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苏州有哪些医院开设膏方门诊?
到底哪些人群适宜服用膏方?
膏方进补又有怎样的讲究呢?
01苏州市中医医院
门诊地点:
门诊二楼第一候诊区治未病(冬令进补)门诊
高级专家诊疗中心专家门诊
设在门诊四楼高级专家诊疗中心
预约方式:
2、网络预约
进入“苏州市中医医院”公众号,并在下方服务栏进行预约操作。
4、手机APP预约
下载“苏州中医医院”APP进行预约
02苏州市相城区中医医院
门诊地点:相城区中医医院二楼门诊
03苏大附一院
特色膏方:
该院还新推出了医院首款特色四季膏方——“扶正生血膏”。由黄芪、党参、枸杞、三七、阿胶、鹿角胶等17味中药,功能为扶正固本、滋阴补肾、补气生血、活血止血,可用于气血亏损的各类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症,及肿瘤放疗、化疗后血象的恢复。有需求的市民可以前去医院咨询。
04苏大附二院
苏大附二院三香院区门诊9楼中医科(三香路1055号)
苏大附二院浒关院区门诊一楼中医科(高新区浒墅关镇康复弄28号)
05苏州市立医院
(1)本部
挂号科室:中医内科、中医妇科
(2)东区
挂号科室:中医内科、中医科皆可
(3)北区
挂号科室:医院门诊三楼中医科
06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挂号科室:中医门诊
07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门诊地点:医院门诊二楼
08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门诊专家:
门诊地点:门诊三楼中医科诊室1
09太仓市中医医院
10昆山市中医医院
开幕和第一场义诊:10月13日9点-11点
第二场(脾胃肝胆科、肿瘤内科专场)10月27日
第三场(妇产科、儿科专场)11月10日
门诊地点:昆山市朝阳路189号昆山市中医医院门诊大厅1楼
11吴江区中医医院
(活动期间每天都有膏方专家坐诊,还有省内外知名专家专场)
12吴江区七都镇卫生院
活动地点:卫生院二楼中医科
13吴江区北厍卫生院
预约地点:中医科及村站点
14苏州永鼎医院
15吴江区梅堰卫生院
16吴江区同里镇屯村卫生院
17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木渎人民医院)
2018年10月18日至12月31日
18吴中人民医院
2018年10月14日至12月31日
19甪直人民医院
2018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
20木渎镇卫生院
2018年10月15日至2019年1月底,全天开诊
21吴中区长桥医院
10月15日至12月20日
22吴中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年10月13日上午在新景苑社区站启动膏方节活动
23吴中区城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
24吴中区光福卫生院
2018年11月10日和11月18日,均为上午半天
25吴中区胥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6太湖度假区香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年10月27日与11月3日两天的上午
27吴中区东山镇中心卫生院
2018年10月27日至28日,11月24日至25日,均是上午半天
28吴中区临湖镇浦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年11月17、18日两天
29吴中区横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年11月3日上午半天
30吴中区临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年11月10日上午
31吴中区越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8年11月3日上午
32相城人民医院
开诊福利:开诊日(10月26日)当天有福利!
①南京中医药大学黄仕文、王忠山、刘庆帮教授,苏州知名中医胡升华主任四位专家同时坐诊
②中医专家当天门诊挂号费全免
③现场免费加工东阿阿胶糕(赠送核桃仁、芝麻等辅料),并赠送精美礼盒包装1
专家坐诊通知:
期间,黄仕文、王忠山、刘庆帮、胡升华4位专家周五、周六、周日在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中医馆坐诊,为广大市民提供膏方调补服务。详情可至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官网查看。另官网提供挂号服务。
33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
34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
膏方门诊排班表:
35相城区康复医院
11月10日上午该院膏方节开幕式,还有免费制作阿胶膏以及免费赠送中医养生小礼品服务。
36相城区阳澄湖度假区卫生院
37相城区阳澄湖镇卫生院
38相城区黄埭镇东桥卫生院
坐诊专家:
中医科胡升华、中医肛肠科吴仲德、内分沁科吕国萍(义诊专家以当日为准)
39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医院
11月10日上午8:00-11:00
11月11日上午8:00-11:00
预约方式:12320挂号平台,现场预约
(膏方节期间将有苏州市中医院名中医坐诊,现场开方还有礼品赠送。)
膏方的适服人群
虽然当下膏方很热
这里也要提醒广大老百姓
对此也要保持理性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膏方
服用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
一定要视自己身体情况而定
一是纯粹为了增强体质的人,想通过膏方来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发生,一般建议秋冬开始服用;
二是平时体质虚弱的人和亚健康人群,这类人平时经常感冒、倦怠、头晕等,但到医院体检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三是真正患病的人,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慢性病患者,或者术后急需恢复体质的人。从对服用人群的年龄分析来看,膏方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正呈年轻化趋势。
膏方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服用膏方多由
冬至即“一九”开始,
至“九九”结束。
冬天为封藏的季节,
滋补为主的膏方容易被机体吸收储藏,
