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双高校”、“三教改革”示范校建设单位
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试点改革高校
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
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
安徽省省级创业研究院
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2020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赛项申报书
赛项名称:健康与社会照护
涉及的专业大类/类:医药卫生大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类、护理类、康复治疗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公共服务类
方案联合申报单位(盖章):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方案申报负责人:王润霞
方案申报单位联络人:吴凤林
联络人手机号码:13655556434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芙蓉路632号
邮政编码:230601
申报日期:2019年12月10日
2020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赛项申报方案
一、赛项名称
(一)赛项名称
健康与社会照护
(二)压题彩照
(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
第三产业(101201):养老服务业
(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
表1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
组别
专业大类
专业类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高职
医药卫生大类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类
620811
老年保健与管理
620801
健康管理
620803
中医养生保健
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
620602
公共卫生管理
护理类
620201
护理
康复治疗类
620501
康复治疗技术
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公共服务类
690301
老年服务与管理
二、赛项目的
本赛项展示涉老专业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成果,促进相互学习,实现共同提高的平台,是指为服务对象特别是老年人群,提供身体和心理帮助,以及个人身心成长和发展方面技术支持的竞赛项目。
竞赛目的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最新职业教育精神,紧紧围绕健康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健康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为目标,通过技能竞赛活动促进提升职业教育教学和涉老专业的建设水平,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积极作用,成为全省养老服务人才展示技艺技能、相互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展示高职院校教学成果和学生风采。
三、赛项设计原则
(一)公开、公平、公正。
赛项严格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及系列制度开展工作,做到赛项筹备、组织、实施的各环节均要公开、公平、公正。
赛项设计公开化。赛前及时公开发布赛项技术文件,做到赛项方案、赛项题库、赛项评分标准公开;召开赛项说明会,对赛项规程和赛项平台环境给予解读、说明,解答参赛师生的疑问;赛中观摩赛事,做到赛事进程公开;赛后及时发布成绩,做到竞赛成绩公开。
赛程开展公平化。合理设计竞赛规则、程序、标准,公开执行过程,严格命题,保证赛项公平。
(二)赛项关联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或职业院校开设专业点多,服务国家和我省重点战略。
2018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49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人口老龄化的现实,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和人才供给提供了巨大需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和人才双双“供不应求”。
