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VCPET...这些都是塑料,你知道怎么选吗?疾控动态深圳盐田政府在线

1.PP、PVC、PET...这些都是塑料,你知道怎么选吗?

2.塑料制品种类多,教你选择别错过!

3.选对塑料,让你吃的放心,用的安心

4.干货必看!塑料材质辨别,让你成为选“塑”能手

食物安不安全,不仅仅看食物本身,打包食物的塑料盒也不能忽视!特别是盛装各种美食的外卖包装,如果直接把外卖放微波炉加热,是否安全?如果反复使用一次性水杯,是否无害?外卖盒、水杯身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识,它们代表什么?

其实,每个正规生产的塑料盒上都有一个“身份证”,就烙印在它身上,用“三角+数字+英文符号”表示的标志,三角代表塑料可回收,三角里面1-7数字则代表其不同的主要制作材料,英文符号表示主要材料。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可分为这7类。

这样的表示方式最早源于美国塑料工业协会于1988年制定的使用塑料种类的标志代码,这套标志方法已经被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接受和引用。我国于2008年颁布的GB/T16288-2008《塑料制品的标志》也明确规范了关于塑料制品的标识、定义和缩写。

标识1:用过就要丢掉的塑料

材料:PET-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特点:耐热≤70℃,只适合装常温或温度较低的饮料。

用途:常用于制作矿泉水、碳酸饮料的包装瓶。

使用提醒:标识为1的塑料制品,最好用完就扔掉,不要二次使用,遇高温后容易变形,且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容易释放出来。

标识2:可以反复使用的塑料

材料:HDPE-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Polyethylene

特点:耐热≤110℃

用途:常用于制作沐浴和洗涤产品的包装瓶、塑料袋等。

使用提醒:它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这种成分从石油中提取,生产时经过了高温高压,密度很高,很结实可以重复使用。但不易清洗,容易滋生细菌。

标识3:最不安全的塑料

材料:PVC-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

特点:不耐热。

用途:这类塑料的使用范围很广,生活中的雨衣、垃圾袋,农业用的塑料大棚、胶皮管子都属于3号塑料。

标识4:柔韧性最好的塑料

材料:LDPE-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Polyethylene

特点:耐寒、耐低温及耐较高温度(90℃)

用途:制作保鲜膜、塑料膜的原材料

使用提醒:它的成分耐腐蚀、耐酸碱,但是过热易产生致癌物质,温度超过110℃会出现热熔现象,食物入微波炉,应先取下包裹的保鲜膜。保鲜膜上标明PE(聚乙烯),说明它是不耐高温的,但也有特殊情况,当标明PVDC(二氯乙烯)和PMP(聚甲基戊烯)则是耐高温的保鲜膜,可以用于微波炉加热。

PVDC(二氯乙烯)和PMP(聚甲基戊烯)分别属于119和96号塑料,和这常见的7种塑料不同,应用的也是不同的原材料。

标识5:唯一能放入微波炉加热的塑料

材料:PP-聚丙烯-polypropylene

特点:耐100-140℃高温

用途:制作塑料杯、塑料饭盒的原材料

使用提醒:它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除此之外基本不含其它添加剂,可以用于放食品、微波炉加热,清洁干净后可重复使用。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用5号PP材料,但盒盖却以6号PS材料制造,PS材料透明度好,但不耐高温,注意不能一同放入微波炉加热。

标识6:

材料:PS-聚苯乙烯-polystyrene

用途:用于制作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的原材料

使用提醒:不能盛装酸性或碱性物质,不适用于装酒精和食用油,会分解出致癌物质聚苯乙烯。不可以直接微波炉加热,耐高温的一次性塑料,耐110℃高温,但耐用性差,建议使用一次就扔掉。

标识7:

材料:P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及其他类

特点:PC材质耐热120-130℃

用途:常用于制作护目镜、手机壳、光盘、塑料水杯等

使用提醒:标识7的塑料制品因可能含有双酚A而备受争议,温度越高释放越多,在使用过程中勿加热,用温水清洗自然烘干。7号塑料中的其他类类别非常丰富,比如TRITAN共聚酯和PPSU聚亚苯基砜树脂材料常应用于婴儿用品、医疗器件中,安全性能较高。可查明材料性质后,再确定用途。

