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酵素黑糖……这13种被吹上天的保健品,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消费警示消费提示专题专栏政务公开

市民朋友们提到保健品你会想到什么是功效奇特、养生保健还是价格虚高、夸大宣传......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被某些虚假功效给忽悠结果吃什么保健品,都没!效!果!还花了一堆冤枉钱

今天就给市民朋友们,科普一下那些功效被吹上天的食物,看看这些年你交过多少智商税……1.蜂胶:尚未有科学依据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上采集的树脂再加上自己的分泌物得到的一种胶状物。蜂胶还能阻挡细菌等外来侵袭。希腊、罗马、埃及等地的古人,用它来疗伤、消炎,以及制作木乃伊。蜂胶真的这么厉害吗?对人体也真的有效吗?

商人们看到蜂胶可以被用来吹嘘的空间——既然可以阻挡细菌的外来入侵,那么“抗菌”“抗病毒”到“调节免疫”“抗肿瘤”应该也不在话下吧。但事实上,蜂胶功效的研究多集中在动物或者细胞身上,针对人的实验规模都不大,在医学上不被认为能够足以得出结论。2.葡萄籽:商家偷换概念

平时吐掉了的葡萄籽,被商家大肆宣传为能抗癌、抗氧化、延缓衰老,各种“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卖得火热。

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细胞的实验数据不少,但结论前提都写得很明确——“体外实验能够抑制癌细胞”。“体外实验”只能说明可以针对特定癌细胞进行进一步研究,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够在体内抑制癌细胞。3.鱼油:吃鱼就够了

既然鱼油来自于鱼,提纯鱼油并不稳定,那么吃鱼不是更直接有效吗?答案是肯定的。除了鱼油之外,鱼还提供优质的蛋白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鱼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很低,对于心血管健康也是极好的。4.蛋白粉:健康人不需要

这些年胖纸越来越多,而与此同时,瘦纸也永远吃不胖。瘦得皮包骨,一点也看不出血色。于是,有商家说:应该补充蛋白质。于是,蛋白粉就开始卖起来了

一罐400克的蛋白粉要卖两三百块。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的蛋白质,这些数量的蛋白质是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饮食来满足的。因此,正常饮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额外补充蛋白粉的。5.酵素:一进嘴就失活了

酵素这两年火得不要不要,不少商家纷纷声称这货能帮助排毒美容减肥,让它以神一样的速度挤进了保健品排行榜。

“酵素减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忽悠。“酵素”其实是日本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酶”。但胃中的酸性很强,一般而言,酶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经受住考验。再加上胃中还有专为酸性环境而生的胃蛋白酶,可以把别的酶切开,到了小肠的蛋白酶攻击性更强,不管食物蛋白还是酶,都会被切得七零八落,不可能再有活性了,吃了等于白吃。6.阿胶:不一定是你需要的

阿胶在保健品中的段位一直很高,有种种功效的光环加持:补血、止血、养颜、安胎、抗疲劳…不过,请透过现象看本质,阿胶只是“水煮驴皮”。

黑枸杞一度被称作“软黄金”,据商家宣传具有万能功效,价格最高达每公斤数千元,甚至引发了数千人盗采野生黑枸杞。

专家解释,黑枸杞只是比红枸杞的花青素含量高一些而已。其实,日常的紫黑色食物,比如葡萄、茄子、紫薯、桑葚中都含有花青素,想用黑枸杞来补充,性价比很低。8.儿童酱油:有害无益

专家提醒,儿童饮食完全不需要额外再用酱油来调味。正常饮食中含有的钠,已经足够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盐都是多余的。而且小时候越“重口”,长大之后就越难以控制盐的需求量,高血压风险也就越高。9.高钙奶:不比普通奶有用

高钙奶,其价格比普通奶高出不少。营养师介绍,所谓高钙奶只是在生产的时候人为地额外添加了一些钙,也就使得奶中的钙含量高一些了。

普通牛奶中的钙为乳酸钙,吸收率较高,而高钙奶中是人工添加的碳酸钙,吸收率较低。高钙奶喝了也不等于能将所含钙成分完全吸收,其实普通牛奶也就够了!10.海参:不比鸡蛋强

只要往餐馆里坐,翻开菜单总有一款海参,各种做法引诱着你。更重要的是,老板说了,这货蛋白质含量老高老高了,又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忍不住就点了。可是,贵得心疼。