老年能力评估和养老服务质量评估,成为解决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也是要这里解决的“难点”,老年照护成为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堵点”和“痛点”。赛项科学、合理、创新设计,竞赛内容对接职业岗位,考核居家养老服务、医院照护、社区照护等不同环境的全部知识点与专业技能点,做到赛项与实际岗位需求、职业素养培养目标零距离对接。竞赛内容融入现岗位任务,全面考察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特色
竞赛内容以行业标准为引领,面向职业岗位。赛程安排注重观赏性与开放性。
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操作规范。一切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特别强调健康与社会照护过程中的医学人文关怀及良好沟通能力。竞赛结果评判遵守“三公”原则。竞赛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二)创新点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考查健康与社会照护一般的基础知识,又考核基本的操作技能。
2.竞赛内容紧紧围绕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展开,难度适中,可操作性强。通过大赛有力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促进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发展。
五、竞赛内容简介
1.理论考查
2.综合实操
六、竞赛方式
(一)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全省高职院校2020年春季在籍学生(含本科院校高职学生和社会扩招专业学生)。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学生也可参加省赛。
(二)组队要求
1.本赛项为个人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学校名称,不使用其他组织或团体名称。
2.同一学校报名选手不超过3名,每名选手限报1名指导教师。选手和指导教师的对应关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每校限报1名领队,并从参赛选手中设立队长1名。
3.本次竞赛仅限安徽省内代表队参赛,欢迎兄弟省份院校派队观摩。
(一)竞赛流程
日期
内容
第一天
8:30-14:00
参赛代表队报到,领取资料
14:30-15:30
领队会议
15:30-17:30
按顺序熟悉场地15分钟
第二天
8:00-8:30
竞赛开幕,合影
8:30-9:00
选手检录、抽签
9:30-12:30
综合实操
大赛观摩
14:00-15:30
理论考查
16:00-17:00
竞赛点评
八、评分标准制定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
(一)评分标准制定原则
(二)评分方法
1.理论考查由计算机自动阅卷评分,经评审裁判审核后生效。
2.综合实操成绩由裁判员根据选手现场实际操作规范程度、操作质量、文明操作情况和现场结果,依据评分细则对每个单元单独评分后得出。
3.专业知识测试以满分100分计,技能操作考核以满分100分计(其中协助卧床老人进食30分、居家老人访视及健康评估30分、运用轮椅转运老年人技术30分、综合评价10分)。
最后按理论考查占20%,综合实操80%的比例计算参赛总分。
4.成绩的计算
个人得分:A×20%+B×80%
A—理论考查得分
B—综合实操得分
(三)评分细则
表3综合实操评分细则
实操环节1:协助卧床老人进食【生活照护】
协
助
卧
床
老
人
进
食
(30分)
工作准备
(1分)
·环境准备:整洁,温湿度适宜,无异味
·护理员准备:服装整洁,洗净双手
0.5
沟通
(2分)
·询问老年人有无特殊要求
1
评分要点:评估该老年人拒绝进食的原因
评估拒绝进食原因
(4分)
·能有效排除影响进食的因素,如生理问题,疾病问题,体位问题
·能评估出老年人由于心理原因拒绝进食
2
评分要点:根据老年人不进食原因进行干预,并进行饮食护理
鼓励进食
·能根据老年人心理需求,与其进行有效沟通
·语言得体并应用恰当的肢体语言
摆放体位
(4分)
·根据老年人情况采取适宜的进食体位
·为老年人带上围裙或铺垫毛巾
协助进餐
(10分)
·准备食物合理并放置妥当
·嘱老年人进食时细嚼慢咽,不边食边说,免呛咳
·估计食物温度方法正确
·用汤勺喂食时,每一口为汤勺的1/3量为宜
·喂饭的频率适当
·不同食物的进食顺序合理(如先汤后饭、先素后荤)
·适当对食物进行二次加工
1.5
效果评价
(5分)
·询问老人进餐后的舒适度
·协助老年人进餐后漱口,用毛巾擦干口角水痕
·叮嘱老年人保持进餐体位30分钟后再换位休息
·清扫整理床单位;整理餐具放回原处备用,必要时进行消毒、洗手、记录(口述)
