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7年世界上第一例骨髓移植技术成功救治一位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患者到现在,干细胞技...
你可以想象吗?未来,曾经的“绝症”也许再无法引起恐慌。因为人类更换器官会像给汽车更换...
●肿瘤---人类健康第一大杀手
●我国现有癌症患者700万人
●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250万人
●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约104-170万人
●80%以上癌症患者被诊断时病情已经发展至中晚期
肿瘤是基因病。肿瘤发生的本质是肿瘤基因或肿瘤抑制基因的异常。肿瘤源自于一个单细胞。从一个正常细胞转变为一个肿瘤细胞要经过一个多阶段过程,通常从癌前病变发展成为恶性肿瘤。大量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绝大多数肿瘤是由遗传、环境及感染等因素引起,而且均从基因损伤开始。
肿瘤预防工作在继续重视致癌环境因子控制同时,对人群中特别是癌症家族成员或家族史成员中检出易患者进行预防性干预则被认为是比控制环境更经济、有效和可行的防癌策略。
女性肿瘤是内因(基因)和外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决定了个体的机体代谢能力和调控能力,而外界环境如饮食、生活方式等则是诱发肿瘤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基因调控和代谢出现障碍的前提下,外界环境才能真正诱发疾病。
由于肿瘤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估受检者患各项肿瘤的遗传风险,根据风险等级的高低,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建议,同时,也可以从种类繁多的肿瘤中找出预防的重点,从而有针对性地高效预防肿瘤的发生,真正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为受检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易感基因检测具有快速预测易感疾病,发现致病根源的优势。基因检测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破译人体携带的基因密码,通过检测完全可以准确地知道,是哪种基因存在问题,从而可以更加精确的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宫颈癌是妇女常见多发恶性肿瘤,基因检测可提前警示高危人群做好预防事宜。
宫颈癌基因检测能够帮助未发病人群了解患病风险,提前做好预防,辅助积极的体检,避免患病。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近50多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性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1995年全世界有60万人死于肺癌,而且每年人数都在上升,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死亡率是110万人/年,发病率是120万人/年。而女性患肺癌的发生率尤其有上升的趋势。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之间。男女患病率为2.3:1。另外种族、家属史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病均有影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肺癌尤其重要。
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大肠慢性炎症、大肠腺瘤、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如:血吸虫病、盆腔放射、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钼)、吸烟等有关。因此早期易感基因检测对预防肠癌的发生至关重要。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3.2%,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某些家庭中胃癌发病率较高。胃癌患者亲属的胃癌发病率高出于正常人四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胃癌尤其重要。
早期食管癌局限于食管的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在发病初期并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或无任何症状。有的病人可能有一些隐伏性的或者非特异性的症状,如胸骨后不适、消化不良或一过性的吞咽不畅,或者由于肿瘤引起食管的局部痉挛,病人可以表现为定期的或周期性的食管梗阻症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食管癌的预防和治疗尤其重要。
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60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在我国属于高发病,发病人数约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我国的肝癌多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目前肝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杀手,其危险性不容小视。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是因为每10个肝癌病人中就有2-3人在术后一个月内死亡,即使逃过手术一关,术后生存三年以上的也仅有15%,肝癌治疗生存率的提高有很大原因归功于早期诊断。遗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肝癌不是单基因遗传病,而符合多基因遗传病特征。
白血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基因大量增生积累,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我国白血病年发病率约2.76/10万,在恶性肿瘤所致的死亡率中,白血病在女性肿瘤中位居第八位,白血病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升高,在50岁以后发病明显增多。家族性白血病约占白血病的7/1000,但孪生子中如果一个发生白血病,另一个的发病率为1/5。
白血病易感基因检测有利于您了解自身基因型,预知白血病的患病风险,按照合理化的方案调理生活,有效的减少及预防白血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