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三问:遇到情况,主动问警察,主动问银行,主动问当事人。
养老诈骗
案例1:
“代理退保”陷阱:不法分子非法获取保单信息后,通过诋毁保险产品、承诺更高收益等手段,鼓动老年人退保并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待老年人陷入圈套后,不法分子不仅收取高额“代理维权”手续费,甚至侵占老年人的退保资金。
“以房养老”陷阱: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旗号,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购买所谓“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实际上是以老年人房产办理抵押借款,获取资金后被不法分子挪作他用甚至挥霍。一旦资金链断裂,老年人不仅无法收回本金、获得收益,还将面临房产被强制拍卖的风险。
“投资理财”陷阱:不法分子打着“国家扶持”“政策补贴”旗号,通过虚构投资理财项目或夸大投资收益,以“低风险、高回报”为噱头进行诈骗。不法分子首先鼓动老年人“小额投资”,然后按时“高额返利”,进而诱使老年人追加投资金额,一旦收到大额资金便卷款跑路。
针对以上骗取老年人养老钱的三类陷阱,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老年消费者:
一是不信“偏门”不贪“小利”,提高警惕防诈骗。一方面不信“偏门”,办理各类金融业务一定要通过正规机构和渠道;不贪“小利”,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另一方面多了解金融常识,从正规渠道了解金融产品和办理流程,提高防范风险能力。
不法分子宣称的“以房养老”只是假借国家政策之名行诈骗钱财之实,老年人要从正规途径了解以房养老政策,千万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等说辞迷惑,避免落入陷阱。
三是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机构和渠道。老年人要增强理性投资理财观念,谨记“投资有风险”,警惕各类标榜“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理财项目,切勿受“高收益”诱惑冲动投资。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机构和渠道,并对投资项目多方查证,谨慎对待。
“套路运”“套路贷”
案例2:
消费者如发现涉嫌诈骗犯罪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等报案或者反映情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百万保障”“账户安全险”
案例3:
该类诈骗受骗消费者众多,损失价值较高,且呈快速蔓延趋势。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提示:
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
案例4:
当前,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也给网络诈骗带来可乘之机。如不法分子通过面部替换、语音合成等方式,制作虚假图像、音频、视频,仿冒他人身份实施诈骗,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新型诈骗手段,维护个人及家庭财产安全。
此类诈骗手段迷惑性、隐蔽性较强,诈骗金额较高,为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示:
三、保护好照片、声音等个人信息。消费者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注册陌生平台或添加陌生好友,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尽量避免在互联网过多暴露个人照片、声音、视频等信息,不贪图方便把身份证、银行卡照片等直接存放在手机内。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应注意保存证据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网络换汇”
案例5: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跨境交易的日益频繁,金融消费者的换汇需求日益增长。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趋势,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优惠换汇”信息,精心设计骗局,诱导留学生、留学生家长、外汇投资理财人员等消费者陷入诈骗陷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新型骗局,防范网络换汇诈骗。“优惠换汇”诈骗形式,目前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第二步虚构身份背景:诈骗分子向消费者展示换汇交易记录、消费者好评记录等虚假证明材料,或是以小额优惠换汇获取消费者信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诱骗消费者进行大额换汇交易。
第三步诱导转账交易:一是诈骗分子要求消费者先行支付换汇款项至指定账户,待款项到账后,诈骗分子立即将受害者拉黑或删除,使其蒙受经济损失;二是诈骗分子利用境外部分地区银行支票结算延时规则,制造资金已到账的假象,诱导消费者转账至指定账户,随后利用结算延时规则撤回支票,或未在支票账户预留可用资金,致使支票结算失败;三是诈骗分子将电信诈骗资金转入消费者账户,在消费者核实款项并完成外汇转账后,事后消费者将被执法部门要求将电信诈骗资金返还受害者。同时,因转账上游为电诈人员,消费者被动卷入电信诈骗案件,银行卡被冻结的同时,也可能被动沦为电诈“工具人”。
“优惠换汇”已成为新型的诈骗手段,面对换汇需求,消费者要保持高度警惕。在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
一是谨慎对待网络换汇信息。面对社交媒体和网络上层出不穷的各类资讯和信息,消费者应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轻信陌生人的承诺,不轻易被虚假优惠迷惑,切勿轻易支付款项或提供个人敏感信息。
二是选择正规渠道换汇。我国对外汇管理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任何个人和机构都应遵守。通过社交网络平台私下换汇是违法行为,消费者若有换汇需求,应通过银行或持有正规资质的金融机构进行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