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方言包括常用词语、称谓、谚语、歌谣、歇后语等。临沂方言总体上属北方语言体系,接近于普通话。但由于临沂区域面积大,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全市方言的地域差异较大,方言特点突出。北部沂水、沂南、蒙阴三县和东部莒南县与淄博、潍坊、青岛相邻,因此与这些地方的方言相近似。平邑、费县和苍山西部一带在发音上近于济宁、枣庄的鲁西方言。临沭、郯城南部有些方言亦同于苏北。鲁西方言中的“sh、f”不分,鲁东方言及胶东方言的“r、y”不分,在临沂各县中都有体现。再如沂水、沂南、蒙阴、莒南等地把“给”念做“及”;“喝”念做“哈”;“渴”念做“卡”(kǎ)一类的方言,就与山东北部地区的方言有相似之处。
临沂人勤劳、勇敢、善良、坦诚的性格,使这个区域的方言具有明显的朴实性、直爽性、包容性、趣味性等特点。反映了这里的人们讲文明、讲道德、讲诚信的优良品质。
方言词语临沂方言中的词语,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为便于理解,大致按十大类,将常用的方言词语进行了举例对照(黑体字为普通话说法,后跟临沂方言说法)。有些生僻字用同音字或拼音代替。
(一)天时、地理、方位
(二)代词
什么——什么儿,么儿,啥。怎么——怎的,怎,么着,怎么里,怎着,怎着啦。怎样——怎样了,什么样了,怎着,怎么样,怎么,怎的。这样——这样儿,这个样儿,这户样的。那样——那样的,那户样的,那户,那样儿,乜样,那个样儿。这种——这样的,这户的,这户儿的,这样哩。那种——那样的,那户的,那样哩。
(三)身体、疾病、医疗
(四)动作、起居、交往、红白事
(五)房屋、用品
房子——屋,宅子。院子——家院,当天井,当天子,天井,当院子,当院儿,家院子,家天子。厨房——锅屋,饭屋。厕所——茅子,茅房,粪茅子,灰栏子,栏。影壁——影壁墙,影门墙,影墙。篱笆——围子,障子。顶棚——天花板,覆覆子,天棚,宿棚,覆棚。门闩——门闩子,插销,门栓,插门。风箱——风箱,风掀。板凳——板头,高板头,大板头,凳子,板凳儿,杬子,凳子,马杌子,杌子,凳子,小板头。抽屉——抽抽,抽盒子,抽匣子,抽头,抽头匣子,抽屉匣子。水桶——洋桶,筲,洋筲,铁筲,木筲,水筲。篮子——提篮,筐头子,篓子,箢子,扁筐。脸盆——洗脸盆子,洗脸盆,脸盆儿,洗脸盆儿。毛巾——手布子,手巾,擦脸布子。抹布——抹布子,抹桌布,抹桌布子。顶针——顶针子,顶指子,顶顶子,针钉子。自行车——洋车,车子,洋车子,脚踏车,脚踏车子。轮胎——轱辘,轱楼,轱楼子。手电——手灯,电棒子,电把子,电灯棒。卫生纸——擦腚纸,草纸,手纸。手杖——拄棍儿,拄棍,拐杖,拐棍儿,把棍儿,拄棒。土坯——土坯子,坯,土墼,墼块。水泥——洋灰,灰。卫生球——臭球儿,臭球,臭蛋。气球——洋茄子,球球。磁石——吸铁石。
(六)服饰、饮食
大衣——大袄,大氅。内裤——裤头子,裤衩子,裤头,裤头儿。雨鞋——雨靴,泥鞋,靴子,水鞋,胶鞋,油子鞋。围巾——围脖,围脖儿,围脖子。口袋——布袋儿,布袋,挎包儿,挎包子,嗨嗨,口袋儿,插口子。腰带——束腰带子,束腰带儿,捆腰带子,束腰带,裤腰带,勒腰带。尿布——褯(jiè)子。枕头——枕头,豆枕。耳环——坠子,耳环儿,耳坠子。早饭——清晨饭,早晨饭,清清饭,清起饭,早起饭,早上饭。午饭——晌午(wén)饭。晚饭——晚上饭,下晚儿饭,后响饭。做饭——揍饭,办饭。水饺——饺子,包子,小包子,下包子。包子——大包子,菜包子,蒸包子。馒头——馍馍,饽饽,干粮。煎饼——家宁,煎宁,粘宁。面条——面条子,面条儿,面汤,面。稀饭——粥,糊豆,糊涂。花生油——花生油,果子油。猪油——大油,猪大油,荤油。猪肉——莒南、沂水、沂南、蒙阴等县称猪yòu。油条——香油果子,油炸果子。鸡蛋——鸡蛋,鸡子儿,蛋蛋。西红柿——洋柿子。醋——醋,忌讳。锅巴——糊疙渣儿,锅疙渣,糊疙巴,疙巴,锅疙巴。
(七)农、工、商、学等
干活——干活儿,揍活,做活儿。拔草——薅(hāo)草。锄地——耪(pǎng)地。农民——庄户人,打庄户的,种地的,庄户把子,庄户人家,庄户地里的,下庄户的。下地——下湖,下坡,上坡,上地。刨地——翻地,剜地。伐树——杀树,砍树。商人——买卖人,做买卖的,买卖人儿。货郎——卖东西的,货郎挑的,叫货郎子,小货郎。经纪人——经家,经纪,讲行的,中间人。商店——门头儿,铺子,小卖部,小社,门市部,小卖铺,铺。旅馆——店,旅社,旅店,旅馆儿,坊店,坊子。饭馆——饭铺子,馆子,饭馆,饭馆儿。理发店——剃头铺儿,剃头铺子,剃头铺,理发铺。全部收购——包圆儿,收市,全包了,包了,全要了,扫桩了。赚钱——挣钱,创钱。赔本——赔本儿,折本儿,赔了,赊本儿。学校——学屋,学堂,校园子。老师——先生,当老师的,教学的,教书的。别字——错别字,白(béi)字,白(béi)字儿,错字儿,岳伯字,叔伯字。厨师——厨子,掌勺的,办饭的。裁缝——做衣裳的,扎(zá)衣裳的,做衣服的。小偷——毛贼,短路的,贼,截路的,扒手,害手。
(八)动物、植物
(九)日常生活用语
总共,一共——垄嗡垄,垄共。在这个时候,过去那个时候——这口歪(waǐ),那口歪(waǐ),这时晨,那时晨。不论什么时候——渠脏晚,催脏晚。偶尔的——脏(záng)歪;早(záo)歪得。有空——得(děi)闲,得空。在一起——搁一坨,搁一块。削个苹果——剋(kēi)个苹果。抓住他——剋(kēi)着他,逮住他。在哪里啊——搁哪来,搁哪的,抹哪来。行动慢——渝沫。行动快——麻利,麻利滴,sào拉滴。钻空子得了便宜——拾漏毛儿,拾二漏。使人厌烦——腻歪。对事情漫不经心——没(mu)没(mu)答答的。松松垮垮的样子——懈儿咣当的。琐碎不完整的事或东西——鸡零狗碎的。凑合——截就,将就。劳累——使得慌,使着了。商量——合计,合计合计,搁么搁么。用手拍打——扑拉。仪容不整的样子——胡子拉碴的。斤斤计较——硌吧,小气。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影响大——了不敌,不得(děi)了。两人投缘——对撇子。动作敏捷——悄chuā。装束齐整——板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