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保荐人平安证券也支持我们的想法,接下来是否继续申报材料,他们(平安证券)正和我们做积极的沟通。”2月22日,惠州华阳大厦九联科技总部,总经理助理胡嘉惠表示。据证监会2月16日数据,今年有14家公司终止IPO审查,其中10家拟上创业板。另外,23家公司中止审查。
终止审查和中止审查,虽一字之差,却差之甚远。按证监会规定,公司中止审查可申请恢复审查。而终止审查,意味着申报材料全部退回,公司须重新申报材料,从头再来。
主动撤回背后:
三大硬伤是主因
据记者调查,深圳中盟科技、北京绿创声学、惠州九联科技、深圳明微电子、珠海安联锐视、成都豪能科技和浙江德宏汽车电子电器等7家公司IPO终止审查全部因为发行人自己主动撤回材料。“发行人自己主动撤回,应该是出于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如果公司存在比较大的硬伤,往下走比较困难,保荐机构会提出撤回建议,但撤不撤决定权在发行人。”一位资深保代人士指出。
公司主动终止审查背后,其实各有隐衷。从记者的调查结果看,发行人主动撤回主要基于三个因素的考虑。
首当其冲是盈利业绩指标存硬伤。惠州九联科技、深圳明微电子、浙江德宏汽车电子电器撤回最重要原因正与此有关。
平安的另一项目浙江德宏汽车电子电器也遭遇类似问题。
“这是我们上海同事的项目,撤回主要是因为业绩不够理想。”平安证券一位资深保代人士透露。和著名的八菱科技一样,浙江德宏汽车电子电器也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目前该行业正处于低迷状况。
而据一名接近国信证券人士透露,国信保荐的深圳明微电子也因“2011年业绩不够理想”,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
发行人的第二个顾虑是,市场不佳。从2009年、2010年的狂热,到新股频频破发,再到新股中止发行个例频出,新股发行市场由热到温到冷。“现在,保代经常向我灌输的是,不要奢望能发多高,重要的是要成功发出去。”一位拟上市公司董秘抱怨说。
第三个顾虑,则与中介机构,尤其是保荐机构有关。“我们申请终止上市审查,主要是中介机构方面的原因。”浙江德宏汽车电子电器上市办公室对此讳莫如深。
无独有偶,海通证券保代胡宇的离职,也让他所在的项目深圳中盟科技“很受伤”,尽管海通证券派新人接替,但发行人已心力交瘁,无奈选择了撤回申请。
发行人不满:
10投行难辞其咎
据不完全统计,14家终止审查的公司,涉及到平安、国信、瑞银、海通、华泰联合等10家保荐机构,其中,平安证券和国信证券各有两家公司终止审查。14家终止审查公司也关系着28位项目保代的切身利益。
在筹备上市过程中,投行和发行人的利益并不是总是那么一致,发行人和投行的冲突,在IPO失败(包括未过会、终止审查等情况)项目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不少投行二上会重换保荐机构便是明证。而保代频频流动,往往影响发行人和投行之间的关系。因保荐机构海通证券派出的保代离职,2月13日撤回上市申请的深圳中盟科技便遭遇发行人和投行关系之痒。
“项目撤回是因为头号签字保代工作变动的关系,针对此事去年年底至今年公司内部都在讨论该怎么处理。”深圳中盟科技董秘邹新宝对记者表示。
“胡宇走后,海通那边也在协调。但换人之后,很多事情都相当于要重新调整,与新保代之间的默契始终不如胡宇那么强。”邹新宝坦言。《理财周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