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下半年,尤其是国庆,都是体检黄金季,好多公司、单位都会发体检卡,让员工去做体检。但是一般公司都是发一个基础版本的,也就是给你查个大概。有些朋友就想,反正也要跑一趟体检机构,干脆自己再加点钱,查全面点。
但是问题来了,查啥呢?加点什么项目呢?
别急!嘟妈来了!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这个知识点。
全人群推荐
1、胃蛋白酶原
推荐有胃病的人群做,这是做胃镜的前一步,每年检查一次。这项检查很简单,抽血就能完成,对筛查早期胃癌有不错的效果,可以作为胃癌高危人群的初级筛查手段。
对于一般人群,不妨先查一下包括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杆菌在内的一些项目,如果筛查有问题,可再有针对性地做钡餐、胃镜等进一步的检查。
2、甲状腺功能全套
一般常规体检套餐中都含有甲状腺功能检查,最好能做甲状腺功能全套检查。
甲状腺功能全套包括:
1)促甲状腺激素(TSH):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
2)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TGA):诊断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ITD)常用指标。
3)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查明早期甲亢、监测复发性甲亢的重要指标。
4)总甲状腺素(TT4):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
5)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亢进或低下有重要意义。
6)游离甲状腺素(FT4):作为甲状腺抑制治疗的监测手段。当怀疑甲状腺功能紊乱时,FT4和TSH常常一起测定。
3、肺部CT
35岁以后,每年至少做一次肺部低剂量CT。尤其是吸烟男士和天天做饭煎炒烹炸的女士。
普通的健康人群35岁起可通过低剂量螺旋肺癌CT进行早期肺癌筛查,如没有问题,以后可每两年做一次。
4、肠镜
45岁以后,应每3~5年做一次肠镜。45岁以上的健康人,应每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通过肠镜的检查,尽早发现并切除息肉,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长期饮酒、少食新鲜蔬果、粗粮者;长期工作压力大,平时喜食快餐、膨化食品、碳酸及功能饮料者;饮食、睡眠无规律者;近期内大便习惯有明显变化者,尤应定期作大肠镜检查,每1~2年一次。
5、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
如果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自己的空腹血糖超过7mmol/L,就需要加做糖化血红蛋白或糖化白蛋白的检查。
6、骨密度
女性50岁以后,男性55岁以后,每年测一次骨密度。
女性更年期过后,随着激素水平变化,更容易出现钙流失,从而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可以自我检测:如果发现身高在一年内缩短3厘米,部分牙齿脱落,常感腰背疼痛,疲乏无力等,有可能是骨质疏松症。
女性推荐
1、HPV筛查
21岁以后,HPV筛查应每年一次。
2、乳腺钼靶&乳腺B超
乳腺癌是女性的头号杀手。而乳腺钼靶和乳腺B超是筛查早期乳腺癌的重要工具。
乳腺钼靶主要侧重于乳腺钙化和结构形态的检查,而乳腺B超主要侧重于乳腺结节及血流分布的检查,两者相辅相成。对乳腺病灶的判断,很多时候需要两者的结合。
40岁以下女性,乳腺B超为首选。
对于35岁以下的女性而言,乳腺致密,钼靶射线对这样的乳腺组织穿透力差。所以,40岁以下女性的乳腺辅助检查首选B超。
40岁以上女性,乳腺钼靶应每年一次。
4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最好每年接受体检并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早期乳腺癌有一定的筛查作用。60岁以上的女性可延长到两年一次。
男性推荐
1、前列腺B超
45岁以上男性,每年做一次前列腺B超。
前列腺B超是筛查前列腺疾病的常用手段,用于测定前列腺的形态、大小及位置,可用于诊断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结石、钙化等症以及前列腺脓肿、囊肿及慢性前列腺炎。
2、PSA筛查
50岁以上男性至少每年检查一次PSA。
50岁以上男性是前列腺癌的高发人群,而PSA对区分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确实有重要的价值。
PSA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英文缩写。它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糖蛋白,通常在精浆内的浓度较高。
一般检查得出的PSA指的是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它是筛查前列腺癌的一项重要工具。
嘟妈说
最后给大家列一下育龄妇女适用的体检项目清单:
1)性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AMH);
2)血常规、血型、血红蛋白、血糖;
3)地贫常规、G6PD、优生5项;
4)尿常规;
5)肝肾功能;
6)甲状腺功能;
7)梅毒、艾滋病抗体;
8)血压、心电图、胸片;
9)乳腺超声、妇科超声。
注意:AMH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抽血检测,但性激素六项必须在来月经期间的第2-4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