所以冬令
是服用膏方的最佳季节。
1
服用方式
①冲服:取适量膏滋,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人搅匀,使之溶化,服下。也可根据病情需要,用温热的黄酒冲入服用。
②调服:将胶剂如阿胶、鹿角胶等研细末,用适当的汤药或黄酒等,隔水炖热,调好和匀服下。
③含化:将膏滋含在口中,让药慢慢在口中溶化,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等。
2
①空腹服:滋腻补益药,宜空腹服,其优点是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如空腹时服用肠胃有不适感,可以改在半饥半饱时服用。
②饭前服: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时服药。病在下焦,欲使药力迅速下达者,宜饭前服。
③饭后服: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时服药。病在上焦,欲使药力停留上焦较久者,宜饭后服。
④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时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宜睡前服。
3
服用剂量
服药剂量的多少,应根据膏方的性质、疾病的轻重以及病人体质强弱等情况而决定。一般每次服用膏方取常用汤匙1匙为准(约合15~20毫升)。
轻病、慢性病,剂量不必过重;重病、急性病,用量可适当增加。因为病轻药重,药力太过,反伤正气;病重药轻,药力不足,往往贻误病情。
4
服用禁忌
①防止“闭门留寇”:在外邪未尽的情况下,不要过早使用补膏,以免留邪为患。
②防止“虚不受补”:对于一般慢性虚证患者,只能缓缓调养,不宜骤补。
③防止“损阳耗津”:阳虚有寒忌清补,以免助阴损阳;阴津亏损忌用温补,以免助火伤阴。
④妊娠禁忌:妊娠期间,因为某些药物具有滑胎、堕胎的流弊,往往可以造成流产的后果。
5
忌口
服滋补性膏方时,不宜饮浓茶。一般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
针对患者的体质,在膏方服用时,忌口更为重要。如:
①阴虚体质(在临床上可见头晕眼花、口干咽燥、心烦、易于激动、失眠心悸、舌红少苔)在服膏方进行滋阴的同时,在饮食上应忌食辛热的食品,如狗肉、牛肉等;在烹调作料中不放或少放姜、蒜、葱等调味品;忌食海鲜一类发物,如黄鱼、带鱼等。
②阳虚体质(在临床上可见全身怕冷、面色眺白或者淡白无华、少气倦怠乏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苔润滑、脉象微细迟无力),在饮食上忌用寒性食品,如柿子、黄瓜等。
6
不良反应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⒈吃不下饭,腹部胀满。
⒉齿浮口苦、面部升火、大便秘结。
这些不良反应,大多在刚开始服用几天时出现。
防治这些不良反应,首先在服用开路方时要注意,尽可能祛除湿浊,调整好胃肠功能。在服用几天后就出现不思饮食、腹胀时,应该暂停服用,改服1~2周理气和胃消导药后,再少量服用膏方,慢慢增加。如见齿浮口苦、鼻衄升火时,把清热泻火解毒通腑药煎好后放入膏方中,一起服用以纠偏差。
当然啦,对于懒得上医院的小伙伴来说
自制膏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尤其是下面这5类人
赶紧调理起来!
1、慢性病人
原来患有慢性疾病,秋冬季节,可以结合它的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
2、亚健康者
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众多应酬、无度的烟酒嗜好、长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调理,膏方疗法就是最佳的选择。
3、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他们的生理特性,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衰退,而秋冬季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4、妇女
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
5、儿童
儿童根据生长需要可以适当进补,尤其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厌食、贫血等体虚的患儿宜于调补。
下面小编几个好用的自制膏方
秋冬季喝些可滋补润燥哦
红枣山楂膏
用料:
干山楂40g,大枣200g,生姜60g,红糖7大匙
步骤:
红枣和山楂放入小锅里,添加足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转小火熬1小时左右;煮到材料很软烂了,加入红糖和姜末,再熬5-10分钟;如果水分还很多,就熬一会或者把火开大收下汁,再把材料打成膏状。
功效:
由于有姜,晚上不宜服用。女孩子的特殊时期,一天中可以多次用开水冲服。痛经的在经前几天就开始服用一直到经后,能缓解寒凝血淤型的痛经。除了日常饮用,平时感冒、受风寒时也可以饮用。
秋梨膏
雪梨4个,冰糖80g,甘草15g,老姜60g,红枣15颗,蜂蜜80g
先将梨、枣、藕、姜捣烂熬汁,滤去渣滓再加热熬膏,下冰糖溶化后,再以蜜收之,可分4天早晚服用。
可清肺降火,止咳化痰,润燥生津,除烦解渴。适用于虚劳咳嗽,口干津亏,虚热口渴,酒精中毒等。
洋参芍药膏
西洋参100克,赤芍150克,麦冬150克,炒枣仁120克,炼蜜适量
将诸药水煎三次,三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加炼蜜收膏。分10日服,每日二次。
可益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型冠心病,症见气虚乏力、舌质偏红、手足发热,入夜尤甚等。
枸杞雪梨膏
枸杞100克,川贝母、百合、款冬花各60克,麦门冬100克,雪梨1000克,冰糖适量
将雪梨榨汁备用,梨渣同诸药水煎2次,2液合并,兑入梨汁,文火浓缩后纳入冰糖适量,煮沸即成。分10日服完,每日2次。
可清肺润喉,生津利咽。适用于阴虚内热型慢性咽炎、秋燥咳嗽、肺燥干咳等症。
杏仁膏
杏仁、枇杷叶、北沙参、川贝母、阿胶各100克,生姜汁70毫升,蜂蜜200克。
将阿胶捣碎炒黄为末,将以上各药放入砂锅用小火煎熬一小时收汁并减少水分,然后加入蜂蜜收膏。分10日服,每日2次。
可润肺止咳,清热化痰。适用于咳嗽痰稠、久咳不愈之症。
琼玉膏
西洋参100克,生地黄120克,茯苓100克,蜂蜜100克。
将三药小火熬汁,然后用蜂蜜收膏,放入瓷器内备用。每日1次,每次2匙,早晨空腹服下。可滋阴润肺,益气补脾。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咽喉干燥、干咳、消瘦乏力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