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浙江银保监局部署全行业开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示范年活动。在浙江银保监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温州银保监分局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连续两年开展“消保清源”“消重提质”专项行动,推进纠纷前端治理和后端多元化解,取得实效。
共筑诚信消费环境,提振金融消费信心,做金融明白人。3月,在浙江银保监分局的部署下,温州银保监分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启动2023年温州金融消保宣传月活动,推出“点亮瓯越·做金融明白人”接力宣传教育活动。
“点亮瓯越·做金融明白人”接力宣传教育活动启动,温州18家金融机构“一把手”通过讲述浅显易懂的金融消保故事和消保提示,提高市民的金融消保意识。
远离非法“征信修复”骗局
请做好“三个保持”
工商银行温州分行章晓仑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自今年5月1日施行。网络上随之出现大量“征信修复”陷阱,诈骗分子往往利用信用信息修复混淆视听,试图为非法“征信修复”行为披上合法外衣,实施诈骗。工商银行温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章晓仑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做好“三个保持”:
二是保持警惕。遇到各类需要转账的突发情况,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转账,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
三是保持冷静。树立理性消费观,拒绝过度负债,保持个人良好征信记录。如已产生逾期记录,注意尽快还款。遇到特殊原因影响及时还款时,及时联系银行商量还款计划。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牢记五个“妙招”
农业银行温州分行潘韶亮
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高级专家、温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潘韶亮温馨提示广大消费者: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牢记五个“妙招”:
一、信息保管要小心。妥善保管银行卡、身份证、电子银行认证介质等,拒绝出租、出借或买卖行为;不向他人随意透露银行卡号、账户密码、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四、停止使用要注销。及时注销不使用的各类账号,解绑个人信息,清除个人信息数据,避免信息泄露。
五、安全软件要更新。使用手机和电脑时,要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并定期升级更新,增强隐私保护功能,防止信息被窃取。
养老诈骗花样多
防范要点要牢记
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傅惠平
老年群体的金融消费活动日益活跃,不法分子利用他们需要陪伴交流、渴望健康长寿、权益保护能力弱等特点,采取非法手段侵害老年人权益。为此,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傅惠平向广大老年金融消费者作出四点温馨提示:
一、学习金融知识。要多参加正规金融机构等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的线上线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多学习金融知识。
二、科学理性投资。牢记投资是有风险的,面对投资项目不听信、高息诱惑不盲信、熟人承诺不轻信,别受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
四、防止信息外泄。慎重签署合同,不在空白合同中签字。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个人信息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牢记“两不要三要”
建设银行温州分行童建荣
一是不要出借实体账户给任何人,包括父母、子女等直系亲属。
二是不要出借非实体形式的个人金融账户,包括支付二维码等各类具有收款、付款、转账等功能的实名账户。
三是要保管好自己的账户与证件,一旦丢失,应办理挂失,防止被冒用。
四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账户及个人信息,不在不明网站中填写或者向他人泄露。
五是要及时将废弃不用的账户销户,并将实体卡片销毁,不要随意丢弃。
规范线上消费贷款用途
珍惜资金使用权利
交通银行温州分行吴威
随着线上化渠道的广泛运用和金融消费者资金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各大商业银行顺势推出了个人线上消费贷款。期间,部分金融消费者因未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将贷款资金用于禁用范围,遭遇了贷款资金使用异常预警、授信额度被冻结等窘境。在此,交通银行温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吴威温馨提示广大消费者:
个人线上消费贷款适用于:1.装修。用于购买装修材料、家具等用品。2.教育。出国留学,研修技能,提升自我能力的教育方面的支出。3.个人其他消费。包括日常消费、购物、旅游、购买珠宝及汽车等高消费产品。
个人线上消费贷款禁止用于:1.购买房产、生产经营、偿还贷款或其他债务。2.购买有价证券、基金、理财产品、期货、期权等投资类产品。3.其他国家禁止性领域或从事非法经营活动。
牢记防诈这三点
谨防诈骗不上当
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陈丽丽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方法繁多,手段新颖,层出不穷。为此,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丽丽在此温馨提醒:
一、保护好自己的账户,安全用卡。切勿随意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要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发现丢失立即挂失,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出租出借给他人使用,避免成为触犯帮信罪的“帮凶”。
