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护士在注射室内尚有男患者的情况下,让需肌内注射的女患者露出臀部进行注射时,引起患者的不满,护士则认为来看病就无须避嫌,其违背的伦理原则
A.公正原则
B.尊重原则
C.不伤害原则
D.公益原则
E.有利原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尊重原则指尊重患者的生命、人格、隐私、自主权。根据此题干描述,医护人员没有保护该女性患者隐私,违背了尊重原则。
本题知识点:医学伦理的原则与规范
52.下列属于公共卫生工作特有的伦理原则是
A.生命价值原则
B.尊重自主原则
C.最优化原则
D.隐私保密原则
E.全社会参与原则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公共卫生伦理原则包括:全社会参与原则,社会公益原则,社会公正原则,互相协同原则,信息公开原则。
本题知识点:公共卫生伦理与健康伦理
53.医疗机构应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的医师提出警告,并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几次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可取消其处方权
A.2次
B.6次
C.3次
D.4次
E.5次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本题知识点:处方管理办法
54.有权对拒绝隔离治疗的霍乱患者采取强制措施的机构是
A.卫生行政部门
B.政府综合执法机构
C.防疫机构
D.公安机关
E.医疗机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本题知识点:传染病防治法
55.以下哪项不属于乙类传染病
A.H7N9禽流感
B.甲型H1N1流感
C.脊髓灰质炎
D.流行性乙型脑炎
E.艾滋病
【答案解析】2013年10月28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出《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
56.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其中不包括
A.放射治疗
B.核医学
C.B超影像诊断
D.X射线影像诊断
E.介入放射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①放射治疗是指利用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技术;②核医学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诊断或治疗疾病或进行医学研究的技术;③介入放射学是指在医学影像系统监视引导下,经皮针穿刺或引入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或对管腔、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以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技术;④X射线影像诊断是指利用X射线的穿透等性质取得人体内器官与组织的影像信息以诊断疾病的技术。
本题知识点: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57.《精神卫生法》规定承担精神障碍患者再次诊断的精神科执业医师人数是
A.5人
B.2人
C.4人
D.1人
E.3人
【答案解析】承担再次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在接到再次诊断要求后指派二名初次诊断医师以外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再次诊断,并及时出具再次诊断结论。
本题知识点:精神卫生法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6小时
E.12小时
【答案解析】下列情形之一的,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①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②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③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④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本题知识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59.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戴
A.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
B.载有本人姓名、职称及科室的标牌
C.载有本人姓名、年龄和专业的标牌
D.载有本人姓名、专业和职务的标牌
E.载有本人姓名、性别和年龄的标牌
【答案解析】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戴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
本题知识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60.哪项不属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文书
A.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B.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意见
C.输血记录单
D.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
E.献血员信息
【答案解析】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可追溯。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等随病历保存。
本题知识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61.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尸检。当地不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尸检的期限是在患者死亡后
A.48小时内进行
B.60小时内进行
C.24小时内进行
D.36小时内进行
E.12小时内进行
【答案解析】尸检必须在患者死后48小时以内进行,但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延长至7日。
本题知识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62.《执业医师法》规定,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具有以下学历者,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A.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
B.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
C.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学历
D.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
E.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九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①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②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的;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第十条: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本题知识点:执业医师法
63.医师注册后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的情形之一是
A.受罚款行政处罚
B.受警告行政处罚
C.受责令暂停6个月执业活动的行政处罚
D.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1年的
E.受吊销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答案解析】注销注册: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在30日内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①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②受刑事处罚的;③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④因考核不合格,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经培训后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⑤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2年的;⑥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64.医疗性体检是指