随着“猴菇饼干养胃”的说法越来越流行,我去逛超市的时候也掏钱买了一盒,真够贵的!吃着吧,并没有多好吃,可谁让电视上说养胃呢。

12.黑糖:只是长得黑

据专家介绍,从药物的角度来说,它的有效剂量、主要作用、副作用、是否有不良反应、适应人群、禁忌症、炮制剂型等都是有规定的,符合要求的用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所谓的“养胃饼干”,很难达到其宣传的养胃功效。

而且,苏打饼干本身就是养胃的好帮手,花大价钱去买所谓的养胃饼干,倒不如几元一大包的苏打饼干。

由于现在年轻女性生活作息愈发不规律,月经不调,一直是困扰女性的一大问题。于是,黑糖食品开始成为很多女性喜欢的零食,也一直被宣称为天然健康食品,有美容养生作用。当然,价格也要比红糖高。

专家说,“其实黑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糖,功效上和普通红糖无异”。很多人认为黑糖功效比其它糖更好,其实,黑糖和红糖一样都属于蔗糖,两者本质上并无差别,在营养价值与食用功效上也相同。13.解酒药:不能减轻危害

中国向来有劝酒习惯,尤其对于生意人来说,更是应酬不断,酒水不断。于是,药店里各种解酒药卖得火热,还宣称可以千杯不醉。

解酒药只是个噱头。他们的批号并非药品,而是保健食品,它们的成分只是一些护肝的成分,并不能减轻醉酒的危害。解酒最根本的是适量饮酒:每天饮白酒不超过2两,饮啤酒不超过两瓶。@市民朋友们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您:这13种保健品并不值得花大价钱尝试哟,把健康寄托在保健品上,不如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