理性远离“职业代理维权”
套路守好“钱袋子”
温州银行陈宏强
当前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下,有不法机构组织或个人利用网络平台、社交平台、短视频等媒体形式,打着“专业维权”“反催收”“征信修复”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以达到收取高额代理手续费或套取个人金融信息等目的。上述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社会民生和经济稳定。近期,温州银行就识破了一起“职业投诉代理人诱骗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的骗局。
消费者轻信“职业代理维权”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资金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温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宏强温馨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所谓“专业维权”“反催收”“征信修复”等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要擦亮双眼,理性远离“职业代理维权”套路。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温州民商银行应海卿
三是提高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在丢弃取款凭条、对账单等单据前,需先完全撕碎或用碎纸机销毁,确保个人信息不外漏。勿将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或随意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
养成“非必要不提供”好习惯
织牢个人信息“安全网”
太保产险温州分公司孙勤
如何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中国太保产险温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勤温馨提醒消费者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养成“非必要不提供”的好习惯:
一是拧紧信息泄露“安全阀”,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尽量减少代办业务,确需委托他人代办时,在需要提交身份证、驾驶证等各类证件前,可在复印件上注明用途,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违法活动。
二是织牢信息提供“安全网”,养成“非必要不提供”的好习惯。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各类证件、银行卡、手机等信息载体,不要随意置放,也不要随意在网络录入个人信息。
减少保险消费纠纷隐患
投保注意四个事项
中国人寿温州分公司汤小江
为减少保险消费纠纷隐患,中国人寿温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汤小江建议广大消费者在投保过程中注意如下事项:
二、投保时如实告知有关情况。我国《保险法》对投保人的如实告知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需要如实告知和提供投保信息,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公司可能对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三、如实向保险公司提供客户信息。为维护您的合法权益,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及联系信息,以便于顺利接收到公司各项服务通知。当信息发生变化时,请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办理变更。
四、充分了解犹豫期和退保的有关约定。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一般有“犹豫期”规定,即投保人签收保险合同之日起10天或15天内(具体以保险条款载明的天数为准),投保人可以申请撤销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可全额退还所交保费。超过犹豫期后退保需谨慎,保险公司将按合同所附现金价值表有关约定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可能会有一定的损失。请在犹豫期内认真阅读和了解保险合同内容,并审慎决策。
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
远离“小收益钓大鱼”套路
华夏银行温州分行金鹏飞
当前,总有一些不法分子靠“小收益钓大鱼”的套路,抛出“高息、低风险、高流动性”的承诺,吸引消费者投资,骗取消费者信任,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对此,华夏银行温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金鹏飞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在投资时要注意“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
一看,看理财收益率和存款利息是否合理。
二问,当遇到金融方面的疑惑时,要问正规的金融机构、问金融监管部门。
四不要,不要轻信不明信息,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打开不明网络链接,不要轻易汇款转账,以防个人信息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
牢记金融消保小知识
护好“钱袋子”
兴业银行温州分行李智伟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消费者投资的方式也越发多样便捷,诈骗事件层出不穷。老年人、学生等特殊人群因辨别能力较弱、反诈经验不足,成为了不法分子重点行骗的对象。在此,兴业银行温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智伟温馨提示消费者要牢记“小知识”,护好“钱袋子”:
二、防止信息泄露,守护个人金融。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以防不法分子捡拾后查看、抄录、破译个人金融信息。
