将PET-CT检查费用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报销非常重要和必要,还草拟了一份适用于纳入医保的PET-CT检查病种项目供决策参考,得到了提案办理单位的高度重视;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李莉提交的3342号议案中,主要提出了两项内容,一是降低PET/CT检查费用,二是将PET/CT纳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
随着民众呼声的不断增高,PET/CT在部分城市也开始纳入医保报销范畴。但是你知道吗?PET/CT在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报销政策,它的检查费用,从五六千到上万元,不同的医院收费有所差异。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解读一下当前PET/CT的报销政策吧!
PET/CT收费主要由示踪剂、检查费等费用组成,按照部位不同,收费标准亦有所不同。其中,局部显像费用在5-8K之间,而全身PET/CT约为9-12K,其收费没有全国统一标准,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收费会有所不同。
目前,PET/CT并未纳入医保目录,但北京、深圳、珠海、浙江等省市将其纳入医保支付范畴,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以下是部分城市PET/CT医保报销政策:
自2019年底,深圳规定无论是住院还是门诊就诊,具有综合医保的肿瘤患者可进行PET/CT检查报销,此类人群最高可享受90%的医保报销比例。
定点医院可报销示踪剂费用。
参保年限内初诊恶性肿瘤及肿瘤复发患者各可报销一次PET/CT费用,报销比例为60%。
浙江省PET-CT检查仍为自费项目,仅纳入大病统筹基金支付限定范围,当符合条件时将由大病统筹基金支付,而非由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付。2021年7月1日起,浙江省省级公立医院PET/CT检查价格调整为5300元/次,各设区市在不高于省级公立医院价格前提下,依法制定本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价格。
城镇职工医保患者按补充保险政策报销,城乡居民医保患者不报销。
根据湖南省医保局《关于实施2023年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的通知》,PET-CT局部检查总费用由7000+元降至5000+元。
河北省医疗保障局、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出《关于将部分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纳人河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支付范围》的通知。通知决定:从2023年4月1日起,PET/CT纳入河北省基本医保支付范围。限价额度为2000元。即每次医保支付2000元,超出部分由患者自付!
2022年11月18日,安徽省医保局发布公告,就完善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包括PET/CT检查费用(5300元/次,局部显像按60%收费)。
对肿瘤患者来说,PET/CT纳入医保范畴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项举措,既有实实在在的降价,又进大病保险目录,将为有需求的老百姓减轻不小的负担。我相信PET/CT检查全民报销的时代终将会到来,将有利于进一步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