实操环节2:独居高龄老人居家访视及健康评估【居家照护】
居
家
访
视
及
健
康
评
估
(30分)
·用物准备无遗漏。
·用物摆放整齐科学,拿取方便。
·有敲门和打招呼动作。
·礼貌说明来意。
环境评估
·评估老人居住环境安全隐患
·评估老人饮食习惯
健康体检
·正确测量血压
·正确评估老人听力问题
·指导老人正确使用助听器
·正确评估血糖
·正确指导膳食结构
制定健康管理计划
·计划涵盖老人已有的健康问题;
·在每个任务旁边写下要完成的目标;
·任务目标要以患者为中心;
·书面计划上要有参赛选手的编号,一页纸完成。
安置整理
(5分)
·整理用物
·礼貌告别
实操环节3:轮椅转运偏瘫老人至康复训练室【医疗照护】
运
用
轮
椅
转
年
技
术
评估解释
·评估老年人肢体功能障碍情况
·向老年人解释并取得合作;洗手(口述)
固定轮椅
·检查轮椅是否完好(操作+口述)
·固定轮椅,与床呈30-45度角
协助坐起
(6分)
·协助老年人健侧偏向养老护理员一侧
·协助老年人坐起
·协助老年人穿好衣服和鞋
坐入轮椅
·解释转运过程,取得合作
·搀扶或抱起老年人坐入轮椅,双手扶稳扶手
·系好安全带,将双脚放在踏板上,必要时遮盖毛毯
转运
·松开刹车,平稳前进
·转运过程中注意观察老年人是否有异常情况
·询问老年人坐在轮椅上的感受
整理记录
·整理轮椅和床单位
·洗手(口述),记录老年人反应
报告操作完毕(计时结束)
综
合
价
(10分)
服装服饰(1分)
服装鞋帽整洁,头发、着装符合要求
仪表举止(1分)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轻盈矫健
熟练程度
程序正确,操作规范,动作熟练,注意安全,按时完成
相互沟通(3分)
关心老年人,老年人感到满意
沟通有效、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语言流畅,态度和蔼,面带微笑
质量标准(3分)
卫生观念强
操作环节完整
运用轮椅体位转移一次性成功
_______分钟
得分
专家评语
九、奖项设置
本赛项为个人赛,赛项奖励依据《2020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方案》奖励办法进行设置。
十、技术规范
本项竞赛技术规范包括:
(一)专业教育教学要求
(二)行业、职业技术标准
1.45届世界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技术标准(2019)
2.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
3.养老护理员等级规定及服务规范(DB41∕T595-2015)
4.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征求意见稿)(2019)
5.《居家养老服务规范》(SB/T10944-2012)
十一、建议使用的比赛器材、技术平台和场地要求
(一)竞赛设备、仪器、器具等(由赛点提供,详见附件:竞赛用物图片及规格)
1.专业知识测试:答题卡阅卷机
2.协助卧床老人进食:病床、消毒洗手液、床头柜、食碗、汤碗、汤匙、水杯、吸管、口水巾、抽纸、托盘、毛巾、湿巾、垃圾桶、床单被褥、枕头、靠垫等。
3.居家老人访视及健康评估:便携医药箱、听诊器、护士表、血压计、记录纸、笔、消毒洗手液、洗面盆、抹布、体重秤、香蕉苹果葡萄食物模型、助听器、沙发、茶几、餐桌椅、垃圾桶等。
4.运用轮椅转运老年人技术:病床、床尾椅、轮椅、床头柜、床单被褥、枕头、小靠垫、毛毯、上下坡道等。
(二)竞赛场地
在承办院校规定赛场内设置:
1.候考室:选手携带三证(选手证、学生证、身份证);检录、抽签确定比赛顺序和比赛工位。
2.技能竞赛区:
(1)理论考查教室:标准笔试考场
(3)A赛场:协助卧床老人进食项目竞赛
(4)B赛场:居家老人访视及健康评估项目竞赛
(5)C赛场:运用轮椅转运老年人技术项目竞赛
3.工作区
包括统分室、阅卷室、仲裁室、裁判休息室、专家休息室、工作人员休息室、医务室、选手通道与工作人员通道。
考核后的选手与未考核的选手进出赛场的路径分别隔离,不相互交叉。
4.观摩区:直播室
十二、安全保障
(一)竞赛准备工作
1.大赛组委会组织召开大赛裁判、工作人员、各领队会议,讨论确定大赛事宜和各方面的工作要求,明确安全责任及注意事项。
2.赛前各参赛院校对参赛选手进行安全教育,熟悉大赛环节,做到心中有数。
3.大赛各项工作负责人应及时按组织委员会要求分解工作任务和安全责任。
4.大赛组织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应在赛前认真检查大赛器材及场地,保证参赛选手安全。
(二)组织过程安全责任
1.大赛期间,大赛组委会主任为该项目安全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裁判、工作人员应各司其职,保证所在场地区域内参赛选手、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大赛正常进行。
2.领队为参赛院校所有选手安全的主要责任人,应按照大赛要求组织本参赛队学生在指定位置就位;参赛选手有事须向领队请假。
3.参赛选手检录后方能进入比赛场地,认真进行准备活动,比赛完毕立即退场,不得在赛场内逗留围观。
