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素氮、血肌酐、eGFR:这些指标都与肾脏功能有关。血肌酐和尿素氮是体内的代谢废物,通过肾脏从尿中排泄。肾功能低下时,这些数值会在血液中升高。eGFR,又称肾小球滤过率,是通过血肌酐值计算出来的,表示肾脏排出代谢废物的能力。如果这个数字偏低,提示肾功能低下。
电解质:这些指标反映的是体内各种矿物质(如钠、钾、钙、镁等)的含量。这些矿物质在体内有许多重要功能,如维持液体平衡、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肾功能异常以外的原因也可能导致电解质异常。
CEA和CA19-9:这些是肿瘤标记物,它们可能在很多种癌症(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的癌症)中升高。此外,年龄增大、吸烟、炎症也可能导致这些数值升高。
血常规指标:红细胞是血液中主要的氧气运输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如果体检发现红细胞增高,可能是由于一些特定情况引起的,如提前几天禁水、重体力劳动或高原旅游等。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表现,如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疾病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红细胞大小的一项指标,贫血时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升高,而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体积分布明显升高。如果这个指标异常,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总的来说,理解体检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对于评估我们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但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如果有任何疑问,最好能咨询医生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
1、肝功能检查——重点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
谷丙转氨酶(ALT):这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用于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当肝脏细胞受到损害或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谷丙转氨酶会从肝细胞中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谷丙转氨酶的浓度升高。因此,通过测量血液中谷丙转氨酶的浓度,可以了解肝脏是否有炎症或损伤。
谷草转氨酶(AST):这种酶在肝脏、心脏和骨骼肌中都有存在,当这些组织发生损伤时,AST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AST升高可能意味着肝脏、心脏或骨骼肌发生了损伤。在肝脏损伤的情况下,AST的升高对药物性、中毒性肝细胞损伤敏感度和特异性比较高。
总胆红素(TBIL):总胆红素是衰老的红细胞分解产生的废物,通常由肝脏处理并从胆汁中排出。总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意味着肝脏或胆道发生了异常。根据总胆红素的水平,可以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正常范围为3.4~17.1μmol/L,当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时为隐性黄疸,34.2~170μmol/L为轻度黄疸,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大于340μmol/L则为重度黄疸。
2、血常规检查——重点看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特殊情况除外)
白细胞:
防御细胞: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发挥识别外来致病菌,并予以清除的作用。
免疫系统:白细胞对人体内部的衰老细胞也具有识别作用,有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红细胞: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可以与氧气和二氧化碳结合,起到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运输能量:为机体提供能量的作用。
血小板:
修复破损血管:血小板是由巨核细胞释放的块状胞质,在发生破损时,起到修复破损血管的作用。
促进血液凝固:血小板起到促进血液的凝固的作用。
3、尿液检查——看尿比重、尿糖
尿比重低可能是尿崩症,尿比重高可能是尿液浓缩或者是肾小管出现病变,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引起的。
尿糖一般测尿中有没有葡萄糖,如果有怀疑可能是患有糖尿病或者肾小管的间质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有感染或者肝胆疾病。
4、粪便检查——看颜色、形状、气味
便常规检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化验检查,通过检查粪便的性状、颜色、细胞等指标,可以了解消化道是否有炎症、感染、出血、寄生虫感染等病理现象。同时,便常规检验还可以间接地评估消化道、胰腺、肝胆等器官的功能状况,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5、血脂检查——看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
甘油三酯:这种血脂成分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轻度和中度升高会增加冠心病的风险,而极度升高(≥500mg/dL)可能会引起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甘油三酯水平通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运动对保持甘油三酯水平在正常范围非常重要。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然而,对于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更重要的是LDL-C的水平。LDL-C是一种“坏”胆固醇,当其水平过高时,会增加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医生通常会建议通过降低LDL-C的水平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密度脂蛋白(HDL-C):HDL-C是一种“好”胆固醇,它可以逆向转运胆固醇,从动脉壁清除胆固醇至肝脏进行代谢。高水平的HDL-C被认为可以保护心血管健康,因此它通常不被直接用于评估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某些临床情况下,医生会根据HDL-C的水平来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总的来说,血脂水平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理解和解释这些指标时,应结合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判断。如有疑问,最好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更准确的解释和指导。
6、精液检查——看精子活动率
一、精液检查的目的
精液检查主要目的是评估男性的生殖能力,包括生育能力和性生活质量。通过检查精液的质量、数量、活动力、形态等指标,可以了解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二、精液检查的方法
精液检查通常采用手淫或通过尿道按摩的方法采集精液样本。在采集精液前,需要禁欲2-7天,以保证精液的质量和数量。采集到的精液样本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包括精液量、颜色、黏稠度、酸碱度、精子密度和活动力等指标的测定。
三、精液检查的常见指标
精液量:正常精液量为2-7ml,平均为3-5ml。如果精液量过少,可能提示生殖系统功能异常。
精子密度和活动力:精子密度指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量,正常范围为50-100×10^6/ml。精子活动力指精子的游动能力和受精能力,正常范围为50%-70%。
精子形态:正常精子应为圆形或椭圆形,具有典型的头部和尾部结构。如果精子形态异常,如头部畸形、尾部畸形或不规则形状,可能导致受精能力下降。
酸碱度:正常精液的酸碱度为7.2-7.8,如果酸碱度异常,可能提示生殖系统感染或炎症。
四、精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男性不育症的诊断:男性不育症是指夫妻婚后一年未采取避孕措施,但女性未怀孕。精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男性的生殖系统功能和生育能力,从而确定不育症的原因。
治疗效果观察:对于某些疾病,如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等,精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治疗效果。如果治疗后精液质量改善,说明治疗有效。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精液检查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等炎症性疾病,以及结核、肿瘤等疾病。如果精液中出现大量白细胞或红细胞,可能提示存在炎症或出血。如果精液中出现癌细胞,可能提示存在生殖系统肿瘤。
总之,精液检查是一种评估男性生殖力的重要方法,可以用于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同时也能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如果您有任何关于精液检查的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