A.以疾病诊治为目的的体检
B.在办理入职手续时的体检
C.在办理入学手续时的体检
D.在办理入伍手续时的体检
E.在办理结婚手续时的体检
【答案解析】把以疾病诊治为目的的体检,称为“医疗性体检”;在办理入职、入学、入伍、驾照、出国、结婚、保险等手续时的体检,是以某项特定工作或行为的体检,称为“社会性体检”。
本题知识点:临床预防服务-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处理
65.对于已经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帮助其了解戒烟的危害
B.宣传吸烟的好处
C.提供戒烟的药物
D.帮助确定戒烟日期
E.强制戒烟
【答案解析】对于已经有戒烟意愿的吸烟者应帮助其确定戒烟日期。
66.下列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随机抽样就是随便抽样
B.数字资料就是计量资料
C.总体就是多个样本之和
D.样本就是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典型调查就等于抽样调查
【答案解析】医学统计资料按其性质一般分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两类。
计量资料是对观察单位的某项标志通过定量测量的方法,记录其标志值所得的资料。其特点是:该资料中的每个数据一般都是通过一定的测量而得,各数据间有大小量的差异,数据具有连续性,可用度量衡单位表示。例如人体的身高、体重和血压等。计量资料常用平均数、标准差描述其数量特征。医学统计学中一般不提及“数字资料”这样的说法,这种说法不属于专业术语,属于干扰选项。
本题知识点:流行病学-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67.适合做大规模筛检的疾病是
A.原位子宫颈癌
B.艾滋病
C.麻疹
D.流行性感冒
E.全民检查HBsAg
【答案解析】对筛检的疾病,应该有进一步确诊的方法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治疗应当比晚期治疗可以降低筛检的疾病的死亡率或患病率,如原位性子宫颈癌、早期乳腺癌。这类疾病治疗方法还应该能被尚无症状的病人所接受,而且是安全的。
本题知识点:流行病学-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
68.对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为较好地代表其平均水平应该用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百分位数
E.众数
【答案解析】均数:是算术均数的简称。用于反映一组同质观察值的平均水平,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
几何均数:适用于某些呈正偏态分布,但数据经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的资料,也可用于观察值之间呈倍数或近似倍数变化的资料。
中位数:是一组由小到大按顺序排列的观察值中位次居中的数值。中位数可用于描述任何分布,特别是偏态分布资料以及频数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据资料的中心位置。
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指标。百分位数可用于确定非正态分布资料的医学参考值范围。
所以,此题选择C中位数。
本题知识点:医学统计学-Logistic回归分析
69.计量资料且呈对称分布,计算集中趋势的指标最好选用
A.中位数
B.四分位数间距
C.均数
D.几何均数
E.标准差
【答案解析】M为中位数,对于不对称资料,采用均数来描述资料的平均水平是不合适的,此时考虑用中位数代替;G为几何均数,是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的另一种重要指标;Q为四分位数间距、S为标准差,此两者是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计量资料且呈对称分布,可判断其为正态分布资料,在选择集中趋势的指标时应选择均数,故选C。
本题知识点:医学统计学-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70.两组呈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但均数相差悬殊,若比较离散趋势,最好选用的指标为
A.全距
B.平均数
C.算数平均数
D.标准差
E.变异系数
【答案解析】变异系数用CV表示,CV是将标准差转化为算术均数的倍数,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CV常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变异程度。
71.统计学数据具有的特性
A.稳定性
B.可加性
C.主观性
D.变异性
E.可靠性
【答案解析】统计学数据具有的特性是变异性。随着测量工具的完善和精确,数据的这种随机性变化就更明显。
本题知识点:医学统计学方法-概念和步骤
72.统计工作的步骤不包括
A.统计设计
B.搜集资料
C.分析资料
D.整理资料
E.题目的制定
【答案解析】统计工作包括统计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4个步骤。这4个步骤紧密相连,任何一个步骤的缺陷都会影响后续步骤,使统计分析的结果不可靠。
73.下列有关概率与频率,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概率就是频率
B.频率常用符号P表示
C.概率常用符号M表示
D.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指标
E.概率的取值范围介于-1和+1之间
【答案解析】描述随机事件(如发病)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为概率,常用P表示。P值范围在0和1之间,p≤0.05或p≤0.01的随机事件,通常称作小概率事件。
本题知识点:医学统计学-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74.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如果算得回归系数b>0,则
A.不需要进行假设检验确定β是否等于零
B.还需进行假设检验确定β是否等于零
C.β大于0
D.β等于0
E.β小于0
【答案解析】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如果算得回归系数b>0,还需进行假设检验确定β是否等于零。
75.预防医学强调人类环境是指
A.城市环境和教育环境
B.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
C.家庭环境和城市环境
D.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E.人类的工作环境和教育环境
【答案解析】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组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和。而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工环境。
本题知识点:预防医学的绪论
76.预防医学道德价值的社会性,常与下列因素相联系不包括
A.需要国家资金的投入
B.需要社会的支持
C.工作对象是健康的社会人群
D.预防医学工作者工作的特殊性
【答案解析】由于预防医学的群体性,因而预防医学工作的好坏会影响到整个社会,同时预防医学只依靠预防保健人员是不够的,它需要社会的重视、支持和参与。不仅如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交通发达,国家交往日益频繁,以至任何一个国家单独采取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防治措施都不可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传播和保证人群的安全。所以,需要全人类社会的共同协作而进入人类预防的时代。因此,社会性也是预防医学的突出特点。
77.队列研究的观察终点是
A.观察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
B.观察对象因非研究因素退出研究
C.整个试验的结束
D.观察对象死于车祸等意外
E.随访者与观察对象失去了联系
【答案解析】队列研究的观察终点是观察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其余四个均不属于。
78.以下属于评价筛查试验本身的真实性的一组指标是
A.特异度、标准差
B.灵敏度、特异度
C.灵敏度、变异系数
D.约登指数、预测值
E.正确指数、变异系数
【答案解析】评价筛查试验本身的真实性的一组指标是灵敏度、特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