THE END
1.喵姐话宠揭秘!宠物“诱食剂”的三个真相中访网一提到“诱食剂”,你的神经是不是立刻紧张起来了?你是不是就特别担心它可能对你的宠物宝贝造成不良影响? 那么,诱食剂,到底是什么成分?宠物到底能不能吃呢? 今天,喵姐带大家揭开宠物“诱食剂”的三个真相! “喵姐话宠”:揭秘!宠物“诱食剂”的三个真相...http://www.wenshannet.com/index.php/news/131154.html
2.那些年交过的“智商税”,你中招了吗?这让我想起了人吃的保健品,也属于这种性质:吃不死,但是想使用后解决什么问题(疾病),那是不可能的。 琳琅满目的商品打着为消费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旗号铺天盖地而来。诚然,其中确实有刚需,但庞大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决定了里面存在大量的糟粕。 我们要做的首先是问自己真的需要吗? https://www.jianshu.com/p/36290cefcbdc
3.保健品一定要自己买好多代购不靠谱是真的亲眼所见!保健品一定要自己买 好多代购不靠谱是真的 亲眼所见!一说起保健品哪家强 耳熟能详的牌子好几个都是澳洲的 说起澳洲特产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带点保健品回来!但是风很大https://m.55haitao.com/sd/100338/
1.宁愿养狗也不养孩子?“育儿式”养宠兴起澎湃号·湃客比如宠物沟通师,近年来,社交平台上涌现出一批声称能与宠物沟通的博主,只需要几十块到上百块就能知道自家毛孩子在想什么,甚至与它沟通,深得一众铲屎官喜爱。陈兰就曾为自家猫咪购买过这种服务,不过她也表示,“干这一行的骗子太多了,有真能看懂的,但来骗钱的居多,我上过当之后再也不信这些了。”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77376
2.上海消保委宠物食品测评:宠物食品0诱食剂?测评结果揭真相专注于根据宠物不同品种、不同生命阶段、不同生理状况研发宠粮,为宠物量身定制符合其成长发育、健康所需的精准营养食粮。产品分为八大品线:猫主粮、犬主粮、猫零食、犬零食、 湿粮、用品、宠物保健品、宠物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凯瑞思官网 新闻来源:南方都市报 百度搜索并访问【荣格工业资源网...https://m.163.com/dy/article/JHEE47NV055697W3.html
3.销量增长超1200%!不少人每月花费上千元,真有用还是“智商税”?购买宠物保健品 宠物保健品是真的有用吗 还是只是一种“智商税”? 宠物养生兴起 “毛孩子”保健品开始“收割”年轻人 据《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宠物犬数量为5175万只,同比增长1.1%,宠物猫数量为6980万只,增长同比6.8%。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396702
4.宠物保健品,必备的“第四餐”还是难躲的“智商税”?据头豹研究院报告显示,因宠物营养品具有日常化消费的特点,预计其渗透率也将不断提升,并在2023 年达成约 205 亿元的市场规模。也正因此,不仅国内涌现出许多宠物保健品品牌,国外也有许多营养品品牌进入中国宠物保健品市场。 然而,宠物保健品的效用也长期饱受争议,究竟是不是智商税,品质又是否良莠不齐?这些问题始终横亘...https://www.cmovip.com/mobile/detail/30871.html
5.讨论猫咪保健品到底是不是智商税买了无谷的渴望巅峰,居然去买添加一堆不明谷物的无法吸收空增加猫肠胃负担的“保健品”。粮食ok的情况下,任何保健品基本都没什么意义。真要觉得猫不吃保健品是亏待它,那就买点主食罐头或者主食冻干给它,它会很开心的。保健品,不打引号的这种啊,比如维生素b,廉价的人用牛磺酸,nf之类的鱼油真的不算是智商税。但是...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77585458/
6.鱼油是不是智商税?真的能降血压降血脂提高记忆力治疗抑郁症...真的能降血压、降血脂、提高记忆力、治疗抑郁症……吗? 保温杯泡枸杞已然不能满足当代年轻人的养生需求。鱼油、维生素、护眼素……各种保健品成为了社畜新宠。 01 人体为什么需要补充鱼油? 鱼油的有效成分是omega-3(即ω-3)不饱和脂肪酸,这是一类人体的必需脂肪酸,是皮肤、视网膜、心血管、大脑神经等正常运作不...https://m.sgsonline.com.cn/case/detail?id=2524
7.冯雪老师的·《家庭降管理100讲》重点笔记总结(已更新完)081|保健品:怎么选才不是智商税? 1.关于保健品的重要误区:保健品绝对不比药品更安全。保健品是被定义为一种膳食补充剂,本质上是一种食品而不是药品,相比药品,它的审批更宽松。 2.购买保健品时,应认准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看清产品功能、适宜人群,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服用,切忌盲目购买和使用。 https://blog.csdn.net/smith_chai/article/details/134997091
8.保健品真的能保健?被商家“吹爆”的5种保健品,是不是智商税?被商家“吹爆”的5种保健品,是不是智商税? 保健品,大家对此都不陌生。近些年来,人们的工作压力变大、身体变差等情况愈发普遍,加上生病的焦虑,不少人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养生潮。面对巨大的养生潮,一些商家们也针对这些潮流,推出了一系列的保健品。 不过这些保健品“鱼龙混杂”,令人难以抉择,有些甚至是骗人掏空钱包...https://www.kuahai.net/2631.html
9.回头客无数的NMN,能够给寿命“充值”吗?最近在保健品界,一种“不老仙丹”被炒得沸沸扬扬。 一瓶60粒标注含有NMN的保健产品售价千元,上线仅一年跻身天猫国际销量榜单TOP3,也让全球富豪和硅谷大佬深信不疑,为之疯狂。 新晋”抗衰网红“NMN是什么?为何能够打上“一瓶神清气爽,两瓶永不疲劳,三瓶长生不老”的旗号? https://www.tmtpost.com/5848314.html
10.壹生资讯在很多的保健品欺骗里面,骗子对老人都是非常关心的,久而久之就完全的相信那些卖保健品的,最后上当受骗。 3、贪小便宜 贪小便宜的心理很多人都有,骗子就利用这一点欺骗老人,例如,给老人送小礼物,免费为老年人举办健康讲座,给老人进行免费的体检;招待老年人免费用餐,带领老年人参观一些地方等办法。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db8f98e2-33b6-41f2-a315-e2018b392931
11.看完这篇,不再为买保健品交智商税因为国内的保健品、补充剂市场很乱,这当然会让不少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觉得,营养补充剂就是商家用来收割“智商税”的工具。 这些营养补充剂就是忽悠人的 1. 夸大宣传,无病呻吟型 宣传单、广告语里出现“治愈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癌症……”或有类似暗示的,百分之百是骗人的。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articles/130955/
12.把保健品做成糖,新消费还是智商税?如果说传统的营养保健品还可以用“长期服用才见效”来解释,那宣称“睡前1粒,酣睡1夜”“饭后两粒无限畅”的各类速效功能软糖,“打脸”可能会来得更快。 “助眠软糖吃了两颗,现在精神抖擞,糖也没有好吃到让我愿意花39块钱买20颗的神仙程度,这智商税交得干干脆脆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吐...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61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