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近期公布了对网红产品“甲醛检测仪”的风险监测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无一批“甲醛检测仪”产品示值误差符合技术要求,无一批次“甲醛检测仪”在设定的检测环境条件下的重复性符合要求。
上海市计测院材质中心副主任丁臻敏:通俗就是说这个产品如果老百姓买回家,想检测自己的(甲醛)空气质量来说,这个数据本身就是不靠谱的。
记者调查了解到到,这次风险监测选择在京东商城和天猫两个电商平台购买样品,通过搜索关键词为“家用甲醛检测仪”,将售价低于1000元的仪器按销量进行排序,购买销量靠前的仪器作为本次风险监测的样品。总计购买了41批次样品,近20个品牌,生产厂家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要求。
上海市计测院材质中心工程师唐巍飚:用一个30立方米的环境实验舱,来模拟室内的一个环境,然后在实验过程中分别根据冬季和夏季不同的温度条件,设定了两个温度环境,同时再根据不同的国家标准,以及装修后的室内环境情况,设定了3个不同的甲醛浓度环境,其中低浓度代表甲醛浓度是符合国家标准。中浓度代表甲醛浓度是轻微超标,高浓度则代表甲醛浓度远高于国家标准值。
检测人员用专门的仪器将一定浓度的甲醛气体输入这个30立方米的实验舱中,需要连续在环境舱内检测20分钟,每间隔5分钟记录舱内各个甲醛检测仪的读数,以每台甲醛检测仪5次示值的平均值作为这台仪器的示值,最后按照公式计算示值误差。
记者注意到这款读数显示为零的产品在电商平台网页的介绍中声称自家的产品:“三核处理器,更专业设计、检测更强大”“精准测甲醛”;这款读数0.043毫克每立方米的产品在电商平台网页的介绍中声称自家的产品“甲醛电化学传感器,数据更精准”“每项检测都精准到千位数”。记者在实验舱内甲醛浓度达到0.32毫克每立方米,也就是甲醛浓度严重超标状态下观察实验舱中甲醛检测仪的读数,发现这台检测仪显示甲醛浓度为0,也就是说这台甲醛检测仪的示值误差达到了100%,更为严重的是检测仪的读数可能会严重误导消费者对于室内甲醛浓度情况的判断,可能对于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记者注意到类似的情况在不同的甲醛浓度和温度测试条件下多次出现。
上海市计测院材质中心工程师唐巍飚:其中有些仪器,干脆在6个环境下都是没有读数,读数都为0,还有部分仪器反而低浓度的读数比高浓度时的高,它和常规的状态是成一个反向的关系。
也就是说,部分甲醛仪检测仪的显示的甲醛浓度数值连参考价值都没有,与真实的浓度情况可能完全相反。
记者调查了解到,根据风险监测方案,甲醛检测仪的示值误差只要小于15%就被视为满足要求,但是最终的检测数据显示,没有一台甲醛检测仪在6个环境条件下,示值误差和重复性都能满足要求,也就是说监测到的样品不能准确稳定地检测环境中甲醛浓度。
记者通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这次风险监测涉及到的甲醛检测仪基本属于同一类型的产品,专家给记者拆解分析了几台本次风险监测的样品。
上海市计测院材质中心工程师钟义林: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两款的传感器是完全一样的,它只不过是外观上不一样而已,但是得到的结果很难体现真实的结果值。因为它这种单纯的集成传感器,受到外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目前专业的甲醛检测仪分析方式一般为泵吸式,而网络上销售的一千元左右,甚至价格更低的甲醛检测仪基本都采取了扩散式采样方式。
记者调查发现工作原理不同,也使得专业的甲醛检测仪价格远高于电商平台销售的产品,同时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仪器定期的校准和量值溯源。
上海市计测院材质中心副主任丁臻敏:作为我们实验室购买的此类的计量器具,它如果开展检测,它每年要定期进行量值溯源的一个活动,开展这个工作的成本,往往要高于本次风险监测购买到的样品的一个售价,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我们购买到的这种样品,它是很难去做到每年去做这种量值溯源的活动。
上海市计测院材质中心工程师顾玲玲:我们查到的报告就这一份,就是2013年的报告末尾是727的这份报告,查到就一份。
上海市计测院材质中心工程师顾玲玲:我们检测出来的结果,比方说标准值是0.10,实际检测结果是0.06,网页显示(检测结果)为0.09;另外一个数值,标准值是0.52,在(网页)证书上显示(检测结果)为0.50,但是我们实际检测结果为0.41,还有一个(标准值)是0.84,网上显示(检测结果)为0.80,实际(检测结果)为0.70。
记者:实际上按它网页上显示这个数值,这些数值意味着什么?
上海市计测院材质中心工程师顾玲玲:按网页上面数值显示看来,它的指标是合格的,但实际根据我们报告的备份情况显示它的数值是不合格的。
专家告诉记者,实际上,这样故意伪造或变造检测报告核心数据的行为,已经涉嫌虚假宣传,而且这样经过篡改的报告消费者也是很难判断真假的。
上海市环境保护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康:这次风险监测这些产品,厂家都涉嫌一些夸大宣传或者虚假宣传,从检测的结果来看,性能参数和厂家宣传的参数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情况。我们也发现很多厂家没有,或者是拿着一些其他的检测报告,来冒充这个性能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甚至有作假的一些情况发生,所以我们认为是非常恶劣的情况,已经是欺骗消费者行为了。
专家建议谨慎看待这类甲醛检测仪的检测结果。
上海市计测院材质中心副主任丁臻敏:如果采取这样的产品,来对我们家居的环境,或者我们周边的空间环境甲醛的浓度进行测量来说,得出的结果也是往往不靠谱的,也有可能对我们的生活,或者是我们对今后的家庭环境空间处置的指导意见方面,都会有很大的误导。
记者调查了解到,这次风险监测反映出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