THE END
1.最新pet塑料价格查询pet多少钱一吨金投价格网2024-11-08(2024年11月08日)今日PET价格行情最新报价 2024-11-07(2024年11月07日)今日PET价格行情最新报价 2024-11-06(2024年11月06日)今日PET价格行情...塑料行情价格 品种价格涨跌日期 PP粒7483.3313.33↑2024-11-08 16:37:36 PP粉料7308.570.002024-11-08 16:37:18 PVC5246.000.002024-11-08 16:37...https://jiage.cngold.org/pet/index.html
2.pet是什么塑料?pet塑料概述产品资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塑料 PET分子式(C10H8O4)不适用 密度 无定形1370 kg/m3的 密度 结晶1455 kg/m3的 杨氏模量(E)2800-3100 兆帕 拉伸强度(σT)55-75兆帕 弹性极限50-150% 缺口冲击试验3.6 千焦 /平方米 玻璃化温度75 °C 熔点260°C ...http://www.su-jiao.com/news/show-5141.html
3.pet属于什么塑料碳酸饮料瓶等。温度达到70℃时易变形。pet塑料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非晶态的pet塑料具有良好的...https://iask.sina.com.cn/jxwd/6fdeBRpTBVF.html
4.PET塑料瓶的优点和缺点你了解多少?2、PET塑料瓶装啤酒PET塑料瓶啤酒比玻璃瓶和罐头更便于携带,并且更适合年轻人寻求新事物的心理。 3、PET塑料瓶瓶型和容量选择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生产具有不同瓶尺寸和不同容量的产品,从而丰富了产品花色品种。 4、PET塑料瓶的安全性优于玻璃啤酒瓶 ...http://m.everthrive.cn/articles/petslp1210.html
5.4招让你辨PET塑料的真伪!2先闻味道,PET塑料的味道不同于一般塑料,用打火机烧一下,纯的PET塑料会散发出非常芳香的味道,如果PET塑料里含有其他成分,味道就很刺鼻。有种瓶子里面含有SEBS的成分就不能用。 3看烧起来的部分,如果过分发黑或者油滴的很快,多数熔点不正常,这在PET塑料薄膜片中常有。 http://www.sheng-yu.cn/News/4582.html
6.pet是什么材料有毒吗PETG材料有毒没有4、由于生产PET所用乙二醇比生产PBT所用丁二醇的价格几乎便宜一半,所以PET树脂和增强PET是工程塑料中价格最低的,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PETG材质是否能用于食品或饮料的包装 PETG原料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这种聚酯在国内食品方面可以完全取代PC,这材料食品级,而且还不含双酚A,国外已经用开了的。 http://www.cscjwh.com/a/xinwendongtai/chanpinzhishi/980.html
1.pet塑料有毒吗品牌百科PET塑料是英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的缩写,简称PET或PETP。PET塑料分子结构高度对称,具有一定的结晶取向能力,故而具有较高的成膜性和成性。PET塑料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非晶态的PET塑料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另外PET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磨耗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及电绝缘性。https://www.chinapp.com/baike/138867
2.塑料瓶pet等级划分与特点塑料瓶pet等级划分与特点 一、PET等级划分 食品级PET: 食品级PET是指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PET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食品级PET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瓶、食品包装盒等容器中。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透明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被认为是一种安全和可靠的材料。 医疗级PET:...https://www.yunhuibaozhuang.com/jiangmen_new/1126.html
3.PETPP与PE三种塑料材质的区别PET、PP与PE三种都是包装制品常用的塑料材质,材质不同、用途也不同、制成品的各不一样,今天小编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三者的区别。 PET学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ET塑料原料呈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性状态。相对于PVC材质,PET具备很好 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无毒稳定性佳但不耐热水浸泡,不耐碱。塑钢打包带就是...http://www.fsmybd.com/articles/petppy.html
4.什么是PET材料相信大家对可乐都不陌生,但大家是否知道可口可乐瓶外包装为100%可以回收循环利用的PET材料?大家是否知道可乐瓶的正确回收利用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是PET材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PET材料是什么? PET中文名为聚对苯甲酸醇酯,是一种聚酯型树脂,与PBT统称为热塑性聚酯。PET塑料分子结构高度对称,具有一定的结...https://www.ruiwen.com/ziliao/kepu/3298466.html
5.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取得突破,废PET有望实现升级利用PET的化学式为(C10H8O4)n,现阶段大部分PET塑料制品为一次性消费品,其废弃后在自然条件下通常无法降解,其循环利用主要通过物理再生、化学循环两种方式来实现。其中,物理再生是指将废PET塑料经过清洗、破碎、再加工等方式得到PET纤维或PET瓶等再生产品,但由于热和机械加工的双重作用,再生产品分子量不可避免的降低,多...https://www.chinacace.org/news/view?id=1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