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7月1日正式实施,第三方支付机构正加大对用户账户“升级认证”的推进力度。
政策
升级为三类账户要通过五种认证
2015年12月,央行公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要求支付机构对客户实行实名制管理,并根据客户身份验证情况将个人网络支付账户分为三类,并规定了各类账户的信息验证标准和功能权限。
具体来说,Ⅰ类账户身份核实方式为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一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如联网核查居民身份证信息),余额付款限额为自账户开立起累计1000元;Ⅱ类账户面对面验证身份,或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三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余额付款限额为年累计10万元;Ⅲ类账户面对面验证身份,或以非面对面方式通过至少五个外部渠道验证身份,余额付款限额为年累计20万元,余额付款功能在前两类都有的消费、转账基础上增加了投资理财。
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说,Ⅰ类账户主要适用于客户小额、临时支付。为兼顾便捷性和安全性,Ⅰ类账户的交易限额相对较低,但支付机构可以通过强化客户身份验证,将Ⅰ类账户升级为Ⅱ类或Ⅲ类账户,提高交易限额。
解读
身份认证越完善余额付款额度越高
支付宝方面人士表示,央行新规简单理解,就是个人身份信息完善程度越高,能够享受到的服务就越全面,通过支付宝账户余额进行付款的额度也会越高。支付宝方面表示,实名并完善身份信息,对用户来说有不少好处,比如:转账付款时,可以轻松校验收款方实名信息,转账就不容易转错人;找回密码也更方便了,当用户忘记账户密码时,系统可以核对多重信息,让用户安全快速找回密码,并将别有用心之人挡在外面。再比如,只有实名且完善了更多身份信息后,用户才有可能享受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等金融服务。另外,实名用户开通“芝麻信用”,还有机会先住酒店后付款、租车免押金等等。
释疑
未认证用户支付将受限制
针对即将实施的央行新规,有传闻称:“自7月1日起,没有绑定中国大陆银行卡的用户将不能在支付宝账户中存钱,也不能使用账户中的余额。在7月1日前未补全身份信息的支付宝账户可能遭冻结。”事实果真如此吗?
北青报记者向支付宝方面求证获悉,未实名用户账户中的资金不会被冻结,也不会消失不见。对于身份信息不完整的部分用户,只需要根据支付宝给予的提示进行操作,完善个人身份信息后即可享受更多服务,不存在冻结一说。
实名验证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身份证、银行卡之外,还有手机、社保账户、缴费账户等等,没有绑定银行卡支付宝余额就会“冻结”一说是误读。
提示
实名认证如何升级?
据悉,早在2010年,央行曾发布《非金融支付机构服务管理办法》,提出要核对客户身份有效证件,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自那时起,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要求用户实名注册。不过,对于网络支付账户来说,实名注册并不完全等同于实名认证。按照央行分类管理,不同类型的账户,需要验证的信息量不同,不是只凭单一的身份证信息就能一路畅通。
有读者问,“我的支付宝账户已经是实名登记的,也有绑定手机,还需要做什么吗?”对此,支付宝方面的回复是“不同的账户情况,完善身份信息的办法会有所不同,包括绑定银行卡、上传身份证照片、填写个人信息问卷等等,用户可以根据页面提示来操作”。
当然如果用户已经给支付宝账户绑定手机,平时在支付宝里交水、电、燃气、有线电视费,在支付宝里买火车票、机票,在支付宝里买保险,开通芝麻信用等等,都可以提高用户的身份信息完善程度。
据了解,腾讯理财通用户账户实名制也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除在首页顶部设置实名完善提醒外,腾讯理财通还为目前尚未进行实名认证的用户,在其个人页面加入“待认证”的验证入口。用户通过这些引导标识,简单几步即可完成账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