三、选择正规机构,理性购买金融产品。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专业人员,多途径进行信息核实、辨别真伪,不要盲目购买金融产品。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防范被不法分子诈骗侵害。
四、不跟风不贪利,严防投资陷阱。在投资渠道上切莫跟风,做到清醒、理性、不盲从;在购买金融产品时,要仔细了解产品背后的运作模式、风控措施等,不可盲目、被动;牢记投资有风险,面对投资项目不听信、高息诱惑不盲信、熟人承诺不轻信。
警惕不安全二维码
广发银行温州分行王少华
牢记三字小秘诀
护好自己养老钱
中信银行温州分行周嘹亮
关爱老年群体,提升老年人风险防范意识。为此,中信银行温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周嘹亮温馨提醒老年朋友牢记“防、学、稳”三字小秘诀,护好自己的养老钱:
一是“防”—防范诈骗套路:“以房养老”“免费讲座”“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等骗局频发,了解诈骗手段,做好防范加强;对陌生号码、陌生链接、陌生账号提高警惕;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不贪图小利。如上当受骗,立刻拨打110报警。
三是“稳”—稳健理性投资: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稳赚不赔的说辞是不法分子实施非法集资诈骗的套路,不轻信高收益承诺;在面对所谓专家推荐、熟人介绍时,不盲目“跟风”投资,避免跌入陷阱;在选择理财产品时,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轻信他人,遇事多跟子女商量,多听听子女的意见。
要注意保护
自身知情权信息安全权财产安全权
招商银行温州分行袁森
招商银行温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袁森温馨提醒消费者要注意保护自身知情权、信息安全权、财产安全权:
一是注意保护自身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购买产品及交易前注意产品风险等级与自身是否匹配、产品关键信息是否充分提示,是否存在强制捆绑搭售及同等交易条件遭遇不公平定价等行为。
三是注意保护自身财产安全权、受教育权。由于近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以及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行,个别中介机构利用经营性贷款与住房按揭贷款之间的利差空间,诱导消费者通过资质包装、虚构流水等方式申请经营贷转换按揭贷款,消费者应注意以其他融资方式替换按揭贷款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和法律合规风险,警惕“转贷”陷阱。
警惕贷款营销“套路”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平安银行温州分行关笑宇
近期一些“非法中介”趁机以帮助“提前还贷”“转贷降息”为名诱导金融消费者办理转贷业务等情况,平安银行温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关笑宇温馨提醒消费者,要警惕贷款营销“套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套路营销”行为侵害自身权益:
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需求购买金融产品。选择正规持牌金融机构,在使用金融产品或服务前,要充分了解金融产品或服务内容,明确知悉自身权利和义务,谨慎签字确认。
二、树立理性金融消费观念,警惕过度负债风险。坚持适度负债、理性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还款习惯。
三、树立依法维权意识,警惕非法“代理维权”侵害。金融消费者如对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存在疑问,应当通过正规渠道提出合理诉求,或与金融机构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行业纠纷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三个反诈锦囊
守护夕阳红
浙商银行温州分行王谦
近年来,老年群体受诈骗案件持续高发,诈骗分子紧贴社会热点,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升级,不仅给老年人的身心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而且严重影响了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老年人该如何防诈骗?浙商银行温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谦请您收好以下“锦囊”:
一、保健品诈骗:面对保健品诈骗时,要相信科学,不要相信诈骗分子所说的“神丹妙药”。身体不舒服时,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诊治,相信医生。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相反可能会加重病情。
二、投资理财诈骗:投资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机构和项目。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是并存的,任何投资都是存在风险的,所有“零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都是骗子的骗局,千万不可轻信。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进行投资时,不要盲目从众,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多与家人进行商量。
这份“保险生存金”
记得领取
新华人寿温州中支陈菊妫
近年来,由于部分客户住址变更、遗忘等多种原因,经常出现保险生存金无人领取的情况。在此,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温州中心支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菊妫温馨提醒:
1.及时更新联络信息。当个人信息发生变更时,请及时联系保险公司或您的服务人员更新您的联络信息,确保联络信息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