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实施“临床医师到医疗管理干部岗位轮转培训制度(以下简称“轮转培训制度”)”,使临床医师直接参与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体验医务管理部门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与医务管理部门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医疗管理质量和医疗安全质量的快速提升,有利于弥补医管干部长期“断层”的不利局面。
1实施“轮转培训制度”的必要性
1.1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公众对健康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医患关系也变得更为错综复杂。这种背景下,健康服务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更要同时具备多领域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
1.2新形势下必须具备多元知识的需要
新形势下必须具备的多元知识恰恰是每天处在经济指标、门诊量、手术量、病床周转率“四高”工作环境下的医务人员的“软肋”。面对重重高压,临床医务人员只重视经济指标、依靠新技术,忽视问询病史、轻视人文关怀,甚至忽视其他非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修,出现不尊重患者的人格,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医疗质量和医患关系,也使临床科室与职能部门之间缺乏理解、消极对抗、互相指责。
2“轮转培训制度”培训对象及内容
2.1培训对象
2.2培训内容
2.2.1承担全院医疗、医技、药事的管理工作,负责制订、传达、贯彻、落实和监督医院各项医疗、医技、药事管理方案的
切实执行,为医院业务工作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2.2.2协助完成全院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措施的制订、传达、贯彻、落实和监督整改工作;协助医疗安全管理办公室调查、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工作以及死亡病例讨论、分析(汇报、调解、鉴定、司法途径及善后处理等事项)。
2.2.3承担全院病案管理工作,负责各科室现住院病历及归档病案的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
2.2.4负责门急诊医师出诊、停诊的工作安排;协调门急诊患者接待、投诉和解释工作以及患者疾病诊断确认、咨询等。
2.2.5承担本院各科室新开展技术项目的介绍和推广。
2.2.6承接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对口支援、对外宣传、社区义诊、体检等。
2.2.7为完成某些全院性工作任务,组织各临床科室、职能科室、医技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
2.2.10根据上级要求,负责全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组织建设、人员、药械的调配,以及应急急救处置的人员、药品、器械的调配工作。
3培训考核
3.1考核分数百分制
3.1.1日常管理工作考核(以上10项培训内容)70分,重点考察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
3.1.2试卷考核30分,包括:(1)法律法规、核心制度、部门规定等;(2)术前告知、沟通技巧、风险判断等;(3)病案挑错、病例讨论、案例分析等。
3.2成绩与绩效分配、职称和创先争优挂钩
3.2.1绩效分配:95分以上视为成绩优秀,全额发放医务管理部门平均奖;95分以下,每下降5分,按平均奖5%扣除,不足5分按5%扣除。
3.2.2轮转培训期间的成绩与职称、创先评优挂钩。95分以上具有申请高级职称资格,80分以上具有申请中级职称资格;95分以上具有评选院级、局级、市级、全国年度创先评优资格,80分以上具有评选科级年度创先评优资格。
4实施“轮转培训制度”的目标
4.1转变临床医师“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意识
轮转医师到临床科室查找临床风险隐患,规范病历、处方书写,检查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从实践中提高轮转医师的质量意识。
轮转医师独立完成医疗纠纷的投诉、接待、协调、解决的全过程,从实战中倾听患方对医疗服务的真实诉求,反思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疗过错和缺陷,重新审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
4.2为培养医务、临床管理干部创造条件
医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失衡是管理系统的隐性风险。一部分医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但不具备成为优秀管理干部的条件。医院无论是选拔临床科主任还是医务部门管理干部,只注重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一旦被聘用为管理干部必然出现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效果不明显的尴尬局面。而轮转医师谈起专业技术却井井有条、头头是道。经过轮转的医师放到管理岗位,既懂专业技术,又懂医务管理,从而为医院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创造了条件。
经过“轮转培训制度”培训和管理业务实践的医师,通过对医管工作流程的参与和体验,增强和加深了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全面和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临床科主任和医疗管理干部的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3物色一批“临床风险监督员”,为医疗安全“站岗”
5“轮转培训制度”的成效
5.1临床医师从原来“被动接受管理”转向“主动遵守管理”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既需要医务人员依据疾病诊疗规范和核心制度进行规范操作,也需要科室之间密切配合,否则,临床医疗风险随时可能发生。经过医管“轮转”的医师会从医院的整体利益考虑,以抢救患者为首任,主动配合医院管理工作,协助兄弟科室提供设备支持。
5.2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医患关系紧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临床医生认为患者不懂医学知识,经常居高临下,盛气临人对待患者,不尊重患者的人格权利。而在医疗活动中,只重视疾病的演变过程,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
临床医师“轮转”后,通过医疗纠纷的处理,深切体会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懂得了换位思考,平等待人,是临床医疗活动的“正能量”,可有效缓解医患紧张关系。
5.3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
临床大多数医生每天忙于各种医疗活动,无法顾及法律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许多临床医务人员认为医疗法律法规及管理知识与临床医生没有多大关系。轮转培训过程中处理医疗纠纷、检查医疗质量,都离不开法律法规及核心制度,通过培训转变了观念,增加了轮转医师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的临床操作和诊治,患者满意度大大提升。
5.4有利于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轮转医师对医疗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对临床医师工作有了重新思考。深刻体会到防范发生医疗纠纷隐患的必要性,更多地掌握了容易发生医疗差错和医疗风险的重要环节,懂得了科室之间互相配合协作对抢救患者的重要性。
医院管理是系统工程,各环节有机结合才能形成良性互动。医师是管理过程的执行者,如果不了解决策管理的过程及核心制度就难以落实。“轮转培训制度”实现了临床和管理部门互动交流的良好局面,有助于实现医院总体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注:本文发表在《中国医院》杂志2013,17(9):36-37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