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正值体检高峰。有人稀里糊涂检完了,却不知道这些检查有什么意义;也有人自认为身体很好,根本没必要去体检。
14亿中国人里约有3.5亿人每年接受体检。但身高、体重、血常规.....一成不变的检查项目,很可能让一些大病在眼皮底下悄悄溜走。受访专家: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小燕
体检到底查什么?
1、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检查,医生可以依靠这些基本检查的直观数据,判断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2、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常规等一般检查,也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检查,有些人还会进行肿瘤标志物等检查项目,这类检查可帮助判断患者有无贫血、感染及泌尿系统等疾病,可早期发现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3、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检查,可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脂肪肝、胆囊结石或肾脏结石等。
体检有个“最佳顺序”
体检中,首先要讲究顺序,一般来说体检顺序为:空腹抽血检查——空腹彩超(肝胆脾胰)检查——喝水吃饭补充能量——完成剩余检查。
放松心情好沟通体检时,不要紧张,主动告诉医生真实的病历资料及自我身体状况或感觉,以便重点检查、综合分析和评估。体检过程中,有问题要及时与医生交流,不要擅自更改项目,也不要怕麻烦或害羞而遗漏任何一项检查。
特殊检查要了解妇科检查或经阴道彩超检查,仅限于已婚或有性生活的女性。月经期间避免做妇科、尿、便常规及经阴道彩超检查,待经期后再补检。留取标本应注意留取尿标本时,需要保持外阴清洁并只留中段尿标本(即尿液排出1/3后开始留取尿液样本,应避免女士的阴道分泌物、男士的前列腺液和精液混入),以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做大便常规、潜血检查,可事前用洁净干燥容器留取好24小时内的大便标本;如果大便有黏液或血液,应注意选取黏液及血液部分,以便给医生提供准确信息。
3个禁忌影响体检结果
忌体检前贸然停药采血要求空腹,但对需要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应区别对待。如果高血压患者每日清晨服降压药,才能保持血压稳定,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
患者应按常规服药后再测血压,医生也可对目前的降压方案进行评价。服用少量降压药只会对化验结果产生很轻微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要害怕服用降压药对体检结果的影响。对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不可因体检而干扰常规治疗。
特别提示
抽血后请按压针孔5分钟以上,切勿揉搓,以免造成局部皮下血肿;肝胆脾超声需空腹进行;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超声检查前,要多喝水,使膀胱充盈,尽量避免排尿。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病患者体检时,注意携带药品备用,完成特定检查后及时服药,避免意外发生。体检结果出来后,仔细阅读,重视异常的体检结果,及时咨询医生,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复查或治疗。每年的体检档案妥善保存,以便前后对比或与其他的健康资料进行对照。▲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病患者体检时,注意携带药品备用,完成特定检查后及时服药,避免意外发生。体检结果出来后,仔细阅读,重视异常的体检结果,及时咨询医生,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复查或治疗。每年的体检档案妥善保存,以便前后对比或与其他的健康资料进行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