4.大赛期间,赛场内设置安全责任岗,加强对赛场内的安全巡查工作,责任到人,防止发生打架、失窃、踩踏等事件。严禁非本赛项人员未经允许私自进入观看比赛。
5.比赛期间须有医护人员坚守现场,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竞赛伤害,并提前备好相应急救药品和器械。
(三)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比赛期间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安全保卫组成员必须立即做出反应,及时了解和分析事件的起因和发展态势,采取措施控制事件的发展和影响范围,将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2.赛场外人员私自进入场地,与赛场内人员发生冲突,应及时予以制止,拒不配合且情节严重的,视情况报公安机关。
3.事件发生后,组委会领导、专家委员会成员及各参赛代表队的领队、指导教师应积极处理,严禁擅离职守、先行撤离。
(四)处罚措施
十三、经费概算
大赛不收取参赛费用与报名费用。大赛期间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十四、比赛组织与管理
(一)赛项组织机构
1.赛项组织委员会
(1)形成《竞赛规程》和《竞赛实施方案》、遴选专家团队、遴选裁判团队、对竞赛实施进行整体掌握等。
(2)由承办院校进行赛项设备支撑、技术服务等。主要职责:提供竞赛设备(含备品、备件和耗材)、竞赛技术服务和培训等。
(3)承办单位负责赛项的具体保障和实施工作。主要职责:提供竞赛场地和配套场地、配合赛事组织、志愿者服务等。
2.赛项专家组
赛项专家组在赛项组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本赛项技术文件编撰、赛题设计、赛场设计、设备拟定、赛事咨询、技术评点、赛项裁判人员培训、赛项说明会组织等竞赛技术工作;同时负责赛项展示体验及宣传方案设计。
3.赛项承办院校
赛项承办院校在赛项组委会领导下,负责承办赛项的具体保障实施工作,主要职责包括:按照赛项技术方案要求落实比赛场地及基础设施,赛项宣传,组织开展各项赛期活动,参赛人员接待,比赛过程文件存档等工作,赛务人员及服务志愿者的组织,赛场秩序维持及安全保障,赛后搜集整理大赛影像文字资料上报大赛组委会等。赛项承办院校按照赛项预算执行各项支出。承办院校人员不得参与所承办赛项的赛题设计和裁判工作。
(二)申诉与仲裁管理
1.对竞赛设施、竞赛过程、竞赛结果有疑议,以及发现工作人员有违规行为等,由领队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但不得与大赛工作人员、评委直接交涉。
2.仲裁委员会负责受理申诉,并将仲裁结果4小时内通知当事领队。
3.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仲裁结果,参赛选手及参赛队不得因对仲裁结果不满而停止竞赛,否则按弃权处理。
(三)大赛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服从组委会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服务工作。
(四)全体工作人员要按分工准时到岗,尽职尽责做好份内各项工作,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五)认真检查、核准证件,非参赛选手不准进入赛场。
(六)如遇突发事件,要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同时做好疏导工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大赛圆满成功。
(七)各项比赛的技术负责人,要坚守岗位,对比赛技术操作的全过程负责。当比赛出现技术问题(包括设备、器材等)时,应及时处理;如需重新比赛,须得到组委会同意后方可进行。
负责单位
备注
2019年12月
申报赛项
专家研讨会完成赛项申报方案
申报院校
具体按省大赛组委会进度要求
2020年2月-3月
1、3-4轮赛项专家会议确定:赛项规程、样题、技术方案、赛场方案、开放方案、宣传方案、安全保障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2、赛项申报单位组建赛项组委会
赛项申报单位专家组
2020年3月-4月
赛项说明会
赛项组委会
专家组
承办院校
命题专家组会议、赛题开发、确定竞赛题库
2020年4月-5月
1、专家组题库审核、确定评分标准及抽题
2、成立裁判组、仲裁组、监督组、验收赛场
3、正式比赛、竞赛成绩提交、竞赛过程文档提交
合作企业
2020年6月
赛项总结,成果转化。
十六、裁判人员建议
1.竞赛的裁判工作由裁判长、裁判仲裁委员会和裁判员组成。
表8裁判人员
序号
专业技术方向
知识能力要求
执裁、教学、工作经历
专业技术职称
(职业资格等级)
人数
健康管理、预防医学、老年护理
熟悉健康养老与照护技能
中级职称及以上
17
裁判总人数
17人(含裁判长1名、裁判16人)
3.所有裁判员将经过培训后上岗执裁。
4.以全省20支左右参赛队为测算基础,建议裁判团队由17人组成。其中行业专家不低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